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林大酒店附近有土特产吗 翠林水城半夜去有吃的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10:21:08

一. 四川省 广安市 广安区 华翠特曲

华云市曲酒厂利用华云山优质矿泉水,吸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特曲酿酒之精华,采用“两步法”精心酿造而成的华翠特曲,曾被评为四川省优质酒。1993年7月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31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广安)

二.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大红薯

 以玉林独特土质出产的大红薯,肉质嫩滑、个大清甜、含淀粉高,久负盛名,尤以红薯干为最。种植品种有红皮、黄皮薯,年种植面积约0.85万亩,年产量4万吨,分春种和秋种两造,上市时间分别为7~8月和11~12月,产地批发参考价600~800元/吨。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点军区 车溪翠芽茶

车溪翠芽茶是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的。车溪翠芽茶条索紧结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高雅,叶底匀净明亮。

车溪翠芽茶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土城乡,因产地位于国家4A景区的车溪民俗旅游区而得名。茶区平均海拨650cm,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mm,无霜期260天,雨量适中,气候适宜,土壤疏松肥沃,极适宜茶树生长。车溪翠芽茶条索紧结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高雅,叶底匀净明亮。在湖北省第三、第四、第五届"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连获金奖。2001年在湖北省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并被授予宜昌市十大名茶称号。

车溪翠芽茶的采制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一般在3月中旬开采。要求全部采摘发育健壮的嫩芽,芽长1.2cm左右。

2、摊放

鲜叶采回后摊放于干净的竹席上,摊放厚度约2cm,摊放时间4-6h.

3、杀青

用长滚筒连续杀青机,温度180摄氏度,投叶适度均匀。出叶口处配置700w小型鼓风机,使杀青叶下机时能及时降温。杀青适度标准为叶软色暗,青草气消失。

4、整形

在多功能机或电炒锅中进行。加轻压,使茶叶组织破碎,条索紧直。

5、干燥

分初烘干和复烘两道工序,可在名茶烘干机或电炒锅中进行。初烘温度掌握在120摄氏度左右,烘时20min,烘至茶叶9成干时下机摊凉30min.复烘温度70-80度,烘20min左右,使茶芽足干折之即断,捻之成粉末时下机摊凉。

6、分级包装

制成的茶叶经剔除部分断碎芽后即可分级包装。内包装采用铝塑复合袋和易拉罐,外包装采用条式手提袋。

四.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昭关翠须“茶

“昭关翠须"茶产于风景秀丽的含山县昭关山所在的长山山脉腹地,由当代中国"茶圣"、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教授陈椽指导研制,含山县名优茶开发公司开发成功。

五.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西翠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西翠兰]岳西翠兰于1985年试制定型,当年被评为全国十一种名茶这一,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此茶选用芽头均匀的一芽二叶,精工焙制而成.茶芽形似兰花初放,色泽鲜绿,细毫显露;饮尝则滋味醇浓爽口,嫩香持久,令人心旷神怡.( 安庆)

地域范围

岳西翠兰目前主要产于县内包家、主簿、头陀、来榜、中关、古坊、田头等八个自然片,茶园面积十万亩,产量已达1000余吨,产值4500多万元。

特定品质

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岳西翠兰岳西翠兰茶产于安徽省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文化典故

取名“岳西翠兰”,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茶叶,色泽翠绿、形似兰花,产在岳西。其他缘由还有,一是翠兰茶是在岳西县东北部姚河、头陀河一带生产的历史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翠绿鲜活”的品质特征突出,因此得名。二是岳西县属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好,兰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张献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将这里命为“兰花县”。由于兰花多,这里的茶叶自然就浸润了兰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县创制的新茶在安庆地区名茶评比中崭露头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议,将这种“色翠兰香”的茶叶,叫“岳西翠兰”,得到了广泛认可。三是相传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乡境内,有一个叫兰花的姑娘,美丽娴淑、心灵手巧,所炒的茶叶质量特优。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携巨资来到晓天,高价专购兰花炒制的茶叶。由于家贫,懂事的兰花姑娘,为了给家多挣钱,就不分昼夜,拼命采呀、炒呀,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当地人为了纪念兰花姑娘,就将她炒制的茶叶叫“兰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兰的前身。

岳西翠兰原产于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主产区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为核心的姚河、头陀、黄尾、主簿、石关等乡镇:二是以包家为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图、青天、来榜等乡镇;三是以田头为核心的田头、五河、菖蒲、中关等乡镇。全县有翠兰生产销售企业600余家。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合肥、西安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窗口。

