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产韩式网红脆皮年糕 10根装500g网红脆皮年糕宁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2 15:42:16

一. 吉林省 白山 浑江区 脆皮参茸球

产地: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概论:人参是我国东北,素有大补神草之称。人参有两种,野生的称山参,人工栽培的称园参。其中以吉林人参最多,质量最佳。营养成份,含有人参醇、人参酸等。味甘微苦。《本经》中记载具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之功,久服有延年益寿之功。特点:用人参成泥子,沾上面包渣,经过油炸色泽金黄、未甜微苦,内软外脆。工艺:将人参蒸熟,制成泥子,加入糖、制成球,沾面鸡蛋、面包渣,经油炸,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入盘内即成。( 白山)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年糕

明水年糕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脆皮狗肉

文山脆皮狗肉

文山的狗肉也最出名,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味。文山城边新平坝南环路砖瓦厂旁有一家老家号的狗肉餐厅叫赵家久久狗肉馆,这家有点破旧的老店据说已经开了十多年,是文山的一家名店,专门卖脆皮狗肉。它选用一年左右的嫩狗,据说当地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的说法,黄狗最好、最香、当然也最不容易吃到。如果与老板关系好,有了黄狗可以马上接到通知,否则只有靠运气了。文山的脆皮狗肉做法特别,将刚杀的狗放在碳火上慢慢烤焦,当地也叫火烤狗,将狗肉烤制好后,将狗肉切成小块,在油锅中炸两遍成为了脆皮狗肉。这种狗肉以带皮的最好吃,煮在汤锅中,配上各种蔬菜和荤菜,就是一锅美味的狗肉火锅了。吃的时候,再配上当地纯香的蘸水,肉香和蘸水香就结合在了一起。这里的蘸水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蘸水是满满的一小碗,其中有植物香料、炒好的肉酱、薄荷、小葱、花椒、芝麻、花生、小米辣,还有一种当地独有的植物树叶叫辣柳。这种辣柳是绿色的,被切得碎碎的,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很刺鼻,味道有点像折耳根,又像薄荷,这是别处没有的蘸水配料。其中还有一种当地人喜欢的植物香料叫木浆草,也是冲冲的,较为刺鼻,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家餐厅的狗肉很便宜,生狗肉才14元一市斤。一桌饭吃下来,就一百多元人民币。

四. 广东省 深圳 龙岗区 脆皮吊炸龙岗鸡

脆皮吊炸龙岗鸡

这道炸鸡非同寻常。一只整鸡上得桌来,竟是一副昂首挺胸的将军模样,披一身金黄色的盔甲,看上去晶莹剔透,诱人口水。

当整鸡被分割成麻将大小的块状之后,迫不及待吃一块,那原先看上去一绺儿一绺儿的鸡丝的纹路,轻嚼下却丝毫没有想象中的“木屑”之感,柔绵如锦缎,脆嫩的酥皮裹胁其间,口感极妙。

这道菜工艺相当繁杂,首先是选料,必须清一色龙岗乡村放养的三黄鸡,所谓“三黄”即毛黄、嘴黄、脚黄。鸡被净身之后,掏空腹脏,涂放秘制配料腌制-6个小时,然后风干鸡体内外的水分,

整鸡被倒悬于油锅之上,自上而下,以油浇淋,直至皮酥肉熟。

电话:0755-82062233

82062507-8000

地址:红岭南路金融中心晶都酒店南侧

五.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骨木镶嵌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骨木镶嵌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骨木镶嵌宁波骨木镶嵌是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铜片、腊石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

髹漆而成的一种传统工艺。这种工艺多见于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浙江的骨木镶嵌主要产于宁波,故又称“宁波骨木镶嵌”。

宁波骨木镶嵌是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铜片、腊石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的一种传统工艺。这种工艺多见于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浙江的骨木镶嵌主要产于宁波,故又称“宁波骨木镶嵌”。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和高平混嵌三种。它在历史上曾作贡品。北京颐和园的乐寿堂内,尚存有宁波地方官进贡的镶嵌八角茶几。宁波市博物馆收藏的清代象牙高嵌床花板,人物风景雕嵌精熟,在3厘米高的人物造型上,五官清晰,衣纹正确,足见当时镶嵌工人技术之高超。如今这一传统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创造了高平嵌结合、多种材料混合嵌、骨木多层次嵌的新款式,做成椅、桌、橱、茶几、挂屏、地屏等,古朴雅致,尤其适合现代宾馆和家庭的摆设和装饰。代表作品有“红楼群芳”、“百美图”、“闹元宵”、“穆桂英练兵”等,都属名贵的出口工艺品。

宁波骨木镶嵌工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具嵌镶棺木上,可以找到兽骨和螺钿混嵌的图案。据记载,骨木镶嵌在殷代已经列入“六工”之一(即土、金、石、玉、兽草)。

六.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雪菜大汤黄鱼

宁波传统名菜。主要作料为大黄鱼和雪里蕻咸菜。先将鲜黄鱼剖洗干净,在鱼身两侧分别斜剞两个十字花纹,再将雪菜梗切成细末,鲜笋切片,取炒锅置旺火上,投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熟,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投入黄鱼煎至两面略黄,加绍酒、稍焖;再投入沸水、笋片、雪菜末、葱段、精盐等调料,用旺火煮至卤汁呈乳白色,加味精、熟猪油即色。鱼肉肥嫩,内含菜香,鲜爽可口,富有宁波风味特色。( 宁波)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辣炒年糕

  南方各地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惯,然而最具个性的恐怕是湖南的辣炒年糕了。与甜味十足的红糖、椰汁年糕不同,湖南人过年的年糕一般选用咸味的,而与广东人常吃的萝卜糕也有差别,年糕本身并没有虾米、腊肉丁、芋头丁等各种材料,原味的咸年糕作为基本的主料,与辣椒豆豉一起,入锅翻炒,才是湖南人中意的口味。

    实际上,“小炒”在湘菜中可谓最频繁,且最能显现出湘菜的本质,辣椒、豉油、豆豉,可以作为最常用的调料,搭配各种菜式。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辣炒年糕同样是简单且常规的一道典型湘菜,而它的含义则被丰富了不少,既有“年年高”的寓意,也意味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八.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虾皮

产品名称: 宁波虾皮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开胃、化痰

产品简介:是颇具特色的一种调味品,皮营养丰富,素有“钙的仓库“之称,是物美价廉的补钙佳品。

产品历史:据文献记载,虾皮还具有开胃、化痰等功效。

九.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宁波炒年糕

菜系:浙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让年糕饱吸酱料,搭配脆脆的青菜,口感层次很丰富。

原料:

年糕500克,大白菜250克,冬笋250克,猪肉(瘦)100克,盐2克,味精2克,酱油2克,植物油15克。

制作方法:

1.年糕洗净,切片;白菜、笋片、猪肉洗净,切丝。

2.热锅加油,倒入肉丝、白菜、笋丝翻炒,加酱油、盐、味精、水,小炒。

3.年糕平铺至菜料上,焖煮3分钟后,翻炒数下,即可。

十.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养蜂

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

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慈溪)

宁波特产年糕制作方法宁波特产水磨年糕彩虹年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