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洛南特产有哪些 商洛都有哪些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11:13:18

一.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

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陕西丹凤出产的质量为最佳,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

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钙、磷、铁等营养万分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消肿利尿、驱风散寒、降血压和促进细胞更新等功能。

蕨菜的食用方法很多,而且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主要烹调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蕨菜炒肉丝: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清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漂洗,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

2.把肉丝炒到快熟时,加入葱、姜、蒜、花椒粉等调味料再煸炒片刻。

3.把切好的蕨菜倒入炒肉丝锅中,与肉丝用旺火同时煸炒片刻,加食盐、味精、酱油即可出锅装盘。

二、凉拌蕨菜: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晾凉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加食盐、味精、醋、香油、花椒油等调拌均匀,即可装盘。

三、咸蕨菜: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一层菜一层盐的方法码入坛内,压紧,腌制成咸蕨菜。食用时再清洗切段,如再加些佐料更美味。

二.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丹风山萸

山萸,全称山茱萸。落叶小乔木。主要药用。《本草纲目》载:“山茱萸,住治心下邪气 寒热,温中,逐寒湿脾,去三虫。久服轻身。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淋沥,明目强力。治脑骨痛。疗耳呜,补肾气,兴阳道。有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的作用。

丹风山萸,《续修商志》已有记载。在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山萸的生 产做为产业来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山萸,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农民群众誉称“财神爷”、“摇钱树”。

三.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

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工具。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宴会刚刚结束,加拿大一位驻京记者,立即走到宴会桌前,顺手牵羊将尼克松使用过的这双筷子揣人怀中。消息传到美国后,收藏家们纷纷出重金想得到这双筷子。有人竟出价2000美元,但这位记者却不为之动心。据说后来这双筷子竟要卖5000美

元呢!小小筷子,竟成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产于陕西省商洛地区的商南、山阳、镇安等县,为陕西的一项著名,它与杭州天竺筷、福州漆筷并列为全国三大著名筷子。作为一种地方名优,已载入《中国土》和《秦巴山区土特名产》等书。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的“崖冬青木”为原料,经精细加工制成。其制作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的生产历史。冬青木又称“四季青”,俗称“万年枝”,是一种属冬青科多年生常绿乔木。中医以叶、籽入药,以木制筷,有清热解毒、凉血和胃、抗菌的作用,可治风火牙痛、口疮、止血,还可增进食欲,是制作筷子的珍贵原料。诗词中有不少诗文赞美它。唐代杜甫有“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的佳句。宋代杨万里也有“百子池边种最奇,无人识是万年枝。细花密叶青青子,尝得披香雨露滋”的《冬青诗》。古有“树叶民取食,枝干帝王户日”之说。可见,古时冬青木筷子之珍贵,仅限于帝王使用。

商洛地区位于陕西东南部。全区山高沟深,冬,青木生长葱郁茂密,极为罕见,木质坚韧,纹理细致,色泽洁净,呈乳白色,气味芳香,木性挺直。制筷时,先将所伐干枝,解为细条,截出筷坯,经刮削、车圆、打磨做成木筷素身。最后烙花,用电热钢火笔,温度为300~500℃。烙花艺人,一手操筷,一手施烙,以准确利落的腕力、指力控制烙笔的轻重缓急,筷转笔运,顺勾逆划,绘出明快雅致的绣色花纹。筷面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历史典故、名胜古迹、书法艺术等5大类、30多种花色品种。山水类有华山奇峰、秦岭之秀、黄河之水、太湖之春、苏州园林、西子湖光、临潼温泉、太白积雪等;人物类有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鸳鸯听琴、嫦娥奔月、湘云醉酒、贵妃出浴等;花鸟类有丹风朝阳、喜鹊探梅、春燕穿柳、孔雀开屏、松鹤延年等;名胜古迹类

有万里长城、钟楼、鼓楼、雁塔、延安宝塔、人民大会堂等。画面笔力浑厚,图案清新,润色自如,栩栩如生,古朴清雅,美观大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艺人手法娴熟,虽烙制多件,如出一辙,并无异样。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一种精巧的手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1982年以来,多次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每年专销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1935年,还参加美国在明尼苏达州举办的工艺品展销会,并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供不应求,是陕西和商洛地区一宗传统出口商品。

四.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洛南豆腐

洛南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南豆腐是陕西商洛洛南县的。洛南豆腐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的洛南县,因县城境内有一条长河穿境而过,县城地处洛河的南边,故而得名“洛南县”。久居洛南的人或到过洛南的人都知道洛南出产的豆腐驰名省内外,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久负盛名,曾被皇室御为进膳贡品,并随当年地方商贾走货南北各地,民间有句说法:外地人来洛南,如果没有吃到一顿洛南的农家豆腐,洛南你算是白去了。

