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妹带特产来啦 怀集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8 05:07:24

一.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桥头粟米粉

怀集县桥头镇“粟米粉”--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桥头粟米粉又名桥头麦粥,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经选择、机碎等工序制成。粟米粉爽口,解渴,爽滑入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桥头粟米粉在品种上选择优良的玉米种子,并按一定的专业技术进行种植,又因桥头镇处于石灰岩山区,生产出来的玉米淀粉含量高,粟米粉爽口、解渴、爽滑入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70年代初,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桥头镇家家户户把粟米粉作为正餐之一。

二.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优质杂木树

优质杂木树

洽水、凤岗、蓝钟、下帅等山林中,混生有黑格木、铁甲(竹柏)、樟木、黄柞、浪沙木(檫木)、红椎(红木)、山杉、石班木(狗骨木)等树。这些树有的木质坚硬似铁,耐磨耐压;有的木纹漂亮,细密光滑;有的气味特殊,驱虫防腐。

这些树加工性能一般较好,功口平滑有光泽,是制作高级沙发、茶几、椅、箱的优质木料,也是制造文具、乐器、雕刻、机具配件,以及机座车轴、刀把斧柄等承重抗压的特种用材树木。

三.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白水油茶籽

白水油茶籽由怀集县高山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出品。该合作社种植油茶,无论是在土壤耕作、间作施肥、调整林相,还是在修枝整形、培养土蜂、防治病虫等,各方面技术都十分到位,所产油茶籽榨制的茶油,成品优质,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而且不含芥酸,比其他食用油更耐贮藏,不易酸败。

四.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山里妹金银花茶

金银花又名银花,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对其就有一定的认识,《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茎、叶、花、根功能皆同”的记载。

金银花可直接泡饮,汤色翠绿透亮,匀和,入口鲜浓,具有幽雅的芳香。

金银花又名银花,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对其就有一定的认识,《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茎、叶、花、根功能皆同”的记载。

金银花可直接泡饮,汤色翠绿透亮,匀和,入口鲜浓,具有幽雅的芳香。

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建于1996年6月28日,是一家专门从事天然食品及野生资源开发研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知名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在贵州省建立天麻、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诚信做人”的原则,倡导“绿色消费”,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每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的质量监控,使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保证,产品质量过硬,2005年我公司产品贵州三宝,从全国上百万个单品中脱颖而出,被全球500强第一的沃尔玛超市选定为中国区全国联采产品(全国只五个单品获选,贵州省仅一个单品获选),2005年中央电视台CCTV2活力贵阳贵州山宝是唯一指定奖品。2006年获“森林之城·魅力贵阳”十大乡土称号,同年获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跟踪产品,并连续获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质量跟踪产品等荣誉。

公司开发的产品有:贵州山宝、贵州三宝。

食用菌类:野生天麻、灵芝、杜仲、香菇、木耳、蕨根粉、竹笋等。茶类:苦丁毛尖茶、天麻茶、灵芝茶、怡人花香茶、苗家清神茶等。公司生产产品100多个品种,2004年茅台集团和五粮液集团先后授予我公司作为西南地区部分礼品酒系列的总代理(茅台醇、纳福……),公司产品品牌正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贵阳山里妹公司运用国际标准,实施品牌战略,辉煌的业绩,已成为同行业的佼饺者。

山里妹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已牢固树立起贵州最优秀的品牌产品形象。

山里妹将一如既往的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提供最好最优质食品。

五. 台湾省 花莲 满妹猪脚

平交道旁的小店像个家庭伙食堂,身为客家人,满婆婆做出来的卤味颇有客家菜咸、香、油的特色,其中招牌的卤猪脚系先炸后卤,皮滑肉嫩;而卤结肠则是一串肠结,乃为在炖卤过程保持肠中津液。可口的卤味配上白饭,可让人不知不觉添上好几碗。( 花莲县)

