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好吃的土特产是什么 昆明好吃的特产有哪些图片及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2 01:24:07

一.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马街土陶

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村民刘明富生产的土陶因其质量好 、造型美、价格优、欣赏价值高而受到海内外人士青睐。昆明天时土陶制作彩绘有限公司 、昆明人文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其签订销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门考察后与其签订生产多个品种合同;昆明世博园 、花鸟市场、西南商业大厦、昆交会、七彩云南等有他生产的工艺品摆放销售;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县)

二.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西山杨梅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我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此外还有一位女演员和两名大学教授的名字叫做杨梅。

杨梅简介

杨梅科(Myricaceae)杨梅属(Myrica)的几种灌木和小乔木的统称,尤指宾夕法尼亚杨梅(M. pennsylvanica)。宾夕法尼亚杨梅浆果灰色蜡质,煮沸後所得的蜡可制杨梅蜡烛,故又称蜡烛树。加利福尼亚杨梅(M. californica)在温暖的气候区种作沙壤观赏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色;小枝近于无毛。叶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例卵状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宽 1.5-3厘米,全缘,背面密生金黄色腺体。花单性异株;雄花序穗状,单生或数条丛生叶腋,长1—2厘米;小苞片半圆形,雄蕊4—6;雌花序单生叶腋,长 5—15毫米,密生覆瓦状苞片,每苞片有1雌花,雌花有小苞片4;子房卵形。核果球形,直径10-15毫米,有小疣状突起,熟时深红、紫红成白色,味甜酸。花期4月,果期6—7月。果实为著名水果,是江、浙名产,有很多栽培品种。

园林应用

果实成熟时丹实点点,烂漫可爱,是优良的观果树种。适宜丛植或列植于路边,草坪或作分隔空间使用,隐蔽遮挡的绿墙,也是厂矿绿化以及城市隔音的优良树种。

三.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洋芋

东川洋芋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东川洋芋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味好,深受城乡市场的欢迎,尤其是宾馆、餐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东川区李子沟村坐落在牯牛山下,海拔2200——2700米,年均气温11——18摄氏度,山高谷深,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土壤类型以黄棕壤、棕壤为主,自然肥力较高,理化性状良好,保肥、保水能力较强,所含有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四种养分较为丰富,PH值5.2——5.9,特别适宜马铃薯生长。

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性孕育的李子沟洋芋,皮红,蒸煮后肉金黄,外沙里糯,口感甘沙,味道绝佳,俗称“开花洋芋”。其营养丰富,尤以粗纤维、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丰富,自有“东川大洋芋”精品之美誉。

四.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本茶“清香扑鼻,饮后唇边留香,滋味鲜醇”,素有“屋内炒茶满院香,院内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留世名传。

主要养份和维生素高于同类茶的独特品质,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1933年征展参加美国农博会获“十里香茶”之称,1980年评为云南省高香型名绿茶品质第一名,1982年评为云南省名优茶,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品种评审会,评为名优优良品种,载入中国茶经《名茶绿》,2002年中国云南思茅春茶交易会名茶评比,获中国云南金奖名茶。1993年10月注册商标为宝洪牌茶叶。

五.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玫瑰糖

云南人不仅会欣赏。这些美丽的鲜花,还会把它们加工成食品,其中用玫瑰花,制作的玫瑰糖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佳品。

玫瑰糖的制作是以玫瑰花为主要原料,把新鲜的玫瑰花瓣洗净晾干水气后装入罐中,然后在罐中放入捣碎后的红糖块,并注入清酒。注入的清酒以淹没玫瑰花瓣为宜,然后封存贮藏在阴凉的地方,历时半年方能食用。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在享用冰凉的木瓜水和火凉虾(米豆腐)时总会加入一点玫瑰糖调味,不但冰凉滋润还有玫瑰的清香。

六.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七.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圭山腊肉

又称圭山腌肉,撒尼语称够波文号。是撒尼人常年特需的肉食,又是待客的佳品,素以风味独特而与宣威火腿媲美,烩炙人口。

圭山腊肉质地优异,和当地的独特自然条件相关。圭山地处山区和高寒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13℃,农历冬腊月平均气温6℃,是腌制腊肉的最佳季节。且气候干燥,日常强,霜期长。养猪以玉米土豆米糠和绿叶植物为饲料,肉质细,瘦肉多,油脂薄,为腌制膜肉创造条件。

制作:猎肉腌制四讲究。

一、“割”,腊肉规格为条状,长50公分,宽15公分为宜,为使盐水内渗,必须将筋肉外一层油膜剔除干净。

二、“腌”,现宰现腌,“腌血肉”,按配料比例放食盐、花椒、草果八角。先擦皮,后擦肉,揉拌均匀,直至盐质浸透。

三、“藏”,腌制好的腊肉,应放在通风干燥处,火塘生火即用扁柏枝叶烟薰,使其肉色红艳,味道鲜美。

四、“食”,炒、蒸、煮、炖食均可。香味浓郁,滋味鲜美,久吃不腻。彝族人民逢年过节,款待来客,婚丧嫁娶,食用腊肉必不可少。

八.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黄瓜

 黄瓜在东川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区域主要为小江河谷,本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黄瓜生长。由于采取了搭架栽培,所产黄瓜瓜条顺直、刺瘤明显,有光泽、瓜肉淡绿色、皮脆、味甜。含水量适中,耐贮运。

    品种:近年来种植的品种多为津杂1号、津杂2号、津优10号、津研5号等津研系列品种,具有果皮深绿,瓜肉细嫩甜脆等特点。

    产品上市量及上市时间:我区黄瓜年种植面积1000亩,上市量5000吨,上市时间在3月20日—11月30日。

九.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汤锅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长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这时如果你来到石林,就可以在观看了精彩的斗牛,摔跤比赛后,在场外不远的树林里大吃一顿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汤锅,其中有羊肉、狗肉、驴肉等。这里的汤锅烹饪技术极好,各种肉炖得恰到好处,不硬不软;无膻味、腥味等怪异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后回味无穷。

十.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包谷粑粑

云南俗称玉米为包谷。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和秘鲁,大约十六世纪传入我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有了关于玉米的记载。玉米中的脂肪是一种良好药物、亚油酸含量高达60%,还含有卵磷脂、维生素A、E等,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柔化动脉血管,是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的理想食品。国外资料报道,在非洲、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癌症的发病率较低,是因为他们以玉米为主粮,世界长寿地区如高加索,也是以食玉米为主。



包谷粑粑是每年玉米成熟的季节用鲜嫩的玉米制作的一种风味小吃。制作简单,口味清新,尤以鲜甜而富含营养见佳。

昆明特产有哪些好吃的能带走的昆明好吃的特产有哪些图片及价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