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丙村特产肉 梅州丙村好吃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1 03:29:00

一.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酿豆腐

酿豆腐的馅料选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等,拌少量味精、白盐、淀粉,一齐塞入鲜嫩的豆腐块中间,或蒸或焖,或煲或炸或煮,熟后即可食用,寒冬季节开锅吃酿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是客家菜的代表,鲜嫩滑香,营养丰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过节的保留菜式。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白宫米粉圆

材料:白宫自产生熟浆制成干米粉1斤、五花瘦肉3两、湿香菇1两、农家薯粉1两、生抽、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先将米粉分成两份,一份用油炸过,一份用温水稍浸回软,分别捏碎,猪肉剁成碎末与米粉混和,加入香菇,调入味料,拌入薯粉挤成小丸,放入盘中蒸熟即可。

成品特点:柔软爽滑,素荤并举,纯香。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西南金柚

广东省梅县金柚栽培已近百年历史。全县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约3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省级金柚专业镇石扇镇的西南村,金柚种植面积近3000亩,年产量达1800多万斤、产值近3000万元;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145亩,占全村金柚种植总面积的65% 。85%的柚果都由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统一收购后进行清洗、分级、保鲜和包装后销售,金柚已成为西南村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梅县金柚果大、外形美观、果色鲜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汁多化渣、有香蜜味,富含营养物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果之王”之称,又由于其耐贮藏运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又有“天然罐头”之称。

梅县金柚在1991年荣获“七五”星火计划全国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郑州全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评为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县;1995年梅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梅县金柚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11年,梅县石扇镇西南村(金柚)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百花酿香芋

百花酿香芋

制作单位:

梅县华侨大厦

成品特点:

此菜品根据客家酿制菜进行改良创新,味道浓郁可口,肉香味、芋香味相互渗透、调和。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农家梅菜扣肉

农家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如果你正在节食减肥,这个菜可不适合你。

一般第一次品尝

此菜的人,都会因为它的肥腻而止筷。然而当你大胆地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他绝对没有红烧肉那么的肥腻。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

,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合味(客家话)。

梅菜扣肉,有人把他归为客家菜,有人把他归为赣菜,但管他是什么菜系,它的确是南方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道家常菜。

梅菜扣肉,只是扣肉里面的一种,比如用普通的菜干、咸菜,甚至干豆角,再甚至可以不放这些配料

(比如:东坡肉),但是纵观这些扣肉的做法,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民间和饭店制作最多的还是梅菜扣肉。

很多人也许认为梅菜扣肉无非是咸菜扣肉,其实这没有错,但也没有完全对,梅菜扣肉中使用的梅菜是腌制和晒干后的梅菜干,所以梅菜干是咸菜大家族里的一种,而且是咸菜中的上品。上次有人问我梅菜

是客家名城梅州的吧,梅菜是惠州的,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中原人南迁从赣

南、闽西进入广东,客家人便开荒耕作,求得生存,当时生活十分贫寒。有个姓卢的娘子正在河边洗衣,孩儿们饥肠漉漉,哇哇地哭着要吃饭,娘子不禁心酸,凄楚泪珠滚落河中。这时

候有个仙女从天而降,安慰了娘子几句,并拿出一包菜种送予给她,然后抽身前行。卢娘子十分感动,并忙呼:“恩人姓甚名谁,日后好生报答。”仙女笑答:

“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随即腾云而去。

卢娘子按照梅仙女的指示,回家把菜种种下,不几天菜种就发芽出叶,到了腊月菜长得又大又肥,采来煮食,鲜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们饱食一顿,喜欢得直蹦跳。亲朋好友问及此乃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女送的菜种,就叫“梅菜”吧。此后经亲朋好友引种,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从此有了梅菜。这虽是个传说,但可以看出梅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说了这么久的梅菜,我们来谈谈这扣肉吧,扣肉?难道是有东西扣在肉上面?哈哈,扣肉之所以叫扣肉这要从他的制作方法上领会,在制作扣肉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上盘,厨师们(比如我)会把扣肉从蒸笼里面取出,并另用一个大盘盖住,然后上下一颠倒,把碗一揭开,好了,具体的形状不用我说了吧,我想仅从外表看,那是非常煽动食欲的。别看上下一颠倒那个动作,不练个几年,很难成功,不成功还是幸运的,最惨就是烫伤手(我是“受害者”),所以在你扣肉的之前,还是先练习练习。

