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神农阁土特产有限公司 青海圣和源土特产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3 01:39:45

一. 青海省 海南 羌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羌活 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或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 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二. 青海省 黄南 烈香杜鹃

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烈香杜鹃主要分布在祁连、门源县、海东和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生长在海拔2900?4700米的山地阴坡。

藏医用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内服治慢性气管炎,外用消炎散肿。

烈香杜鹃是青海高山灌丛中的主要灌木之一,其种类达10余种。藏医根据杜鹃的花分白杜鹃和黑杜鹃,广为临床所用,药用价值高。同时杜鹃又是日用化工的原料。

三. 湖北省 神农架 神农架野板栗

神农架野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农架野板栗是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神农架野生板栗味好,香浓,生长在神农架大山之中,都是让其自然生长、成熟,没有任何的农药成份。神农架野板栗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神农架野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神农架野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神农架野板栗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阳日镇、木鱼镇、红坪镇、新华镇、大九湖镇、宋洛乡、下谷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神农架野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神政函〔2013〕22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神农架野板栗》(神农架板栗)(草案)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裘皮

青海野生动物裘皮资源极为丰富。高档制裘皮原料有石貂(又名扫雪)皮、狐狸皮。中档制裘皮原料有旱獭皮、沙狐皮、海青(又名玛瑞)皮、康鼠(又名青根貂)皮、狼皮、艾虎皮、香鼠皮等。用于制裘用的裘皮主要是绵羊和羔羊皮。其中以黑紫羔皮最为名贵。黑紫羔皮绒毛花弯卷曲坚实,色泽黑艳美观,皮板薄而轻软,保暖性能好,经久耐穿,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西宁)

五. 湖北省 神农架 野生核桃

核桃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油脂,营养相当丰富,所含油脂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对软化人体血管壁,预防血管破裂十分有益,经常食用具有保健功效。山核桃果肉中有百分之七点八至九点六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达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七种;山核桃果肉中含有二十二种矿物元素,其中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钙、镁、锌及磷,铁含量十分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健脑、增强记忆、润肺强肾之功效。

六. 湖北省 神农架 神农架天麻

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用于肝风内动.惊间抽搐.祛风湿.止痒痛中风.高血压.头晕.血虚头晕.

七. 湖北省 神农架 神农架砣砣肉

神农架的饮食习俗,透露出浓重的原始古朴的传统风俗。他们把祖辈在这片高寒山区艰苦创业的历史有机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饮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直到现在,山民们杀猪时,总要先割下一块肉,抹上盐,在火塘里烧熟后,给孩子们撕着吃,并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祖辈就是这样生活的。

八. 湖北省 神农架 木鱼绿茶

木鱼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典雅、高贵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木鱼镇是神农架林区的产茶重镇。唐代陆羽(733—804)在《茶径》中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有二人合抱者”。《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采药、为民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在神农架木鱼镇,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茶的悠美故事:少女时期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茶园采茶(现在的木鱼镇境内),并向采茶姑娘学唱采茶歌,昭君还把自己亲自焙制的新茶送给四乡八邻的姐妹们品尝,那些喝过昭君赠茶的姑娘们一个个越长越美。 据现代《神农架志》记载:1977年,木鱼茶园总面积有3735亩,年产茶叶3.09万公斤。因制作技术落后,商品率低。1985年后,重视茶园改造,茶叶生产逐年得到发展。1986年,在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的指导下,陆续制作出了木鱼绿茶的名优品牌,如“神农奇峰”、“神农碧峰”等。其中“神农奇峰”茶于1992年被省农牧厅确定为“湖北名茶”,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品尝“神农奇峰”后,赞不绝口,亲笔题下“神农奇峰”四字。2007年,神农架开展农业野生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在木鱼镇的深山老林中发现有野生茶树群落,据当地八十多岁老人反映,过去有很多野生大茶树,农民将其做檩条或解成椽子做建房材料。悠久的产茶历史,动人的茶园故事,充分说明神农架产茶历史悠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神农架林区茶叶种植总面积近2万亩,70%以上集中在木鱼镇,木鱼绿茶可采摘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吨左右。木鱼绿茶分芽茶和炒青两种。芽茶(其商品名为“神农奇峰”)外形呈扁形,干叶白毫附体,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均整,滋味醇厚回甘。炒青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外形呈条形,干叶紧实墨绿,清香,汤色黄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黄绿明亮。木鱼绿茶内质丰富,含天然硒元素,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氨基酸≧4.0%。深山云雾出好茶,木鱼镇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88.6%,常年云雾缭绕,区域内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土壤肥沃,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木鱼绿茶独特的品质,产品深受各地游客青睐,畅销武汉、上海、北京、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木鱼绿茶于2013年12月30日通过农业部认证颁证,登记证书编号为:AGIO1323.

