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土特产糟辣椒直播 贵州遵义特产霉豆腐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1 15:36:28

一. 重庆市 武隆 武隆高山辣椒

武隆高山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隆高山辣椒获得国家农业部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农产品只允许使用这一标志,并依法受到保护。高山辣椒属茄科蔬菜,其果实未熟时为绿色,成熟后为红色。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山涧小气候(种植地在何田海拔800米以上,无污染源的高山上)和特有的栽培方式(按绿色食品要求生产,施用饼肥和土杂肥),且生产周期长,使辣椒具有果大、肉厚、色艳、光泽度好、味中甜与辣兼而有之的特点,维生素含量极高。果实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特别是维生素C居蔬菜首位。

地域范围

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以山地为主,一般相对高差都在700-1000米之间,县境最高海拔2033.3米,最低海拔160米。武隆高山辣椒产于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双河乡铁炉村和桐梓山山脉西面接龙乡接龙村、小坪村、两河村区域,海拔在900-1300米之间。总生产面积800公顷,年总产量25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武隆高山辣椒生产地域范围区域地层为石灰岩,土壤为黄壤,多为岩成土,pH值5.5-6.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3%;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三废”污染。

(2)水文情况:县境内水系十分发达,乌江干流由东向西横贯全境,流程达80余公里,芙蓉江、大溪河、木棕河、长途河、石梁河等十二条支流与乌江汇合,形成武隆境内乌江水系。境内各类水资源除乌江外合计2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20.8亿立方米。产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地表径流或蓄水,水量季节性丰富。农业灌溉用水泥沙含量为5-20%,矿化度<1g/L,灌溉水温根据我县自然特点结合作物生长期可以得到合理调节,水质符合国

家农田灌溉用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春雨、夏旱、秋绵、冬干,云雾多,日照少,无霜期较长,立体差异显著。年平均气温10-17℃,年降雨量1094.4mm,无霜期210-260天,空气相对湿度74-83%。

(4)人文历史情况:武隆县是世界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森林覆盖率在40%左右。境内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芙蓉江景区和芙蓉洞、天坑三桥和地缝等景区。从十九世纪开始,先后在高海拔地区有种植辣椒的习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新品种开始大面积种植。此后不断进行品种更新和质量控制,面积不断增大。由于高山耕地面积广,实行轮作,加之气候适宜,病虫害极少,出产的“武隆高山辣椒”具有特定品质,产品脆、嫩、甜,果皮厚、辣度适中、口感好,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加工辣椒酱均可。武隆是重庆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整体推进县,武隆蔬菜已成为保障重庆主城秋淡市场供应的主要菜源,还在周边省市和东南沿海占有了一定市场,产品外销量大,农民增收致富明显。武隆县政府已将蔬菜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来抓,重庆市政府已将武隆蔬菜基地列为保障重庆主城秋淡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武隆高山辣椒产地选择在海拔在900-1300米之间的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的双河乡铁炉村和桐梓山山脉西面接龙乡接龙村、小坪村、两河村区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1-2001)。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外观和内在品质好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辣椒优良品种。如:渝椒系列、苏椒系列、韩国辣椒系列等。

(3)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NY5005-2001)组织生产、运输、销售。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供应重庆主城和本地市场为主,果实形成后根据市场行情决定采收时间;加工型辣椒根据定单企业需要完全成熟后采收上市或加工。

(5)生产记录要求:由业主或基地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武隆高山辣椒产品特征特性:果实为酱果,形状以灯笼、长灯笼、牛羊角、圆锥形居多;产品外观特征:果大肉厚,果形匀称,菜椒果色草绿色至深绿色,加工形辣椒深褐色或鲜红色,菜体无萎蔫、无污染物、无腐烂、无异味、无灼伤、无裂果、无冻害、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品质特征:口感微甜,清香,辣度适中、商品性佳,营养价值高,富含辣椒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2)武隆高山辣椒安全要求:产品执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武隆高山辣椒根据产品形状、色泽、鲜嫩度和产品特性,在采收后分为四级:特等、优等、一等、二等。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武隆高山辣椒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二.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羊肉粉