好了,最后,我把梅菜扣肉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绝对正宗,是我0经验之谈

【主料】五花猪肉700克,梅菜100克。【调料】植物油600克(实耗约60克),大油120克,鸡汤100克,湿淀粉10克,白糖20克,酱油30克,蒜茸少量。【作法】(1)

将肉用汤煲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来。用酱油涂抹上色。(2)

炒勺倒入植物油,烧到7~8成热,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红色,捞出来以后,随即放进清水中漂透(用流动清水漂至没有浮油为准,这是本菜制作的关键环节)。(3)

将肉切成长10厘米、厚0.8厘米的大块薄片,皮向下逐块拚摆在碗里。(4)

将梅菜洗干净切碎。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匀,取出来放在肉上面。(5)

用鸡汤、酱油调成汁,倒入肉碗内,上笼屉用旺火蒸40分钟。(6)

倒出原汁,将梅菜扣肉复扣于盘里。原汁加入湿淀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特点】颜色酱红油亮,汤汁粘稠鲜美,扣肉整齐隆起,食之软烂醇香。

六. 广东省 梅州市 梅县区 白渡牛肉干

白渡牛肉干是享誉中外的富有客家风味的传统名牌食品,清末时由白渡堡乡民开始制作,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渡镇牛肉干选用壮健的黄牛肉,用手工切成薄片,加上胡椒粉、香料调味,晒制,炕熟而成,具有清脆、鲜甜、微辣的独特风味。

近年来,白渡牛肉干在坚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科学配料的新工艺,又使产品增添了爽脆、光泽的优点。同时,还注重了产品的外包装和抢占市场的营销宣传。因此,白渡牛肉干不仅畅销于梅县、广州、深圳等本省地区,而且打进了福建、江西等省市场。不少回乡探亲的海外乡亲,也喜欢选购白渡牛肉干,带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作为馈赠亲友的送礼佳品。

七.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松源麦芽糖

麦芽糖是梅县松源镇流传甚久、颇有名气的土,它不但风味独特,且有补气治病的作用,深受梅州百姓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松源麦芽糖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在明末清初,该镇的彩山、横坊等地就有人以生产经营麦芽糖为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粮食紧张,松源麦芽糖一度停止生产,改革开放后,才又得于恢复。现在在松源,麦芽糖以家庭作坊生产手工制作为主,据不完全统计,该镇约有近百户人家生产麦芽糖,全年产销量约十万公斤。

手工制作麦芽糖的方法。先将小麦发芽,待其芽长如针,便把麦芽切细捣烂如泥,随后将适量的大米煮成饭,把其与麦芽拌匀,经过约八小时的发酵化解,将米饭和麦芽的淀粉转化成糖分。然后把米饭和麦芽的发酵物进行压榨,把榨出的汁放进锅里煮,使汁浓缩成糖浆。刚煮出来的糖浆是赤色固体,俗称“麦石”,将其经过不停拉绞,变为白色的麦芽糖。现在镇上不少生产者,还将麦芽糖配上黑白芝麻、花生、姜汁等佐料,精制成芝麻、花生、姜味等系列麦芽糖产品。制作麦芽糖虽然工序多、时间长,但这样制作出来的麦芽糖松软甜香、入口即化,非常畅销,松源麦芽糖因此长盛不衰。

麦芽糖有补气治病的作用,如和老姜每天早晨吃适量,可对老年性胃虚寒咳嗽、支气管炎有补导作用;炖鸡蛋服对小孩和婴儿是比较佳的营养品,故为世人所喜爱,凡来松源的商旅都喜欢买松源麦芽糖回去品尝,或作礼品送客。麦芽糖也是松源人的成长记忆。吃着麦芽糖能勾起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很多离开家乡出去创业的客家人,都会常来这里买麦芽糖。

八.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杂锦豆腐煲

杂锦豆腐煲

制作单位:

梅县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成品特点:

豆腐嫩滑、清香,汤汁清澈、味浓鲜

九.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丙村沙田柚

丙村沙田柚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特产梅县丙村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