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特产介绍100字 高平的特产简介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0 03:24:47

一.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炒卤面

卤面,是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一道主食。因其口感颇佳而深受大家的喜爱。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肉卤面和素卤面。将豆角掰成段状,然后入锅加葱丝、盐清炒。将蒸熟的面丝放入锅中,盖在肉和豆角之上。将汤汁均匀浇在面丝之上。然后将卤面均匀的覆盖于豆角之上,浇上汤汁。然后大火焖。十分钟以后,卤面便可以出锅了。卤面之所以香脆可口,功夫全部用在了炒上面。

一般这样一份炒卤面厨师都要连续不断地翻炒在十二分钟以上。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翻炒,卤面的水分渐渐蒸发完从而变得干脆爽口,这时卤面里已经融入了豆角的香气。

二.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大黄梨

高平大黄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平素有梨乡之称,这里的梨有大黄梨、削梨、夏梨等十多个品种,早在隋朝时期就曾经被皇室封为进贡珍品,高平大黄梨的特点主要是味浓,味香,香甜适口,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其中陈土区镇铁炉村产的大黄梨品质最优,俗名“铁炉梨”。

高平大黄梨集中产区为高平市寺庄、永录、釜山、赵庄、野川、陈区、 团池、城关等地。高平大黄梨果实呈黄色,大而整齐,果皮粗,有蜡质,耐贮存,果肉白 色,汁多而脆,甘酸适度。明、清时曾为朝廷贡品。果实可食部分占果重的86%,含糖量3.9%,含酸量0.33%,还含 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可祛火润肺,帮助消化。( 高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黄梨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大黄梨性平味甘微涩,有清暑解渴、消食止泻的作用。大黄梨的果汁中因含有一种与胃液相类似的酵素,能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所以饭后,特别是吃肉类和油腻食物后,吃上几片黄梨,确实有益。此外大黄梨中的糖、盐和酶有利尿作用,对肾炎、高血压、浮肿、支气管炎.咳嗽也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高平大黄梨产地分布在高平市河西镇、马村镇、米山镇、寺庄镇、陈区镇、野川镇、三甲镇、北诗镇、神农镇、建宁乡、石末乡、原村乡、永录乡。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杜”字虾米豆腐干

是休宁风味小吃。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

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细腻,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四.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黄梨

高平黄梨特点是:个大、味浓、水份大、耐贮运。含糖量9.98%,酸量0.23%,糖酸比值38.93,属中上等品质。全市梨园面积1.98万亩,约85株,年产梨约2000万公斤。其中大黄梨树约26株, 年产量1600成万公斤左右。主要产地在寺庄、永禄、釜山、赵庄、野川、杜寨、陈区、 团池 等地,其中陈区镇铁炉村产的大黄梨品质最优俗名“铁炉梨”,明、清时曾为贡品。

五.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丝绸

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

六.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晋城荆条花蜂蜜

晋城荆条花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晋城荆条花蜂蜜

水县地处太行山和中条山两座山脉的交汇处,全县400多万亩的土地中森林和草地的覆盖面积达到75%以上,在众多的植被中,以刺槐林和荆条林居多,每年5到7月,漫山遍野盛开的槐花和荆条花是优质蜂蜜的主要来源。

山西

晋城市蜂业协会

晋城市所辖沁水县、高平市、陵川县、泽州县、阳城县等5个县(市、区)50个乡镇(办事处)70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1′~112°40′,北纬35°12′~35°45′

AGI2017-02-2075

七. 河北省 邯郸 鸡泽县 织字土布

鸡泽民间土布是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通称之为“粗布”。它是用古老织染法(即从黄道婆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织染术)纺织而成(俗成老土布)。土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曾子的母亲织布的记载。元明时期,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量种植,使用棉花作原料纺线织布越来越普遍。人们将传统的葛、麻、丝织工艺揉于棉纺工艺。当时的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随着明清两代纺织工具的改进,民间土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种棉、纺纱、织布逐渐形成规模。

鸡泽民间土布的花纹种类有二匹缯、四匹缯、提花抖纹、核桃纹子、洋鬼子钻山、一条大路通北京、五架山、七架山、大斜纹、小斜纹、石榴大开花、枣花儿、土布图案、土布对联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鸡泽农村家庭纺织业达到了兴盛时期,全县拥有土布织布机3万余台,在农闲时节从事纺织的农村妇女达5万余人。村庄里几乎每家就有一台织布机,每户就有两三架纺棉车,每家每户都能独立进行纺、浆、经、涮、织、染等全套工序。这时,人们在纺织工艺上进行了研究、改革和发展,生产出许多织染工艺精细的产品,其中有土布词语、土布对联、豆面花布、印染花布等产品,多为农家女结婚自用。随着商品化、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土布工艺受到现代纺织的冲击趋于沉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布又有了新的认识,土布制作各类产品,用起来健康、舒适,价位较高,所以农村又有一批妇女在农闲时进行纺纱、织布,继承和发展我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土布工艺。

八.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猪头肉疙夹火烧

除了烧豆腐,猪头肉疙夹火烧,也是在高平人最常见的一种小吃。

猪头肉色泽红润,口感肥而不腻。猪头肉疙夹火烧,就是将做熟的猪头肉,加葱花、蒜汁等调味品放在烤好的火烧里,类似于北京的卤煮火烧,陕西风味的白吉馍。

正宗的猪头肉疙夹火烧。火烧,最好是用传统的铁制炭火烤箱烤制。将和好的面团上油,放在烤箱上面的铁板上。等到发黄以后,将火烧再贴到烤箱的壁上,在高温烘烤的作用下,火烧因内部水汽蒸发而会慢慢鼓起。

做猪头肉疙夹火烧,切猪头肉的刀工很讲究,猪头肉必须得切得薄厚均,才能吃出口感。高平人还会将猪耳朵、猪肝与猪头肉一起加到火烧里。猪耳朵的脆生与猪肝的香糯再加上猪头肉的肥而不腻,造就了猪头肉疙夹火烧这一独特的高平地方名吃。

这种传统的火烧制作工艺做出来的火烧,是做猪头肉疙夹火烧最好的搭档。

高平人生性豪爽,不拘小节。在吃肉上同样如此,猪头肉切成大片,蘸上蒜汁,夹在火烧中间,便成了高平人得以果腹的食物,同时也成为了高平的一个地方特色小吃。

九.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十大碗”

“十大碗”是山西高平待客的一碗碗独特的菜,共10道菜: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河丹、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十大碗”有荤有素,素菜中最有代表性最好吃的当数“天河丹”之菜。

高平特产必买清单高平特产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