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特产红薯粉 湖北崇阳的红薯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23 06:19:22

一.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红薯粉丝

灌阳地处桂北地区,气温昼夜温差大,适合红薯种植,红薯淀粉含量高,从而形成了勤劳的劳动人民加工制作粉丝的传统,加之采用深井泉水酿制和传统加工工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特别是传统佳节,更是成为人们访亲拜友之佳品!

灌阳红薯粉丝选用"中国大红薯之乡"灌阳优质红薯经先进的生产工艺精制而成,产品色泽纯正,味实可口,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

红薯粉丝选用优质红薯淀粉为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天然纯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等特点,该粉丝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用开水浸泡或沸煮5—10分钟后,可凉拌、热炒、焖炖、涮火锅……一菜多吃、色美味香、主副食兼用、老少皆宜,实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备之佳品。

红薯粉,记得家里的老人说过这样一个典故,清朝乾隆帝让御厨经常做红薯粉粥吃,惊奇地发现,他那让太医束手无策的老年性便秘竟不治而愈,且胃口大开。也难怪,以前的农业生产没有污染,纯手工操作,绝对的原汁原味。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食有肉,出有车,教之以前大大进步,但是食物的美味似乎却只能回味了。

二. 广西 桂林 灌阳 红薯酒

红薯采收后,不少农户为红薯出路发愁。其实红薯加工前景广阔。如用红薯烤酒,酒醇味香,在市场上比较好销。

制作

1.蒸煮拌料; 将红薯洗干净,去尽泥沙。大个红薯切成3.3厘米见方的薯块,小个红薯可以不切。红薯切块的目的是利于蒸熟煮透。将薯块放在大饭甑内用均匀的火蒸煮熟透,倒在干净的竹簟上,将其捣烂成糊状,待其冷却到用手抓而不烫手时按每100公斤鲜薯加红薯酒曲3.5公斤~4.0公斤,均匀搅拌,待其冷却后再上缸。

2.封缸发酵; 将完全冷却的薯泥倒入预先洗净晒干的陶瓷大缸中,缸中只能装2/3的薯泥,不能装满。用薄膜盖严,用细绳扎牢,让其发酵,一般要40天~50天。

3.蒸酒; 将已发酵完全的薯泥,用晒干的瘪谷或酒糟谷拌匀,并以不觉得湿为宜,一般每100公斤鲜薯酒糊料要拌瘪谷约60公斤。将蒸酒甑放在锅上,锅内加足水,用草绳将甑周围与锅结合部密封,使其蒸汽不易冒出来。甑上放铁锅,锅中盛冷水,用竹子做成接酒槽放在铁锅下接酒,将冷凝出来的酒用酒缸盛好。当蒸煮到一定时候,尝尝酒味浓淡,至酒味很淡时,停止蒸煮。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猛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

4.密封保存; 要将酒保存留用,宜选用无沙眼破损的小口径陶瓷容器装好,用干净布1小块包扎1粒薯酒曲药丸放在酒中,然后严密封口。每100公斤红薯可产薯酒40公斤~50公斤。

特点

红薯酒不象曲酒那样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而是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红薯酒味甜、润喉,如清冽的泉水、喝了还想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了,不管你喝了多少,即使酩酊大醉,头也不痛。

功效

红薯酒具有强身健体,驱风寒去感冒的作用。感冒头痛时,将粗食盐烧得爆响,然后倒入红薯酒,便兑成了盐酒。这样喝后,感冒之类的小病便会治好。

红薯酒还具有防癌作用。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东江酥丸

东江酥丸:苏东坡性情豪放,诗词常得罪权贵,几度遭贬。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腹部问妻妾:“我这里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侍妾王朝云却笑道:“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东坡赞道:“知我者,惟朝云也!”苏东坡后将杭州酥肉改良为肉丸,取名为“不合时宜”,后人称为“东江酥丸”,也称作“东江苏丸”。

