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钱塘潮土特产 浙江海宁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7 17:38:13

一.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炸荷包鲜鱿

炸荷包鲜鱿

用料:
    鲜鱿鱼2个约600克,糯米100克,叉烧肉50克,湿香菇10克,肥猪肉25克,虾米15克,熟莲子25克,青葱20克,生柑1个,味精5克,鱼露15克,胡椒粉0.1克,麻油2克,酱油,湿粉少许。

制法:
    (1)将鲜鱿头拉出(不要开刀),内腹冲洗干净,并将外膜脱净待用。
    (2)先将糯米洗净,加少量水炊成糯米饭,然后把叉烧肉切成细粒加入。香菇、虾米、肥肉、莲子等分别放入鼎炒过,再调入味精、鱼露、胡椒粉、葱粒、麻油等制成八宝饭待用。
    (3)将八宝饭料塞进鲜鱿筒内面,同鲜鱿头一起放入蒸笼炊3分钟,取出后用酱油和湿粉抹在鲜鱿筒内外面,鱿鱼头也同样抹上酱油、湿粉一起放入油鼎炸至呈金黄色,取出用刀切成若干块,砌成鱿鱼形状摆于盘中,淋上胡椒油,盘四周拌上柑片点缀即成。

特点:
    鲜鱿原状,郁香味浓。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煎有鱼烙

煎有鱼烙

用料:
    豆腐鱼(即有鱼)500克,蒜茸50克,生粉150克,鱼露25克,味精7.5克,胡椒粉0.1克,麻油1克。

制法:
    (1)先将豆腐鱼去头和肠肚,洗净放进冰箱冷冻,使鱼身稍硬取出,用刀起掉鱼骨,每件切成二至三段,用大碗盛着,加入鱼露、生粉、味精、胡椒粉、麻油拌匀待用。
    (2)将鼎烧热,加入少量生油,再将有鱼倒入鼎内,抹平用中火煎,煎至一面稍硬脆,再翻转一面再煎,煎至稍硬脆,待熟透装入盘中,再蒜茸倒入鼎内炒至有香味,倒在有鱼烙的面上即成。

特点:
    柔软带稠度,鲜嫩带香酥。

三.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返沙芋头

返沙是潮洲菜中的一种烹调方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再将炸熟的原料投入糖浆中,待其冷却凝固,原料外层的糖浆变成白霜即成。因为潮州人把白糖称为沙糖,返沙是把沙糖融为糖浆,经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的糖粉,便有了“返沙”之名。

返沙芋头是最出名的潮洲小吃,经常作为潮菜筵席上的配桌点心。由于返沙芋头是采用富含淀粉的芋头加白糖经返沙制作而成,故吃起来特别粉滑清甜。除了用芋头外,还可用番薯做成返沙菜肴,潮洲人习惯将返沙芋头和番薯同摆于盘中,由于芋头呈白色,番薯呈金黄色,而得“金柱银柱”之美称,也可以称为“金玉满堂”。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长顺县 威远潮井豆腐皮

豆腐皮薄如纸张,筋似皮条,价廉物美,极富营养价值。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儿童食用可促进生长,老年人食用可延年益寿,成年人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威远潮井豆腐皮”,取潮井间歇山泉水和无污染、纯天然大豆,采用农家纯手工工艺制作,口感鲜美,多汁香浓,是你购买的首选。

五.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化皮蜜榄

化皮蜜榄

六.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三把刀

产品名称:海宁三把刀

产品产地:浙江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刚柔兼备,锋利无比

产品历史:“海宁三把刀”起源于清同治四年(1835),由盐官“周顺兴铁店”创立

产品简介:以药刀、叶刀、厨刀驰名的“海宁三把刀”,尤为“手心牌”药刀最具特色,该刀刚柔兼备,锋利无比。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照人;近年来各地药商求购药刀用以切割西洋参片,用斜切操作使小株切成大片,提高产品等级大受欢迎,最近福建一药商专程寻访“周顺兴”的“手心牌”药刀,一口气订购了100把,说是新加坡和台湾用户指定的产品。

据史料记载,其药刀创始人周富亭,幼时为“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他原本姓曹。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四年艺成回店。周见当时市场上药刀奇缺,而且价高利厚,便去杭州湖墅药刀作坊观摩,偷学技艺。后经试样仿造,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优质上品的药刀。因其刀口明钢系选用德国“手心牌”旧锉刀钢,因此取名“手心牌”。再加上锻铸时千锤百炼,淬火烧的用淮南块煤、磨刀取镇江丹徒著名的“孩溪荡砖”,使药刀质量过硬,很快打入市场,当时南京、北京乃至云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地纷纷慕名而来;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都把它指定为专用产品,生意日益兴隆起来。

“三把刀”中的叶刀,是海宁的传统产品。“周顺兴”在当地菜刀的基础上改进锻铸工艺,制成了既薄匀又锋利,价廉物美的叶刀,达到了切叶如发丝,喂幼蚕正合适,大受蚕农欢迎。但传说到了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闻说海宁有“叶刀”之名,认为与自己的名字“叶那拉氏”犯了讳忌,因此下禁令改成了“桑刀”的叫法。然而这“桑刀”与海宁民间用以稼接桑苗的“桑刀”名同,分不清爽,于是只好各在前面加一个动词,即成了“切桑刀”和“接桑刀”,但还是非常别扭。要晓得民俗这东西一旦形成自己不成文的法规之后,就很难用人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它的。因此等慈禧死了,“叶刀”和“桑刀”还是正了自己的本名。

