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特产艾草粑粑 广东特色小吃艾草粑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1 20:15:02

一.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艾米粑粑

在春天里吃艾米粑粑是宜春人的习俗。将最鲜嫩的艾草捣烂,与米粉团成半个拳头大小的团子,用笼屉蒸熟。墨绿色泽,沾上加糖的黄豆粉,带来春天的味道,寂寞了一冬的味蕾立刻能活跃起来。当季时宜春城大街小巷随处都有流动小摊贩卖。

二. 广西 百色 平果 艾草粥

艾草粥

桂西一带壮族民间夏令食品。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增进食欲的功能。当地群众每到夏天,都喜欢采摘鲜嫩的艾叶,洗净放入锅中与大米一起煮粥食。

三.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水晶粉葛

水晶粉葛

粉葛又名鸡齐、甘葛等,为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浑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温、泄泻、痢疾、风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

当今人们崇尚绿色消费,以回归大自然。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保健食品,葛粉美食热正在世界各国兴起,通过分离深加工的葛粉、葛膏、葛冻、葛汁等葛产品,在日本、东南亚、欧美市场十分热销。葛粉制作的口服液、葛冻罐头、葛根混合精、葛粉大红肠,特别受妇女、儿童和老人欢迎。

近几年来全镇种植粉葛面积约有3000亩,预计年产鲜葛5000吨。

四.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粑粑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丽江,居住着勤劳的 纳西族人民。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多种食品,其中尤以丽江粑粑闻名滇西一带,素有“丽江粑粑鹤庆酒”之称。

关于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是 纳西族独具的风味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 徐霞客游记》中即有记载。其特点之一是色、香、味俱佳,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用丽江出产的精细麦面,加注从玉龙雪山流下来的清泉合成面团,在大理石石板上抹搽植物油,再擀成一块块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后卷成圆筒状,两头搭拢按扁,中间包入 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锅文火烤熟煎成金黄色,即可制成。丽江粑粑分为咸甜两类,可以根据各自口味任意选用。其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有的加喝 酥油茶,更是其味无穷。在古城四方街,有许多专营丽江粑粑的铺子,多为成年女子经营,她们有着娴熟的技巧和精湛的手艺,生意红火,顾客盈门。

丽江粑粑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易变质变味,做好后放置数天,不会发霉,无论带着出远门或将它作为礼物馈赠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你都不用担心,只要到时候把它拿出来随便地蒸或煎一下,它依然酥脆香甜。丽江粑粑过去曾经是马帮商队备用的 干粮,就因其放置多日不会变质变味,倍受旅人喜爱。

原料

好的 土豆薯块肥大而匀称,皮脆薄而干净,不带毛根和泥土;无干疤和糙皮,无病变;无虫咬和机械外伤;不萎蔫、不变软,无发酵酒精气味;薯块不发芽,不变绿。

食材

香米50克,其余不需要。

调料

蜂蜜2茶匙,白糖2茶匙。

做法:

(1) 芝麻炒黄 ,与白糖、20克 猪化油及 玫瑰糖拌匀备用(无玫瑰糖可加入适量食用香精)。

(2)将1克小苏打及适量清水调匀后加入面粉内合匀,在案板上揉成长条形,擀得又长又薄,然后用60克猪化油均匀涂在面皮上,用手卷成筒,切成10节。

(3)把切好的面卷压扁,包上制好的糖馅,擀成15厘米左右的圆形粑粑,共做10个。

(4)平底锅坐火上,烧至七成热,在粑粑面上涂猪化油,放锅里焙3-5分钟翻过,一面焙一面涂上猪化油翻过,15-20分钟左右即可装盘食用。

五.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仙进奉荔枝

增城仙进奉荔枝(区域品牌)-增城区农产品推广中心

品质特色

增城仙进奉荔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以肉厚多汁,蜜香甜著名。在增城有过百年栽培历史,清代为宫廷贡品供皇帝品尝。