岳西翠兰的制工考究。采摘时期在谷雨前后,标准分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三个等级。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剔、摊放后再付制。手工技艺为杀青和烘干两道工序。杀青分头锅和二锅。头锅时间3分钟左右,掌握高温快杀,当青气消失,清香出现时,转入二锅。二锅温度稍低,边炒边整形。当鲜叶失重达45—50%时,起锅散热上烘。烘焙分毛火和足火,在炭火烘笼上进行。二次之间需摊晾半小时以上。足火后,略摊装桶密封。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岳西翠兰优异品质的基础。县域地貌以中低山为主体,境内千米以上高峰236座,森林覆盖率74%,为鄂、豫、皖大别山区惟一纯山区县,为国家生态示范县。本县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 0℃的年有效积温4477.7℃,空气相对湿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非常适合名优茶生产。

悠久的产茶历史、文化,让岳西翠兰流光溢彩。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岳西位于大别山东段分水岭,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自唐代以来,生产的黄芽茶、兰花茶、天柱茶、闵山茶,一直声名遐迩,经久不衰,为祖国名茶谱中的重要成员。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代名茶“岳西翠兰”,横空出世,使得岳西这一古老茶区,更是茶香四溢,引人注目。专家认为,岳西翠兰“芽叶相连,舒展成朵,形似兰花,清香高长,滋味鲜爽”,为中国名茶中的一只精品。

岳西翠兰自创牌以来,殊荣不断,受到诸多名家称赞、垂爱。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获安徽省首届茶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安庆市“十大农业名产”称号;2008年获第七届国际(韩国)名茶评比金奖。岳西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茶叶清洁化生产控制研究实施县等。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茶业专家王镇恒,校长、教授、著名茶业专家宛晓春,副校长、教授、著名茶业专家夏涛,教授、著名茶业专家詹罗九、方世辉等,先后来岳西指导工作,对岳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岳西翠兰优异的品质,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王镇恒先生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先生欣然亲书“岳西翠兰”四个大字。今天的岳西翠兰,己成为岳西县名符其实的绿色明片、美的代言。

为发展岳西这个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岳西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03年做出专项决定,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第一主线、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和农民增收第一渠道的大事来办。以每亩810——1230元的高额补助,帮助农民、企业规模发展高标准茶园基地;以生态的理念,加快无公害化、清洁化生产进程;以工业、商业的理念,定标准、打品牌;以先进文化理念,丰富提升翠兰茶业内涵与品味。岳西全县已有茶园1 2.9万亩,年产干茶2810多吨,茶业综合产值3亿元,其中茶叶产值2.61亿元,占综合产值的87%,茶叶均价9260万元/吨;开采茶园亩均产值2373元,跻身全国茶园单位产出先进行列;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近870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1000元的村达20个,年茶叶单项收入超万元的农户1000余户,从业人口30余万。茶产业由农村副业成长为岳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岳西翠兰现已注册为证明商标,其管理权归岳西县茶业协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各会员单位,遵守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科学生产,诚信经营。经常会同工商、农业等部门巡查管理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有效维护了岳西翠兰美好声誉,确保了消费者买得舒心,喝得放心。

六.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翠鸭

龙胜翠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胜翠鸭因其全身羽毛黑色带有墨绿色,呈翡翠般的光泽而得名。主产在苗族同胞居住地区,当地也叫“洋洞鸭”,意思是苗族人养的鸭。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马堤、伟江乡,数量约为5000至6000只。据《龙胜县志》记载,“洋洞鸭”羽毛黑色带翡,产青壳蛋,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养。龙胜翠鸭具有独特的体形外貌,有极高的观赏性,并且肉质细嫩无腥味,是鸭品种不可多得的遗传资源。-

据《龙胜县志》(1990)记载,很早以前,马堤苗族居住地区饲养有一种体型稍长的“洋洞鸭”(侗族语意思是苗鸭,即苗族人养的鸭)。“洋洞鸭”以黑羽毛黑脚为其外貌特征,产青壳蛋。这与苗族同胞崇尚黑色有关,苗族人喜欢穿黑衣服,包黑头巾,吃黑糯饭,也喜欢养黑色的鸭,同时认为青壳蛋具有清凉滋补作用。经过长期的选择形成了具有黑色羽毛又产青壳蛋的“洋洞鸭”。因其全身黑色的羽毛带有墨绿色呈翡翠般的金属光泽而有称之为“翠鸭”。洋洞鸭是苗族人民传统养殖的鸭品种,除了用作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洋洞鸭还是苗族同胞风俗活动的尚品。在苗族历来就有“见门笑”、抢“铺床鸭”和用鸭祭祀田神,祈求丰收年景的风俗。“龙胜翠鸭”就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苗族特有的传统风俗以及苗族群众崇尚黑色等历史条件下,苗族群众自繁自养、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

