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汝南特产馓子 汝南县周家祖传馓子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2 19:43:10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沈岗油馍

沈岗油馍始于明初,明清两代曾为朝廷贡品,有“北有道口烧鸡,南有沈岗油馍”之称。

新蔡县顿岗乡沈岗村有一种著名的面食——沈岗油馍(也称顿岗油馍)。古往今来凡来到沈岗的人,必享其口福,赞为幸事。相传,沈岗在春秋时代是楚国令尹沈诸梁的别墅,东魏时,曾在这里设置过蔡州。后来,几经废置,沈岗成了村庄,但因为当时有一条从山东、安徽通往湖北、湖南的交通要道通过这里,不知从何时起,沈岗就成了这条道上一个著名的过路店,经常有许多商人在这里驿宿。有一张姓农民,就开了一座客店,除安排客人住宿外,还经营许多食品,其中,最拿手最著名的就是油馍。

沈岗油馍采用麦面和芝麻油为主要原料,经严格配料,精心加工而成。馍层多而薄,黄透亮,质地敬碎,稍加翻动,块如铜钱,香酥可口,多食不腻,并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养胄之功能。凡品尝者,皆赞不绝口。

近年,沈岗农民继承发展其传统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并在县城开设有沈岗油馍店。配方和制作有专人负责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汝南 汝南小磨香油

汝南小磨香油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汝南小磨香油是以产于汝南县境内芝麻为原料,用石磨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品,色枣红透明,口味纯正,异香扑鼻,沁人心脾。

史料记载,汝南人元化年间开始种植芝麻,明代就普遍有芝麻油坊。小磨油的制作方法是“炒”、“磨”、“顿”,即先把芝麻在大热锅炒至焦赤,再用石磨磨成酱,最后放在大铁锅里,注入开水,搅匀、轻顿,油然而生。汝南人把小磨油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也是病人、产妇的营养补品。汝南小磨油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1985年10月,在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汝南小磨油被列为特供商品。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西平县油馓子

原料:面粉500克

调料:植物油1.5公斤(实耗半斤左右),盐7克,凉水250克

做法:1、用盐加200克水合面拌匀后,反复揉搓,随揉随加余下的水直至面团细密无粒。放入盆中,盖上湿面稍醒片刻。2、将醒好的面压成扁状厚1.5厘米,再切为1.5厘米长条,揉成与筷子大小后,将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盘一层刷一引进油以防粘连,待全部盘完后,用布盖上醒50-60分钟。3、将植物油烧热,将盘好的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由里向外绕在其它4个手指上,随绕随将条拉细。约绕30圈左右,将条揪断。4、断头压在圈内,再用两手食指伸入圈内拉长2/3,再用两根筷子代替两个食指把两条绷直,下入油内炸至半熟时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作至深黄时捞出即成。

四.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陆良麻依馓子

陆良县自清代以来就从事馓子制作。这里的馓子物美价廉,吃时酥脆香咸,油而不腻,成为陆良名吃。炸制馓子的原料主要是面粉和香油。它的制作过程是:以麦面兑以少许精盐和成软面,拿到面板上用力摔打,摔至出现泡沫状的空隙且有韧性时,用手扭成“千钧扣”,然后将表层穿上芝麻糖衣,入油中炸制约10分钟发黄时出锅而成。其特点是制作工艺精细,形状美观,色泽呈乳白、白色,味甜香脆又酥,特别是内里灌满了糖饴,甜润柔腻。是一种较好的旅游食品,目前已销往全省各地。

五. 新疆 乌鲁木齐 头屯河区 油馓子

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兴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汉语“谢谢”的意思),感谢客人的光临
油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乌鲁木齐)

六.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各1,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

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

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七. 河南省 驻马店 汝南 汝南鸡肉丸子

汝南鸡肉丸子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鸡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历史小吃,其特点是油而不腻、光泽如玉、食之鸡味浓厚、松软可口,老幼皆宜。

鸡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历史小吃。走进汝南县城,几家小吃店一口滚开的大锅里漂着一个个鸡蛋大小的丸子,这就是汝南的特色名吃--鸡肉丸子。这一传统历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让人百吃不厌,有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往汝南一饱口福。

据了解,汝南鸡肉丸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汝南夜市上一种很有名的历史小吃,2008年入选首届天中名吃录。鸡肉丸子制作方法简单,它是以一些红薯粉和鸡肉为主要原料,将鸡肉切成小方块,放入一些盐,把鸡肉裹进红薯粉里,然后用手团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在八成热的油中煎炸而成。每次吃的时候,用温水浸泡发开,然后把鸡肉丸子放入滚开的鸡汤锅里,煮一会儿盛出,再加点香菜末,香油,味精即可食用,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令人垂涎欲滴,深受市民的喜爱。其特点是油而不腻、光泽如玉、食之鸡味浓厚、松软可口,是老幼皆宜的小吃。

