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土特产直播 四川巴中云哥土特产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8 13:23:42

一.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长赤麻饼

四川南江县“长赤麻饼”为长赤镇三绝之一,又名“空壳子麻饼”。因其独特的中空、薄皮、香脆、纯甜、价廉而远近闻名。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之时,有一柯姓人家,以“神仙面”(白泥巴)烧饼给其儿食用,为求易熟省面而挖成中空。后此法传广为流传,因其脸上有麻子,故传为“柯麻子”、"麻柯子"、"麻壳子”。后有清朝商人向宝和,改以糯米麦芽熬成饴糖作皮料,从玉米中提炼出馅心糖、揉以面粉、芝麻、香油、置平底傲子锅炕制而成,其独特技艺为地方一绝。长赤麻饼加工工序繁杂,其材料选择精细,烤制技术过硬。脆、香、爽。口感堪称一绝!

二.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黄花

大罗黄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罗黄花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的。大罗黄花菜条丰润,色泽金黄鲜艳,肉质滋润,油分大,弹性强,香气纯正、浓郁,味道鲜脆可口。大罗黄花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罗镇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史载,民国27年就开始种植黄花,70年代,黄花得到迅速发展,年产约8万斤,曾拍成纪录片《高举红旗抓住钢,大罗黄花分外香》在全国播放。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产量达10.93万斤,曾被列入全省生产基地;二十世纪后历史最高产量达60余万斤,收入300多万元。迄今,黄花在大罗镇的发展历史已有80余年。

巴州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东西长72公里,南北长62公里。幅员面积256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 107°7′,北纬31°31′~ 32°4′。最高海拔1460米,最低海拔301米。大罗黄花最佳生长地域为大罗镇、鼎山镇、羊凤乡、凤溪乡、龙背乡、梁永镇等乡镇。

大罗黄花菜条丰润,色泽金黄鲜艳,肉质滋润,油分大,弹性强,香气纯正、浓郁,味道鲜脆可口。产品外观无意味、无冻害、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无腐烂。大罗黄花营养物质丰富,尤其是品种“七根须黄花”,其花内长有雌雄一体的7根花须,品质特优,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极高,维生素B2的含量更是大于其它同类产品,并富含大量的矿物质富,较国内其它地方如甘肃、湖南、省内渠县等地种植的“五根须”黄花的品质明显高出一筹。

2013年,巴中市巴州区经作站申报的“大罗黄花”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大罗黄花原产于巴中市巴州区大罗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巴州区境内大罗镇、鼎山镇、羊凤乡、凤溪乡、龙背乡、梁永镇、金碑乡、清江镇、兴文镇、水宁寺镇、曾口镇、三江镇、光辉乡、花溪乡、大和乡、化成镇、关渡乡、凌云乡、大茅坪镇等1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7′,北纬31°31′-32°4′,东邻通江、平昌县,南接仪陇县,西抵阆中、苍溪县,北接南江县。保护面积1500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甘蓝

南江县蔬菜种植由来已久,尤以甘蓝最负盛名,当地俗称“包心菜”,为南江蔬菜作物中的佼佼者。据记载,民国时期,南江县便划定沙河等3个生产队为蔬菜专业队,商品菜面积550亩,以甘蓝为主,随后品种逐渐增多。1982年,全县栽植蔬菜面积3000亩,其中甘蓝2000多亩,产品因其叶肥厚、脆嫩、包心瓷实、个大、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畅销省内外市场。历年来,南江县把南江甘蓝生产作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种植、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四化”战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狠抓技术开发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示范和推广,加强规范管理,强化优质服务,制定了《南江县蔬无公害输出生产结球甘蓝》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南江县作为巴中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整体推进县,南江蔬菜已成为保障川陕城市秋淡市场供应的主要菜源,还在国内大中城市占有了一定市场,产品外销量大,农民增收致富明显。目前全县甘蓝种植面积3万亩,总产量12万吨,产值达6000万元。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萝卜

