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特产是锦鲤 廊坊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5 10:50:46

一.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县正宗驴肉

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毛鸡蛋

毛鸡蛋

毛鸡蛋又叫死胎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到不当的温度、湿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响,导致鸡胚发育停止,死在蛋壳内尚未成熟的小鸡。

毛鸡蛋就是快要孵好的鸡蛋,根据小鸡孵

成的情况分成全蛋、半鸡、全鸡几种,其中最血腥的是全鸡,即蛋里小鸡基本长好了快要破壳而出的那种。

三.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胡记烧鸡

胡记烧鸡

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畅销北京、廊坊及周边区、市、县,“胡记”烧鸡是永清知名老字号。

四.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薛家窝头

薛家窝头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的。里坦薛家窝头属百年传统、宫廷贡品。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因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古)镇,薛氏独辟蹊径,制做窝头。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光绪末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窝头作为贡品送给慈嬉太后,慈嬉品尝后,大悦,称之为“黄金塔”,并亲书匾额赐给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带广为流传并有史记载。

薛家窝头,是根据中国古医学,医食同源的原理, 以糜子米、 大黄豆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配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纤维、细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相比的。

里坦薛家窝头的做法:

薛家窝头在原料采选上是很严格的,所用的黄豆和糜子,全部来自于无公害种植基地,手工精挑细选。先将大豆和糜子碾去皮,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再上磨细磨。磨好的面,时间不能放的过久。在常温条件下,夏天要随磨随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只能放置3天,否则蒸出的窝头就会变苦。

和面和抟制技术也十分讲究,面团(俗称剂子)要均匀,上下不能偏差5克。在捏抟时速度和用力都要均匀,捏成上尖下圆、内有一洞,侧看如宝塔的形状。蒸制火候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有偏颇,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刚出屉的窝头要色泽黄润,看似罩着一层透明的膜,光亮油润,气味清香,入口细腻爽滑才够标准。

如今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饮食口味及营养科学,薛家窝头大胆采用其他绿色新原料,不断的深入挖掘技艺,研究开发出了多系列的小窝头,不断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要求。

如今,里坦薛家窝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并取得国家生产制作工艺专利权。

五.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邢营臭豆腐

邢营臭豆腐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香河臭豆腐一经制出便是精品,很快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流传百余年,至今畅销不衰。

据说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有邢营村名叫邢玉坤的人去京师学艺,辗转学到了宫廷京方(即臭豆腐)制作秘方。回乡后办起了香河县第一家臭豆腐作坊。制作臭豆腐要以优质大豆、五香粉、盐等为原料。现将豆子做成豆腐,压成薄片,然后将薄片入笼屉蒸,再加面肥水(今用发酵粉),直到长出白丝。经过这第一次高温发酵后,将长白丝(菌)的薄片入罐灌汤,放一层豆腐片撒一层盐,这罐中的汤要放好各种香料,然后将这罐封好,放入炕洞进行二次发酵。经15-30天后便是成品。

邢营的臭豆腐是青灰色,内外色泽一致,外包一层粘稠的菌毛,像用纸裹着一样。初闻臭味浓,吃起来却是满口清香,而且质地柔软,是人们冬季喜爱的调味小菜儿。产品主要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城、天津卫和唐山市。

六.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苏桥靳记熏鱼

  文安----苏桥靳记熏鱼,苏桥靳记通过对苏桥熏鱼世代流传的制作工艺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制出自己独有的秘方。苏桥靳记熏鱼是用各种新鲜鱼做配料,用秘方熬制高汤再配以各种辅料腌制,用白糖,茶叶,果木熏制而成。苏桥靳记熏鱼入口清香,风味独特,现有各种鱼类几十个品种,其产品已在河北省卫生厅备案,并已通过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不添加任何色素,是真正的绿色安全放心食品,本产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新春佳节探亲访友的最佳选择。

七.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霸州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境内辛店、岔河集一带村庄多种有枣树,所产小枣能拉出长长的粘丝。故名金丝小枣。该枣含糖量高,粘度大,以其核小、肉厚、口感好而誉满京津。成为本地较有名的土之一。

八.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九.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豆皮

三河豆皮

三河豆皮(三河豆腐丝)2006-12-05

10:30原料配方:大米2千克糯米750克绿豆1千克猪肉400克叉烧肉75克生猪口舌100克生猪心头100克生猪肚子100克鸡蛋5只虾仁100克水发玉兰片100克水发冬茹50克硝水5克水粉50克粗盐35克葱花50克黄酒15克酱油50克猪油200克味精少许。

制作方法:

1.制馅:

(1)将猪肉切成块:将猪口舌、猪心头、猪肚子一起放入锅内,一次加足清水(约0.5千克)和盐、酱油、硝水

、黄酒、味精用大火烧熟,捞出晾干(卤汁保留)。再把它们同叉烧、冬菇、玉兰片都分别切成小丁。然后将锅放火上,下猪油烧热,先倒入玉兰片丁炒数分钟,倒入上面保留的煮肉卤汁和冬菇丁继续烧十几分钟后,将切好的各种小丁全部入锅,用大火烧至全熟,卤汁极少时,起锅即成肉馅。

(2)将虾仁洗净晾干(冬季须先加盐少许抓匀;夏季须加盐和水豆粉、鸡蛋清各少许抓匀),下热猪油锅用大火爆炒一下,即成虾仁馅。

(3)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七八个小时,沥干蒸熟,即下热油锅,加盐、温水炒到散而不粘并有咸味时,即起锅加盖保温,即成糯米馅。

2.制豆皮:按二与四之比,先将绿豆1千克磨碎,用水浸泡四五小时,去皮洗净;将大米2千克淘净,也用水浸泡六七小时。接下去将磨碎的绿豆与大米混和磨成稀浆。然后将锅放大火上,先倒入适量的油把锅刷光,再用勺舀一满勺磨成的稀浆倒入锅心,半将稀浆淌开,同时用蚌壳耥平,再洒上打散的蛋液。盖上锅盖,压低火力烧约1分钟后,揭盖,用铲刀将豆皮铲起翻个身,即成豆皮。

3.成型:在豆皮上均匀地撒上适量盐和全部糯米馅、肉馅、虾仁馅及葱花后。将豆皮的周围边沿叠上米,包成方形,浇上少许猪油,同时将火开大,并将锅中的豆皮切成小块,一块块翻个身,浇上一些猪油后起锅即成。

产品特点:色艳皮薄,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

十.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鸡豆米

鸡豆米

鸡豆米别名:鸡头米、鸡头莲、刺莲。鸡头米,即新鲜芡实,又名鸡头肉,俗称鸡头,果实呈圆球形,尖端突起,状如鸡头,有健脾益气,固肾涩精等作用。

一年生水生草本,全株多刺。地下茎粗短。初生叶沉水,箭形而小,后生叶漂浮水面,圆盾形或盾状心形,直径可达130cm,上面多皱折,下面带紫色,叶柄及叶脉均多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伸出水面;萼片4,有刺;花瓣多数,紫红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8室,柱头圆盘形。浆果鸡头状,海绵质,暗紫红色,密被尖刺。种子球形,直径约1cm,黑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栽培或野生于湖沼、池塘中。种仁球形,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

断面白色,粉性。

廊坊特产十大排名河北特产锦鲤文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