刘二妈米皮是遵义的老字号名小吃,它起源于90年代,已遍布遵义各个地方。

制作工艺:大米磨成米浆舀入刷过熟油的蒸盘内摊匀蒸熟,待凉后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放入盘中,用沸水烫一下,加入半勺凉开水和氽熟的绿豆芽,再将大头菜、盐菜、酥黄豆、葱花,用红油辣椒、酱油、醋、味精、麻油、花椒油、姜蒜水兑成汁浇淋在米皮上即成。

三.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绥阳辣椒

绥阳辣椒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自明朝万历年间即上市交易。主要品种有大椒、朝天椒、皱椒、菜椒等,其中尤以“朝天椒”独具特色,驰名海内外。具有色泽油亮、整齐均匀、浓辣芳香、皮薄肉厚等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深受民众喜爱,为佐餐调味佳品。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碱、红色素作为添加剂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军工等行业。

绥阳是中国朝天椒的主产区,“绥阳朝天椒”早在六十年代就荣获“出口免检产品”殊荣,远销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朝鲜、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绥阳在一九八三年荣获国家对外经贸部颁发的“全国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荣誉证书”,一九九九年被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目前,绥阳“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逾二十万亩,年产量三万吨以上;现有精深加工企业二十余家,系列加工制品二十余种,境内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专业交易市场,已在全县形成了“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辣椒产业化发展大格局。

黔北绥阳,既是著名的中国诗歌之乡,也是闻名中外的“辣椒之乡”。1997年10月,中共绥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中国·贵州·绥阳首届诗歌节暨辣椒节”。

根据《贵州省志(地理志)》(198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记载:“绥阳小辣椒,年产三千余吨,是贵州小晒椒的主要产区,为全国七大出口名椒之一,郑场以朝天小辣椒最为著名。”每到夏秋时节,漫山遍野的辣椒红似火,灿如霞,壮似锦,一粒粒朝天椒如冲锋号,吹响在勤劳致富的征途上,令诗乡的椒农们喜之不禁,这也使绥阳人养成了“不怕辣”和“怕不辣”的口味。

诗乡绥阳的朝天辣在盛唐时经湖南、广西一带传入,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史,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其中以果实成簇朝天生长的“朝天辣”最具特色,其因色泽油亮鲜红、香辣可口而驰名海内外。“朝天辣”的果实又小又尖,成熟后呈红色,肉厚色鲜,辣味绵长,回香悠久,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和调味品。现用其加工的辣椒食品有:辣椒粉、糟辣椒、红油辣椒、烤糊辣椒、辣椒酱、泡辣椒、辣椒油、辣椒丝等,都是南方人特喜欢的传统调味品。

四.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柘荣红糟泥鳅面

冬日清冷,一碗红糟泥鳅面,热气袅袅于眼前,鲜红的汤色,诱人的香气,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味道。来自宁德的红糟泥鳅面,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美食,散见于宁德周宁、寿宁、屏南、柘荣等县。

红糟泥鳅面,选材可去繁就简,亦可十分考究。泥鳅选取田边稀泥中为佳,因其与河中泥鳅相比,刺更软肉更嫩。而红糟则以陈年红糟为佳品,其色泽鲜红、酒香浓郁,光闻香气,就令人沉醉。

曾请教过主妇们,烹饪之法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泥鳅的处理,在此略道一二。泥鳅以鲜活为佳,若是田边捉来的小泥鳅,可以用清水冲洗,注意保持泥鳅身上黏滑之质,以保证口感。若是从河中捞来的泥鳅,去除土腥的法子略为讲究,在盆中打入一个鸡蛋,加适量菜油、红酒,搅拌均匀,将洗净的泥鳅倒入其中。此法之效在于:鸡蛋令泥鳅肉质滑嫩,菜油能使泥鳅排出体内杂质,红酒助于去除其腥气。

