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烟溪镇当地特产 安化县土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5 15:52:54

一.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石塘堆花米酒

石塘镇位于仁化县西南部,主要生产堆花米酒的石塘古村历史悠久,村落规模宏大,自明朝洪武年间至今,石塘村已经有650年历史,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有名的千家村,村内现有古建筑133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市范围内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双峰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委党史教育基地。2009年,石塘村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韶关市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同时还拥有“石塘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石塘村深厚的饮食文化。石塘村历来就有酿酒的习惯,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石塘村就有酒庄80多家。

米酒历来以“烧酒”称之。南宋年间,因江西吉安籍名相文天祥称赞“店家酿得如此好烧酒,真是香气扑鼻,层层堆花。”而得名“堆花米酒”。至文天祥抗击元兵,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之后,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忠烈贤相,更将堆花米酒作为对忠臣的怀念;从此,堆花米酒的名气便响彻了大江南北。明朝末年,江西吉安部分人南迁至仁化。那时的石塘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千家村。其中一位有名的酿酒师傅来到石塘赶圩,被石塘村周围起伏的山峦、潺潺的溪流,清凉的井水和田野里饱满的稻谷所吸引,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酿酒的地方啊!”于是,他便在石塘扎根下来,用村里清澈甘醇的井水,上等的大米酿出了石塘堆花米酒,其味、其香、其形可与江西吉安的堆花米酒媲美。

石塘堆花米酒采用当地优质的地下水源、自制酒饼以及传统工艺纯手工酿制而成,集色清、气香、味醇、质好于一身,在粤北颇有名气。良好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铸就了石塘堆花米酒优质特性,其清正醇香、口感宜人而远近闻名,乐昌、曲江、仁化各地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的不计其数。

几年来,石塘镇依托石塘古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底蕴及其“名片效应”,抓住贯彻落实省委书记12013年5月2日在石塘古村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利时机,做强做大堆花米酒产业,培育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

一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生产。2013年6月组建了堆花米酒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首批21家酿酒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抱团取暖”,原酒年产量从原来的100多吨增加200多吨,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初步实现了规模效益,推进了地域特色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进程。二是完善软件建设,实现市场准入。在县专项工作组的重视和支持下,全面完善了石塘米酒的注册商标、商品条形码、产品包装设计、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流通等一系列手续,并邀请县质监部门进行检测,顺利把石塘堆花米酒推向市场,为实施堆花米酒品牌战略奠定了基础。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3年,石塘镇大力筹集资金近100万元,建立了旅游咨询展示中心、石塘堆花米酒展览馆,完善了产品展览、营销,鉴赏体验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展示了石塘堆花米酒的历史渊源、酿造流程、品质特征、工艺传承、远景规划等情况,提高了石塘堆花米酒的知名度,有利于做大做强石塘堆花米酒产业品牌。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2013年来,石塘镇先后协助广东南方电视、北京旅游卫视和韶关电视台拍摄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塘堆花米酒》、“堆花米酒”特色场景和《发现》等专题推介片。 2014年1月,成功举办了石塘堆花米酒旅游文化节,通过堆花米酒非遗技艺演示、堆花米酒品鉴与评比等系列活动,“以酒为媒”,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了石塘堆花堆花米酒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旅游资源、地域、地方美食等角度出发,深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介石塘堆花米酒,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为塑造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山豆腐

一个中间微凸的细瓷三足浅圆盘里,盛着白嫩嫩、晶莹莹的豆腐糕,面上浇上一勺虾仁八鲜的佐料,色、香、味俱全,食之细嫩如脂,鲜滑清香。其实那嫩白的豆腐膏并不是豆制品,而是用新鲜的沌蛋清加上佐料蒸制而成。

三.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黄坑狗颈“白毛茶”

