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新疆特产 鲜靓新疆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22 00:28:37

一. 新疆 喀什 伽师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热瓦普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

发展历史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中,并以喇巴卜、喇叭卜之名载入史册。成书于公元1746年的清《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回部乐技》 载:“司胡拨一人,回名喇巴卜。”清《皇朝礼器图式》附有其图。《清史稿》(卷一一) 载:“喇叭卜,丝弦五、钢弦二,木柄通槽,槽形如半瓶,下冒以革。曲首凿空纳丝弦,以五轴绾之,左二右三,曲首右侧以两轴绾钢弦。用手冒拨指,或木拨弹丝弦,应钢弦取声。”在公元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 (古维文手抄本)中,叙述了十七位艺人创作的“木卡姆”流行情况,据艺人讲: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器乐演奏社团大同乐会,曾参照历史资料制作了一套我国民族乐器,包括古代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其中就有喇巴卜两件,并且还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原形制的七条琴弦,有五条丝弦、两条钢弦,乐会制作的喇巴卜只张了五条丝弦。喀什热瓦普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在北疆地区也有流传,它在工艺、音质和演奏诸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热瓦普-种类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小,音色却委婉细腻。 欢乐的节日人们弹起喜爱的热瓦甫新疆的塔吉克族把热瓦甫称为“热布卜”,是塔吉克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弹弦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邻近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热瓦甫多用杏木制成,与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甫相似,全长7O厘米,比热瓦甫稍短、粗,琴箱较大、呈扁圆形,主要以牛、马或驴皮蒙面。演奏时用杏木、梨木、牛角或化学拔片弹奏音乐,演奏出的乐曲音色丰富,音响旋律多变,所以常用于合奏及独奏。(此外,塔吉克族还有一种专供儿童弹奏的小型的热布卜,叫做“热布卜乔”。)

二. 新疆 喀什 伽师 喀什西酸梅

西酸梅果实富含有机酸,具有抑止体内乳酸的产生。全地区酸西梅面积27263亩。除叶城和塔县以外,各县市均有分布。按面积大小,各县市分布情况为:伽师县最大,占总面积的89.0%;其次为英吉沙、麦盖提、巴楚、疏勒和莎车五县,占总面积的10%;疏附县、喀什市、岳普湖县和泽普县面积均很小,占总面积的1%。

三. 新疆 博尔塔拉 精河 抓饭

抓饭,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之一,维吾尔族称“朴劳”,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定要做抓饭来招待客人。

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把带骨肥羊肉剁小块,清油炸之;加入洋葱、胡萝卜、孜然(茴香类佐料,学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后放清油、食盐,倾入大米焖熟,。 出来的抓饭油亮生辉,滋味鲜美,香气四溢.味道可口;营养丰富。那香喷喷的气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维吾尔族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们洗净手后,围坐在炕上,中间铺一块洁净的餐布,抓饭盛盘端来后,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

四. 新疆 和田 高山雪菊

高山雪菊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野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和田、喀什、克州部分县的山区、坡地。高山雪菊花期长达三个月,平均每株开花百余朵,作茶饮极佳。2000年在昆仑山北坡海拔3000-3800米处采集野生雪菊种子,试验栽培成功。2011年开始在和田、喀什、克州等地推广种植,种植面积约3000亩,2012年和田地区计划种植13000亩。

五. 新疆 下野地西瓜

下野地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下野地产的西瓜俗称下野地西瓜,个大皮薄、汁多、味甜闻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下野地西瓜的发源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三四团场、主产地也是一三四团场。

下野地一三四团气候干旱少雨,年均气温7度,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2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63天,光热资源丰富,宜于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宜西瓜种植和生长。

1984年,下野地一三四团场采用地膜种植西瓜,品种有红优2号,提升了成熟期,第二年,一三四团十一连瓜农采用双膜覆盖,提高地温,当年种植1公顷,亩产7吨。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赛瓜会,一三四团场十一连选出10个红优2号西瓜参赛,每个瓜平均重25公斤,含糖量12-13度,比赛结果是一三四团西瓜获得第二名,西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东北、四川等地。由此,下野地西瓜声名远播。

新疆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三四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三四团26个连队,包括1连、3连、4连、5连、6连、8连、9连、10连、11连、12连、13连、14连、16连、17连、18连、19连、21连、22连、23连、24连、25连、26连、27连、29连、30连、良繁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5°30′37″~85°30′58″,北纬44°37′55″~44°48′29″

AGI2017-02-2114

六. 新疆 塔城 托里县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是以本地土种牛为母体,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马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良而成的乳内兼用的良种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能耐严寒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

新疆褐牛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生产性能高等优点。18月龄公牛胴体重240PG,屠宰率56.4%,18 月龄胴体重228PG,屠宰率48.7%;成年母牛体重达到500PG以上,成年公牛体重达到800~100PG。舍饲奶牛最高产奶量达到了7650公斤/305天,放牧奶牛产奶量一般在1742.8-3419.6公斤/150天,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钙、铁等,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已成为一种理想绿色保健食品。全疆牧区和部分农区都有分布,中心产区在伊犁、塔城。全疆褐牛纯种及杂交后代存栏130万余,年出栏38.5万头。

