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特产马铃薯条 甘肃特产黄皮黄心土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2 01:13:11

一.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它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二.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其方法是将圆豆子洗净,在铁锅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沙锅中,放食用盐、红枣等调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时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老少欢迎。 外地游客可到张掖路中段北侧的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杜唯成灰豆店”品尝,此店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金城灰豆王”称号。( 兰州)

三.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马铃薯

威宁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相似,自然气候特点和土壤都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威宁马铃薯以个头大、质优等特点闻名遐迩。威宁马铃薯同一品种比其他地方高出1至3个百分点。而且保存时间长,每年加工周期可达8个月。由于威宁化工、冶金企业少,给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标准的绿色食品。威宁是贵州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是贵州著名的“马铃薯之乡”。2008年6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命名威宁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四.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凉面

如果说牛肉拉面是敦厚的小伙子,凉面更象多情的女孩子,凉面摊子永远是一副琳琅满目的扁担挑,一边是五颜六色的各色调料,用高脚大碗盛着至少有七八种,另一边是金灿灿的面条,当然跟牛肉面的一样也是拉出来的,只不过捞出后用凉水过一下,稍拌了点清油。兰州凉面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勾芡过的素汤,里面有各类应时的青菜,加之芥末等凉性调料的使用,特别能打开夏天厌食的胃口,当然味道肯定会令您满意的,由于使用盘子,调料和汤较多,进食时可先喝点,就可防止撒出来。其实凉面在冬天也是可以吃的,那时的素汤将变成热的。据说有的卖凉面者手法奇异,能将其实并不多的面条蓬松到极限,使人以为好大的一盘,这都是口粮紧张年月的事了,呵呵。对于素食者和不习惯牛肉味道的吃客来说,凉面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兰州)

五. 甘肃省 兰州 七里河 兰州籽瓜

籽瓜属低糖瓜类,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形状与西瓜类似,但比西瓜小,籽就是畅销的大板瓜子。

籽瓜是一种润肺、暖胃的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记载:“籽瓜性味甘”;《本草求真》记载:“籽瓜肉汁可润肺,解心脾胃热,止消渴,消除溃肿”。现代医学证明,籽瓜富含果酸、核黄酸、尼可酸等18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利尿、润肺、健脾的功效因子,具备低脂、低糖、低热的特性,对糖尿病、肥胖症也有辅助医疗作用。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收取瓜籽为目的,利用率仅为5%左右,其瓤、皮均未被利用。若综合开发利用,其产值可提高8倍以上。

兰州籽瓜,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瓜种,是兰州的一大,是西瓜种里的一个变种,瓜形与西瓜相似,但比西瓜小,单瓜平均重量2~3公斤,表面光滑,色浅绿,套有深绿色条纹。瓜肉色黄白,较甜,含籽量多,籽大。 籽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瓜肉具有止咳祛痰、利尿解温、治疗胃病的特殊功效。籽瓜浑身是宝:瓜子可加工成籽瓜原汁罐头、低糖籽瓜罐头等。瓜皮可做瓜条、米饯。兰州籽瓜生产于兰州郊区皋兰、永登及其周围的靖远、会宁、景泰、红古、临夏、民勤、古浪、武威、永登等地。目前皋兰县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

六.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同心马铃薯

同心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位于东经105°17′-106°41′、北纬36°34′-37°32′之间,东北与盐池县接壤,东南与省界甘肃环县为邻,南与固原县毗邻,西连海原,中卫县,北接中宁,红寺堡等地。南北长102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35公里。属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在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海拔高度1260-2625米,县城在地海拔1344米。同心马铃薯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县内惠平公路沿线的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辖112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万公顷,年总产量3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群山环绕,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川地平坦,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土壤较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以黑垆土和灰钙土面积最大。黑垆土分布在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成土母质为黄土,有机质层平均厚度55厘米,疏松多孔,质地均一,为含粗粉砂粒多的轻壤土或中壤土,保水保肥性好,是县境内较肥沃的土壤。

(2)水文情况:同心县地处干旱山区,沟壑密度2.4-4.3公里/平方公里,

地表水缺乏,全县地表水分属清水河、苦水河两大流域。清水河在同心县内沿岸有双井子沟、折死沟、金鸡儿沟、长沙河四大支流,其中折死沟是同心县清水河流域的一条最大支流。地下水除局部有零星分布的泉水出露外,其余皆埋藏较深,水量小,水质差,分布不均。

(3)气候情况: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时。平均日较差为31.2°C,总耕地面积205.4万亩,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素,土质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全县境内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277.9毫米,且主要集中于7-9月份,这与马铃薯的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条件。

(4)人文历史情况:同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县名先后有镇戎、平原、同心等,1936年红军长征到同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并在同心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据清朝平原知府陈日新编纂的《平原县志》记载,当地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糜子、马铃薯等为主,特别是马铃薯,亦菜亦食,当时就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已基本建成了以预旺、下马关等乡(镇)为中心的商品薯生产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等6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T/5010-2002)的要求。

(2)品种选择:菜用薯选择克新1号、虎头、荷兰7号等品种,晚熟外销薯选择青薯168、台湾红皮等品种,淀粉加工薯选择宁薯8号、宁薯9号、内薯7号、陇薯3号、青薯2号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同心马铃薯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NY5221-2004)。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待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同心马铃薯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同心马铃薯薯型规范,大小均匀一致,薯皮光滑洁净,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同心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多,淀粉含量高,品质优,每100克块茎含水分75-82克、淀粉17.5克、糖1.0克、粗蛋白2.0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3)安全要求:同心马铃薯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NY5221-2004)。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主要按照《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要求,推行科学的包装方法,推广先进的标识技术,实现可追溯管理。同时根据同心马铃薯的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地下保鲜库贮藏、冷藏车运输等办法。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七.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热冬果

相传1300多年前,唐朝宰相魏征之母因病咳嗽不止,欲求医,又畏药苦。魏征自幼就孝,深其母爱吃梨,便叫仆人把梨汁与研成粉末的草药熬成膏,味甘而醇,魏母服后不久康复。兰州热冬果源于魏母吃梨膏的传说,冬果梨是兰州所产的佳果,辅之以冰糖煮烂,饮汤食梨,甘中加甜,美上加美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八.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牛肉拉面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九.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马铃薯

彭水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马铃薯是重庆市彭水县的。马铃薯是彭水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0万余亩。彭水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季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

马铃薯是彭水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32万亩以上,亩产在1050公斤左右,总产马铃薯达35万吨左右,主要以芋玉苕生产模式为主。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马铃薯管理协会申报的“彭水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22864。

十. 甘肃省 兰州 七里河 兰州软儿梨

兰州软儿梨,在享有“瓜果城”之赞誉的兰州,以它特殊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后成熟,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较厚,果肉硬,味道酸涩。

若藏至冬季,则冻结成冰球,食用时需置于温暖处化开,果肉则成一包香水,浆液极多,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因此,软儿梨也称"香水梨"。 软儿梨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之功效,是食疗兼备的妙品。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

甘肃特产黄皮黄心土豆甘肃特产马铃薯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