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长坡特产 海南琼海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08 15:39:56

一. 海南省 琼海 南汉草席

南汉,乃泮水镇一个乡村,自古以来,编织草席是该村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南汉草席”以美观大方、凉爽舒适、结实耐用而闻名遐迩。该村编织草席所用的草,俗称“观草”,人工种植于水田,其纤维细长坚韧,四季均可收获,一般自种自编织。

工艺上,首先将收获期的“观草”割下来,处理、晒干,再将一根根“观草”置于类似于织布机上,用棉线纵横编织成席。

二. 海南省 琼海 潭门鱼

潭门鱼:是人们常说的潭门海鲜。琼海的潭渔乡是全世界唯一数百年来不间断地连续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特殊部落。潭门渔民从浩翰的南海捕捞回来的优质海鱼繁多。一年四季都有石斑鱼、马鲛鱼、海鳗鱼等。潭门海鲜的鲜美味道因季节不同而分类。渔谚说:冬天“西仔”(方:鲻鱼)夏天鲷(鲷鱼),九月“黄鱼”(方:鲱鱼)芳九村。

三. 海南省 琼海 加积鸭

加积鸭产于琼海市,又称“番鸭”,据传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该鸭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由于琼海市加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因此人们把加积地区饲养的番鸭称为加积鸭。

该鸭肉肥而不腻,白嫩喷香。白切鸭、板鸭、烤鸭三食法俱佳。海南民间把加积鸭视为补虚劳之药食,取冬虫草一起炖食,可滋补身体;同海参共炖食,滋补之功效更大;如与糯米煮鸭粥食之,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

四. 海南省 琼海 温泉鹅

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育架子阶段野外散养,以食百草为生,育肥阶段入笼填养,以糠等粗饲料填食,具有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清淡原味、醇香可口的特点,鹅血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铁、钙、铜等10余种对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多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我国医药善本《本草从新》和《仿广验方新编》中,提到鹅血可治噎膈翻胃,即当今的食道癌、胃癌之类。现制成“鹅血片”已加入抗癌药品的行列。食法大多以白切为主。

五. 海南省 琼海 琼南伊府面

特色:海南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因文昌县抱罗饭所产最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身比“海南扮”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

制作:

1、粉条:将大米酌量淘净,清水浸泡,细磨成浆,装进布袋,挤出水分,将粉袋再放清水中浸泡,然后将粉团抖出,加入食油、香油和清水调匀成糊浆,装入压粉筒(筒底有多孔漏眼),用力将糊浆徐徐挤压,通过漏眼成线条落入沸水锅中,刚熟捞起,过凉水冷却,置竹箩中沥去水分即成。

2、舰汤:主要用猪、牛骨熬煮,汤滚时把浮沫除净,熬至骨味完全渗出,再调人适量食盐、味精增鲜即成。

3、佐料: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碾成碎未),炒笋丝、炒酸菜、特制牛肉干丝、炒猪肉丝,蒜香熟油、香菜、葱花等。

4、调配:抓一把粉条(重约150克)于碗中,逐一加入适量佐料,打一勺滚烫靓汤浇过粉面,洒进少量胡椒粉即成,喜欢吃辣的,加一点辣椒则更起味。

特色:粉身洁白柔软爽滑,汤热味鲜,佐料奇香耐咀嚼,不膻不腻,鲜香略带酸辣,诱人食欲。

六. 海南省 琼海 礼陶砖瓦

塔洋镇鱼良乡礼陶村,素有“砖瓦之乡”之称,“礼陶砖瓦”以质地坚固耐用、且色泽鲜明经久不褪而远近闻名,其中奥妙与砖瓦的材料与烧砖技术密切相关。该村旁有一天然湖,取自此湖的湖泥,经手工打成砖瓦坯、晒干,整齐垒置于烧烤窑(俗称“砖瓦灶”)里用木柴烧烤成形。自七十年代后,一是由于木柴价格的上涨,制作砖瓦成本提高,二是民间建筑材料大都采用石砖、钢筋水泥,至今,“礼陶砖瓦”已失传。

七. 海南省 琼海 箕粽

每年的端阳节,琼海一带除了包传统的肉棕外,还包一种叫“箕棕”的棕子,其体积较小,只有两指大,形状为多边形。

箕棕做法:在泡好的新鲜糯米中加入适量硼砂,用粽叶包成多边形。这种粽子很耐煮,要猛火煮几个钟头才能熟透。吃时蘸以白糖,其味道甜糯韧滑,口感甚好!

