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十一月份有什么特产 渭南的特产适合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3 12:25:34

一.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水磨丝

大荔水磨丝

“水磨丝”以猪耳为原料,因将猪耳传统名菜平面片开,可见水磨石般花,故名。是陕西大荔县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

余年历史。此菜用料普通,但以刀功精湛而名噪遇选。制作此菜,须将猪耳片薄、切细,成菜细如毛发,蓬松透明,脆嫩光滑,香酸爽口,风味独特,每令食客称奇,行家叫绝。

二.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渭南鸡蛋醪糟

醪糟重在作醅。江米泡入净水缸内,水量以淹没米为度,夏泡八时,冬泡十二时。米心泡软,水空干,笼蒸半时,以凉水反复冲浇,温度降至三度以下,空水,散置案上拌糯粉,装入缸内,上面拍平,用木棍在中间由上到底戳一个直径约半寸的洞。后,盖草垫,围草圈,三天三夜后醅即成。
卖主多老翁,有特制小灶,特制铜锅。拉动风箱,卜卜作响,一头灰屑,声声叫卖。来客在灶前的细而长的条凳上坐了,说声:“一碗醪糟,一颗蛋”。卖主便长声重复:“一碗醪糟,一颗蛋——!”铜锅里添碗清水,放了糖精,三下两下烧开,呼地在锅沿敲碎一颗鸡蛋打入锅中,放适量的醪糟醅,再烧开,漂浮沫,加黄桂,迅速起锅倒入碗中。要问特点?酸甜味醇,可止渴,健胃,活血。

三.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拔丝红薯

据《合阳县志》记载:民国三年(1914年),新池镇南顺村李存定由河南把红薯引进合阳,称之为“老红薯”。至二十世纪60年代,红薯栽植遍及全县。合阳县属黄土台塬,土质疏松,含钾丰富,气候适宜,其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栽植红薯,生产出的红薯口感甘香、色泽红鲜。

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红薯,人们把生产出的红薯变着花样儿吃。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或干或湿,或汤或粥,或蒸或擀,或炒或炸,一经巧手烹饪,即成饭桌上的美味。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熟食甘软,甜在心头。拔丝红薯更是做为一道菜肴呈现给您不一样的精彩。

拔丝红薯做为一道菜品,主要原料是红薯与白砂糖,系红薯在白砂糖水的高温中煎炸而成。口感甜美,外脆内嫩,甜香不腻。

拔丝红薯是一道热的甜食,一般上席时做为第三或第四道热菜。它做法简单,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火候。做好拔丝红薯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把红薯洗净、去皮,切成3厘米大小的滚刀块,放入清水中浸洗,主要是洗去表面的淀粉防止炸时变黑,洗好后捞出沥去水分;二是把锅置于旺火上,倒入适量菜油烧至六成热时,放人红薯块慢慢炸制,直至炸至红薯块充分成熟、外表微黄时捞出;三是锅内留少量油,加入白砂糖或冰糖,加少许水不断翻炒,小火炒至冰糖开始慢慢溶化。开始融化时颜色较浅,并有大的泡泡,当全部融化时,糖稀变成金黄色,气泡也开始变小,当糖稀开始变得粘稠有些力度了,气泡就慢慢变没了,这时就要百般注意,掌握好火候,温度不能高;四是迅速放入炸好的红薯块,翻拌均匀即可装盘。出锅前盘子抹油,装盘后撒上芝麻即可。

做好的拔丝红薯色泽金黄,外皮甜酥而心儿糯软,口感甜香不腻,百吃不厌。晶莹不断丝丝缕缕甜蜜入口,让你幸福到心底。

“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拔丝红薯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和血补中,宽肠通便,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让你延年益寿。(文:罗竹芳)

四.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红把条帚

韩城红把扫帚,久负盛史,是当地新婚嫁娶必备之物,亦是馈赠外地亲朋宾客的珍贵礼品。此物是当地能工巧匠用“牛尾巴”高梁篾子和红杆高梁外皮精细加工的制作而成。篾长30余厘米,把长15厘米左右,篾子粗细均匀,软硬适度,经久耐用;把儿铜(铁)丝缠扎,颜色深红,永不褪色。头部用独头、双头、三头之分,并系两颗银铃。颈部用彩绳分股,红、黄、绿、白多种颜色协调搭配。一把小扫帚,置于床头,既可添扫炕(床),又雅致美观,为床上的饰品锦上添花。

五.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华阴豆腐脑

华阴豆腐脑是华阴人的骄傲,据说北京卖豆腐脑的基本上是华阴人,味道正宗。豆腐脑很光滑,入口消,调料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配上当地的柿子醋,就是香!

