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有什么特产可以带的 维西的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2 11:30:41

一. 甘肃省 酒泉 瓜州县 瓜州甜瓜

瓜州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前,由瓜州县农牧局积极申报的“瓜州甜瓜”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至目前,瓜州县已有3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该证书的成功登记颁发,将更加有效地保护“瓜州蜜瓜”的品质和信誉,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地域知名度,推动我县蜜瓜产业走上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瓜州,种植蜜瓜已有3000多年历史。近年来,瓜州县按照“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原则,不断推进蜜瓜这个具有代表性优势产业的发展。2004年,瓜州县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蜜瓜之乡”,2011年,“瓜州蜜瓜”、“瓜州西瓜”相继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哈密瓜、西甜瓜等12个特色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和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成了以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为主的5个无公害蜜瓜种植出口基地和7个千亩以上蜜瓜种植专业村。同时,全面推行蜜瓜的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认真落实建园示范引导发展措施,建成了市级蜜瓜科技示范园区1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8个、百亩蜜瓜生产示范点23个;积极优选推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性状表显稳定的新品种,形成了以黑蜜系列无籽西瓜、银蒂系列白兰瓜、金蜜、新蜜杂系列哈蜜瓜为主的三大系列30个多品种和早、中、晚分期供应基地,蜜瓜产业已成为瓜州最具代表性的农业产业,“乡有主导、村有特色、规模经营、品牌效应”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在蜜瓜产业发展中,瓜州县按照“县建园区、乡扩规模”的思路,引进农业高新技术,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典型示范、培育品牌等措施,促进蜜瓜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蜜瓜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把蜜瓜基地建设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制定《瓜州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在蜜瓜产业生产、营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乡镇、部门以及农村专业协会、农村经纪人、企业、专业大户进行扶持奖励;实行县领导包抓责任制,指导、协调、督促任务措施落实,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行蜜瓜产业技术承包责任制,“双膜双拱”、黄板诱杀蚜虫、新材料泡膜板垫瓜防虫防水、科学整枝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沼液喷洒防虫提质、蜜瓜套袋等10项蜜瓜栽培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应用,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力度不断加大;扶持和规范蜜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全县47家蜜瓜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合作社和会员、农户的利益机制,形成 “外地客商+合作社+农户”的种植营销模式;积极培育品牌,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础上,开展蜜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响做亮蜜瓜品牌,先后注册了“梦城”、“汉使张骞”牌蜜瓜商标;大力活跃流通,在瓜州县农业科技信息网、酒泉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发布蜜瓜供求信息,及时为客商和农户提供蜜瓜产销信息服务,在销售季节,开通“绿色通道”,规划修建保鲜库,为收购、储运和外销提供方便;不断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支持县内外龙头企业和运销大户与乡镇、协会和农户签订蜜瓜生产订单,提高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蜜瓜产品订单销售率连续4年达到85%以上,“瓜州蜜瓜”品牌在浙江、广东、安徽、等大中城市中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并开辟了韩国、越南、泰国等国际市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瓜州县蜜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均收入达5000余元,纯收入达7060万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51.8%。蜜瓜产业已成为瓜州县名副其实的拳头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产业,“瓜”州已然名副其实。

地域范围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介于北纬39°52′—41°53′,东经94°45′—97°00′之间。瓜州甜瓜种植区包括瓜州县行政区域内的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河东乡、三道沟镇、锁阳镇、腰站子、布隆吉乡8个乡镇45个行政村。从事瓜州甜瓜栽培的果农有1.4万户,栽培面积34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果实呈圆形、椭圆型,肉厚3.5厘米,单瓜重3.5公斤左右,含糖量14-17%。耐储运,无农药残留。无碰压伤、药害、日烧、病虫、伤等缺陷。 2.安全要求 瓜州甜瓜地理环境按照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1177-2004《A级绿色食品甜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产品按瓜州县甜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二.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麻鸭