品质特性:增城仙进奉荔枝树形半圆头型,较开张,树势中等。迟熟,果实在7月上中旬成熟,比糯米糍迟熟7~10天。果实扁心形和心形,果肩耸起,果皮颜色鲜红,皮厚而韧,裂果少;果较大,平均单果重25克;果肉厚,蜡黄色,有蜜香味,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9.1%,总糖含量16.2%,可滴定酸含量0.11%,维生素C含量30毫克/100克果肉,可食率达79%,焦核率达85%。

产品区域独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带,山地以红壤和赤红壤土为主,富含钾、磷等养分,特别适合荔枝果实生长。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和早春低温干旱,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春末和夏季高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荔枝的开花结果和营养积累。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增城荔枝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所产出的增城荔枝清甜、爽口等特点,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名优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已具有极高知名度。

加工工艺特点:1、荔宴会。用荔枝作为食材入菜,煎煮炒炸各显精彩,是荔枝季在增城的一大特色,增城各大餐馆、星级酒店都会在荔枝时节推出精心泡制的荔枝宴,品种达数十种之多,既有名贵海产、山珍一起制作的高端菜肴、点心,也有与增城土配伍烹调的特色菜式。2、荔枝干。增城鲜荔枝加工干制,历史悠久。成品肉厚,味香甜,营养丰富,能补血滋脾,历来为自尝及送礼佳品,远销国内外。

六.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黄塘头莱

正果镇黄塘头菜有数百年历史,历代贡品,因主要在正果镇黄塘村种植正宗而得名。黄塘头菜属于“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采用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头菜,所产头菜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七.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派潭凉粉草

派潭凉粉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用它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派潭凉粉草历史悠久。据传是在 100多年前从广西引进的。据林纯煦、何庆功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增城县农业调查报告》记载,该县每年出口凉粉草5000担,主产于牛、贤、梅都,每担售价5~10元,可见当时凉粉草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1949年后凉粉草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全社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超历史水平。平均亩产800斤左右,高产的达1600斤。2006年派潭镇凉粉草栽培面积达6000亩,产量一般在400公斤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周边城市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派潭凉粉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增城市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中新镇、朱村街道办事处、荔城街道办事处、增江街道办事处7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水南白蔗

水南白蔗盛产于增城市新塘镇水南村。该村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土肥美,适宜种植甘蔗。白蔗扎根深至3米开外,茎秆长5-6米,且冬至过后其生势仍然壮旺。该产品的特点是:蔗汁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掷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称。

水南白蔗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掷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称。水南白蔗栽培历史悠久。《广东新语》记述:“增城之西洲,人多种蔗,种至三四年,即尽伐以种白蔗。白蔗得种蕉地,益繁盛甜美。而白蔗,种至三四年,又复种蕉。……蕉与蔗相代而生,气味相入,故胜于他乡所产。”每到收蔗季节,各地商贾云集,争相购买,远销外省及港澳市场。

九.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派潭烧鸡

    烧鸡秘制法原始地道,用柴烧红煤炉,放入原只本地生鸡,离火高温焖烧15分钟,由于基本不用炭火,鸡身不容易烤焦,而且没有烧炭味,鸡香自然浓郁。

十.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王富来腊肉

王富来腊肉为广式腊肉,选取新鲜猪肉、白糖、盐、汾酒、酱油深加工制作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依照民间习俗天然生晒,腊肉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咸甜味协调,具有糖、酒与肉混合后的醇香腊香味。2002年,王富来成为增城腊味生产企业第一家申报国家商标的私营企业。2005年,王富来腊味厂顺利通过国家QS认证,成为增城同行业中最先获得国家QS认证的企业。2009年增城腊味行业中首家获得”广州市著名商标“。

“以人为本、健康食品,做良心企业”为宗旨,提升品牌知名度,让王富来腊肉成为餐桌上一道佳肴。

艾叶粑粑湖南道县特产艾叶粑粑是哪里的特产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