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蒸菜做法 湖北蒸菜制作方法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4 00:57:45

一. 湖北省 天门 天门苋菜

科属:苋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人旱菜,杏菜、荇菜、莹莹菜、玉米菜等。

产期:6-10月盛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炒食或作汤。全株可入药。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蒉,赤苋”。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cm,有分枝。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发酵的苋菜汁用来做臭豆腐。

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型:

①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品种有上海的白米苋,广州的柳叶苋及南京的木耳苋等。

②红苋:叶片紫红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品种有重庆的大红袍、广州的红苋及昆明的红苋菜等。

③彩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耐热性较差,质地软。有上海的尖叶红米苋及广州的尖叶花红等。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生长期30-60天。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二.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三湖黄桃

三湖黄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湖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锌等,含量均明显

高于其它普通桃子。三湖黄桃甜多酸少,味道独特,每天吃二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

三湖黄桃形态浑圆,肉质饱满厚实,软中带硬;果肉呈黄色,果肉、缝合线果顶处、近核处无红色或有极少量红色;香气和滋味,具有三湖黄桃特有的香气,甜多酸少,水分中等。产品有“甜、大、圆、黄、香”等特色。

三湖黄桃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江陵县三湖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潜江 潜江传统酿酒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传统酿酒

传统酿酒技艺,是指潜江市以湖北园林青酒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酿造酒和配制酒工艺。园林青酒业从民间槽坊起步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吸纳了深藏于民间的多种酿造技能,凭借本土自然环境、气候、水质等众多优势,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清香型原酒,并以原酒为基汁,结合中国传统名贵药材的功效,配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露酒和保健酒系列。

园林青系列酒的生产工艺,以低温制曲工艺、地缸发酵工艺、名贵药材的提炼工艺以及露酒、保健酒的配伍工艺为显著特征,生产出的原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露酒的品质色泽金黄微带翠绿,药香酒香和谐细腻,醇厚甜绵,柔和爽口,加之显著的养身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亲睐。

园林青原酒是湖北清香型酒类的代表,其露酒、保健酒汲取了代传的工艺精华与众家之长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二十世纪末曾三次蝉联国家金质奖。中国文坛泰斗曹禺先生亲笔题词“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

四.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东升西瓜

东升西瓜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东升镇的。东升西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生产的西瓜有特色黄肉无籽西瓜黑沙皇、郑抗无籽4号西瓜以及纯黑皮无籽西瓜等。

近年来,东升镇委、镇政府把发展西瓜产业作为培植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以石首市西甜瓜合作社为依托,从促近农民增收着眼,从推广科技增效着手,从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农民自主销售着力,优质西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已发展近30000亩。该镇1999年被中国瓜协定为“全国西甜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2000年被湖北省瓜协评为“湖北省西甜瓜明星乡镇”;2001年,东升“两湖牌”西瓜顺利通过省绿办的审定,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全国唯一以地理标志命名的绿色食品商标;2006年,东升西瓜在长沙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秀质量奖”;2009年,在长沙首届洞庭西瓜节上荣获“优秀生产基地”。

五.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团子

石首团子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特色小吃。团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白白圆圆扁扁,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

在石首市当地,团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煎团子,一种是蒸团子。通常在街头贩卖的,现场制作的,是煎团子(在锅里被油煎的两面焦黄就可食用)。

六. 湖北省 仙桃 醋溜藕片

原料:嫩藕400克,酱油半茶匙,醋2汤匙,盐、味精各适量,水淀粉1茶匙,花椒油半茶匙,葱末、姜末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藕去节、削皮洗净,顺长一剖两半,再顶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略烫,捞出沥干水分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油3汤匙,烧至温热,下葱末、姜末,马上烹入醋,加入酱油、盐和清汤4汤匙,加入藕片略炒,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翻炒均匀后出锅即可。

特点:味道鲜美,酸甜适口.