   连山麻鸭是肉蛋兼用型的优良鸭种,具有早熟、耐寒、粗食、快长、体大、觅食性强、产蛋率高、胸肌发达、皮下脂肪少、肉嫩皮脆等优点。外貌特征:鸭苗背部有4个黑点,成年母鸭全身羽毛雀麻,公鸭羽毛浅墨色,大羽尖有白点,头尾绿豆青色。

三.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维西氽灌肠

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氽灌肠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四.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凉席

产地:中国广西环江。

特点:凉席表面光滑平整,组织致密,雅致大方,轻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可叠卷存放,展开后平整无皱,携带、使用方便。

五.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怒碗

怒碗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竹编簸箕,有的有一节底圈,有的形状像扁平的盘子。怒碗用本地所产的长竹节的篾片编制,不论大小,中间不留接头,篾片宽窄如一,光滑细致。大的直径约60厘米,小的如大碗。大的多用于盛粮食,小的作水果、瓜子盘。怒族过去吃饭不用筷子,一家人围着簸箕(也即是“碗”)用手抓吃。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怒族也用竹筷和瓷碗吃饭,怒碗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竹制器皿,有的还作为艺术品,写上字挂在家庭或宾馆的墙壁上,别有风味。

六.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宜北香猪

宜北香猪

环江宜北香猪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特定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特点:两月龄断乳猪即可制作烤、腊乳猪或白切食用,皮薄骨细,肉质细嫩,不滑不腻,味道芳香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环江香猪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20种之多,含量均比普通猪多两位以上:如谷氨酸含量是普通猪的8倍,能使人聪明的卵磷脂含量是普通猪的4倍多,蛋白质含量17.82%,为普通猪之首;脂肪含量4.3%,比普通猪含量少4倍多,使其食之清甜浓香,味道可口,百食不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可延益寿。

七.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简帕

简帕是佤族男女都喜欢的生活中不少缺少的物品,它既是一种装饰品又是友谊和爱情的信物。"简帕"一词为傣族语,意为挂包,通常称民族包。云南的傣、彝、哈尼、景颇、佤、傈僳等民族都有生产和使用筒帕的习惯和爱好。



简帕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英的工艺美术品,对于佤族青年男女来说,更是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假如小伙子收到倾注了姑娘的心血、勤劳和镏慧的筒帕时,就是获得了爱的信息,需要把自己亲手制做的礼物回赠对方。从此两相欢悦,直到结成美满的姻缘。简帕是傣族织锦的一种,从最初的麻、棉纺织发展到现在的丝、毛和棉混纺。它制作精致,式样美观,图案有彩蝶、孔雀、山茶花、小鹿、大象等,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不仅为边疆各族群众所喜爱,也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日益成为旅游纪念品中的抢手货。

八.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山葡萄

山葡萄是长白山的,也是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山葡萄属多年年生落叶藤本植物。性耐寒,喜湿润腐植土。山葡萄主要用其果实,成熟后的果实味甜酸,富含果汁,可生食,是酿造高级葡萄酒的理想材料。山葡萄浑身都是宝,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经济植物,驰名中外的近代葡萄酒,就是以山葡萄酒为原料酿制的。

九.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猪膘肉

猪膘肉又名“琵琶肉”或“琵琶猪”,是宁蒗泸沽湖畔和永宁坝摩梭人 及普火族特有的一种腊肉制品。其制作方法是:在隆冬季节,将整条肥 猪褪毛打整干净后,以肚皮居中开膛,除去内脏及骨骼,用椒盐在猪腹 内揉搓均匀,然后缝合,置于通风阴凉处用石板压之,待风干后即成为 一头状若琵琶的腊猪,可置放数年不坏,即使猫鼠虫蝇也奈何不得。( 丽江)

十.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熊胆

有“东胆”之称,取自长白山林区的黑熊和棕熊。具清热解毒、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
维西农特产品维西的特产和美食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