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秘制风干肉 重庆风干肉腌料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5 00:21:33

一. 广西 桂林 秀峰区 马肉米粉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城中老店“又益轩”米粉店的马肉米粉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店主限量出售。此外,石记米粉、味香馆也颇有名气。

二. 上海市 静安区 荠菜肉馄饨

菜系:沪菜

口味:清香

价格:10-40元

特色:皮薄馅多,荠菜清香,滋味鲜美。

原料:小麦面粉1300克,猪肉(肥瘦)750克,荠菜1500克,黄酒25克,盐40克,白砂糖25克,香油,味精15克,猪油(炼制)40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制成馄饨皮。然后将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用冷水冲凉,再挤干水分,斩成末。肉末中加细盐,白糖,黄酒,味精,麻油和清水150克,拌透搅上劲后,加荠菜末调和成馅心。

2.将皮子放在左手掌中,馅心放在皮子中心,折成大馄饨生坯。

3.锅内放清水,烧沸后,将馄饨生坯下锅,用铁勺背部靠着锅边和锅底轻轻推动,以防馄饨粘在一起。待馄饨浮起后,加些冷水再煮片刻随即捞起盛入碗内(碗里事先放好鲜汤和猪油)。

三.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秘制蛇禄狗

秘制蛇禄狗

此菜精选蛇与狗肉为原材料,并配以桂皮,陈皮,八角,南乳,姜,酒,糖,秋制酱汁等调味料秘制而成,色香味俱全,口感好,营养丰富!

四. 西藏 山南 乃东区 西藏风干肉

风干的牛羊肉,是藏民喜欢的食品。一般在每年冬天,往往是11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使之冰冻风干,自然脱去水分,第二年3月后取下烤食或生食均可,味道鲜美。

五. 四川省 甘孜 乡城 风干牛羊肉

藏族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一般在十一月低做。这时候的气温都比较低,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的地方,让其风干,去出水份。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第二年的三月之后,将早已风干的肉取来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时无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区,食品不易霉烂变质,去水又保鲜,故时至今日,吃风干牛肉之风仍极盛行。肉质松脆,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六. 江苏省 无锡 新吴区 肉骨头

无锡叫化鸡现在是没人吃了,肉骨头大受欢迎。无锡人喜欢吃酸酸甜甜的东西,肉骨头的味道会令人想到糖醋排骨,但是骨头上面的肉更松、更厚、更酸甜适度,连骨头都酥得可以咬着吃。好几年前肉骨头就做成了真空包装,火车站常见人八盒、十盒地往车上提。

七. 湖北省 荆门 掇刀区 尚香风干鸡

尚香风干鸡为荆门传统腌腊制品,其源流可追溯到屈原《招魂》中的“露鸡”,以三国时刘备夫人孙尚香制作而出名。

此鸡采用低温冷风干燥技术,表面呈酱黄色,肉质爽口,回味悠长。曾获“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称号,食法多样,尤以“原味沿香鸡”味佳。此菜将风干鸡洗净皮朝下入盘,加料酒、葱姜入笼蒸至熟透取出景闵,斩件上桌。其色泽美观大方,鸡肉干香韧爽,油而不腻,回味悠长,愈嚼愈香。

八.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潘氏风干肠

潘氏风干肠,是抚宁县潘官营村潘氏家族的家传,在潘氏家族中,这种熟食的加工和保存方法已经传承了整整二十代了。这门技艺是明朝万历年间潘氏老祖担任长城守军伙夫时,向“戚家军”中的义乌兵家属求教学成的,目前在潘氏家族中仍旧保留着传男不传女的习俗。

特点:肠体干爽,略有弹性,有粗皱纹,脂肪丁凸出,食之有独特的清香风味,味道适口,越嚼越香,久食不腻,食后留有余香,健胃、助消化。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水份含量低,易于储存、保管。配料:自制肠衣、特选猪肉、酒、盐、白糖、香油、香辛料、秘方配料等

九.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木薯肉羹汤

到闽中尤溪,游“侠天下”,观联合梯田,看龙门古银杏,赏小腔戏,吃尤溪金柑,把尤溪风情一一揽入怀中。对此,当地乡亲可能会说,仅此还不够。到了尤溪,得去乡下农家,喝上一碗熬制于大锅灶的、地地道道的农家木薯肉羹汤。

有人说,肉羹汤当属闽南地区的有名气,其中一大特色是拌入了鲜鱼浆,增加了肉泥口感。相比之下,出自尤溪农家的木薯肉羹汤仿佛难登大雅之堂,不仅用料、做法都极其简单,大团大团的木薯粉浆捏团,里头只放少许五花肉的肉丁,简约而又粗犷。偏偏,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这寻常的乡土滋味。

木薯好种,讲究实惠的乡亲们充分利用富余的山地种上五畦十畦。冬日里,家家门前木薯成堆,经过去皮、打浆、过滤、沉淀、晾晒等多道工序,一根根木薯变成了一颗颗白白细细的粉粒。

“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熬制肉羹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和木薯粉团时水分的拿捏。将带皮的五花肉切成指头大的肉丁与木薯粉加水和在一起。不同于和面粉团的是,此时加水得格外小心,加多了会影响汤色,加少了会影响口感。油是产自当地的“沈郎乡”茶籽油,加小圆葱头爆香,加入泉水做汤。

待汤烧沸,抓一块饭碗大的木薯粉团,如平日采春茶般娴熟地往锅里小块小块地掰。每掰完手中的团子,就用锅铲顺着一个方向搅动一次。待锅中肉羹挨个儿地浮起,形状不一,晶莹透亮,再撒入葱花,下盐粒味精,即可起锅享用了。

木薯粉不仅能填饱肚子,菜里勾芡,升华滋味,单以热水冲调,能抚心火。当然,肉羹汤好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归功于乡下农家那一口口大锅灶。村里人的大锅灶紧挨着墙根,用红砖砌成长方形,灶台中间并排放置两口大铁锅,一口烧菜做饭,另一口供全家人热水,一根烟囱直通屋顶,每到做饭时分,乡村房顶炊烟袅袅。大锅灶柴火烧得旺,大铁锅受热快,烧出的菜肴滋味是当下煤气灶、电磁炉怎么也达不到的境界。(郑雯斌)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风干五花肉重庆特产重庆特产酸渣肉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