七. 新疆 喀什 泽普 烤包子

    烤包子类似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皮色黄亮,肉质鲜嫩,香酥可口,很受顾客欢迎。“薄皮包子”是各族群众所喜欢的美味食品之一。它的特点是皮薄油亮,肉嫩油丰,香润可口。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时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者抓饭一起吃。( 喀什)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

相传在1000多年前,有个叫依不拉音·艾利克斯拉木的圣人,是主管食品的神,他的烤包子或薄皮包子做得最好,至今市场上的饭馆里,维吾尔族厨师在揭笼或从馕坑里取包子时,还要拉长声音呼喊他的名字,表示这是依木拉音·艾利克 斯拉木风味的包子,以此来招揽客人。

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烤包子所用的馕坑,叫“沙木萨吐努尔”,比一般馕坑小,是用小号的水缸,取掉底部,倒扣过来,四周土块垒齐。烤包子时,要往坑里洒些盐水,以防包子脱落。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有一种烤包子叫“潘莫尔达”,多为家庭专门制作。这种包子的馅和烤包子的馅一样,但做皮的面里要掺鸡蛋和油。还有一种烤包子叫“果西格吉德”(疙瘩包子),这种包子的皮要加酵面,用淡水和面,擀成硬皮,馅既可用羊肉也可用牛肉,其他原料和烤包子一样。这种包子呈圆形,馅很多,味道很香。还有一种叫“桑布尔萨”的油炸包子,其馅的原料和其他包子相似,不过要事先在锅里炒一下,然后再用。这种包子形似饺子,用花边刀压边,也有用手工捏成花纹,做工十分讲究。这种包子除了招待客人外,还作礼品,在红白喜事时,相互馈赠,其风味为烤包子之首。

八.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新疆杏子

库车栽培杏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现保留下来的优质品种就有20多个,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颜色也分红、白、黄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其中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质最佳,果肉厚、纤维少、汁液多、甜味浓,美味独特的库车包仁杏干就是用这种白杏加工的。加工工艺也别具一格,先将果肉做成包皮,然后叠起,中间包一粒杏仁。这种传统的风味干果珍品,因色泽金黄,甘甜如蜜,兴满丝绸之路。

杏是维吾尔族人普遍栽培的果树之一,绿洲中,几乎村村有杏林,家家有杏树,而库车县则可以称之为新疆的杏乡。初夏,随着小黄杏的上市,接踵而来的是小白杏、佳那丽杏、辣椒杏等不下二十多个品种。库车杏不仅肉厚味浓,酸甜适口,连杏核也是甜的。库车杏除卖鲜之外,还可加工成杏干、杏包仁等。

九. 新疆 塔城 额敏县 油料

塔城盆地种植油料历史悠久,是新疆重要的油料生产基地,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积累了一套较丰富的高产模式栽培经验。最近几年,每年油料播种面积都在90万亩左右,产量在8万吨左右,油料已成为塔城盆地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主要特色品种有红花、双低油菜、油葵。( 塔城)

十. 新疆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土壤以林灌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境内分布着具有荒漠特色的原始胡杨次生林,千亩红枣园与天然胡杨林交织相会,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1968年,四十八团建团后,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农业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当地生活习俗,大力发展种植红枣、苹果、梨等果树,经过近40年的努力,红枣植面积已稳定达到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由于四十八团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光泽圆润、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皮薄肉厚、口感细腻,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产品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覆盖率达90%以上,干制红枣系列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获金奖”;商标荣获“新疆著名商标”。每当红枣销售季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江浙等内地客商纷涌而来,果品供不应求。

“四十八团红枣”特征明显,外在感观特性主要为:果实中等,长圆锥形;果皮薄、紫红色(橙红色);果肉厚、淡红色,果肉致密、较脆,汁液中等多;核小、味甜;干枣有弹性,受压后能复原,耐贮运。内在品质指标:经测定每100g产品中总糖63.2g,碳水化合物73.9g,蛋白质2.1g,vc13.8mg,另外四十八团红枣还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每100g产品中三萜类化合物42mg,环磷酸腺苷(CAMP)23.8㎎,芦丁1.6㎎,而三萜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癌、抗过敏作用;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四十八团红枣”主要分布在师市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和四十六团境内。

地域范围

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东与奇特林场相接,西与色力布亚的英蔓里相邻,南至叶河与麦盖提林场相望,北至泽河。地理坐标,东经78°07′-78°21′,北纬39°22′-39°30′;东经77°52′00″-78°09′30″,北纬38°03′30″-39°18′01″;东经77°38′-77°53′,北纬38°40′-38°53′。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四十六团,红枣种植面积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

莹莹家的新疆特产鲜靓新疆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