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特产梨 梨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22:00:36

一.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龙凤羹

龙凤羹是古田县城乡隆重、丰盛的酒宴上常见的一道名菜。

传说从前古田有个员外六十大寿时,长女备了“熊掌席”,次女备了“燕窝席”,唯有三姑娘家穷,为办不起酒席发愁。一日,她丈夫在捞鱼虾时,捉到了一条足有二斤重的蛇。三姑娘看了看笼里养的鸡,高兴地对丈夫说:“有了,我们备“龙凤席”去祝寿”。祝寿的这一天,她向来宾报菜名说:“小女无能,只备“龙凤吉祥”一盆,以表孝心。”说罢,掀起盆盖,只见盆中凤凰昂首而立,满盆香味扑鼻的汤水内,有条伸着四爪的蟠龙。宾客们齐声喝采“龙凤羹,果然美妙!”从此,龙凤羹就成为古田城乡的名菜,其制作方法是:宰一只公鸡,去毛和内脏,切下鸡爪,用篾签插入鸡颈和鸡身,使鸡头昂起。再剥一条蛇,去皮,除内脏蜷蟠起来,用大盆将蛇置于盆底,首尾部位塞个鸡爪,再将整只鸡置于盆中,放在蒸笼上用猛火炖熟。取出后,加上少许精盐、味精、黄酒,即可上席。

“龙凤羹”不仅名字高贵,食用时也别有风味,鸡肉细嫩,蛇肉鲜美,两者合在一起清炖,只加盐少许,无酸、辣、甜的刺激,真正能品尝到鸡肉和蛇肉鲜美的原味。

二. 辽宁省 鞍山 岫岩 金瓜梨

 金瓜梨是岫岩地方,平均单果重110克,果实圆形或椭圆形,近似秋白梨;幼果期果面略有棱,果实成熟后,果面均匀分布5条浅沟,形状好像甜瓜,加之梨果成熟后果面金黄色,故得名“金瓜梨”。其果皮较薄,果肉质地细腻,有香味,甜酸可口。树势强健,抗风力强,采前不易落果,抗黑星病极强。

三. 江西省 鹰潭 余江区 塔桥早熟梨

塔桥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外型美观、品质优良,口感香脆甜、营养丰富,上市较早等特点。早在1959年,“塔桥梨”曾奉命送往“庐山会议”的中央领导品尝,得到了高度的评价。60年代,"塔桥梨"年产量已逾500万斤,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

四. 河北省 衡水 深州 河北皇冠梨

皇冠梨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白色,果面光洁,果点小,无锈斑;果心小,果肉洁白,质细腻,石细胞及残渣少,松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皇冠梨具有早果早丰、抗病性强等优点。主要特征有:成熟早:皇冠梨在河北地区一般在7月下旬即可上市。外观美:果实椭圆,平均500克左右,果面黄白,果点小类似黄冠苹果。品质优:皮薄,肉厚,质细,松软多汁,风味酸甜适口且带蜜香,果核小,可食率高.河北深州市已经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皇冠梨种植面积较附近市县都要多。河北深州皇冠梨基地拥有便利的水力资源灌溉良田,土质是适宜皇冠梨生长的红土地。果农采取优质的套袋技术进行管理。达到了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深州皇冠梨在出口方面也是居全国之首。在果品批发市场、超市等都受到高度的青睐。

五.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临泽沙河梨

城关镇:所产沙河梨出名。

沙河乡:以沙河梨、小枣出名,素有“河西瓜果之乡”称号。

六.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油饼

古田油饼,作为古田人大家都爱吃,喜欢当作早餐用来配豆浆或者锅边糊,也有夹在光饼中吃的,味道特别地好。

制作油饼方法简单,用的是大米、黄豆,还有一碗的干饭,磨成的米浆,再加盐、葱花等。要是福州的做法,会稍增加黄豆的量,不用干饭,就更酥脆了。

米浆的中间若加了小河虾,就是虾饼,加了海砺、包菜,就是海砺饼啦。

七.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芦叶(菅)棕

芦叶(菅)棕

芦叶(菅)棕,畲族特色食品。用芦叶包裹经黄碱水泡过数小时的糯米,煮熟悉而成。粽成矩形,约20厘米长,煮熟悉的芦叶粽为浅黄色,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要在是糯米中掺少许的豌豆或金甲豆、羊胡子豆之类的“豆粽”,更是芬香而不腻,既悦目又别有风味。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草编凉席

福鼎、福安、柘荣等县(市)均有。精选上乘席草,采用传统工艺精制

九.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黄田马蹄笋

黄田马蹄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蹄竹又名绿竹,属禾木科慈竹属,为合轴型丛生竹。马蹄笋口味鲜美甘甜,据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多种维生素等有机物营养物质,以及磷、铁、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防癌之功效。

马蹄笋生长在武夷山脉闽江中游双坑为中心, 方圆10公里范围云雾缭绕的闽江两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致它的味道和营养比其他地方生长的同类产品有着独到之处,它的历史悠久,成名于乾隆年间,因为它长在山麓之间,当时名叫“麓笋”,乾隆皇帝下江南期间骑马路过黄田境内的一岗岭,因劳累饥饿过度摔下马背,被一笋农发现。好心的笋农便挖笋给乾隆充饥,乾隆帝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品,便问此为何物?笋农答曰:“麓笋”。此时乾隆的坐骑引颈长鸣,马蹄朝笋农方向踢来踢去,乾隆一看此笋与马蹄极为相似,就赐名为“马蹄笋”,一岗岭也赐名为“马蹄岭”,从此马蹄笋便成了皇宫贡品。

黄田双坑的马蹄笋生产已形成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模式,生产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每年上市时间在4月—11月之间,生长周期长达7个月之久,(其他产地的马蹄笋上市时间6月—9月),今年预计旺季时的日产量可达100多吨,以后每年的产量还会成倍增长。

马蹄笋以鲜食最佳,还可加工成笋干、笋丝、卤笋片、酸辣笋、香心等系列产品,用户普遍称赞马蹄笋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护肤、美容减肥等特点。

经过几年的市场开发,目前黄田双坑的鲜笋与笋干已进入浙江、江苏、上海、新疆等十几个全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市场,远销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双坑马蹄笋基地,位于南平和古田交界处,内有316国道贯穿,外福铁路古田火车站和千吨水运码头。交通十分方便,现已建成闽江中游唯一的马蹄笋批发交易市场。

马蹄笋大有发展潜力,开发前景广阔,内含无限商机,热忱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开发、办厂。

十.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竹荪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

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由于它的鲜品色泽雪白、菌裙漂亮、清香袭人,被誉为“真菌皇后”。
竹荪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生产是古田县继银耳、香菇之后的第三开发产品。1981年古田县真菌厂于室内试栽长裙竹荪成功。1989年古田菇农生料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接种后60天即可采菇,每平方米当年收竹荪干品250~350克,单产提高10倍,周期缩短2/3。此项新技术迅速推广福建省内外。古田竹荪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攻关,品种驯化,以及栽培场所的突破,目前古田竹荪在质量、产量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行销世界各地。2000年全县栽培竹荪150万平方米,产量300吨(干品)。竹荪栽培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竹荪林地开放式栽培初探》被收入《中国竹荪驯化栽培大观》一书内。《竹荪畦床套种香菇立体栽培法》通过地区科委组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论文被《富民报》于1990年连载。《油柰园套种竹荪初探》选登于1997年中国食用菌新技术产品交流会的论文集。"古田竹荪"荣获第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古田特产梨脆甜多汁福建特产水泡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