八. 海南省 琼海 嘉积鸭

嘉积鸭是“四大名菜”之一,嘉积是琼海市市府所在地。

嘉积鸭本产于东南亚,亦称番鸭。早在一百多年前,嘉积镇的华侨从南洋引进番鸭养殖,由于水土条件和喂养方法独特,嘉积地区养的番鸭以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而闻名,后来人们将嘉积地区养的番鸭称为“嘉积鸭”,与“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并称为海南四大名菜。

相传早年嘉积镇加祥街一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其养鸭方法特别讲究:先是给小鸭仔喂食淡水小鱼虾或蚯蚓、蟑螂,约二个月后,小鸭羽毛渐丰时,再以小圈圈养,缩小其活动范围,用米饭、米糠掺和捏成小条填喂,20天后便长成肉鸭。据说这样养殖出来的鸭子肉嫩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层薄脂肪,特别肥美。后来人人争相学习其喂养技术,嘉积鸭的名气也 一天天大起来了。中国烹饪协会前年还在成都宣布嘉积鸭为首批评定的中国名菜。

嘉积鸭体型近似椭圆,成年公鸭很特别,红色的鸭冠像肉瘤一样布满整个头部,乍看还有些吓人。嘉积鸭体重最大的达十一二斤,比一般的白鹅还重,走起路来慢条斯理挺有风度,然而陌生人一旦走近它的地盘,它立刻会摇晃起脖子,嘴里发出沙沙的恐吓声。母鸭比公鸭小一轮,最重的也只有公鸭的一半,性情也比公鸭温和。放养的番鸭一般都喜欢在家门前后的树阴下生活,偶尔还会飞起来,最远的可达百米,有的甚至飞到房顶上。

饲养方法

嘉积鸭由于受传统饲养方法影响,加上这种鸭容易得病瘟,活蹦乱跳的鸭子转眼就倒地身亡,因此很少有人大规模饲养,目前饲养千只以上的养鸭场琼海仅有两家,绝大部分都是民间分散饲养。目前全琼海市年出栏肉鸭80万只,不仅供应岛内市场,还远销广州、深圳等地。长坡镇社学村-谢维信从1993年开始在自家附近的椰树底下大规模饲养,最多时存栏量达到5000多只,成活率在80%以上。夫妻俩与父母一起再请一名工人共5人管理,每月纯收入达1万多元,是海南最大的嘉积鸭养殖专业户,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媒体都纷纷前来采访报道。谢维信还创造性地用水孵化嘉积鸭,即将鸭蛋平排在一起放在水池上,上面盖上棉被,然后在屋内增温。据说这种孵化方法由于温度湿度保持一致,出壳率近100%。他的鸭只喂养70天左右,然后转卖给村民手工填肥一个月后上市,都供不应求。国营南俸农场2003年也办起一个大型养殖场,采用传统办法配制饲料并用机械给笼养的嘉积鸭填食,从而恢复了嘉积鸭的原汁原味,售价大大高于放养的嘉积鸭,成为当地宾馆酒家的一道名菜。

正宗番鸭及喂养方法:正宗番鸭大多呈白色,其两翅分别长出几支黑毛,鸭脚、嘴、肉白嫩,煮熟后基本无消耗。一周龄以内的小鸭先用大米研末含水饲养,两月以内则用鱼虾、蚯蚓配其他佐料促其成长,最后半个月催肥阶段则用生油、花生豆渣、大米饭等捏成条状手工灌喂。整个过程完全是宠物似喂养,使之长成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胸脯厚、营养价值高的特色。近年来,琼海一些饮食行业积极推陈出新嘉积鸭烹调技艺,当年万泉河宾馆曾推出80种嘉积鸭系列全宴,一时食客门庭若市。

番鸭一般养3个月左右即可宰杀,这个时段的番鸭骨酥肉嫩,香醇可口。当地群众认为,饲养时间过长的番鸭不仅浪费饲料,体重反而减轻了,得不偿失,更因为民间流传吃老番鸭会痛风,病人吃了会“翻”病,反而卖不出好价钱。其实吃老番鸭得病只是民间说法而已,并无科学根据。