七.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荆锦

荆锦,即湖北荆州锦缎,又名“江陵锦”。产要产地江陵。荆缎具有独特风格,经面嵌花,图案上以万字栏杆、麦菱、曲线回纹等典型的楚图为主。另配寿桃、精鹿、福象等古雅纹样。形式上组织方块、条状、菱形、多边形等几何色块,黄、蓝、红、绿相间,呈鲜明对比,艳丽生辉,特别是图案与色块的配合,具有浓厚的楚文化艺术特色。古代主要用于婚丧挂屏、祭祖敬神、纳礼、进贡。荆缎历史悠久。1975年在江陵凤凰山西汉墓葬0土的丝织品菱纹锦,经线起花,结构复杂,图案生动,色彩绚丽,与荆缎风格极其相似。唐朝诗人李白的《荆州歌》中有“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的诗句,足见当时荆州养蚕缫丝十分盛行。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760年,江陵向唐肃宗进贡的礼品中,就以方文绫、赀布等丝织品为主。明末清初,荆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20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荆缎被评为第三名。

八. 湖北省 仙桃 塌豆饼

塌豆饼又叫敷豆饼,摊豆饼。我认为“塌”用“拓”好。查汉语字典,拓,是个双音字,分别念ta和tuo。江汉地区有~豆饼,油性饼、~溜粑,粑粑等。取“拓印,拓本”之ta音,而取“拓tuo展、开拓tuo”之义而来。学生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觉得这在方言承传里很是少见。

我们常吃的豆饼的原料是以绿豆为主,掺以少量饭豆子。现在市面上所卖的,多为非正宗的豆饼,大都惨了些细米字等杂粮甚至黄豆,茭藕……用“逗你玩”塌豆饼算不过账来,赚不到钱的。老在交彤路卖豆饼的王婆如是说。

豆饼好吃,做起来并不简单。先将原料泡发胀淘去壳,用磨子推成糊状,用柴火灶在锅中用文火塌成一个一个的薄饼,吃新鲜的最可口;放几天的豆饼用手撕开后用油,蒜苗去炕的吃,叫炕豆饼;也可以切成丝子晒干后,要食用时像下面条交些青菜煮的吃,叫豆饼面。

豆饼在餐馆,酒店是一种难得的美食。客人边喝酒,边吃豆饼;老板娘,再来一盘(盘/开玩笑的话/赚老板娘的香赢)有时甚至一加再加。

乡下冬季塌豆饼,对一般农家来说,是一桩蛮体面的事情,因为豆饼是稀物。像我小时候,家里年年是超支户,我的姆妈每年也就塌那么一回,我们姊妹几个一年才能奢侈一回。姆妈先几天就将绿豆,饭豆子泡上;清晨八九早,叫我的三大妈来帮忙,把堂屋磨子一展(挪)开,磨架下把浆盆一接,告上磨担子推了起来。推的推磨,嘠的嘠火,舀的舀浆,塌的塌豆饼的,直忙到生产队早上工的铃声响起。我姆妈已将准备好了分送给家族里的,隔壁三家的豆饼,这家七个,那家十个…….就是没有六个的。我三伯伯是他郎自己寻上门来吃的。前一天晚上,我老头就吩咐我:“宏!明天早卡把苏嘠边子的嘠嘠爹,姜嘠垸子的姨妈,还有下麻场街上的恩爹,都接来吃豆饼。我家塌了一回豆饼,到最后自己家的,所剩下就只有半筛子了。小时候总搞不明白,推呀磨呀忙活大半天,都把别人吃了,都跟别人塌了,图的是什么呢?

一人吃一人香,十人吃了十人香。所以沔阳地区才流传有隔壁三妈塌豆饼——白指望的笑话。

作者:张才富 2011.12于乌鲁木齐

九. 湖北省 仙桃 沔阳珍珠丸

沔阳(今仙桃市)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当地人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揭竿起义,一举攻下沔阳县城。陈的妻子潘氏亲自掌厨,将鱼、肉、藕等拌上米粉,配上其他作料,装碗蒸制,犒赏起义农民。大家吃了,啧啧称赞,此后即世代相传,喜食蒸菜成习。

珍珠丸子位在三蒸之首。糯米的选用很有讲究,江浙一带的糯米不够细长,需用四川、两湖的糯米才够“卖相”。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

食材:猪肉、糯米、鸡蛋、生菜

调料:叉烧酱、姜、胡椒粉、生抽、盐、香油

做法:

1、将猪肉切成小丁,姜切成末;

2、肉丁中加入姜末、叉烧酱、胡椒粉、盐、香油搅拌均匀后挤成肉丸

3、糯米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然后沥干水分

4、将肉丸上蘸满鸡蛋清,把糯米滚到肉馅上,尽量裹到看不到肉馅

5、把滚好的肉丸放到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糯米变成晶莹剔透的颜色就可以了

6、再把蒸好的丸子放到有生菜衬底的盘子上即可。

湖北特产粉蒸菜北海适合送人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