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特产小黄鱼 小黄鱼是哪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5 02:02:59

一.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咸菜大黄鱼

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浙江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二. 辽宁省 丹东市 东港 东港杂色蛤

东港杂色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港杂色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杂色蛤,是贝壳类海产品,隶属帘蛤科,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称花蛤(huage),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gala)。

杂色蛤是丹东特色水产品,丹东大鹿岛生产杂色蛤历史悠久,滩质好,无污染,产品远销国内外。在产地食用杂色蛤可一饱口福。岛上冷冻加工的冻蛤、制作的罐头亦可在岛上买到,带回家乡馈赠亲友。在日本等地区,丹东产的杂色蛤是同种贝类中价格最高的。

贝壳韧带外在,位于后方。主齿加上前侧齿有3个。双闭壳肌。套线湾三角形或圆形或缺乏。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

东港杂色蛤

地域范围

东港杂色蛤主要产自位于东港市境内的潮间带滩涂,地域保护范围:东界自东经124°05′25″,北纬39°49′44.18″至东经124°06′00″,北纬39°44′26.23″;南界为0米等深线; 西界自东经123°30′49.94″,北纬39°47′38.33″至东经123°30′52.81″,北纬39°45′24.56″;北界为陆地海岸线。面积2.42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 东港杂色蛤是一种海产小型双壳贝类,壳坚厚、卵圆形、极膨胀、壳高、壳长比例不一,小目面宽,呈椭圆形或略成梭形,韧带长且极突出,贝壳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2)内在品质东港杂色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东港杂色蛤每百克含蛋白质8.37克、 钙324毫克、铁75.9毫克、磷70毫克、硒0.6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养殖管理,严格执行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97)、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 菲律宾蛤仔养殖技术规范(NY5289-2004)等海水水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国家标准。

三.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葱油黄鱼

将黄鱼放入炒锅沸水中,加姜、葱、酒、煮沸加盖改用微火,鱼嫩熟时捞起装盘。除各味调料外,盖以葱花,再浇上约九成熟花生油。此菜鱼嫩葱香,调味淡雅,本味突出

( 温州)

四.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嘉洋真味小黄花鱼

真空独立小包装,美味小零食,16元/250克

黄花鱼又名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17.6%,

脂肪2.5%,矿物质1.3%;含多种维生素,烟酸及钾钙磷硒等.

黄花鱼性味甘平,具有补虚益精,调中止痢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神疲力乏及痢疾.

注意:不宜多食,否则易引发疮毒.

黄花鱼汤用于病后体虚,食欲缺乏,夜卧不宁;黄花鱼莼菜汤用于消化道肿瘤伴有肠胃功能不良,厌食,消瘦;冬笋炒黄花鱼用于消化道肿瘤,厌食,消瘦;胡椒沙仁蒸黄花鱼用于脾胃虚寒,腹部胀痛,食欲缺乏;黄花鱼粥用于病后体弱食少神疲力乏

黄鱼(黄花鱼)营养价值剖析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义名“石首鱼”。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大小黄鱼和带鱼一起被称为我国三大海产。夏季端阳节前后是大黄鱼的主要汛期,清明至谷雨则是小黄鱼的主要汛期,此时的黄鱼身体肥美,鳞色金黄,发育达到顶点,最具食用价值。

≮功效≯

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宜于食用。贫血、头晕及体虚者更加适合。

≮适用量≯

每次80~100克。

≮特别提示≯

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

五.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文蛤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是近几年来闻名中外的新四大名产之一。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表,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的光滑似漆的壳皮。小形个体贝壳花纹丰富,变化多端;大个体则较为恒定。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区的细沙或沙滩中。文蛤肉细味美,蛋白质含量13.19%,除熟食外,还可以干制或做罐头。文蛤的药用价值也较高,古代医学认为食用文蛤可治恶疮,现代医学认为文蛤软体、消化育囊的提出物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文蛤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贝类之一。日照沿海文蛤资源丰富,拥有适宜文蛤繁养殖的潮间带滩涂近2万亩。1993年以来,对虾与文蛤池塘混养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规模达5000亩左右,年产文蛤近1000吨。

六.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黄鱼鲞

用鲜黄鱼剖肚盐渍晒干后,称为黄鱼鲞。经过精细加工的舟山黄鱼鲞,洁白、形圆、味鲜、咸淡适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有开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黄鱼鲞加生姜清炖,可供妇女产后补虚。黄鱼鲞烤猪肉,是定海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只最有特色的地方名菜。

七.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雪菜大黄鱼

雪菜大黄鱼,又称大汤黄鱼,是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名菜。雪菜大黄鱼,选料和制作都十分讲究。选取新鲜大黄鱼,洗净后在背部两面肉厚处用刀略划几个口子,用本地种植的雪里蕻腌制的咸菜切成末,冬笋切成薄片,备用。然后,将大黄鱼用油煎至两面稍黄,烹入黄酒,加盖焖片刻后,加水、加姜、放入雪菜,笋片以及食盐、味精,用猛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烧数分钟,待汤汁呈乳白色时,撒些葱末,即可装碗,把汤汁倒入碗内即可。大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雪里蕻咸菜,质地脆嫩,鲜美可口,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味。以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雪菜大黄鱼,具有鱼肉嫩,菜香浓,清口鲜洁,营养丰富的特点,倍受食客青睐。

八.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网油黄鱼

剖开黄鱼,去鳃及内脏,洗净,鱼背斜剐十字花刀,用调料擦透,渍10分钟。然后将馅料(香菇丝、肉丝、笋丝、虾米等炒成)塞进鱼腹,合拢剖口,用猪网油包裹起来,再用另一张涂抹蛋糊的猪网油包在外层,拍上干淀粉。黄鱼下锅旺火炸至外层结壳,改用微火浸炸,继又改为旺火炸至外层酥脆,呈金黄色。入盘时衬以糖醋罗卜丝,配花椒盐

