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双月湾特产店推荐 惠州双月湾有什么好吃的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0 14:47:38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港口大园萝卜

港口大园萝卜是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大园村的。大园萝卜是大园人的主要家产品,自1784年开始种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大园萝卜形状长圆,尾略细,外表雪白且富有光泽,肉质清亮透明,其以清甜、爽口、无渣而远近闻名。解放前已出口香港,享有盛誉。

惠东萝卜主要分布于港口、平海镇,大园、菜园、六乡、咸台、碧甲等地的海边沙地及佛岭村的山坑高坡地。闻名海外的港口镇的“大园萝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种植于海边的萝卜,具有入口水多、甜滑无渣的特点;种植于山坑高坡地具有入口清甜、软滑的特点。两者都具有润肺、润肤、防燥、解渴、下水等功效,深受港澳地区、东南亚及当地群众的喜爱。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有专门的运输船只把萝卜大量运销到港澳、广州及东南亚地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长达30余年间,惠东的平海一直被广东省外贸部门列为萝卜为主的蔬菜种植出口基地,萝卜出口量每年不下百万吨,后因外贸出口体制变化及出口配额等原因,萝卜种植产量才逐渐减少。虽然如此,由于土质、水质和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的缘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其他地方的萝卜口感可以与这里的萝卜媲美。如今,外来游客都顺便买些萝卜带回去。

二.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蒜蓉观音菜

蒜蓉观音菜

观音菜:溪石孕育清甜菜观音菜是南昆山特有的一种石蒜,生长在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溪边、石堆中,叶子类似韭菜,味道微辣、淡香,可以作为佐料,一般都用来做主菜。观音菜有个神奇的传说,早年南昆山遇到大旱时,受观音大师的甘露滋润长出石蒜,帮助人们度过危机,人们为了纪念观音,便把石蒜称为观音菜。

观音菜的做法很多,但是蒜蓉做法最能吃出它的独特味道。丹枫寨的师傅先将蒜蓉炒香,再放入观音菜,快速翻炒一两分钟,出锅。这样做出来的观音菜清甜爽滑,嚼在嘴里只感觉到齿颊之间满是浓浓的乡野之气。

三.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作佐料精制而成。其以“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时,龙门米饼有“永清饼”和“蓝田饼”两种。“永清饼”个体较茶杯口大些,“蓝田饼”似钱币大小。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2001年县有关质检部门为龙门米饼制定了质量标准,促进了龙门米饼的销售。全县2002年米饼总销售量逾1000万只,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并远销港、澳、台等地。

四.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功武萝卜

功武萝卜是广东惠州龙门县的。

功武萝卜易种,快长,高产,肉嫩,质细、无渣、味甜。种植面积达2000亩,主要销往广州、增城等地,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

五.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金牌酿大肠

金牌酿大肠

金牌酿大肠,这道菜是用油炸过的猪大肠来包咸蛋黄的,外酥里嫩。

制作流程:1、将猪大肠先切去内油,然后加入盐、面粉、抓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2、咸蛋黄加盐、味精捣烂,酿入大肠内,用绳子捆好二头,用开水煮熟挂起吹干待用。3、烧锅下油,待油温100度时,放入大肠炸至金黄切件即成。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铁冲蚝

吉隆镇:南坑菜脯、招贤蚶、东各蚝。

吉隆镇招贤村:蚝、蚶。

七.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蜂蜜醋

蜂蜜醋是龙门县养蜂研究所最新研制的蜂蜜产品之一,以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材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食用醋,它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有机酸(如苹果酸、洒石酸、柠檬酸、乳酸等)、微量元素(如镁、铁、钙、钾、磷、钠等)及多种维生素(如B1、B6、B12),酸甜可口,酸味柔和,深受顾客青睐。蜂蜜醋的包装有180克和500克两种。2002年总产量800吨,产值1520万元,产品远销港澳台等地。

八.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冬笋蒸腊肉

冬笋蒸腊肉

一周风干香嫩笋最普通的做法都是独特的美味,因为原料来自南昆山。南昆山遍山毛竹,冬季,当毛竹的竹笋生长于地下还没有出土的时候,挖掘出来的就是冬笋。冬笋的肉质幼嫩,味道鲜甜,爽脆可口。腊肉也是南昆山的,山里的居民们每到冬天就会把家里的肉类用盐腌制,之后洗净,再挂到外面自然风干。只一个星期,就能吃上最美味的腊肉,也只是一个星期,之后的味道就再不如前了。

九.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惠州竹编

竹编艺术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惠州竹编工艺品多见于桥东新民街晒布场的竹器手工业以及城郊个体生产者。解放前,晒布场已形成以生产竹器用具为主的专业街,有30多户人家独立经营竹器业。主要产品有竹台、竹椅、竹床、竹箩、竹篷、竹扫等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

解放后,1954年成立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址设于新民街,有职工30—40人;1956年成立竹器社,职工300多人;1956年合并为惠州市竹器厂。1974年,市竹器厂分设了竹器工艺厂。自此,从原来以生产生活用具、农具为主发展为生产竹器工艺品。

竹器工艺厂最初由秦吉安、陈伦发、李淑凡、杨杏华等人为骨干,试制工艺产品。1976年起大量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竹帆船、竹笔筒、竹香炉、竹花瓶(包括竹壁花瓶)、竹器玩具(孔雀、剑等)以及竹编装饰品。1979年,产品达到110多种,生产工人90多人,产值每月可达2—3万元,最高达到4万元。产品均由外贸部门包销出口。

制作竹器工艺品,要选取质地优良的苗竹、黄竹为主要材料,经过浸药杀虫消蛀,再经过车筒、喷漆以及画面、贴、刻等装饰工序制成产品。具有造型朴实大方,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如竹帆船造型精巧逼真;笔筒、挂壁花瓶简朴美观;还有竹剑等,也深为儿童喜爱。有的产品既实用又可供欣赏,有一种扇帽,编织得色彩斑谰,可当扇子,可作帽子,别具一格。

1984年以后,竹器产品销路不断下降,成本不断增加,竹器工艺品生产也随之下马。现只剩下少批量的对外加工项目,主要产纸鹞骨(做风筝的材料)以出口香港、西欧等地。

惠州双月湾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惠州双月湾特产去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