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甘南土特产包装盒图片 甘南特产必买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0 13:28:52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甘南 甘南玉米

甘南县查哈阳乡幸福村盛产玉米。玉米株高2.8米—3.2米,穗位130厘米左右,果穗长20厘米左右,种子千粒重350克左右。耐旱抗倒伏,抗大小斑病,长势强,茎干粗壮,适应种植范围广。性喜水肥,要求农家肥作基肥,亩施3000公斤—5000公斤,二铵作种肥施10公斤—15公斤,尿素作追肥亩施15公斤—20公斤,在精耕细作和水肥条件充足的条件下,田间密度达到8000株—1万株时,熟期刈割亩产青贮料可达6000公斤—9000公斤。一般每亩播量3.5公斤—4.5公斤。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甘南 甘南小米

甘南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甘南县红谷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甘南小米”喜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甘南县首家获此殊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甘南小米”也是本县第一个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据合作社董事长、全省百名创业之星获得者刘成圣介绍,“甘南小米”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提高“甘南小米”的信誉度和甘南地域的知名度,同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品的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甘南小米”品牌实行原产地域保护、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申请人:甘南县红古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甘南小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甘南镇、中兴乡、长山乡、兴十四镇、兴隆乡、宝山乡、平阳镇、东阳镇、巨宝镇、查哈阳乡等10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2°54′6″-124°28′12″,北纬47°25′7″—48°32′5″。地域保护范围面积35000公顷,生产面积3500公顷,年产量1.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甘南小米籽粒饱满,粒大、粒圆,色泽鲜黄。蒸制后产品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适口性好,不回生。煮粥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入口回味绵长。 2、内在品质指标:甘南小米营养丰富,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0%,粗脂肪含量大于4%,直链淀粉(占淀粉重)≤17%,支链淀粉(占淀粉)大于80%,胶稠度≥115mm;碱消值2.5级以上。 3、甘南小米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我县制定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产品检测符合NY5305—2006《无公害食品小杂粮》标准要求。产地环境符合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产品安全卫生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三. 甘肃省 甘南州 玛曲县 玛曲牦牛

玛曲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玛曲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着“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美誉的甘肃省玛曲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原牦牛和优质肉羊等高原畜牧业,并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在“天玛生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主办“促进牦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天玛生态牦牛产品进京推介会,将玛曲县高原牦牛生态食品推介到北京“美廉美”等大型超市。甘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才智在推介会上介绍说,自2008年甘南州把牦牛藏羊产业确立为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来,畜牧业产业化规模迅速发展。目前,专业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多户,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占牦牛养殖规模的50%以上。

玛曲牦牛

玛曲县畜牧工作站

地域范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玛曲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2014年底全县共饲养各类牲畜102.39万头只。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只玛曲牦牛繁育基地,形成了以玛曲牦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玛曲牦牛生产地域范围为玛曲县所辖尼玛镇、阿万仓乡、欧拉乡、欧拉秀玛乡、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木西合乡、玛曲县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2个场(区)42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玛曲牦牛存栏51.17万头,年出栏玛曲牦牛15.49万头,年产玛曲牦牛牛肉13168吨。

四. 甘肃省 甘南州 卓尼县 贴锅巴

贴锅巴



    是将青稞面发酵和成面团,压为薄饼,贴于大铁锅内帮,锅底留适当水,待锅开即可用温火焖熟,与小麦面做成的馍相比,别有风味。

五.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回族馓子

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俗语有“点心香,月饼回乡馓子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一说。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人家都要炸制馓子招待客人,馈赠亲友。

六. 甘肃省 甘南州 舟曲县 舟曲从岭藏鸡

舟曲从岭藏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舟曲从岭藏鸡生长于海拔1200—2900米,以草尖、草籽、虫子和其他杂物为食,成年公鸡体重1.5—2.0公斤,成年母鸡体重1—1.1公斤,母鸡年产蛋70—100枚,单枚蛋重30—35克;体型较长而低矮,头小爪细,匀称紧凑,野性足,就巢性强,喜动好斗,动作敏捷,喜于上树休憩;羽色鲜艳光亮,以黑色为主,兼有麻、褐色;鸡肉味甘,皮薄,肌肉紧实,肌纤维较细,脂肪含量低,是滋补佳品。

甘肃

舟曲县畜牧草原工作站

舟曲县所辖曲瓦、大峪、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城关、江盘、坪定、东山、南峪、大川、插岗、拱坝、曲告纳、武坪、果耶、八楞、博峪共19个乡镇20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1′~104°45′,北纬33°13′~34°01′

AGI2017-02-2111

七. 甘肃省 甘南州 卓尼县 蕨麻哲则

蕨麻哲则



    是将大米煮到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面汁,拌以酥油,放笼内蒸熟。另将蕨麻煮熟,食用时在一个盘内将大米饭和蕨麻各盛一半,加上白糖,浇上酥油乘热吃,味道绝佳。多流行于牧区。

八. 甘肃省 甘南州 舟曲县 舟曲酿皮

酿皮这一小吃,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在中国不同的地方,酿皮有着不同的名称,甘肃、宁夏一带称为“酿皮”,南方则称为“凉皮”。而在小城舟曲,独特的口音,使得酿(niang)字口音话成(rang)。其实无论哪一种叫法,都丝毫不减酿皮受人垂青的程度,却更加体现了其历史之久远,包涵了食客对美食文化的继承传扬。

信息来源:舟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九. 甘肃省 甘南州 迭部县 甘南牦牛奶粉

甘南牦牛奶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南牦牛奶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甘南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州政发〔2016〕9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甘南牦牛奶粉》(草案)

甘南土特产兰州专卖店甘南特产必买十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