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比较值钱的特产 巴彦淖尔市各旗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5 00:53:18

一.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二.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三.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后旗 蒙古手扒羊肉

蒙古手扒羊肉

蒙古手扒羊肉是将全羊切成若干块,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佐料,水沸后出锅,肉香味美,鲜嫩异常。吃时用蒙古刀割、刮、剔,用手扒着吃,故名“手扒羊肉”。

四. 内蒙古 巴彦淖尔 磴口县 巴盟烩菜

巴盟烩菜

在内蒙西部稍作逗留的人都知道大烩菜最受百姓欢迎,其中以巴盟烩菜的名气最大。巴盟在呼和浩特的西北部地区,是历史悠久的肥沃的河套平原,孕育了河套老窖以及河套雪花粉等知名品牌,传说这里是三国吕布的故乡,美女貂婵据考证家在陕西米脂,都是我国的西北部地区,不难理解二人为什么一见如故,没有区域障碍,语言沟通也不困难。

在西部地区冬天干燥寒冷,巴盟烩菜汤汁浓郁饱满,食材都吸足了调料,所以又香又下饭,非常受西部人欢迎,而且走南闯北的人路过此地,吃过此菜,都印象深刻。

五.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大豆

巴彦大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巴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范围。2007年种植12万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产地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

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巴彦大豆形成的历史。巴彦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据《巴彦土壤志》记载,“巴彦苏苏,周秦之际为肃慎居住的地方,以后为夫余、勿吉,辽金时代为女真部落居住,在少凌河出土的铧子证明金代已有农业种植。清朝放禁后,随着移民迁入,播种面积日益增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巴彦苏苏大面积开荒。”据《巴彦志》记载巴彦农作物以大豆、谷子、小麦、高梁、玉米、大麦等为主。

巴彦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誊,栽培大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及向外出口量,历来居全省前列。1957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巴彦县大豆,博得国际友人的称誊。

人文推动因素:巴彦县是国家野生大豆原始基因库。巴彦县是我国唯一一家野生大豆原产地保护地域,保护区面积为2000亩。同时也是非转基因大豆基地和绿色食品大豆原料基地。巴彦县通过法国基因时代认证非基因大豆10万吨,巴彦县是国家绿色食品大豆原料生产基地县,认证绿色食品大豆基地为50万亩(10万吨),巴彦县也是国家无公害大豆基地县,认证无公害大豆70万亩(14万吨)。

独特的文化底蕴:巴彦县是国家大豆生产示范县,每年示范60万亩。改革开放前期,我县大豆因其品质好、价格低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1980年-1990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1991年以后随着国内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大豆作为重要农业资源出口受到限制,但直到1995年,仍然有韩国客商在我县天增镇建立专供基地,基地面积3万亩产量5000吨。据国外客商说他们在对大豆进行质量检测时发现,巴彦县大豆的异黄铜比美国大豆高出2倍多,达到3%以上。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大豆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巴彦大豆生产者执行《巴彦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大豆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化学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我县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巴彦大豆产品检验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大豆分品种进行单独收割,并分级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大豆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大豆在生产中进行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编码,对其出售的大豆按编码进行质量追溯。加工企业收购实行登记式管理,按农户编码进行存贮加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

(2)内在品质指标:巴彦大豆脂肪、蛋白含量高,非转基因产品;大豆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总量大于3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7%,富含人体所

需的多种维生素、大豆功能因子等,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

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重要元素硒、锌含量更好,硒0.01Mg/kg、锌25Mg/kg以上。有害金属元素比无公害大豆标准限定值低得很多的,巴彦大豆按无公害检验,化学农药残留指标中四项有三项没检验出,说明东北的农产品由于化学投入品使用控制的好,化学品残留是极低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3)安全要求:巴彦大豆实行无公害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高于国家绿色食品大豆的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巴彦大豆分为1kg、2kg、5kg、250kg、90kg的塑袋等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大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进行分级分品种单独仓储,专用工具运输。

七.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后旗 河套肉苁蓉

河套肉苁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益精血、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的功能.为滋补上品。《本草汇言》曾有“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的记载。抗衰老、延年益寿仅次于人参,居第二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巴彦淖尔市所辖乌拉特后旗、磴口县、乌拉特中旗共3个旗县区25个嘎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

八. 内蒙古 巴彦淖尔 磴口县 磴口番茄

磴口蕃茄

磴口蕃茄是依托龙头企业泰顺公司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磴口蕃茄以无污染、果肉厚、着色好、红色素、a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而著称,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加工蕃茄系列,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万亩。

九.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十.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巴彦淖尔特产排名巴彦淖尔最出名的特产是啥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