如今,随着人们对吃的讲究,鸡肉丸子的制作不断改良发展,鸡肉丸子的汤里又出现了人们喜爱的卤制簿豆腐皮、羊脑、鸡肠等搭配食品,使古老的风味小吃更具有特色。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炸馓子

做法:用盐加200克水合面拌匀后,反复揉搓,随揉随加余下的水直至面团细密无粒。放入盆中,盖上湿面稍醒片刻。将醒好的面压成扁状厚1.5厘米,再切为1.5厘米长条,揉成与筷子大小后,将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盘一层刷一引进油以防粘连,待全部盘完后,用布盖上醒50~60分钟。将植物油烧热,将盘好的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由里向外绕在其它4个手指上,随绕随将条拉细。约绕30圈左右,将条揪断。断头压在圈内,再用两手食指伸入圈内拉长2/3,再用两根筷子代替两个食指把两条绷直,下入油内炸至半熟时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作至深黄时捞出即成。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棠河酒

棠河酒,因它的产地——棠河酒业位于古代名泉棠溪河畔而得名,原名为“龙凤酒”。早在春秋时期,“龙凤酒”就“声闻迢迩”。为世人所推崇。据史记,先秦法家韩非子,因不为韩王所用,愤而出去,结庐隐居在龙凤山下,著书立说,饮酒赋诗,留有“日里小酌龙凤酒,梦中常闻棠溪吟”的佳句。相传西汉末年,刘秀举兵反莽,被困于龙凤山下,曾以此酒激将,一举杀出重围。刘秀称帝后,因感念“龙凤酒”救驾之神功,遂题书“龙凤美酒,兴吾汉室!”。并封为宫廷御酒,公元172年,东汉太尉李成(棠溪河西岸坡李村人)回乡省亲时,曾带龙凤酒入俸宫中,灵帝感其味美,遂赏咸千金,当地人民感到“龙凤酒”酒质奇特,试以此酒入药,竟治愈者甚众。东汉名医张仲景亦用此酒治“消渴证”有神效。故此地酿酒历数千年,颇负盛名。后来由宋及明,规模更盛,史有“酒市”之称。现仍有“酒店”其名。灵山秀水,江醅绿茗,倾倒无数英雄,宋朝名将狄青,明都堂王浩,捻军首领张乐行,均在此留下酒坛佳话。明吏部尚书许灒奉旨前往嵖岈山降香时,因慕名而路经龙凤山兴致所至,吟颂成章:“坐临龙泉饮‘龙凤’,站对马岭听鹿鸣,自古名泉何其多,哪得棠溪景致胜。”近年来,龙凤山酒厂为挖掘整理“龙凤酒”传统生产工艺,探求龙凤酒的真谛,进而揉进现代高科技,以便形成有龙凤酒独特风格的新工艺,他们聘请有关专家对“龙凤酒”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论证,发现形成“龙凤酒”质量独特的关键,是由于它使用的加浆用水——棠溪泉水凛冽甘甜,清润爽口所致。而且其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就恰恰符合了现代酿酒的理论所形成的“曲是酒之,水是酒之血”的定义。况且,龙凤酒厂地处浅山丘岭区,方圆数十里没有工业污染源,水质不会改变。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该厂产品形成“绵甜醇净爽”的独特风格,提供了别家产品难以攀比的条件,所以该厂产品都具有饮后不口干,不头痛等特点。深为广大消费者所称道。

一九九四年五月,经国家商标局批准,“龙凤酒”正式注册为“棠河牌”商标,即取用棠溪龙泉水加浆、降度、精心酿制而成之意,主要有棠河醇、棠河总统宴、棠河特曲、棠河原粮、棠河醉刘秀等高、中、低三种酒度,高、中、低三种不同价格档次等八十多个品种,产品曾先后在国内外举行的白酒大赛中获得省优、部优、国优精品奖、国际金奖、中国国贡名牌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远销省内外四十多个地市,市场供不应求,已成不广大消费者追求的时尚。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正阳 汝南埠萝卜

汝南埠镇陈门村四面环河,土壤沙质,适宜种植萝卜。陈门萝卜具有味美脆甜、营养丰富等特点,远销四方。

河南驻马店特产馓子河南特产馓子发泡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