六.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岗坪切粉

岗坪切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岗坪镇地处怀集县西部,资源贫乏,如何打破多年来沉闷的经济发展局面,成了该镇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经过调查研究,该镇党政班子认识到,当地并非没有资源优势,而是没有发掘出来。于是他们着重从建设安全食品产业、发掘当地资源优势上下功夫。

岗坪镇素有用大米加工切粉的传统,“岗坪切粉”在当地小有名气,其生产工艺独特,加工的切粉韧滑爽脆,深受群众欢迎。但是,一直以来,“岗坪切粉”都是单家独户的作坊式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比较小,经济效益不高。鉴于此,岗坪镇委、镇政府因势利导,引导投资者做大做强切粉加工文章,并把加工切粉的传统工艺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一条新路子。

坐落于岗坪镇地黎村的黎华切粉厂是当地建设特色经济中涌现出来的较大企业。企业负责人黎职华告诉记者,“岗坪切粉主要原料来自岗坪、梁村两地的稻米,用山水制作,一直以来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其中地黎村切粉早前就很出名。”他说,“在政府支持下,这几年,切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我们厂2008年通过了QS认证,并在今年对切粉进行了真空包装,产品得到了市场的欢迎,被评为怀集名优产品,现在,在广州、深圳、肇庆的不少大型超市都可以见到我们的产品。”

岗坪镇副镇长黄江鸿介绍,由于岗坪切粉采用当地梁村平原的大米进行加工,继承了传统风味,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现在,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了“岗坪”、“燕宝”等几家大型切粉厂,做好增资扩产工作,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擦亮特色产业品牌。到目前止,该镇切粉年产值超800万元,“岗坪切粉”生产已初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们正在加工当地特色食品切粉。西江日报记者陈海锋通讯员梁衍光摄粉加工文章,并把加工切粉的传统工艺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一条新路子。

坐落于岗坪镇地黎村的黎华切粉厂是当地建设特色经济中涌现出来的较大企业。企业负责人黎职华告诉记者,“岗坪切粉主要原料来自岗坪、梁村两地的稻米,用山水制作,一直以来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其中地黎村切粉早前就很出名。”他说,“在政府支持下,这几年,切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我们厂2008年通过了QS认证,并在今年对切粉进行了真空包装,产品得到了市场的欢迎,被评为怀集名优产品,现在,在广州、深圳、肇庆的不少大型超市都可以见到我们的产品。”

岗坪镇副镇长黄江鸿介绍,由于岗坪切粉采用当地梁村平原的大米进行加工,继承了传统风味,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现在,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了“岗坪”、“燕宝”等几家大型切粉厂,做好增资扩产工作,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擦亮特色产业品牌。到目前止,该镇切粉年产值超800万元,“岗坪切粉”生产已初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们正在加工当地特色食品切粉。

七.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新岗冻顶茶

冻顶乌龙茶,原产于台湾南投鹿谷乡凤凰山顶,品种属软枝乌龙,是中外闻名的好茶,被誉为"茶中圣品"。新岗冻顶茶是在新岗林场的高山上种植经过改良后的新岗本地茶叶,由于新岗林场拥有与台湾南投鹿谷乡凤凰山顶相似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加上规范的种植和聘请台湾及福建的制茶师傅作技术指导,故产出的茶叶品质既继承了台湾冻顶乌龙茶的传统特色,同时又有所发展,经国内专家、台湾鹿谷农委会茶叶评审专家鉴定,新岗冻顶茶的茶色、香气可与原产地媲美,韵味甚至胜过原产地。种植方面,选取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污染,空气清新、海拔800米以上的山林地,栽植时施足底肥,采用品字型双行种植法增加种植密度。新岗冻顶茶条卷曲成颗粒状,紧结而沉重、匀整,色泽乌润而带光泽,叶表略带绿色。汤色黄而带绿色,淡而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浓醇甘鲜,入口回甘带淡淡的兰花香,略带收敛性,回甘持久而带浓浓的茶香味,可耐多次冲泡。2005年,新岗冻顶茶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殊荣后,为提升茶叶品质,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公司一方面先后在海拔1000米的天井坑茶园和1300米的大稠顶茶园种植冻顶茶300多亩,另一方面,增加销售渠道省内设立多个专卖店。包装规格有10克泡装、150克罐装、300克盒装和散装,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八.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八洞鸭