木鱼绿茶是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的。木鱼绿茶干叶白毫附体,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均整,滋味醇厚回甜,品质特征显著。木鱼绿茶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木鱼镇地处神农架南部,海拔1200米,年均气温11.6℃,最热月均温度22℃,极端高温33℃,最冷月均温1.2℃。极端低温-10.6℃,无霜期217天,年降雨量1000毫升,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四季宜人,长期可居。东南与兴山县、西南与巴东县接壤,西与神农架林区下谷乡、西北与红坪镇、东北与宋洛乡连接。

神农架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理想场所,木鱼绿茶干叶白毫附体,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均整,滋味醇厚回甜,品质特征显著。

2013年,湖北神农架林区深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的“木鱼绿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木鱼绿茶的产地范围为神农架现今行政区划的木鱼全镇。木鱼镇是湖北省省级旅游明星镇,位于神农架林区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0°21ˊ~110°36ˊ,北纬31°19ˊ~31°31ˊ,总面积43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分别是:青天村、木鱼村、小当阳村、青峰村、红花坪村、茅胡村、三堆河村、九冲村;2个居委会,分别是木鱼坪居委会、红花坪居委会。海拔600~1400米,南接宜昌兴山县,北接林区红坪镇,东接林区宋洛乡,西接林区下谷坪少数民族自治乡。目前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量100吨左右。

九. 湖北省 神农架 渣广椒

渣广椒为土家族的一种特色菜肴。多在农历的白露后制作。其方法是将鲜红大椒洗净,剁碎后,拌适量苞谷面和食盐,佐以花椒、柑子皮拌匀后,放入泡菜坛中,坛口盖上菜叶或芭蕉叶,然后用竹片将其卡紧,再倒置于石头作的石盆中(也有用瓷盆和木盆的),放上水,以隔绝空气。自有了薄膜以后,一般就用薄膜纸蒙上坛口,捆紧,盖上盖盆,加上履水,月余后即可,或焖、或蒸后再炒了食用,色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尤以同土腊肉一起炒作,食时会更加爽口,增加饭量。

十. 青海省 玉树 曲麻莱县 青海炮仗面

青海风味面食。拉面出锅后不带汤,用刀切成短条,倒入用粉丝、肉末、辣椒和少量菜做好的混菜锅内混炒而成。出锅前的制做等同于拉面的制做,出锅后的混炒法又相近于炒面片的混炒,但口味与两者各不相同。先长后短,先煮后炒、面菜混一。

炮仗孔子汤饭,既有陕甘宁八疆回民牛肉汤面的香,又融合了维吾尔族垃条子面滑又精的优点,故而新疆老一辈回族人便发明了这样一种酸辣爽口、消食、开胃的炮仗子饭,更令汉、回、维族亲切得像一家人,我们管它叫民族团结的“串串面”。

炮仗子,顾名思义就是爆竹,焉耆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种汤面,就是把面条揉的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条的面要多揉几道,揉 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钟,然后把面条揉成直径0.3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

简便快捷的炮仗子汤饭,一般用生氽法制作,在锅里添好凉水后,再放上鲜羊肉,适当的辣椒、熟清油、味精、青菜、西红柿等,将炮仗子面在锅内滚上几滚,放入葱蒜姜、花椒面、胡椒面、酱油、醋、盐,其味不胜收,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有些巴音郭楞人伤风感冒是不吃药的,用此汤来发汗去病,往往喝上一碗回族的炮仗面就痊愈了,不少的人还称它为感冒汤呢!

青海圣和源土特产有限公司青海藏奇土特产品有限公司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