传统的海宁厨刀,主要有两种型号。一是圆头阔刀,前段披精肉,锋利无比,刀至肉成薄片,后段斩骨无痕,削铁如泥,适用菜馆酒家;另一种是家庭用菜刀,刀口略呈弓形,中段微凸,在稍有凹陷的墩板上也能运用自如。据说这种厨刀最早传入京城的媒介是海宁陈家(陈元龙世家),因为盐官陈家大官满京城。他们回故乡把地方厨刀带入了皇宫的御缮房,御缮房厨师们用后感到与其他刀具优之无以伦比,后来成御缮房的专用刀具。关于“海宁三把刀”的传人,另有一种传说这“周顺兴”原是山东腾州打刀世家周铁山的两个儿子,即周顺和周兴兄弟俩。因在明代时周氏专为朝庭打铸兵器而受过皇恩,因此清兵入关后,首要捉拿周氏一家。为了避难,父子三逃来浙江龙泉,开设了华国剑行,以打宝剑出名。当时清政府闻知好事,就命周铁山为清政府打兵器,而周铁山是条硬汉,宁死不从,结果被清兵杀害。两个儿子连夜出逃,一路奔波,辗转来到了海宁,被北门外的一家的铁店收留。周顺、周兴根据当地销路,借鉴了“山东刀”和“龙泉剑”各长处融为一炉,创造了远近闻名的“海宁三把刀”。因此,“周顺兴铁铺”店号,为两兄弟之名而誉满江南,一直流传了如今┅┅

七.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沙陇鱼丸

沙陇鱼丸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红焖脚鱼

红焖脚鱼

用料:
    宰净脚鱼(甲鱼)750克,猪肚肉250克,浸发香菇25克,炸蒜肉50克,姜片5克,红辣椒5克,精盐5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芝麻油0.5克,蚝油15克,绍酒10克,干淀粉5克,上汤500克,生油1000克(耗120克),猪油25克。

制法:
    (1)将脚鱼切块(每块重约20克),用干淀粉和酱油(10克)拌匀。猪肚肉切成3毫米厚的片。
    (2)用中火烧热炒鼎,下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脚鱼块溜过油约2分钟,倒入笊篱沥去油。将炒鼎放回炉上,下姜片、肉片、香菇和脚鱼块煸炒,烹上绍酒,加上汤、精盐、红辣椒和蚝油(15克),味精(2.5克),烧至微沸,移放到沙锅内,加锅盖焖约20分钟,下炸蒜肉再焖约10分钟至较烂。待汤浓缩到约剩下150克时,去掉姜片、红辣椒。再用中央烧热炒鼎,下油10克,倒入脚鱼块,加味精2.5克,胡椒粉,用湿淀粉调称勾芡,最后淋麻油和猪油(25克),炒匀上盘便成。

特点:
    肉质软烂,富有胶质,香味浓郁。

九.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皮革

产品名称:海宁皮革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产品特性:光滑平整,柔软抗折,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和浮雕感。

产品简介:海宁市以皮革皮件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最大的皮革及皮革服装等皮革制品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乡”。

产品历史:海宁丰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海宁的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内在因素。目前,海宁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3位。海宁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更大的飞跃,必须进一步发挥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商业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皮革城作为海宁市产业的龙头,在传播皮革文化、推进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皮革产业是海宁的支柱产业,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内新一轮专业市场建设热潮的兴起,专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模式可以输出,可以克隆,但文化难以模仿。海宁皮革市场新一轮建设中,加强了皮革市场文化建设,凸现城市商业文化个性,使文化在融入经济、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增强生命力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为海宁经济建设服务。

十.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斜桥榨菜

产品名称:斜桥榨菜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斜桥

产品特性:质地脆嫩,色泽鲜艳, 咸辣适度,味鲜爽口。

产品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 灰分,钙,磷,铁。

产品功效:清心开胃,健肤美容的功效。

产品简介:菜头经盐腌后压榨,除去一部分水分。榨菜即因此得名。然后加盐和十多种香料及调料(干辣椒粉、花椒、茴香、砂仁、胡椒、山柰、甘草、肉桂、白酒等),装坛,封口,在阴凉处存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坛里的榨菜先经酒精发酵,后经乳酸发酵,产生特殊酸味与香味,就成为榨菜了。中国榨菜、欧洲酸菜和日本酱菜,被誉为国际三大名腌菜,以海宁“斜桥”牌为代表的浙式榨菜与川式榨菜齐名列为中国名榨菜之最,斜桥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产品历史: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邓看到菜多难于加工,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照大头菜的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全部制成腌菜。制好后,邓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尝新。邱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觉得鲜香可口,为其他酱腌菜所不及。邱顿生谋利之念,决定将它投入市场,次年(1899年)正月,邱赶回老家,以邓炳成为技师安排大量制造青菜头腌菜。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邱把这种用木箱除盐水后制成的新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当年生产80坛(每坛折合25公斤),全部运销宜昌,获利十分可观。邱于是严令家人及长工保密加工方法,连年扩大生产和销路。光绪三十四年(1908),邱寿安之弟邱翰章因经商顺便捎运80坛试销上海。当时无人问津,邱在报上登广告,又以切细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场所分送行人,并附上食用说明书,产品渐为消费者接受。

海宁必买的十大特产浙江海宁特产十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