龙胜翠鸭

地域范围

龙胜县境内的马堤乡、伟江乡、龙胜镇、和平乡、泗水乡、江底乡、平等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共10个乡镇119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3′28″~110°21′41″,北纬25°29′21″~26°12′10″,保护面积2370.8平方公里,年生产总量50多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龙胜翠鸭具有黑羽、黑胫、产青壳蛋等特点,体型稍长,中等大小,喙为灰黑色或青色,羽毛墨黑色并带金属光泽,镜羽墨绿色。成年公鸭头颈羽毛为孔雀绿色,性羽呈墨绿色向背弯曲。70-90日龄屠宰,宰后皮肤白色,肉色为红色,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鸭肉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无异味,皮薄,脂肪少。(2)内在品质指标:70-90日龄屠宰采样,经检测,龙胜翠鸭胸肌鲜样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总脂肪含量明显较低于其它品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19%-22%;总脂肪为0.5%-1%;干物质为23%-25%。 (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肉鸭《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263-2004)、《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5038-2006)标准。

七.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湄潭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特定品质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种茶历史悠,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论述记载,湄潭茶叶品质佳并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

湄潭翠芽产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翠绿,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里含稀有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翠芽地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抄乐镇、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鱼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2″,区域面积1864平方公里。湄潭翠芽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109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茶身扁、平、滑,形式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栗香浓,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具备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翠芽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5-29%,咖啡碱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05-0.1(g/100g),精氨酸0.3-0.5(g/100g)、天冬酰胺2.0-3.0(g/100g)等。 湄潭翠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八.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叙永草坪翠芽

叙永草坪翠芽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黄草坪的。草坪翠芽成品茶外形尖削,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冲泡时,茶芽徐徐下沉、根根直立于杯底、如雨后春笋般,极具品饮、观赏价值。

叙永县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发展,叙永县茶叶已形成后山有机生态茶带、红岩名优茶带、向林特早茶带、黄草坪茶叶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布局。茶园面积已达36700亩, 产量2000多吨,产值近8千万元。

草坪翠芽采制于农业部认证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黄草坪,属微扁形炒青特种绿茶,此茶以福鼎大白茶的早春独芽为原料,其成品茶外形尖削,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冲泡时,茶芽徐徐下沉、根根直立于杯底、如雨后春笋般,极具品饮、观赏价值,具有“形美 色翠 香郁 味醇”的品质特点,系农业局技术人员(章继华)创制,2000年获得过几茶叶博览会银奖,2002年、2005年获两届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享有“叙永第一茶”的美誉。

2013年,叙永县的“草坪翠芽”名茶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成为叙永茶叶史上迄今为止所获的最高荣誉。

九.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彭山翠芽

彭山翠芽是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的。彭山翠芽,毫峰挺秀,汤色翠绿,香气馥郁持久、鲜醇爽口、解渴生津、回味无穷。

柘荣县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拥有千米以上高峰93座,峰峦叠峰,树林葱茸,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凉,土壤肥沃,水质优良,十分适宜茶叶生产,可谓“高山云雾出名茶”。

“彭山翠芽”基地建在海拔600至700米、昼夜温差大、云雾多、漫射光长、山背山脚林带度过为20米以上的山地上,主动对照国家有关茶叶质量标准,在种植上,实行茶区园林化、开垦规范化、茶苗规格化,在茶树培育上,采用中耕与浅耕结合,以有机肥为主,分期施肥;在茶树修剪上,采取定剪、轻剪、浮剪、重剪与台刈结合,采用物理机械防治病虫害,达到纯绿色无公害目标。

“彭山翠芽”在原料精选上采用清明前最早的“福鼎大毫”嫩芽,经过茶青验收、清洁、摊晾、杀青、理条、造型、脱毫、提香、检验、包装、入库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2007年,公司还斥资65万多元,购进50kg/h鲜叶处理量扁形茶生产线,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更提高了茶叶品质。

“彭山翠芽”先后获“宁德市首届名优茶”金奖、第二届中国“太姥杯”茶王大赛银奖、中国茶业茶文化博览会“四星茶王”、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优茶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华名优茶“东方神韵”杯金奖,现已跻身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省名牌产品,茶界泰斗不吝墨宝题写“彭山翠芽”。

京生大酒店附近的土特产店在哪里威海北站附近特产店有哪些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