烹饪时,必须凉水入锅,保持泥鳅鲜嫩的肉质,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煨制,让酒香融入泥鳅体内,再让面条汲取鲜香与酒香。有主妇,会将红糟先入油轻炒,于是满屋酒香,再于锅中注入凉水,随后放入泥鳅,最后放入面条,喜欢鲜香口味的可如此烹制。

据说,宁德柘荣县的泥鳅面,算得上此中翘楚,其最大特点即泥鳅选材讲究,鱼骨软糯、入口即化。如在冬日,尝上一碗耳闻的柘荣红糟泥鳅面,哪怕在清冷的冬日中,仿佛生活也活色生香起来。(谢陶靖)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五.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辣椒

龙脊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龙脊辣椒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椒呈牛角形,颜色鲜艳、肉厚籽少、辣味浓、香味独特诱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挥发性芳香油外,还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后开胃提神,驱寒除湿,增进食欲,是独特的佐料佳品,也是龙脊四宝之一。

龙脊辣椒色泽鱼红,辣、香、味俱全。

全年生育期180-210天,株高80-95cm,开展度44.2cm左右,果长6.5-8.5cm,宽1.5cm,肉厚0.2cm,单果重6-7.5g,产量高,亩产1200-1500kg。果实为短尖椒,鲜红坚韧,果皮光亮不打皱,肉厚质脆,香辣适口、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辣椒、椒粉、椒油、辣椒酱、淹制酸椒,鲜产品、成品、半成品畅销全国各地。龙胜县每年种植龙脊辣椒5万多亩,产量2.5万多吨。

种植规模

“龙脊辣椒”是生长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高山梯田的特色农产品,有着200多年的选育种植历史,从育种到晾晒历经33道工序,品质优秀。由于高山梯田交通不便,消息闭塞,销路不畅,椒农们守着这个历史悠久的“金招牌”却收益不大。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龙胜县工商局指导与服务并重的,积极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政策助农、商标兴农等活动,帮助“龙脊辣椒”提高产量和质量,拓宽销路,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一方面组织当地知名农资企业进村销售,开展名优农资商品展销活动,帮助农户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打假护农”行动,进村开展真假农资识别宣传活动,加大农资商品检查密度,组织开展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的质量定向监测,做好抽样送检等工作,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在“龙脊梯田”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聘请村委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站联络员,实行定员定岗维权服务,积极为龙脊辣椒的选育种植和产量规模化提供安全保障。龙脊生辣椒种植亩数已达到3900亩,亩产1000公斤左右。

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红红火火的辣椒晒满了椒农们的房前屋后。为把优质的辣椒销售出去,为龙胜县工商局干部积极培育从事龙脊辣椒及其他农副产品经销的经纪人队伍,引导成立龙脊辣椒经纪人协会,指导协会制定完善行业规范,建立互助协作机制,推行订单合同,从而壮大经纪人队伍,活跃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龙脊辣椒的集中产销地和平乡镇,以经营龙脊辣椒为主的经纪人队伍达到79人,“龙脊辣椒”销路畅通,不仅吸引了湖南、广东客户,还打开了国外市场,远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龙脊辣椒”也由原来的每公斤25元上涨至每公斤30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为扶持辣椒产业发展,促进龙脊辣椒生产经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龙胜县工商局还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大力帮助和平乡马海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前来咨询的村民做好具体的讲解和指导,加班加点仅用1个工作日完成需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登记审核。登记成功后,又进一步指导马海村创品牌,龙脊辣椒已经成功注册了“龙脊辣椒”商标,迈出了解决辣椒缺乏品牌经营的第一步。

