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和吉林的特产泡泡泥手工 泡泡泥手工少数民族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8 05:19:31

一.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芒砀山泥响

每年的芒山庙会,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游人都会看到一种独特的乡土工艺品,这是泥制乐器,拇指般大,用嘴一吹,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婉转悠扬,颇受孩子们喜爱。

这种不起眼的泥小响,竟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传奇。

话说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刘邦也在芒砀山斩蛇起义。据说秦始皇看到东南有天子气,认为王气在芒砀山这里,就派人来围剿。刘邦那时势力弱小,和樊哙一帮人躲藏在芒砀山的密林里、岩洞内,也去芒砀山南边芒泽湖的芦苇荡里隐藏。那芒泽湖南到芒县,北至保安山,方圆六十里,烟波浩渺,芦苇丛生,芒草高深茂密,有山水相连,好藏易躲,饿了打鱼吃,渴了有水喝。但是这几百人却不能天天聚在一起,因为那样目标太大,易被发现。刘邦开了一个会,要大家化整为零,几人一组,分头躲藏。但有一个大缺点,如此分散,一旦有事**,怎么通知联系呢?又不能大声叫喊,也不能高声吹号子,一切能引起秦兵怀疑的举动都不行,思来想去,刘邦突然心生一计,说用泥小响吧,当做**的号子。说着命人取来胶泥,随即捏了一个,用小棍捣两个眼儿,晾干后一吹,嘀嘀作响,众人齐声叫好。刘邦叫樊哙掌管泥响司号,示意大家但闻响声,皆去山上**。这个泥响,因为是小孩子的玩意,所以不易被秦兵发现和怀疑,又因为制作泥响便于就地取材,易于加工,体积小,便于携带,方便灵活,很实用,这个军号可谓独具一格,别出心裁,成为刘邦在芒砀山秘密活动的通信工具。刘邦和众多豪杰在芒砀山聚会,商议反秦大业,作为联络工具的泥响,功不可没。

两千年后的今天,泥小响依然在芒砀山流传着,生生不息。只是由历史的辉煌演绎为一种乡土工艺品,它依然闪烁着汉代的光泽,奏鸣着当年傲啸山林的声音,彰显着汉代的流韵。它是芒砀山独有的大汉雄风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永城作为汉兴之地的古老文化音符标本之一。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三. 江西省 抚州 南丰 南丰泥炉

南丰泥炉,最远近闻名的土品,相传清光绪年间便采用一种特有的耐火粘土制作泥炉,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其美观大方,色泽乳白,承受力强,高温不裂,经久耐用而颇负盛名。品种分柴炉、盖炉和煤炉三大类。盖炉因饰有各种花草图案而令人喜爱,年产量达30余万只,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畅销浙江、安微、福建、湖南等省。( 南丰)

四. 上海市 普陀区 菠萝香芋泥

菠萝香芋泥

原料:香芋500克,糖水菠萝75克。

调料:色拉酱,绵白糖。

制作:香芋洗净蒸熟后去皮,糖水菠萝切成粒状。将香芋用网筛挫成泥状,放入绵白糖拌匀,装入模具(碗)压实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取出倒入盆中,顶上放上菠萝粒,用色拉酱裱上花形即成。

特点:形态美观,口感糯、甜、香。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石门和渣

石门和渣以粒大饱满的黄豆为原材料,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发胀后,用石磨或擂钵将黄豆磨成糊状,称为稠糊。在稠内调以碎腊肉、辣椒、花椒等配料,放入锅中煮沸,待煮熟后从锅中舀起,并加上适量的香葱、味精、香油等佐料即成。石门和渣吃起来清香可口,既甜且辣,有开胃的奇效,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常德)

六. 海南省 文昌 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文昌市有十多家旅游工艺和旅游纪念品加工厂。主要产品是椰雕、贝雕、花梨木(降香木)雕、海石花、龙虾标本、海龟标本、十三鳞标本等,以及各种贝类共有8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十多个品种被评为全省"四新"优质产品,有6个品种荣获海南省工业物资交流会优秀产品"金马奖"。有37种名优产品参加十一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和赞誉。( 文昌)

七.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八.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九.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浚县泥咕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为鹤壁市所辖。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

浚县泥咕咕的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其制作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制作者利用这些器具,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将当地的黄胶泥塑成作品,然后蘸上松香(现改为墨汁)、洋颜色(现改为水粉颜料)、用自制的麻笔(现改为毛笔)在塑型坯上涂绘,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层,放入高与宽约一米左右的砖砌小土窑焙烧。泥咕咕作品主要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十二属相、小动物、飞禽、骑马人等。

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学峰、王安田、宋学海等人,但现代的年轻人不愿再继续学习这门手艺,传统手艺后继乏人,逐步失传,亟需抢救。

十. 北京市 昌平 鲜肉虾泥馄饨

小吃原料:猪肉馅150克、虾仁150克、芹菜1根,葱1根、薄的大馄饨皮150克小吃辅料:(1)蛋清1/2个、盐1/2茶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2茶匙(2)清汤1碗、盐少许、香油少许小吃制作:1虾仁洗净,拭干水分,去泥肠后碾碎;猪肉馅剁细,与虾泥一起再剁匀后,加入蛋清1/2个、盐1/2茶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2茶匙拌匀成馅料。2每张馄饨皮用刮刀抹一层馅料后,用指尖捏拢做成官帽式馄饨,再放入开水中煮熟至浮起。3调味料清汤适量、盐少许、香油少许放碗内,盛入煮好的馄饨,再撒入洗净、切碎的芹菜末及葱花即成。(加些紫菜会更好滴...)小吃心得:1.虾泥煮好会比较干涩,所以一般虾泥馅都会掺些肥肉馅,但包馄饨若用纯肥肉馅会感觉太腻,因此选择较肥的五花肉馅可达到较好的口感效果。2.颗粒较大的虾仁在碾细前不妨先用刀拍扁再碾碎。小吃价值:面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吃全麦食品是健康、减肥的新潮流。虾肉-虾仁蛋白质、钙质丰富,开胃补肾。
泡泡泥做柞水土特产泡泡泥制作陕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