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哪些特产梧州没有 广西桂林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1 15:17:51

一. 广西 梧州 苍梧县 古凤荔枝

古凤荔枝以其“核小肉厚,蜜味清甜”为著称,年产1800多吨,适于鲜食和加工,供不应求。另二种稀品种为江口荔枝和沙头生态迟熟荔枝,分别产于藤县太平镇江口村和苍梧沙头镇,由于比其它荔枝迟熟7-10天,因而更显珍贵。

荔枝的优良品种,古称南方珍果。产于新地、大坡、林水、广平、人和、沙头等镇。其品种有:糯米荔、胭脂红、鸡心荔、状元红、玉绣球、黑叶荔、丁香荔等。尤以原林水乡古凤村产的黑叶荔远近驰名,据《广西荔枝志》品种鉴定,“古凤荔枝”属“禾荔”,为古凤人的祖先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从广东迁来引入种植的,已有600多年历史,果大皮薄肉厚、肉质爽滑,核细、清甜、且含蛋白质、脂肪、磷、铁和维生素等,一贯被视为珍贵的滋补品,可治脾虚久泻、哮喘、胃病腹寒、疝气痛等症。荔枝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荔枝干、糖水荔枝罐头。明代诗人董传策曾用“铁树婆娑落子红,方苞剥出水晶龙;炎荒正惹长卿喝,却啖琼浆半洗空”的诗名来称颂古凤荔枝。

二.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新华牌系列电池

梧州新华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主导产品R20、R14、R6C型电池是广西名牌产品,R20型电池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AA型氢镍可充电池是最新高科技产品,此系列电池质量上乘,驰名中外
( 梧州)

三. 广西 梧州 长洲区 双飞牌系列起重设备

广西梧州起重机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优畅销,多年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
( 梧州)

四.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修车王

梧州三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高科技产品。是目前世界上能自动检测最多车系、车款的中文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修车王检测故障快捷、准确,技术指标达到九十年代中期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 梧州)

五.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无籽西瓜

藤县无籽西瓜外型美观,瓜瓤鲜红起砂,汁多渣少,爽脆蜜味,皮薄而坚韧,产品在区内外和港澳市场享有盛誉。

六.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胶粉

胶粉

市内胶粉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制作焚化香、蚊香、造木船的原料,也可制造儿童玩具。主产区是大业镇和筋竹镇。用种植的胶树的皮和枝叶加工胶粉。单用胶皮加工成胶粉的称上胶粉,用胶皮、胶枝、胶叶混合制成胶粉称中胶粉。岑溪县木夹社、大业镇白竹村、岑城镇樟木街等线香厂生产的焚化香,品种有黄香、白香、红香、原色香等多种,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单香港地区,1986年销胶粉量367吨。

七.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它因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而蜚声海内外,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纸包鸡”顾名思义,菜肴是以纸包裹主料炸制而成,这是隔纸炸的烹饪法,制作独特,菜肴可以保持鸡肉的鲜嫩,调料味浓,特有异香。梧州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气四溢,鲜美适口。 采用纯正三黄鸡,切件调味后,以纸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因此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名扬海内外。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始创于民国初期的梧州官办酒楼环翠楼厨师官良之手。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贵人,后来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聘请了该厨师官良。府台宴请宾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赢得了宾客们的一片赞赏,从此,纸包鸡同它奇特的制法名闻暇迩。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百年来,经过厨师们在选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断发挥和改进,风味更美了。 据说粤军将领陈济棠为能吃上梧州纸包鸡,曾特派专机由穗来梧空运此佳肴回去品味。名菜纸包鸡经过代代师传,现已成为梧州市传统名菜。国内外游客、商人,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尝到纸包鸡为一大快事。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

八.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黑皮冬瓜

藤县黑皮冬瓜,主要产于塘步镇禤州村,该村是西江上的一座小岛屿,四面环水,无环境污染。产地属藤县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基地范围,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黑皮冬瓜个大、肉质厚、糖份高,加工成品白净,有生津止渴、消署清热作用。生产基地6000亩,年产量80000吨,常年供应。

九.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豆腐酿

岑溪有一道鲜美可口的特色菜--煎豆腐,本地又称“豆腐酿”。这特色菜从何时开始,已无从可考,起码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还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不可少的“传统保留节目”呢!外地的朋友每到这里,也一定会点这一道特色美味。

豆腐与全国一般的豆腐没多大的差别,其制作工序是:把豆腐剖成块状,先是下面放上一块,然后再放上肉馅,肉馅一般由猪肉、牛肉等肉料拌少许菲菜、芫荽等佐料配制而成,放上肉馅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块豆腐,然后放到锅中煎。

煎豆腐,油少容易粘锅。避免粘锅,要放足量,而且火候要得当,要文武兼施,一般是先武后文,时间要比较长,一般大概要20-30分钟左右,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煎豆腐”,火候太猛,容易煎糊,甚至连馅都不熟透。煎了一面,又要反过一面,至两面豆腐香黄。煎熟后,再在外面淋上酱油、南乳、淀粉配制成的调料,依各人口味不同,可适当增减,比如可放些辣椒粉,和味后再煎几分钟,便成了一道鲜嫩可口、色香美味的佳肴了。这煎豆腐,有蛋的脆嫩,有肉的鲜美,老幼咸宜。

十.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广西桂林特产哪里买最便宜广西桂林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