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肉苁蓉锁阳内蒙特产 内蒙古野生肉苁蓉锁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6 03:08:31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肉苁蓉

阿拉善肉苁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拉善肉苁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荒漠肉苁蓉是只生长在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巴 丹吉林沙漠野生肉苁蓉

和腾格里沙漠腹地区的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野生草本植物,多年生长在零下20至零上50度素有“死亡之海”干旱少雨的沙漠腹地,且数十年不出地面能够存活。拥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荒漠肉苁蓉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结晶性的中性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荒漠肉苁蓉所含的阿拉善肉苁蓉甙更是其它植物所没有,它是延缓衰老最有效的成分。肉苁蓉与其他药材不同的是,它不是生长在深山老林,也不是生长在荒丘原野,而是生长在我国内蒙古西部一望无际、干旱少雨的大沙漠之中。主产于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深处。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绿色植物。它外型奇特,身披鳞片状“盔甲”,身子象圆圆的柱子,植株高达40-100厘米,最重者一株可达10公斤。生长几十年的苁蓉王十分罕见。刚出土的嫩肉苁蓉,具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采集的良好季节。如果任其生长下去,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水分和养分,就失去了应有的经济价值。鲜嫩的肉苁蓉,削去鳞状外皮,就是白色甜脆的肉质,并含有大量的乳汁,是沙区人们喜食的生食品。肉苁蓉还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肴,把它切成薄片与土豆、肉类等炒菜、作汤,鲜美可口。

存活环境

极其恶劣的存活环境,造就了肉苁蓉卓越的奇特功效。它寄生于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荒漠肉苁蓉小如尘埃地种子在沙漠中可以存活几十年不死,随着沙丘的移动被埋入浩瀚的沙漠之中。期待着极其渺茫的生存希望,维有遇到梭梭的根系,它会寄生在梭梭根部生成孢子,依靠梭梭的养分,发育生长。最少3至5年才能长成,植株20至100厘米不等最重者一株可达十公斤,(每7公斤可凉晒1公斤干苁蓉).以每年3-5月间采挖的最好。

保护价值

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有经济价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濒危种。肉苁蓉由于被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 肉苁蓉,又称地精,是当前世界上频临灭绝的物种,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是中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珍稀营养滋补成份,对男性肾、-、0、海绵体等性器官都有极大的补益效果,对阳痿、早泄更是立竿见影,应验如神。《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但肉苁蓉极其稀有,频临灭绝,而中国也只在新疆天池峡谷中才有少量分布,产量极其稀少,当地百姓称为“活黄金”,民间也流传着“宁要苁蓉一筐,不要金玉满床”的谚语,它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地域范围

阿拉善苁蓉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呼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植物学特征:阿拉善肉苁蓉属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茎不分支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径可达5-15厘米,向上渐变细,直径2-5厘米。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厘米,宽1-2厘米,生于茎下部的较密,上部较稀疏并变狭,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两面无毛。花序穗状,长15-50厘米,直径4-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较长,与花冠等长或稍长,乱撞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连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边缘疏被柔毛或无毛;小苞片2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花萼钟状,长1-1.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近圆形,长2.5-4毫米,宽3-5毫米。花冠筒状钟形,长3-4厘米,顶端裂片近半圆形,长4-6毫米,宽0.6-1厘米,边缘常稍外卷,颜色有变异,淡黄白色或淡紫色,干后常变棕褐色。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6毫米处,长1.5-2.5厘米,基部被皱曲长柔毛,花药长卵形,长3.5-4.5毫米,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骤尖头。子房椭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长,无毛,柱头近球形。朔果卵球形。长1.5-2.7厘米,直径1.3-1.4厘米,顶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开裂。种子卵圆形或近卵形,长约0.6-1毫米,外面网状,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内在品质:阿拉善苁蓉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苁蓉营养丰富,富含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等17中氨基酸;每百克干样中,总氨基酸含量4.8%以上,粗糖2%以上。 3、药效形状: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气微,味甜、微苦。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4、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种植采集区域的管理。

二.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镶黄旗 内蒙古黄油

内蒙古黄油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用鲜奶提取,要把奶放在一个筒状容器中,把一个一头带有圆板的棍子的带板子的那头放入牛奶或羊奶中,不停的上下搅拌,在搅拌了大约几百次之后,就会在奶的上方漂起一些白色的半固体,用筛子捞出白油,挤干水分,再经过提炼就变成了黄油。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黄色,下层白色,黄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足见其珍贵。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黄油装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内。黄油具有增添热力、延年益寿之功能。寒冬季节人畜受寒冻僵时,常用罐饮黄油茶、黄油酒来解救。时至八月,人们把黄油装进羊小肚子将其保存起来,待食用时开启,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所以一尘不染,依然是新鲜滋润、绵甜可口。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凉拌蹄黄

蹄黄即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因其是骆驼身上最活动的组织,肉质异常细腻而富有弹性,似筋而比筋柔软,似驼峰而较驼峰更富纤维组织,以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滑爽鲜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产自神奇的内蒙古西部大漠边关额济纳旗,这里干旱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密瓜生长的理想境地。所产密瓜除个大、形美、色鲜外,尤其以含糖量高、口味纯而著称。远离都市的优越环境使密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病虫少、无残留又使其以绿色产品的身份进入现代社会家庭,产品远销到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睛睐。年产量600万吨。

五.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左旗 内蒙奶皮

内蒙奶皮

六.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内蒙古肴驴肉

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肴驴肉。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人京城宫廷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戊戌七君子之首康有为曾经到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即在全国张扬开去。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其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

七.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野果

七合堂村是林西县新城子镇的一个山区村落,有4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穷山村,经过脱胎换骨的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1.1%,开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被当地人称之为“内蒙古野果”的吉红123苹果,年果产量350万公斤,总产值700多万元。果品远销北京、广州、澳门、深圳等地,创出了“九佛山”知名品牌。现已成为七合堂村特色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八.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后旗 河套肉苁蓉

河套肉苁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益精血、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的功能.为滋补上品。《本草汇言》曾有“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的记载。抗衰老、延年益寿仅次于人参,居第二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巴彦淖尔市所辖乌拉特后旗、磴口县、乌拉特中旗共3个旗县区25个嘎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

九.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多伦 内蒙古锅饼

内蒙古锅饼

相传清康熙帝巡边途经多伦县二蹬泉一带时,因多日劳奔于野外,人困马乏,于是进入一百姓家借宿。饭桌上,主人向皇帝献上莜面锅饼,饥渴交加的康熙吃到锅饼感觉从未吃过这么美味的食品,甚至超过了宫廷御宴。从此,多伦莜面锅饼经常出现在宫廷宴桌上。

锅饼是一面蒸一面烤制而成,其灶具古老(过去用的是大锅,直径1米左右),燃料也很讲究,如果您想自己动手做出一锅饼子来,体验皇帝巡边生活,就请到多伦来!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内蒙古发菜

内蒙古西部地区盛产发菜,被称为“发菜之乡”。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肴,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礼品。发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与鸡蛋相比,它高于鸡蛋的蛋白质65%,热量将近两倍,碳水化合物达35倍。另外,发菜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对于高血压、肥胖症、佝偻病、气管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阿拉善盟左旗特产肉苁蓉内蒙古阿拉善特产肉苁蓉自产自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