洛南豆腐尤以洛南县的洛源镇为主产地,后来遍布洛南各乡镇,洛南豆腐,雪白如玉,吃着柔软、细嫩、劲道、香醇!在城里乡里,豆腐都是一道好菜。蘸豆腐、炒豆腐、烩豆腐、水煮豆腐、油炸豆腐、豆腐丸子……,吃法多得不可胜数。洛南豆腐,被当做稀罕食品,常常赠送亲友,后来由于出产量大,不好保管,农户就把食后剩余的豆腐切成方块状,放盐水中煮过,放置太阳下晾晒至干缩状,于是就有了“洛河源豆腐干”的盛传。洛南豆腐干吃起来劲道入味,爽口,销往周边省份,于是乎盛传一句口头语“豆腐得味,胜似燕窝”之说。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洛源镇、永丰镇、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柏峪寺8个镇及城关、四皓2个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五.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刘湾虫子鸡蛋

刘湾虫子鸡蛋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刘湾办事处刘湾村的。虫子鸡蛋蛋白含量高、营养全面、口味纯香,产品深受消费者信赖,市场供不应求。

冯湘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刘湾村,占地20000平方米,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水质采用深井矿泉水。紧邻312国道,距城区3公里,位于西安大都市东,天水1小时经济圈,交通十分便利。公司是集商品虫子鸡(绿凤乌鸡、宫廷黄鸡、土鸡、野鸡)、虫子养殖(五谷虫、黄粉虫、蚯蚓)、技术推广、鸡粪深加工为一体的实业公司。通过4年的发展,公司以“冯湘”为核心品牌。现在拥有虫子鸡蛋、虫子绿壳乌鸡蛋、虫子土鸡蛋、有机肥料等众多产品,并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虫子鸡蛋被评为“商州”,销往西安、湖北、河北等地,辐射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大省市。

刘湾虫子鸡蛋采用先进的em菌高科技技术,生产繁育无菌五谷虫(蝇蛆)用来喂鸡,并得以推广,效果良好。我公司已经与北京农科院、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并以商洛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站、商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依托,全力打造冯湘虫子鸡蛋品牌产业链。

六.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陕西板栗

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3600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诗经》、《论语》等古书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更清楚地说明了板栗在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唐代医学家孙思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唐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复栗旧传方”。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甙3,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是老龄人和幼儿的理想补品。 经化验分析表明:果肉中淀粉含量为37.61%--42.23%,可溶性糖30.48%--33%。蛋白质为6.13%--10.0%。 硝 化氮0.37%-0.52%,磷0.04-0.12%并含有钙、镁、硼、锌、锰、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板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环境污染轻,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

七.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核桃

丹凤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是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重要批示的发祥地,同年9月,国务院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十六省(市)代表参加的核桃生产现场会,大大激发和鼓舞着丹凤30万人民一代又一代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26.5万亩、536.5万株,其中良种栽培面积10.5万亩、315万株。核桃总产达到1.38万吨,产值达2.76亿元,已成为丹凤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

地域范围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东南麓,东经110°7′49″-110°49′33″,北纬33°21′32″-33°57′4″。南北相对高差1645.9米,海拔412米-2057.9米。丹凤核桃生产地在丹凤县境内东至桃坪大老林沟,西至棣花的雷家坡,南至竹林关的雷家洞,北至庾岭的陈家铺,涉及21个乡镇20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生产面积6710公顷,年总产量587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丹凤核桃生产地是土石山区,全境呈“掌状”地貌,北玉皇顶与南雷家洞(海拔412米)间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划分为河谷川塬、低山丘陵、中山三个农业地貌形态。垂直分布着水稻土、潮土、淤土、紫色土、褐土、黄棕壤、棕壤,pH值6.3-8.3,土壤容重1.03-1.75g/cm3,土壤孔隙度50-5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8-3.09%之间。

(2)水文情况:丹凤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丹江、银花河、武关河、老君河、资峪河等14条,均属长江水系。总径流量12.28亿立方米,水库7座,塘池2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其次为山涧泉水。河流平时清澈见底,汛期水量猛增。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又以泉水形式出露,排泄于河流,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g/L的重碳酸