嘉积鸭的烹制

嘉积鸭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但以“白斩”(又称“白切”)最能体现原汁原味,因此最为有名。

用料:

嘉积鸭1只(重约2-3千克)、姜25 克、蒜头25克、咸盐适量。

制作:

1、将活鸭割颈放血,热水脱毛,切开下腹洞口,取出内脏,清水洗净晾干。

2、旺火烧水,加适量咸盐、姜、蒜(拍碎),水温至80度时,将鸭放入水中烫过,然后慢火浸煮,水温保持微沸而不太滚,至鸭将熟时(以鸭身有弹性, 用筷子往鸭腿上端戳进肉内而不冒血水为度)捞起,待自然冷却后斩件装盘,砌成整鸭形状上席。

3、佐料:用滚鸭汤冲入蒜茸、姜茸,挤入酸桔汁(没有酸桔汁时,用米醋或醋精稀释代替)加精盐、白糖,辣椒酱调成。酸咸甜辣诸味俱有。

特点:

皮白肉厚,香气诱人,佐料助味,清爽脆滑,耐人寻味。

九. 海南省 琼海 鱼良香烛

香烛,乃乡下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时必备之品。每到年终岁末,塔洋镇瓦灶岭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便忙碌起来,在一个个家庭作坊里,全家老少齐上阵,破竹子的破竹子、搓烛蕊的搓烛蕊、煮石腊的煮石腊、制香烛的制香烛、上色画图的上色画图……。制用香烛出售,已成为这几个村庄的主要副业收入,“鱼良香烛”也形成地方品牌。

十. 海南省 儋州 长坡米烂

长坡米烂 -海南儋州市长坡镇是宣伦江畔边一座小镇,小镇以风味小吃“米烂”而出名。

米烂又叫米烂仔,其制作方法复杂而细致,将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状,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搓成米烂团,入铁锅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烂,加入适量的“熟浆”,并搓烂均匀,在金属制成的“米烂镜”里轻摇,让软软的米糊成丝状漏入盛大满沸腾水的铁锅中,约五分钟捞出,就是细丝状的米烂。

食用时把米烂盛入碗中加上蒜头油菜,牛肉干丝,花生粉,猪腩,葱花,胡椒,辣椒、酱油、姜等配,用筷子掺匀,既香甜可口还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海南小吃中粉类丰富,儋州米烂便是其中一种。米烂是儋州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儋州山歌里这样唱道:“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长坡米烂排在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的首位,可见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米烂,从字面上也许无法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但一旦见到实物,它就会颠覆你原来的想象,这种发源于乡村的乡土小食,虽然出身寒门,但制作工艺颇为讲究,成品色香味俱全,让你过口难忘。就好像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猛然瞥见一位衣着朴素的美丽姑娘。

米烂是儋州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物,城乡随处都可见米烂馆,而这其中以长坡米烂最为有名。在儋州的山歌里,就流传着这样的词句:“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

米烂虽好吃,但其在做的过程是非常繁杂,也是非常的辛苦的,对原来的要求也很高,但就是有些商家为了省事也为了赚钱,省去了繁杂的工序,这也使得正宗的长坡米烂更为珍贵了。只有在儋州吃过米烂的人,才有资格说好,还是不好,没有亲身体验过,怎知其中“滋味”。在儋州长坡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和同伴打赌,连吃了八碗米烂,赢了别人四百块钱,结果吃完之后就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大家急忙的把他抬到旁边的宜伦江,把他泡在江水里帮助消化。

米烂(又叫米烂仔)其制作方法复杂而细致:将大米侵入水中一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状;用洁白布包裹,搓成“米烂团”;放入铁锅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烂,再加上适量“熟浆”,并搓烂均匀;在金属制成的“米烂镜”里轻摇,漏入盛满沸腾水之铁锅里,约五分钟捞出,遂成细丝状的米烂。“米烂”、“米烂仔”因之得名。

儋州长坡米烂历史悠久,味道香醇,如果正宗的长坡米烂越来越难吃到,那对游客和儋州人民来说都是一大憾事,希望有志者加入到米烂馆的经营中,把长坡米烂做成品牌,让它越来越被许多人所熟知。

琼海大路边有什么特产琼海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