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土特产店地址查询 平顺土特产店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23 18:38:00

一.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汤南菜脯

汤南菜脯,用萝卜腌制而成,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汤南菜脯甜脆可口,消食开胃,保健美食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汤南菜脯品种多,包装好,远销东南亚一带和广东省内外。

二.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汤南面线

汤南手工面线于清朝年间传入汤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汤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历史上曾是小麦高产区,出产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高,有“乌金麦”之称,是制作手工面线的理想原料,这是手工面线在汤南得以流传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过程全凭手工将面团拉成面线。因为面线条形细而长,寓意“长命百岁”、“长长久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群众日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和各种喜庆宴会的必备菜肴。

三.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龙头鱼

龙头鱼,俗称水潺。将其鱼身切成数段,加调味品拌匀腌渍;过十分钟拍上面粉,拖挂蛋液,逐段下锅油炸。炸好捞出,再入炒锅加料烹制,用小火焖至汤汁收浓时,淋上芝麻即成
( 温州)

四.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笔架山茶

笔架山茶

五.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六. 山西省 晋中 和顺县 和顺牵绣

牵绣是在已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和顺牵绣究竟源于那个朝代?由于牵绣作品不易保存,因此极难说清这个问题。

和顺民间牵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牵绣艺术品,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和顺民间牵绣从样式到整理成形一般需要糊裱、画图、裁剪、手工牵绣等4—5道工序; 在牵绣针法的运用上主要用斜针、平针、散针绣、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布局结构错落有致 ,构图章法严谨,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和顺民间牵绣品虎跃龙蟠,龙飞凤舞,色彩鲜艳,美厚端庄,形象逼真,淳朴秀丽,刻画精妙,神情兼备,以前多为日常用品,主要有鞋垫、肚兜、帽子、耳套、枕头、荷包、针线包、粉线袋、钥匙套、坐垫、香包等,图案多以莲生贵子、二龙戏珠、十二生肖、福海无边、祥龙献瑞、丹凤朝阳、五子夺莲、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和虎、狗、狮、花草、昆虫等自然景物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的日常用品已经成为现在的民间手工艺品。

和顺民间牵绣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走向成熟化、规模化。以范素平为代表的民间牵绣艺人不断努力,精心钻研,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漏边刻绣画新工艺,其作品1999年参加了中国天津艺术协会展,2002年参加了省、市农博会,2004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获金奖,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爱好者的广泛收藏。

和顺民间牵绣在广大爱好者的共同支持下,必将大放光彩,成为太行山上的一朵奇葩。

七.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泥鳅汤

原材料多包括新鲜泥鳅、土豆丝、米线、菜干、辣椒等。做法是用油喂养鲜活泥鳅一两小时,说是去除体内泥污,去油后加少量清水,佐料还可加红酒糟、茴香、桂皮、姜、蒜等,文火慢熬即得。

八. 山西省 晋中 和顺县 阳光占酒

山西阳光占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和顺县城西40公里处,西临清漳河畔,东沿董榆县跨和顺全境通往华北重镇邢台,西北越晋中榆次直达省城太原,正西与榆社毗邻,南临革命老区左权,交通十分便利。

山西阳光占酒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西省和顺县阳光酒厂,厂址位于阳光占乡阳光占村。阳光占制酒历史悠久,从隋唐时期已开始制酒。据史料记载,明清曾是阳光占酒坊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以高粱、玉米、豌豆、香梨为原料踩曲,凭水好、曲好之优势,土法制作白酒、黄酒和醋。曾一度远销榆次、太原、河北保定府、顺德府(今邢台)、陕西和内蒙等地。

阳光占酒厂初具规模化的生产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并与1981年正式生产“红太阳”、“阳光大曲”、“隋唐液”、“双龙酒”等产品,并晋京参加评比,曾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

2005年,和顺县新一任领导班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的固有优势,确定了三县发展战略,并依托煤炭支柱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地下产业带动地上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山西天凯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依靠自身资金、人才、管理优势,共投资2600余万元,对阳光酒厂进行技改。截止2006年8月底工程全部完工,9月8日开始投料试产,10月3日出酒,经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院检测,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优级酒标准。

阳光占酒业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现代清香型制酒工艺和配方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高薪引进技术和人才,现有职工10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名。企业占地面积共13.5亩,其中生产厂区4600平方米,酒品展厅及办公区4300平方米。生产主要设备有:12头半自动灌装生产线一条,449个发酵地缸,1.5吨蒸汽锅炉1台,55吨不锈钢储酒灌8座,10吨不锈钢酒灌4座,5吨不锈钢酒灌2座,50个储酒瓷缸。企业正常运行后,一期工程年生产优质基酒2000吨,同时可转化粮食4000多吨,副产优质酒槽8000吨,可强化育养肉牛12000头,对带动当地的农牧业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阳光占酒业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质量检测设施和质量监控体系,所生产的高、中档白酒有:“和顺福”、“和顺情”、“和顺特供”、“和顺珍藏”及功能性养生酒等系列产品,具有酒味醇厚、清香甘冽、余味悠长等特点。

为推动全民创业和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公司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和“依托晋商文化,挖掘人文底蕴”为经营理念,发扬“拼搏进取、诚信务实”的企业精神,积极打造新型名牌企业。

九.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承天雪龙茶

承天雪龙茶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泰顺雪龙茶其形似龙井,以香高味醇、清汤绿叶而驰名中外,多次被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农博会评为“金奖”和“国际名茶奖”,一九九九年荣获IMO国际“有机茶证书”。

承天雪龙茶,原名银剑,产于温州市泰顺县,是著名的泰顺高山云雾茶。其外形条索扁平,挺削如剑,色泽嫩绿、白毫披身;香气芬芳,滋味浓鲜,汤色杏黄明亮,叶底色绿芽壮肉质叶形初展单一,大小均匀厂芳香浓郁、持久,状似雪龙,1985年在泰顺承天氡泉召开的泰顺名茶品评会上,被专家们命名为“承天雪龙”。1991年获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新秀》奖杯,取得农业部《名茶品质鉴定认可证书》,现被正式列为浙江省地方名茶。承天雪龙属于扁条形炒青绿茶,形似龙井茶,而品质则异,据三省茶叶专家鉴定,“承天雪龙”挺削似剑,刚劲有神;色泽翠绿,白毫披身;香气芬芳,滋味浓鲜,汤色杏黄明亮,叶底色绿芽壮。

承天雪龙采于春分前后,全年春、夏、秋三季均可采制,品质以明前茶为最优,因其清香持久,甘醇爽味,可谓茶中极品,多次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金质奖、名茶奖。2001年承天雪龙商标获温州市知名商标。

十.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店芦笋茶

芦笋茶是采用鲜芦笋为原料,当芦笋植株分枝刚刚展开,分枝上的腋芽苞成丛状,芦笋的针状拟叶尚未展开时,将其采摘下来,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工鞣制烘炒成。其干茶色泽和用90度开水冲泡后的茶汤,清澈碧绿,悠香阵阵,香气清鲜,透澈心肺,历久不衰;初入口时有微苦感,过喉则爽快流通,无任何不良味觉,过喉后,口中还有余香,鲜爽而有微甜味。芦笋茶保留了较多的芦笋腋芽苞的天然物质。其中矿物质、芦丁、芦笋皂甙保留鲜叶的9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芦笋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研究化验表明,芦笋茶中保留的芦笋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均有一定效果。

平顺特产经销商地址查询山西平顺县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