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胖东来有哪些许昌的特产 许昌胖东来可以带走的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4 04:23:22

一. 河南省 许昌市 建安区 许昌腐竹

许昌腐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许昌腐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淳朴之美——许昌腐竹

腐竹是集环保、营养为一体的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腐竹因其油亮的色泽、细腻的质地和香醇的口感,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许昌县河街乡是腐竹的起源地。据考证,唐代《中岳颍川志》、元代《许州志》、明代《许州稗史》、清代《许昌县志》等许昌地区的史志中均有对腐竹原料选材、制作工艺等内容的详细记载。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昌市的腐竹产业在经营管理上由分散走向规范,并且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融合,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2012年3月,许昌腐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在品牌的推动下,许昌腐竹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产品远销北京、山东、陕西、上海等省市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

与此同时,全国最大的黄豆市场在许昌县河街乡应运而生,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200多家黄豆经销商,日销量平均在400吨以上。河街乡的豆制品生产形成了以腐竹为主,包括豆皮、豆丝、植物肉、豆腐在内的5大系列10多个品牌的产业链。

此外,腐竹产业还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和印刷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腐竹生产的下渣可以作为猪的饲料,因而当地很多农户既是腐竹生产专业户,也是养猪专业户,河街乡已发展养猪大户5000多户,年生猪存栏4.5万头,成为“许昌市生猪生产基地”。

二. 河南省 许昌 建安区 粮食

许昌县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产粮大县,档发、腐竹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 许昌)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四.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长葛腐竹

产品名称:长葛腐竹

产品产地:河南长葛

产品特点:呈浅黄色碧玉色,具有枝条形状均匀,色泽油光发亮,耐浸泡,有筋力,清香爽口,营养丰富,荤素皆宜,便于贮放。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

产品功能:长期食用对糖尿病、高血压、软化心血管有一定功效。对老年体衰,病后虚弱,有进补体质,健身抗衰之功效。

产品简介:长葛腐竹产于河南长葛。本品把籽粒泡满,富有光泽的青、黄豆经脱壳、浸泡至膨涨发硬,磨成粉状,煮浆后甩干过滤3次,以无浆水为准,蒸汽加热,熟浆再次筛浆过滤、上浆除杂质,再放入锅内保持温度在60-70℃,约十分钟后取出腐竹,经定色,六、七小时烘干。最后验质、包装即为成品。

五.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银梅口乐

银梅是选用优质金银花、乌梅、蜂蜜、米醋等原料,运用现代发酵工艺、科学提炼、精制加工而成的发酵型饮料。银梅主要采用天然原料,其配方合理,气味芬芳、清爽可口、酸甜适中,药香含蓄而沉稳。

六. 河南省 许昌市 魏都区 红薯粉条

许昌市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传统,该市因势利导,制定“三粉加工”发展规划,率先从红薯深加工实施突破。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红薯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实行规范化种植,在全市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经种植红薯48万亩,年产鲜薯80万吨,加工“三粉 ”12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大省市,深爱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经先进技术脱脂净化处理,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七.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石象豆腐

石象豆腐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石象乡的。石象乡生产的豆腐“质地细嫩、弹性好、有光泽、后味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石象豆腐”的美名因此传扬。

“石象豆腐”又名“常庄豆腐”,主产地在长葛市石象乡常庄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常庄村生产的豆腐就销往长葛市区和石象乡周围的几个乡镇,并以吆喝“石象豆腐”品名为主。由于该村生产的豆腐“质地细嫩、弹性好、有光泽、后味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石象豆腐”的美名因此传扬。

曾几何,提起“石象豆腐”,不少的长葛人甚至许昌人都会回味起胡同里悠扬、浑厚的吆喝声,熟悉的人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真叫一个香”。然而,往昔走街串巷的“石象豆腐” 如今摇身一变,成功注册了“葛天石象豆腐”商标。此举不仅赋予传统豆腐生产崭新的时代内涵,且品牌的影响力逐年扩大。

目前,该村有规模的豆腐加工厂已达6家,带动规模饲养场3家,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30余人,人均月增收600多元。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九.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十.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禹州粉条

禹州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活折,是禹州传统的名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禹州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许昌必买十大特产许昌小吃河南胖东来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