六.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羌白甜瓜

陕西大荔县羌白镇是有名的大棚甜瓜种植大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小甜瓜。镇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把这一产业作为给群众增产增收的“摇钱树”来抓,着力在新品种引进、技术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群众种好瓜、管好瓜和负责协调在销售环节的纠纷和矛盾,帮助解决价格和拉运中的各种纠纷,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地“回头”客商。全镇种植面积在三万多亩,小甜瓜的声誉香飘全国。

据了解,当地的群众采取温室育苗、中小拱棚栽植、科学管理,小甜瓜亩产已达到5千斤以上,亩收入在万把元左右,由于种植的新品种甜瓜具有糖度高、香、脆和瓜形好等优良特征,加之耐储运,在山西、河南、浙江、湖南、湖北和南方市场颇为畅销。

七.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糕”

陕西东部大荔有一支独放的奇葩,它就是大荔“糕”。捏制“糕”是展示小媳妇、大姑娘心灵手巧的平台,是表现老太太、老大妈艺高一筹。德艺双馨的写照,更是昭示家族兴旺发达的佐证。

大荔“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期。据考证它是由金石礼品和图腾演化而来的,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也是古代劳动妇女群体智慧的结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而这种习俗就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大荔“糕”在全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大的用面达数十斤,小的则半两几钱,小若鸡蛋、豆粒,细若粉条游丝,精致细腻。大荔县八鱼乡面花艺人王玉侠等人的作品,曾参加陕西省首届“西衡杯”面花大赛,并获集体二等奖(据《大荔县志》)。与各地面花相比,大荔“糕”有四大特色: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内涵丰富,三是造型古拙,四是形象逼真。它比较完整地表现了黄河流域远古时期的生活、文化风貌。婚后娘家要为出嫁的女儿送“糕”。“糕”的同音是“羔”,因而有“送糕”、“带糕”一说。

送糕,是婚礼举行后,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娘家人择吉日,在糕上贴着大红喜字,用食盒抬着,郑重其事地“送”,男方则要设席摆菜,隆重的接。

带糕就不同了,它是在婚礼举行的当日,两事并一事将“糕”捎带地送来,所以称“带糕”。“带糕”暗喻“带羔”,即是未婚先孕,是最忌讳的。

糕分为引糕和主糕两大部分。引糕一般是两个,最多是四个,主糕必须是两个。

糕的造型都是虎,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如猫一样温柔可亲。引糕是四只小虎,主糕是雌雄一对。糕的底座是圆型或椭圆型,中间铺盖两三层红枣或核桃,上面用竹签插着花卉虫鱼,老虎口中衔着鸡蛋,红白相间,层层叠叠,富贵而灵秀,朴拙而华丽。这样要年年送下去,女儿终于生育了,还要给小生命再送一个糕,预祝健康成长,成龙成风。同时还得配上四盘(每盘八个)“卷子馍”,而这“卷子馍”直接就是女性生殖器的仿造。用它来宴请客人,酬谢亲朋,昭示家族兴旺的繁殖能力和传宗接代、嗣承有人的得意之情。红枣寓意“早生贵子”,核桃寓意“天长地久”,鸡蛋则是希望像母鸡下蛋一样,蛋变鸡,鸡变蛋,寓意有旺盛的生殖力。花草虫鱼内涵丰富就更丰富了。牡丹预示新娘将给夫家带去富贵吉祥,蝴蝶表示爱情忠贞不二,青蛙也是含有繁衍后代之意,那一男一女的小面人更是直白地反映了“五子登科”、“夫荣妻贵”和对生命的珍爱,对对方的敬重,对生育的祈求。从糕的整体上来讲,三层枣馍加上插在上面的花卉虫鱼,喻示着步步高升,兴旺发达。

捏“糕”时,对捏的人还有严格选择。一般要选既心灵手巧人品好,长得体面又干净利落,既要有小媳妇又要有待阁闺中的大姑娘,既要有家道兴旺又要有儿女双全……总之,要把村中的“人尖子”选出来。大户人家捏“糕”,十数八人不等,一般也得三、五人,不然就“唱不开戏”。

主人把人组织好后,这时就有为人称“大妈”或“大嫂”(捏“糕”的主帅,视年龄,辈分而定)的将来人按揉面、做底、捏花、配色、烧锅等程序安排妥帖,分工合作,在说笑斗嗔中完成这个神圣的工作。而那些捏“糕”的行家,大多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由于有她们的言传身教,才使“糕”这古老历史文化的结晶,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才使“糕”成为如今时兴的简洁而纯朴的礼品。

八.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裤袋面

韩城裤袋面这种像腰带一样的面条,指的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吃“奤奤面”。这种面是用上等白粉、鸡蛋、菠菜、红萝卜及调味品精制而成的,因为面条有一寸宽,一尺长,所以有“面条像腰带”之说。

九.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白封肉

猪肉、猪蹄加入各种调料,炖熟凝成冻状。肉色洁白,汤冻明亮,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味醇芳香。

十.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馄饨

形状像银锞,尖底、鳖肚,两个尖耳朵,馅有萝卜、韭菜、大肉之别,象征浑全,吉利。馄饨又名编食,是华阴人过年过节待客的佳食。传说,家人吃馄饨万事如意,举家团圆;亲友吃馄饨唱来常往,亲如一家,永不破裂。( 华阴)
渭南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渭南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