南江萝卜,又称“南江高山萝卜”生长于南江县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是南江县春夏菜延后或秋冬前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南江县地理气候环境独特,在高山上栽植的萝卜吸天地灵气、聚万物精华,造就其无可比拟的内在品质,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行气、化痰、消食等功能。南江县历来盛产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南江萝卜连片种植规模大、种植区域广,是巴中市及周边地区主要供应蔬菜。历年来,南江萝卜产业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下,先后制定了南江县高山蔬菜(萝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关发展规划,南江萝卜已初步实现从良种繁育、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恒温保存、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标准和行为规范。各环节都有一套完整的服务标准,为南江萝卜大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南江萝卜实行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不但生产上实施标准化种植,包装上形式多彩多样,保存上一改传统的窖存方法,研发了恒温保鲜技术,使得一年四季市场上保证生鲜萝卜的供应。目前,南江萝卜的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标准化种植企业已达到了11家,基地面积5000多亩。全县南江萝卜种植区标准化种植面积6.2万亩。近年来,南江萝卜着力实施产品品牌化建设:通过“打绿色牌,走绿色路”,实施品牌战略。自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先后有“光雾山”等20多个优质知名品牌脱颖而出,有力的带动了整个南江萝卜产业的品牌发展。

五. 四川省 巴中 刘家坡葡萄

刘家坡葡萄一种浆果,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水果之一,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其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等。粒大、皮薄、汁多、味美,皮肉易分离,味道酸甜可口,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一般成簇生长,有黄绿色、红色、黑蓝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层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种无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酿酒或制作葡萄干。此外,还可用做装饰。葡萄因颜色鲜艳、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水晶明珠”。葡萄富含镁、维生素C和铁,有美容、延缓衰老的功效,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供能食物和滋补品。

六.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巴山银杏

巴山银杏,是四川省巴中市的著名,该品是世界上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特等优质的经济林木,树龄可达数千年,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后引种各地,历史悠久,川菜中常以银杏果入菜。

巴山银杏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而成为四川省最佳的银杏适生区而得名。大巴山山脉位于秦岭以南,横亘于四川省盆地北部和东北边缘,包括南江、通江、镇巴、万源、城口等地,境内最高峰为南江北面的光雾山。BYG

银杏又称白果树、公孙树。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银杏浑身都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BYG

大巴山以南为我国著名的第三纪植物的避难所,幸存下来的古老的孑遗植物银杏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以南的南江、通江、镇巴、万源、城口。尤以通江县的银杏资源丰富、品种优良,质量上乘,以“巴山银杏”冠名,名副其实。BYG

“巴山银杏”是世界上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特等优质的经济林木,树龄可达数千年,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后引种各地,历史悠久。BYG

“巴山银杏”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树高可达40米,胸径可达5米,一般实生苗约20年后结实,40年后进入盛产期,人工大砧嫁接后2—3年即能结实。银杏属阳性喜光向阳树种,深根系、耐旱,抗大气污染。但不耐水涝,不耐阴,抗风力差。BYG

银杏果仁俗称“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两用,通江百姓用白果做食疗历史悠久,有银杏止咳汤、白果银耳粥、白果腊八粥等。《日用本草》、《本草纲目》、《医林要集》等中医古书也将白果列为重要药材。近现代研究表明,白果及其附属产品在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牙齿虫龋、小儿腹泻、痤疱疽瘤、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方面功效显著。银杏叶提取物中含160多种成份,主要是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就有44种。银杏叶提取物还可研制成营养口服液、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其花粉、外种皮都是较好的制药原料。BYG

“巴山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可以提供大量的优秀木材、叶子和果实,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等,是良好的造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巴山银杏”树冠高大、雄伟挺拔,世界上各大中城市已把银杏作为庭院、街道和园林绿化树种广泛栽植。已有不少专家支持将银杏立为“国树”。植于商代的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古银杏树、植于晚宋的鹁鸪山鸳鸯合欢古银杏、颇受宋代苏东坡喜爱的净居寺银杏现都已成为“国宝”。BYG

七.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水煮牛蛙

菜系:川菜

口味:香辣

价格:40-80元

原料:

牛蛙350克,生菜(团叶)150克,大葱10克,大蒜(白皮)10克,姜5克,辣椒(红,尖,干)5克,料酒15克,盐4克,酱油15克,鸡精2克

制作方法:

1.先将牛蛙洗剥赶紧,剁好;牛蛙再用香辣粉拌匀,腌放15分钟。把牛蛙放热油锅内煸炒至玉白色盛出。

2.继续放油,然后放葱、姜、蒜头、尖红辣椒、香辣粉炒出香味。

3.加一大碗水,再放入煸好的牛蛙;依次放料酒、盐、酱油,等快熟时放入生菜叶,加点鸡精即可出锅。

八.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杜仲

南江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杜仲,中药材品种,四川省南江县。南江杜仲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主要以树皮入药。南江杜仲块大、皮厚、粗皮少、有效成分含量高,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药用作用,南江杜仲具有抗衰老、调节血压功能,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润肠通便、减肥、美容、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补肾壮阳和护肝醒酒等作用。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甚至认为,“杜仲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 种植历史,南江人民世代栽种杜仲、使用杜仲,对杜仲怀有特殊的感情,并逐渐掌握了杜仲的生长规律和药用特点。他们在房前屋后大量种植杜仲,不仅因为它可以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更因为它具有药用价值、可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他们采用生态环剥采收方式,对杜仲进行环状剥皮,做到剥皮而不毁树,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资源可利用率。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连片扶贫开发的整体推进,他们依托光雾山“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字号旅游品牌,把建杜仲基地和开发农村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杜仲园,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的开发发展之路。每年的“光雾山红叶节”期间 ,人们常围坐在一起,做杜仲汤、品杜仲茶、吃杜仲宴、唱《杜仲谣》••••••纯朴的山乡民俗,让城里的客人赞不绝口。吸引了上万游客来观光。呈现了一幅具有南江杜仲民情风俗的乡村美景画。 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四川省加快中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川办发〔2008〕6号)和《巴中市中药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撑。南江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南江自然生态资源和中药历史文化,大力调整中药种植、生产和加工结构,重点发展杜仲、厚朴、淫羊藿等特色优势中药,加快构建具有南江地域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进了全市唯一一家以中药种植、收贮、切片、包装为主的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百草中药材公司。全县以“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农户”模式,种植杜仲10万亩、600多万株,2011年,全县杜仲干皮贮量7100吨,枝皮13860吨,年产叶13980吨,产籽2吨。“十二五”期间,全县将建成2个杜仲现代产业园区、 2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杜仲产业将成为南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南江杜仲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九.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葱油酥

在川式糕点中,葱香口味的点心自成一格,很受群众欢迎。葱油酥葱香味很浓,香甜鲜美。由于制作时用鲜葱汁,有葱香而不见葱,因而更为佳妙。原料配方:水皮:特粉10公斤化猪油2.5公斤油酥:特粉6.75公斤化猪油3.5公斤心料:川白糖11公斤芝麻粉3公斤瓜糖4公斤花生仁1.5公斤花生油2.5公斤糕粉5公斤鲜葱4公斤食盐0.2公斤面蛋0.75公斤制作方法:1.水皮:特粉过筛后,加化猪油和水(热水和冷水)搅拌或人工揉擦。水量为特粉的40~50%,其中80℃的热水占水量的70%。先下热水,拌匀后静置,冷却,再下冷水;分多次下,边下边拌合,使粉、油、水充分融合形成面团。搅拌过程需10分钟左右(人工揉擦雪15~20分钟)。2.油酥:将特粉过筛,加化猪油揉合5分钟左右,待粉、油充分融合即可。3.包酥:按水皮15克、油酥10克的份量分料,以水皮包酥。采用“小开酥”的办法擀酥后,再包心。4.制心:将花生油、川白糖、瓜糖和芝麻粉下锅用中火炒制8~10分钟。起锅稍冷后下葱汁。葱汁系先将鲜葱洗净,晾干至不见明水时切成葱花,用炒布包住拧出葱汁。葱汁与白糖等炒过的辅料拌匀后下花生仁、糕粉,再拌匀,然后分心料。5.成型:按皮(酥皮)25克、心27.5克的比例分料包心。不用印模,用手工擀成椭圆形,刷上面蛋后烘焙。6.烘焙:用180~210℃的炉温,烘焙7~8分钟即可。冷却后包装。质量标准:规格:椭圆形块状,饱满完整,大小均匀,不翻酥脱酥。色泽:金黄色。组织:皮薄心多,剖面酥层清晰,心料有油浸感,无杂质。

十.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银耳

南江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上乘,2012年生产规模已达30万袋,年产鲜品6500吨。尤其是南江银耳,因其优良生态环境,原生态椴木栽培方式,其产品可溶性“胶原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地方的袋栽培银耳,且已列入“中华药典”,是药食两用的珍品。由南江县土产果品公司生产的光雾山牌南江银耳产品获“四川优秀旅游商品”奖牌,“光雾山”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四川巴中吴老三土特产四川正宗土特产直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