宁波特色旅游景点特产 宁波文化攻略必去景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7 04:39:19

一. 浙江省 宁波 海曙区 宁波冰糖甲鱼

宁波传统名菜。主要作料为甲鱼、冰糖末等。先将甲鱼宰杀后,用开水浸泡一下,剥去表皮,挖出内脏,斩去嘴尖、脚爪尖、背壳、尖骨,斩成6块,入沸水锅汆过,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清水锅内,加上绍酒、姜块、葱结,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焖酥,拣去姜、葱;取炒锅,投入熟猪油、蒜瓣略煸炒,将甲鱼块连同原汁汤一起下锅,加绍酒、冰糖、笋块、酱油、米醋等调料,煮至卤汁收浓时,再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转动炒锅,使芡、油均匀裹住甲鱼块,烧至卤汁起泡即成。色泽明亮,香甜酸咸,绵糯润口,营养丰富。( 宁波)

二.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雪菜黄鱼

【菜名】 雪菜黄鱼【所属菜系】 浙菜 宁0色菜【特点】 动植物蛋白互补,营养丰富,下饭优佳。大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雪里蕻咸菜,质地脆嫩,鲜美可口,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味。以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雪菜大黄鱼,具有鱼肉嫩,菜香浓,清口鲜洁,营养丰富的特点,倍受食客青睐。在宁波,雪里蕻咸菜几乎是每家常备之菜。当地有句老话:“三天勿喝咸菜汤,两脚有点酸汪汪。”以此表达对雪里蕻、咸菜的嗜好。

原料

黄雪里蕻咸菜梗100克,黄酒15克,精盐15克,味精4克,葱结1只,姜丝5克,生油50克,笋片50克

制作过程

(烹制方法)新鲜大黄鱼一条(约650克),去鳞,去内脏,正反两面批上柳叶花刀;将雪菜梗切成细粒,炒锅滑油,放熟猪油75克,烧至六成热时,投入姜片略爆,下黄鱼,煎至略黄,烹上绍酒,加盖稍焖,立即倒入清水750克,放上葱结加盖,用小火焖烧7—8分钟。待鱼烧呈白色,汤汁成乳白色,拣去葱结,投入笋片、雪菜梗料,旺火烧沸,加精盐5克,味精5克,起锅,将鱼和汤同时倒入碗内,撒上葱段即成。(特点)该菜鲜咸合一,汤汁乳白,味浓醇,鱼肉鲜嫩,咸菜清香,松脆爽口,佐酒下饭别具风味。

三.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地栗膏

地栗膏

地栗膏主要材料是荸荠和果子肉等加入绿豆粉煮成糊状冷却的糕冻,为夏天最佳点心,如果放在冰箱中再拿出来吃,其味更佳。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荷藕

余姚市河姆渡水生动植物研究所

10933578

荷藕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咸蛋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麦饼筒

麦饼筒是象山十大特点小吃之一。麦饼筒入口松脆、油而不腻,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做麦饼筒十分讲究,尤其是做皮。首先把面饼捏成圆状,再把面饼烙在火炉板上,大约几分钟便可以出炉,皮要烙得不薄不厚,这样越见功夫。馅,可以是肉丝、豆芽、萝卜丝等,也可以合自己的口味配料。你想吃脆一点,也可以包好后油炸,在油锅中翻滚过的麦饼筒闪着金黄诱人的光泽,酥脆宜人。

麦饼筒包法比较简单,把馅用筷子夹到皮子里,可以夹到中间,也可以夹到旁边,再像滚轮胎一样卷好,麦饼筒就做好了。

到了端午,麦饼筒便是家家“必备”的传统美食。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了吧,赶快亲手做吧!

石浦的风俗,在每年的端午、立夏、农历八月十六,每家每户要吃传统的麦饼筒。其做法是:将小麦粉加水、适量盐、食用油拌匀后,在温火烧的熬盘上烙成一张张圆形的麦饼皮子,要求烙得薄且有韧性。然后煮炒合适的小菜,要做到油、鲜和松脆,一般十余碗,如绿豆面、炒肉丝、鲜鲳鱼、炒米面、蛏子、炒鲜鱿鱼丝、绿豆牙、黄鳝丝、蛋丝、虾仁、大蒜苗炒肉、洋芋丝等。

吃时,将麦饼皮平摊在平面上,用筷子把小菜一样一样放在皮子上,包卷成圆珠笔筒状即可食用。这是一道石浦特色小吃,凡来自海内外的客人都以慕名品尝佳味为口福。

七.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特色小南瓜

特色小南瓜

年种植面积0.35亩,总产52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神龙花脸”、“东升”南瓜。上市时间:上半年3—5月,下半年10—11月。品质特点:个扁圆适中,皮黑绿色,肉黄色,香味浓,肉质粉,耐贮运,优质无公害。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丝瓜

丝瓜

仲夏时节,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就仿佛觉得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有的只是一架架结实的棚架。那“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留下一片荫凉。纵眼望去,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令人叹为观止。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溟溟不见家”。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天时慈溪沿海的农村,是最合适不过了。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即1936年,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

“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尺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括楼子,黑色而扁。唐宋以前无闻,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今南北皆有之。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以为常蔬。”

丝瓜的种植比较方便,但亦需施肥、除虫、删剪芜枝。丝瓜最怕台风秋霖,遇之则棚倒、花落、瓜烂,一无收获。丝瓜开花都为单性,雌雄同秆,不断开花,不断结果,终霜为止,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且味道鲜美,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有较高的经济、医药价值,所以人们一般不将瓜作食用。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人们通常将它和麦冬、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作为药材的丝瓜,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能。丝瓜络除药用外,更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进入80年代,慈溪的丝瓜络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在2500亩左右,产量约150吨。1980年,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总产量达440吨,居全国之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

九.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风鳗

产品名称: 宁波风鳗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味美鲜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 海产品类

产品历史:冬至前后,将新鲜海鳗从背脊剖开挖去内脏,用干净湿毛巾将鳗擦干净,用细细的竹丝将鳗撑开挂在通风阴凉处晾干,要吃时蒸熟即可食用,民间有“新风鳗鲞味胜鸡”的说法。

十.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金银绣

宁波刺绣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在宁波曾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现在宁波金银绣工艺品,品种繁多,畅销国内外市场。( 宁波)
宁波的景点和特产宁波特产及风景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