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特产店开门时间 哈尔滨特产专卖店地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4 20:34:25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罐虾

罐虾,属俄罗斯菜系,以焖为主,口味酸甜。

主料:大虾仁;配料:芹菜、主料:大虾仁;配料:芹菜、胡萝卜、大蒜、洋葱、姜;调料:料酒、番茄酱、淀粉、白胡椒粉、牛肉粉(没有用十三香代替)、盐。

制法:将大虾去头、壳、虾线,用盐、胡椒粉腌制后,放入鸡蛋、面粉抓匀,用油炸熟备用。锅中倒入橄榄油、奶油,下圆葱碎、西芹碎炒香,再加入番茄沙司、炸好的大虾、鸡高汤、月桂叶、百里香、髓、胡椒粉、调味焖至大虾熟透,放入大蒜碎出香味装罐即可。关键要掌握好汁的浓度,突出番茄汁的口味。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 火勺

发面和炉火烤是东北传统火勺制作必备的特点,这样做出来的火勺香而脆,深受老乡们的喜爱。可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更加快捷的手法问世了——电炉。“电炉”顾名思义是通过通电来达到加热的目的,用时短,烧出来的火勺比起传统工艺制作出的也更加美观。但是多数人还是偏爱传统火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火勺继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面,不掺有现代制作中常用的食用添加剂,这不仅保证了原料的天然,同时也使得口味更佳;

二、传统火勺的口味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香而脆。电炉火勺永远出不来炉火烤出的香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喜爱传统火勺的重要原因。传统火勺的脆更是电炉火勺无法比及的,电炉火勺烙得再和也达不到脆的程度;

三、买传统火勺的铺子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吃法,一碗豆腐脑加一个火勺,几个人围坐在路边的桌旁,边吃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和路边的花草,让人有一种舒适的坦然,也让快节奏的生活暂时放慢步子,让人有时间更多的体味生活的快乐。

传统火勺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和饱腹感,它更多的赋予人们思考的时间和回归自然的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的效率低,使得它渐渐被经商者抛弃,它正在严重的被电炉火勺所代替。

三.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松北 哈尔滨白猪

简称哈白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在原哈白猪的基础上,用苏白猪与之级进杂交,二代横交固定而育成。现有种母猪10万头左右,分布于滨州、滨绥和牡佳等铁路沿线。哈尔滨白猪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耐粗饲性能。

(1)品种特征:全身被毛呈白色,该猪体型较大、头中等大小、两耳直立、颜面微凹。背腰平直,腹稍大不下垂。腿臀丰满,四肢健壮、体质结实。成年公猪体重200-250千克,体长150厘米;母猪相应地为180^-200千克和140厘米。

2)肥育性能:8~9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日增重约587克,料肉比为3. 7,to体重115千克时屠宰,屠宰率75%左右, 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左右,腿臀重比例为28%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胭体瘦肉率45%-50%,背膘厚4厘米。

(3)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为160日龄左右,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期2-3天,母猪一般在8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公猪在10月龄,体重120干克左右开始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平均9.4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平均11.3头。06~7个,断奶时平均体重13.5千克。

(4)主要特点:该猪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和耐粗饲性能,在肥育期间表现生长快、耗料少,并具有母猪产仔多和哺育性能好 等特点。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金丝卷

制作方法:

1. 将面肥用水泡开,加1.5千克面粉和成面团,静置发酵。

2. 将3.5千克面粉加鸡蛋液(可加少许盐和水),和成鸡蛋面团,擀成大薄片折叠起来,切成细面条,刷上香油

3. 酵面发起后,对碱揉匀,搓成长条,按需要量揪成面剂,将面剂按扁。擀成中间稍厚的长方形片,把切好的面条顺长方放在方片中间,卷起来,上屉用旺火蒸约20分钟即熟。取出改刀即可。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木兰 哈尔滨干肠

哈尔滨干肠也是久负盛名。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可以生吃,而腊肠就必须得煮了吃。干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象,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建议可作零食吃。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平房 哈尔滨熏肘花

哈尔滨熏肘花属于熏制类菜肴。主要旭将煮熟的猪肘花单行摆入熏屉内,装入熏锅或熏炉熏制。哈尔滨熏肘花熏色均匀,呈褐色,不脱皮,味深入肉内,咸淡适度。

哈尔滨熏肘花的做法:

原料配方:配制老汤的标准是,清水10公斤,粒盐10公斤,酱油(原汁)4公斤,味精50克(汤的浓度在波美15度左右,色浅如酱油,味淡加盐);花椒400克,大料400克,桂皮200克,(这三种调料共同装入一个白布口袋,每煮10次更换一次),鲜姜(切丝)250克,大葱(切段)150克,大蒜(去皮)150克,这3种料也合装入一个白布口袋,鲜姜每煮5次换一次,葱蒜每煮一次更换。老汤配好后,放入锅里加热。

制作方法(原料为猪肘子):

1.剔骨:把猪肘子骨全部剔出。

2.洗刷:把附在猪肉上的血污物、油泥刮尽。放入清水内洗刷干净。

3.捆扎:用细白棉绳把剔除骨的每个肘花肉,皮在外,捆扎起来。

4.煮熟:把捆扎好的猪肘花放在100℃的老汤煮。煮时要经常清除汤内的油脂和血沫。肉下锅后,汤的温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在煮的过程中,要进行2次上下翻捣,使其熟得均匀。煮2小时后,肉熟烂即捞出,控尽汤,稍凉除去线绳。

5.熏制:将煮熟的猪肘花单行摆入熏屉内,装入熏锅或熏炉。烟源的调制,用白糖1.5公斤(红糖、糖稀、土糖均可),锯末500克,拌匀后放在熏锅内用火烧锅底,烧着锯末和糖的混合物,使其生烟,熏在煮好的猪肘花上,使外层干燥变色。熏制20分钟取出,即为成品。

九.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吴店馒头

吴店馒头:义乌传统的馒头,是义乌过去在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中必用的主食,也在人生礼俗中享用,用途十分广泛。一般食用时夹笋干、小块三角形焐肉。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哈尔滨特产专卖店地址哈尔滨机场的特产值得买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