特色:味道浓香,酥软。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惠东蜂蜜

来自林场深山纯天然蜂蜜。分别:春蜜 夏蜜 冬蜜 冬蜜为最佳。

惠东县气候宜人,丰饶,风景优美。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C,平均年降雨量1805毫米。全长176公里的西枝江河贯穿全境,以两岸良田广袤的西枝江为轴心,全县可分沿海、沿江、丘陵山区三类地区,盛产海洋鱼类、贝类、水稻、甘蔗、花生、大豆和荔枝、芒果、龙眼、香蕉、柑桔等。其中白花三黄鸡、梁化梅菜、港口大园萝卜、铁冲牡砺、高潭明姜和蜂蜜等等都是著名的出口土品。惠东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既有奇峰异石,又有海湾沙滩;既有名胜古迹,又有现代文明文化,景点众多,千姿百态,栩栩生辉。他们就像一块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惠东的版图上,又似一首首长诗,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奋斗,为之添彩,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打扮,为之增辉。惠东旅游资源分布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占全县地理面积的23.7%。坐落在港口镇大星山下的海龟湾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著名旅游景点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南门海滩、平海古城、平海鹧洞滨海温泉、港口双月湾、稔山亚婆角、白盆珠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盆珠温泉、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梁化森林公园以及九龙峰旅游区、南山龙岩寺、西来古刹等名胜。还有皇思杨古围村、增光田坑城、平山镇百丘田革命老区、全省镇一级最大的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增光凤岗天然牧场——“惠东小草原”、县城南湖公园等。惠东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集山、海、泉、瀑、岛、江、湖于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五.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惠东萝卜

惠东萝卜

惠东萝卜主要分布于港口、平海镇,大园、菜园、六乡、咸台、碧甲等地的海边沙地及佛岭村的山坑高坡地。闻名海外的港口镇的“大园萝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种植于海边的萝卜,具有入口水多、甜滑无渣的特点;种植于山坑高坡地具有入口清甜、软滑的特点。两者都具有润肺、润肤、防燥、解渴、下水等功效,深受港澳地区、东南亚及当地群众的喜爱。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有专门的运输船只把萝卜大量运销到港澳、广州及东南亚地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长达30余年间,惠东的平海一直被广东省外贸部门列为萝卜为主的蔬菜种植出口基地,萝卜出口量每年不下百万吨,后因外贸出口体制变化及出口配额等原因,萝卜种植产量才逐渐减少。虽然如此,由于土质、水质和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的缘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其他地方的萝卜口感可以与这里的萝卜媲美。如今,外来游客都顺便买些萝卜带回去。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惠东肉丸

惠东肉丸

惠东肉丸选上等薯粉、白芋丝、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拌匀,佐以五香粉,还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制成粘剂,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圆状,入蒸笼时,有意捏成团状,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

七.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炸红薯片

这是小时候常见的小零嘴,有油炸红薯片和干红薯片两种。油炸的香酥脆爽、干红薯片非常有韧性,越嚼越香。如今偶尔还能在街头见到骑自行车挑担卖炸红薯片的,可惜干红著片却难寻其踪。

八.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九.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 淮阴红薯粉丝

淮阴红薯粉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阴红薯粉丝是江苏淮安淮阴的。

红薯粉丝采用洪泽湖优质纯红薯淀粉为原料,经50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采用最先进工艺,在全密封环境下,由电脑动态控制生产,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天然纯正、营养丰富、久煮不起糊等特点,食用前用开水浸泡或沸煮5—10分钟后,可凉拌、热炒、焖炖、涮火锅……,红薯粉丝又名山芋粉丝,一菜多吃、色美味香、主副食兼用、老少皆宜,实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备之佳品。

淮阴红薯粉丝

淮安市淮阴区畜禽产业协会

13283845

粉丝

十.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行唐红薯

行唐县以其特殊的气候环境、独特的土壤土质,非常适合红薯的生长。不仅红薯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而且品质好,糖分高。全县红薯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加工鲜薯80万吨,是华北最大的粉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年产红薯淀粉16万吨,红薯粉条、红薯粉丝、红薯脯3万吨。建有红薯制品专业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薯制品集散地。

惠东特产番薯粉丝乡村百味土特产红薯粉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