地理标志

地域范围

龙脊辣椒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西北部,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东临兴安、资源,南接灵川、临桂,西与融安、三江为邻,北毗湖南城步,西北与湖南通道接壤,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海拔236米至1940米之间。龙脊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平乡、龙胜镇、泗水乡、江底乡、马堤乡、伟江乡、平等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等十个乡、镇及所属119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北纬25°29′21″~26°12′14″,东径109°43′05″~110°21′24″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000公顷,产量达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成熟鲜椒短牛角形,椒长5.5~9.5厘米,果肩横径1.2~2.0厘米,单果重5.0~8.6克,肉厚0.11~0.16厘米,心室2~3个,籽多,果皮鲜红光亮,果实坚韧,肉脆偏辣,耐贮运;干椒长5.0~8.5厘米,单果重1.2~1.7克,果皮深红色、皱缩,果实紧凑,辣而香,风味独特,以食干椒为主。 (2) 内在品质指标:龙脊辣椒主要含量指标有: 鲜椒:干物资≥22.0%、粗纤维≥9.4%、维生素C≥57.1mg/100g、辣椒素≥400mg/kg; 干椒:干物资≥90.7%、粗纤维≥22.6%、维生素C≥13.0mg/100g、辣椒素≥1.74╳103mg/kg。 (3) 安全要求:龙脊辣椒产地环境严格执行《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品执行《NY5005-2008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 (4)包装:用洁净的编织袋、麻袋或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其他材料包装。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煤灰、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所有包装应牢固、无泄露。 (5)贮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做好防湿防潮工作,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和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仓库存放。 (6)运输: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同车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等有害化学物品的车箱自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干净后方可装运,运输过程中严禁雨淋。

六. 澳门 辣椒炒饭

澳门是一个综合了多种美食风味的地方,也有不少澳门人喜欢吃辣,他们偏爱辣的习惯还带出了一道特有的菜,那就是辣椒炒饭。辣椒炒饭看起来并不是很辣的样子,挺诱人的:一层类似酱油的颜色,中间夹杂了几个红色的辣椒圈。但是一入口,一种很香的味道充满了口腔,接着就是很冲的辣味,很辣。

七. 广西 贵港 桂平 桂平香辣糟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没有酒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香辣糟,盛情招待义军。这种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很开胃。

小知识:香辣糟的做法,把5公斤上好糯米煮饭凉至28至36度左右,加入10只(约50克)研成粉末的酒饼拌匀,装入盘中用棉布盖紧,温度保持25度以上,3天后发出酒香就可待用。将剪了叶柄的指天椒、牛角椒成只洗净凉干切段共约2公斤,加300克熟盐,然后和糯米酒饭一起拌匀,放入洗净滴干水了的、特制的嘴凸肚大的瓦瓮里,先用平盖盖住,再用倒钟型的盖罩住,在凸咀的边缘加清水封口,以防漏气腐烂。半月后即变成香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还有的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制成各色香辣糟。

广西桂平市的香辣糟制作独特,味道极好。现今在该市的城厢,金田、江口、紫荆、南木等乡镇的人家几乎都爱吃香辣糟并会制作。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支持。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平时一般都没有好酒好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大瓮细瓮的香辣糟,煮好米粥或蕃薯芋头饭,盛情招待义军,让将士们吃得津津有味。

【制作工艺】

这香辣糟的制法是:把5公斤上好糯米煮饭凉至28至36度左右,加入10只(约50克)研成粉末的酒饼拌匀,装入盘中用棉布盖紧,温度保持25度以上,3天后发出酒香就可待用。将剪了叶柄的指天椒、牛角椒成只洗净凉干切段共约2公斤,加300克熟盐,然后和糯米酒饭一起拌匀,放入洗净滴干水了的、特制的嘴凸肚大的瓦瓮里,先用平盖盖住,再用倒钟型的盖罩住,在凸咀的边缘加清水封口,以防漏气腐烂。半月后即变成香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

【食用方式】

可随时享用,取后马上盖紧,并注意在边缘加水密封。一般家庭都制有几瓮,轮流吃。还有的家庭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制成各色香辣糟,如密封得好,可保存至对年。此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可令人食欲大开,赞不绝口。