盐型淡水,pH值7.4-8.9,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丹凤县属凉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直入、冬季西北季风活跃,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总幅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687.4mm。年平均气温13.8℃,大于0℃积温5103.6℃,大于5℃积温489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17天,年有效生长期长。由于核桃是温带树种,丹凤的气候特点,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核桃在丹凤栽培历史悠久,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先在京都长安试种,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旺盛,挂果累累。唐代以后,丹凤核桃已有相当规模。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50年代后期核桃就成了丹凤的主导产业,且受到了国、省、市的赞誉,当时的商洛地委、行署为了推行丹凤的经验作出了“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决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尚,并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全国推广。如今,核桃已成为丹凤的当家产品,2007年丹凤核桃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果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龙驹寨镇、棣花镇、商镇、资峪乡、月日乡、寺坪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双槽乡、铁峪铺镇、武关镇、赵川乡、花园乡、东岭乡、竹林关镇、土门镇、留仙坪乡、桃坪乡、花瓶子乡、毛里岗乡、丹江社区、中街社区、凤麓社区、水泉社区等21个乡镇四个社区,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品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丹凤种植的核桃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丹凤核桃生产执行《丹凤县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0)等标准。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核桃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期才能采收。核桃完全成熟的特征:外果皮由青变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核桃壳坚硬,呈黄白色或棕色。当全树80%的核桃成熟(约有1/5顶部出现裂缝)为最适采收期。果实采收后,拣出脱皮果,对未脱青皮的,用40%的乙烯利水剂浸醮或喷雾。堆沤3-5天后,及时脱皮。将脱皮果用水洗净后立即晾干或烘干。

(5)生产记录要求:丹凤核桃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农业投入品的种类、生产厂家、施用时间、施用量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丹凤核桃坚果方椭园形,横径35-55mm,外壳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无露仁、虫蛀、霉变、异味、破损、空壳、黑斑和出油。无杂质、未经化学漂洗处理,坚果含水量≤8%,且取仁容易,种仁饱满,仁色黄白。平均果重大于10g,空粒果小于1%,破损果小于0.1%,黑斑果小于0.1%,出仁率大于50%。

(2)内在品质指标:丹凤核桃富含磷、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核桃仁含脂肪60-70%,粗蛋白在1.5%以上,糖在10%以上。

(3)安全要求:丹凤核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NY5307-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丹凤核桃采用的包装袋为麻袋或编织袋。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丹凤核桃”字样,并执行国家有关包装标识的标准和要求。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八.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豆油皮

山阳豆油皮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山阳豆油皮即豆腐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山阳人宴席必上菜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豆油皮,山阳人称豆油,是把豆浆倒入锅中文火烧煮,豆浆中的蛋白质及脂肪浮于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氧化成的薄皮。待皮成型后,用竹片或竹条插入薄皮下挑出,放置于通风透光处,自然晾干。据现代科学测定,豆油皮中除了蛋白质和脂肪,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而且易消化、吸收快。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是孕妇产后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油皮有多种吃法,最常见以凉拌、烧汤和下火锅为主。

山阳豆油皮起源甚早,具体时间已无可考,以高坝、中村、漫川为主产地。昔日群众年关做豆腐时,每座豆腐顺手揭三五张,但也不能多揭,多揭一则豆腐糟糕无味,二则豆油质量难以保障。因此,豆油皮只是豆腐的副产品,却又是豆类食品中的精华。

豆油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山阳人宴席必上菜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但因产量有限,难以保障市场需求,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从每斤10元飚升至30多元。城关镇九寨村乔蔡沟口王博父子在外打工期间学得现代豆油皮制作工艺,开创了山阳豆油皮专业生产先河,专门加工优质豆油皮,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九.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茶叶

山阳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山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陕西东南部,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3.1摄氏度,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群山纵横,流岭、鹘岭、郧岭横贯东西,金钱河、银花河穿越山岭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形。长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水质清冽。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极适于茶叶的栽培,茶园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这里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肌醇、牛磺酸、铁、锌、氟、硒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茶味醇厚,品位极佳,实属茶中珍品

十.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商洛核桃

商洛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常年核桃收入约1000多万元,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树冠高大,高约30米,树皮灰色,小枝光滑,有片状髓。寿命长,始果期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有时为13片,对生,先端尖,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簇状顶生,直立,风媒传粉。5月中旬果实开始迅速生长,8~9月果熟。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表面灰绿色,光滑;内果皮骨质坚硬,呈棕褐色,表面布满凹凸不平的皱褶,有两条纵棱。内有核仁,是可食部分。核仁被一木质隔层分为两瓣。林谚说:“百株核桃十五年,赛过百亩好良田”。核桃一般栽后6~10年开始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经济树龄可达80~120年,也有200~300年生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盛果期株产为50公斤左右,多的可达100~150公斤。个别丰产单株可达200公斤以上。可见,“核桃树是摇钱树,谁种谁致富”。种植核桃经济价值大。

商洛十大特产适合送人商洛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