地处偏僻山区的怀集县洽水镇八洞村,村民历来都有利用河涌养鸭的传统习惯。当地独特的水土环境造就了“八洞鸭”皮薄、肉厚、骨软、不肥腻、无腥味的特点。村里的河涌水质特别清澈干净,富含各种营养矿物质。生长在八洞村的八洞鸭生长快,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胸肌丰厚,几乎没有肥肉,少有脂肪,肉味鲜美。

八洞鸭生长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洽水镇八洞村,过去曾有人吃八洞鸭时吃到黄金的故事,后来广而流传而得名。其实,除了八洞鸭黄金故事外,也由于其入口香鲜味,肉质美味的原因,得到人民的喜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八洞鸭”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闯人市场打开销路,因此饲养量不大,多是当地农民自养自吃。2001年以来,县老促会和镇的有关部门将公路修通到村委会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大力发展养鸭业,使群众逐渐树立起市场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

九.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桥头石山羊

桥头石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桥头石山羊,产于肇庆市怀集县,是一种草食性动物,因长期被放养在长有小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石灰岩山区,使得羊肉没有膻味。

桥头石山羊与其它品种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体型较匀称,四肢发达,抗病力和环境适应性强;二是皮毛多为棕色、黑色、白色,肉质和外观感可与海南东山羊媲美,深受食家青睐,在广州、佛山、肇庆等地供不应求;三是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生长快;四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益寿美容的功效。

目前,市场前景广阔。

桥头石山羊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谭脉西瓜

谭脉西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谭脉西瓜产于梁村圩内的谭脉片区域内,一年三造,个头小,约1000克左右,因产地在谭脉,因而得名谭脉西瓜。谭脉西瓜外表青绿、柔滑细嫩,皮薄籽少,果瓤鲜红多汁,清甜、蜜香、无渣,被喻为“瓜中之王”。2013年的种植面积约240亩,产量735吨,产值220多万元。

谭脉西瓜叫“小红宝”,果型小巧,单瓜重1.5-3公斤,皮薄,果肉鲜红甜爽,一年可种三造,无须轮作。谭脉西瓜的根系入土深广,对土壤条件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的是具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砂壤土。当西瓜栽后长出5~7片叶时进行摘心,待长出4~5个蔓时(即蔓长到50m左右)要选择3~4个强壮的主蔓留下,其余蔓摘除。每株西瓜株与株之间的主蔓用小竹签分开固定。当结瓜长至茶杯大小时摘心控长。一般在坐果后3 d左右进行选瓜,每株3~4个主蔓上只选3~4个生长均匀、瓜色好的瓜留下,其余的全部摘除。从而使瓜长得大小均匀一致,平均达到2 kg至3kg的标准。

关于谭脉西瓜。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梁松冈,讳壮,字行之,怀集梁村人,四十六岁时,即明嘉靖十三年,岁次甲午(公元1534年) 选贡。在任期间,他爱民如子,政绩卓越,民敬之如父,称之神君,很受上司器重,不久便升任南海县正堂,兼理(署) 番禺、顺德。一次回乡省亲,途经土名谭脉之西瓜地,吃了当地盛产的西瓜,感觉鲜红甜爽,回到南海县后,怀旧之心油然而生,故每年托亲友从梁村带谭脉西瓜到府上给亲朋好友品尝。当地人知道“神君”热爱谭脉西瓜,故形成习俗。

谭脉西瓜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岗坪镇、马宁镇、冷坑镇、大岗镇现辖行政区域。

怀集十大特产排行榜怀集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