( 温州)

九. 辽宁省 丹东 东港 银杏树

丹东市银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树龄在80年以上的近千株,树龄在30年以上的4000株。东港市孤山镇圣水宫前的“银杏王”更是全国闻名,这两株雌性的“银杏王”植于唐玄宗年间,距今已有1300年,树高35米,主干粗,3个成人张开双臂合抱才能抱过来。夏季,人在树下仰视,白日不见天色,夜晚不见星光,秋季落叶时树下能积一尺厚叶片,果实每年都达数百公斤。1984年,银杏树被定为丹东“市树”。目前,市区用银杏树绿化成型的有六条街道,有1600余株,加上公园、市郊银杏树,总计4000余株、为全国罕见。银杏全身是宝。果实白果可治疗肝病、气管炎(食多者易中毒),果仁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银杏酸、银杏醇、抗衰老素,适量食用可以解酒,煨熟服食缩尿、止泻,有滋补保健作用;银杏叶中提炼冠心酮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银杏根含白果苦内脂,治疗妇科病,兼作水田肥料和杀虫剂,银杏木是上乘的装饰材料。银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银杏果实白果出口港台、日本、东南亚、西欧、美国,每斤价格50元,且有抢购之势。银杏属珍稀高效树种,寿命长,结果期可达800多年,被誉为树中之冠。天然生长,一般25~30年挂果,人工嫁接,可提早15~20年结果。银杏果实产量高,按“矮密早”方法栽培,每亩110株,5年开始挂果,株产1.5公斤,价值30元,每亩收入3000元,以后每年成倍增长,8年后每亩平均产值1~2万元。丹东地区将银杏作为高效林业予以开发,银杏育苗238亩。( 丹东)

十.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坡贡小黄姜

坡贡小黄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关岭自治县“坡贡小黄姜”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核通过,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关岭小黄姜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并多次在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目前,年产量达1.5万吨。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位于东经105°51′43″—105°62′05″、北纬25°99′22″—26°05′92″,地处关岭县城东北面,距镇城39公里,东与黄果树管委会毗邻,北与镇宁县、六枝特区接壤,地势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全镇土地总面积59.1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1个村民组,53个自然村寨。2009年末,全镇总户数为4535户,总人口20553,其中:农业人口为20215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1622.5小时,年积温4630~5700℃,年降雨量12050.1—1656.8mm,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占全年雨量的87%,最适宜小黄姜的生长发育。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栽培植物,既是民间最普遍使用的调味香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味辛,性温,入肺、胃、脾。“坡贡小黄姜”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分品种,共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组成可归属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庚烷三大类。生姜具有提高消化酶活性、保护胃粘膜细胞、抑制血小板凝聚、降血脂、抗肿瘤、抗运动病、消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腐抑菌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色泽、质细、纤少、油富、丰满、昧美、汁丰、色鲜著称。生姜按用途和收获季节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股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除做调味品外,还可炒食,做姜糖等;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作调味和药材。

与其他产区生姜相比,“坡贡小黄姜’’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l、单产高,增产幅度大。单株产量1.5 kg,亩产高达3000kg以上,产量稳定,质量较好。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纤少、油富、丰满、味美、汁丰、色鲜著称。

3、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而其他大姜一般有15~20个。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进入10月份后,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而壮。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其他种类的姜数量少,但根粗壮,姜块大小适中,商品性状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坡贡小黄姜”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

6、达到药用标准。纤维细小,硫含量低,姜油酮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等药物成分较高,完全达到药用标准,价值高。

7、生长环境无污染,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原产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是坡贡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坡贡小黄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加之长期的传统培植,使小黄姜成了众多优良品种中的佼佼者。很早以前坡贡人民就开始种植小黄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姜农在生产管理上一直沿袭传统习惯,产量稳定,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制约,尚未形成大规模商品化经营,仅以初级农产品形式作为原材料销往外地。目前“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远离农业发达地区,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保持原生态,农作物种植方法基本上沿袭传统习惯。由于种植区域内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年平均气温不高,因而当地原生农作物极少发病,加上“坡贡小黄姜”本身是当地原生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因此“坡贡小黄姜”的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平均株高60 cm,分枝数11个,单株经济产量1.5kg,亩产3000 kg以上,春季种植,秋、冬季采收。“坡贡小黄姜”采用传统种植方法,采用未受到外来基因污染的当地原生姜种,施肥用的是农户饲养牲畜产生的农家肥及少量复合肥,不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硬化、费力下降、影响生姜质量的尿素等化肥,更不使用农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坡贡小黄姜”品种。

“坡贡小黄姜”全株有芳香味和辛辣味,姜块个体适中,表皮淡黄,肉质细腻,纤维含量少而细,皮薄肉嫩、辣味浓香,色泽鲜润,重金属含量极低,品质独特,完全达到药用标准(质量高于食品标准)。“坡贡小黄姜”的独特品质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水质、土壤成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种植方法而形成的。“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没有工业污染,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不使用保鲜剂,是真正的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近年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委镇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考察,全镇土地、气候均适宜种植小黄姜,决定在全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小黄姜种植产业,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小黄姜,通过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寻求销售市场等服务,争取尽快让“坡贡小黄姜”形成产业化,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加附加值,为农户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坡贡小黄姜”在本地已具有一定市场,且种植小黄姜是种植玉米和水稻收入的5倍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激发了群众种姜的积极性,小黄姜种植在当地己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

日照特产大黄鱼怎么吃日照特产小黄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