又称“银毫茶”,素有“仙人茶”之称,产于黄坑镇狗颈瑶山寨,地处海拔300米左右,四周溪水不断,山中云雾缭绕,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气候特征,培育出了大叶白毛茶。白毛茶尖叶肥壮重实,外形白毛显露,茸毛密披于茶芽。成茶的特点是:香气清鲜芬芳,品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略带金黄,回味持久强烈。尤以清明前后采制的“谷芽茶”,宛如霜雪一片银白,泡冲时泛起一层绒毛,光彩夺目。白毛茶的主要化学成份有茶多酚40.9%,氨基酸1.67%,水浸出物48.32%,以及各种维生素C、B2、E、P等。白毛茶除饮用外,还可药用,能治热毒病症(越陈旧药效越好),也能预防辐射和癌症、电视病等。黄坑白毛茶在九二年获得广东省名茶称号;九四年省银质奖;九五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是一种高级绿色食品。

四.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臭豆鼓鱼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与阳元山之间的锦江,丹山碧水,水环着山,山拥着水,山水掩映在竹树婆娑的环境中,锦江之鱼,是游客用餐必点之享用佳肴。最具特色的算是——臭豆豉鱼;采用民间古传的臭豆豉炆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回味无穷,一点也不比臭豆腐逊色。
 

五.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金丝蜜枣

金丝蜜枣

选用大枣、马枣、圆枣和白沙糖精制。肉质丰厚,浸糖透彻,外表划纹清晰,呈琥珀色半透明。与杏脯同为县果酒厂的支柱产品。年出口20多吨,主要销往香港。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工夫红茶

茶叶是安化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安化工夫红茶是“湖红”的代表,与安徽的“祁红”,福建的“建红”鼎足而立,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远销欧美,蜚声海外。
长期以来,茶叶一直是安化的一大传统产业,是主要的财税来源之一。目前,全县总面积12万亩,常年产量5000吨左右,年产值3000万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县注重名优茶的开发,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三大品牌茶。
安化松针,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安化茶叶试验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理化性状极佳的土壤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创制了名优绿茶“安化松针”。“安化松针”在工艺上采用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晾、整形、干燥、筛拣八道工序制成。
“安化松针”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其形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其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可耐冲泡。
“安化松针”问世不久,即以独具的特色,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声名大振,饮誉海外,屡获殊荣。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1964年被征集出国展览,获中外人士的好评;1986年起先后两度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3月7日的《中外产品报》头版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报道,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了茶名;1988年还获得了湖南省“五名食品”金杯奖;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获乌兰巴托商工贸博览会金奖;同年经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联合评审,定为全国旅游产品;从1991年至1997年,“安化松针”曾五度被评为省名茶。常年产量5吨左右。
安化银毫,1992年-1994年,安化县农业局经作站,益阳地区农业局经作站,安化县唐溪茶场联合研制。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持久,故名银毫。1994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湖南名茶”1995年获省湘茶杯金奖。1997年省农业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2000年在中国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获银奖。常得产量1吨左右,分特级和一级二个级别。
求喜银币茶,由安化求喜茶厂1995年研制生产,该茶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形似银币,故名银币茶。1995年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95 2 23603.2,1996年获湖南省“湘茶杯”金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银奖,2001年12月获中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常年产量2吨左右。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是利用安化高山云雾中的细嫩牙叶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挺直、圆细秀丽,状似松针、白毫显露、翠绿均整、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彻亮、叶底嫩匀、风格独特等特点。1959年研制成功,1962年被评为湖南三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被评为农业部名茶,1994年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金奖并定为全国定点旅游商品。

八.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淳化花椒

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发生。

九.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白吉饼与肉夹馍

      特点: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即肉夹膜)食用味道更佳。
主要原料:面粉。
简要介绍:白吉饼是咸阳特有的一种烤饼。制作好后,两面饼皮粘连较松,俗称“两张皮”。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则称“腊汁肉夹膜”,味道更为鲜美,因其经济实惠,很受欢迎。

十.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长江腊鸭

长江腊鸭源于“浒松腊鸭”,历史悠久,自清朝光绪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主要产于浒松、木溪等村,原料精选于当地山溪、河流、山塘饲养的本地鸭,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其制作程序以独特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具有味美清香,爽脆可口,外形美观的特点,产品畅销于粤港和珠江三角州一带。
安化十大特产排行湖南安化适合带回家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