八.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乌江鱼

"乌江鱼"是遵义乌江镇的一个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饮食品牌,四秀皆宜,闻名遐迩。 "乌江鱼"是用真正的野生鱼(即江中之鲢鱼)精心配料,加以遵义“朝天辣椒”,以火锅方式烹制而成,鲜辣味美,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乌江镇大街上那整片的火锅店、站在路边向过往车辆招徕的女服务员和她们软糯的口音,也成了进入遵义城区必经的一道景观。

乌江鱼的历史典故

世人知道乌江,可能还是从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开始。然而,这条发源于贵州,经四川流入长江的大河,最著名的莫过于乌江鱼了,自古以来,乌江两岸的人们由于经常捕食,渐形成了乌江鱼独特的食用方法:将乌江鱼切片,以食油,辣椒,姜蒜等多种佐料泡制,使之具有鲜、香、嫩、滑等特点,一时间乌江鱼食者甚众。乌江活鱼是以鱼为主要菜品的鱼专家,由于采用的鱼类品种较多,开发出的味型多样(有酸汤,清汤,微辣,中辣,剧麻辣等),以很受顾客的欢迎,味道纯正,地道,鱼是当着顾客的面宰杀,打片,成菜具有“滑,嫩,鲜,香”的特点。烹制乌江鲶鱼有个讲究,须与当地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一起炖,这样不败鱼味,反提鱼鲜。至于啥原因,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正这种做法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沿用至今,颇受欢迎。

“露天餐厅”的视野极为开阔,举目远眺,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清澈的乌江浩荡东流,湛蓝如洗的碧空中白云漂浮,清新和煦的山风轻轻拂面,凌空飞架的大桥雄伟壮观,……人在异乡旅途,眼里观赏的是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嘴里吃的是当地久负盛名的风味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一举两得,甚为惬意,其品位、情趣与氛围远远胜过豪华饭店雅间里的八碟八碗之类。真可谓美景美味醉游人,“火锅边上笑春风”。

乌江鱼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乌江鱼是很有特色的遵义特色小吃,乌江鱼以鲢鱼 ,草鱼。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香辣,你也一起跟着 !出自遵义市境内乌江镇。

九.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辣椒骨

    苗族的食品多种多样,但有一种特殊的食品“辣椒骨”,到了苗乡的朋友可不得不尝。“辣椒骨”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封存时间越久越好)可食用的独特美食,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据苗族传说,土司统治时代,土官到苗寨把猪杀了,吃尽了肉,丢下一堆骨头。苗人愤恨,把猪骨头当土官骨头舂烂,拌以辣椒、盐巴来下饭,以解心头之恨,岂料其味甚美,无意中做成了这种“辣椒骨”。以后凡杀猪、牛或猎获野兽,必将以骨头制成“辣椒骨”,久而久之,便成了苗族的传统美食。( 柳州)

配料:

鲜猪骨肉、辣椒、花椒、食用盐、植物油、特制米酒

特点:该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全是手工制作,所用的材料全是苗山上无污染的产品,而且都是自家种和养的。

口感:香醇、微辣、开胃、有一股很独特的植物香味。

外观:鲜红色、可见捣碎后的猪骨头、姜纤维。

食用方法:能常是以作为配料为主,炒菜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最好是先爆炒辣椒骨香后在放入你要炒的菜一同炒。冬天的时候也可拿来作锅底。单独吃的话就要用油炒香后,加入适量的水,加点蒜苗,味道真的不错哦!

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年猪.(年猪都是自家养的)可能是苗家人自古以来都很节俭的原因吧,凡事都能做到废物利用,就比如说是杀猪吧,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十. 贵州省 遵义 红花岗区 遵义丝娃娃

丝娃娃是一种遵义街头最常见的小吃,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猛一看颇似产房里初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薄薄如纸却有—只手掌那么大。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腥草)、海带丝、炸黄豆、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吃时当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这蘸水就是丝娃娃的精髓。遵义市众多丝娃娃小食摊多沿街而摆,颇具特色,有一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极细,红、白、黄、黑等各种色彩相间,十分漂亮。
贵州遵义特产霉豆腐直播贵州遵义特产姜蒜糟辣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