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特产食物 傣族人最爱的食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7 19:18:44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曼暖典傣族织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傣族织锦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主,动物类有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织锦精细美观,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曼暖典傣锦线条宽窄错落,形态夸张简练,图案规范,质朴粗犷,富有装饰特色,民族色彩浓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各村寨及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有部分销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织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给傣族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机遇,目前,曼暖典的傣锦年销售收入达14,900元,占该村副业收入的五分之一。曼暖典织锦多以家庭为单位编织和销售,村民常年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村里有一批织锦能手,其中玉儿甩曾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传授技艺,荣获版纳总佛寺、佛教协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被《云南画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

二.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竹乡人茗茶

“竹乡人茗茶”2008年5月获得国家商标总注册商标证书,其基地位于苏东坡读书、初恋之地——四川青神。早在北宋时期“竹乡人茗茶”就得到苏翁“佳茗似佳人”妙赞。

而今,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青神,更是孕育出了竹编、茶果之乡的美誉。青神县竹乡人果茶合作社自建茶叶基地2000多亩,自研开发了神龙茶叶加工机械,在临近峨嵋后山海拨800——1200的云雾山中拥有百亩茶园,为企业茶叶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保障。

“竹乡人茗茶”,是四川省青神县竹乡人果茶合作社历数年苦研和总结我国各类名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并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绿茶新品种,不但具有集众家之长、香高味长,品质优异,而且具有造型独特,品味人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竹乡人茗茶”按其外形风格和品质,一般分为“竹乡人生”、“竹乡人品”、“竹乡人道”三大品类。

三.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俐侎人竹筒雷响茶

俐侎人竹筒雷响茶,可谓是小有盛名,一共有8道工序:①、温水②、破竹③、打茶④、洗具⑤、雷响⑥、苦渡⑦、敬茶⑧、收具。泡制时以当地的一种香竹制成的竹筒做为烤茶的器具,茶叶采自云雾缭绕的俐侎山寨的大叶种茶,内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加入雪山清泉冲泡,滋味纯正、清脑提神,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少女头饰

傣族姑娘戴着的花卉头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村寨,年轻的小卜哨(未婚姑娘)往往在重大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中戴上独特的花卉头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编

傣族与竹子有着不结之缘。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箩在傣语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即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傣族妇女身着轻盈飘逸的筒裙时,时常会在腰间系一只笆箩,走中时笆箩随着身体轻轻摆动,显得傣族妇女十分朴实健美。笆箩还是傣族青年表达爱情的传递物。傣族男孩从小就学习竹编,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小伙会精心纺织一只私心箩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一个姑娘亲手织绣的筒帕。编织私心箩,织绣筒帕是傣族青年“编织爱情的技艺”。如果一个小伙不会竹编,就如同一个不会织绣筒帕的姑娘一样,很难找到心爱的伴侣。

傣族竹编大至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篓,无一不与傣族人的生产生活相关,傣族人仿佛是生活在竹编的世界中。如果您到傣乡做客,不妨选一件小巧的竹编工艺品带回家,作为对这次旅行的回忆。

六.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傣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其配料有采自千年古茶园原生态的晒青毛茶或新鲜茶叶、蜂蜜以及甘甜清澈的纯天然山泉水。其泡制程序为:先将晒青毛茶放入新鲜的竹筒中,将其口封紧,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备热,烤至发出茶叶清香,取下加入适量的蜂蜜,然后将沸腾的山泉水倒入竹筒中,再烘烤片刻,即可饮用。

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茶饮。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傣族竹篾

傣族竹篾制品名目繁多,选料讲究,工艺精巧,规格多样,图案变化无穷,用途广泛,五彩“卜少”情思斑谰。那编有各种图案的篾桌、篾瓶,那精妙的篾盒、篾帽等,使人爱不释手。竹篾制品既是工艺收藏品,又是家居装饰品,还是中高档商品 的理想包装产品,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要买上几件,也有中外商家成批订购。

八.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临沧傣族牛撒撇

临沧傣族牛撒撇

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

牛撒撇的制作最考究的是作料。制作时先将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等洗干净后用水煮,煮时必须保持肉质鲜嫩。煮熟即捞出,切碎,撒上花椒粉、香辣蓼、韭菜、辣子、大蒜等作料,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和少许刺五加汁,再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手工造纸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引起人们关注。一些外地游客对傣族手工造纸比较感兴趣,一边询问制作方法,一边听工作人员介绍造纸步骤。

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造纸原料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皮,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5步流程和11道工序。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造出来的纸不但纸纤维韧性好,而且久存不陈、防腐防蛀,除了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缅寺抄写1之用外,还广泛用于民俗活动及日常生活,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傣族十大特产是什么傣族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