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的特产零食小吃 十堰正宗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1 01:29:23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多色板石

竹溪多色板石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耐酸耐碱腐蚀,抗压抗涨抗风化,隔音隔热隔潮湿,与水泥、砂浆、化学胶有良好的粘接能力。这种子质地坚硬的石料板材,是用途广泛的建筑贴面、家具面料和石碑、盆景、雕刻等工艺器具原料。

二. 湖北省 十堰市 房县 房县盘鸭

盘鸭,是房县著名的风味食品。据《房县志》记载:鸭出西关数十里泉水湾,绕岸百余家,花柳映带,泉眼数十孔,河水清澈,水生细暇,鸭食易肥,此谓房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盘鸭就是当地地方官敬奉皇帝的贡品。

房县盘鸭的制作与一般的烤鸭、烧鸭、炖鸭有显著的区别,盘鸭的制作十分考究,要经过选鸭(一般选大小相称的两只鸭)、宰杀、退毛等工序。最具特色的加工方法是净毛后,将鸭腿爪放入沸水中,速放速取,连续数次,捋下黄及揉遍鸭全身上色,用刀从鸭背开腔,掏出内脏,洗净腹腔,撤上适量椒盐、五香粉,沥尽水分,然后将大小适当的两只鸭搭配成对,两背相对叠放,将腿翅互为交错蜷曲于两只鸭相对的夹缝两边,头颈交叉垂于两旁,用绳绕鸭缠数圈扎实,置平板上,用石块压数日成型后,剪开绳索,两只鸭身合一体,好似椭圆形大菜盘,故而得名“盘鸭”。

吃时,可用刀将盘鸭切成鸭片,蘸着调料吃,也可剁成块,用鲜汤炖着吃。

盘鸭的特点:色泽黄亮、味鲜香浓、菜形美观。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房县 房县绞股蓝

房县绞股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房县绞股蓝是湖北十堰市房县的。

“房县绞股蓝”是房县特色农产品,房县野人谷镇享有“中国绞股蓝第一乡”的美誉,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房县绞股蓝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的称号。房县绞股蓝具有色泽嫩绿、龙须密集、茎叶细嫩的特点,冲泡之后,汤色嫩绿,气味磬香,令人心旷神怡,微苦回甘。据检测,房县绞股蓝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是人参的四倍,具有极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具有降脂、降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深受消费者欢迎,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房县绞股蓝”是湖北省房县特色农产品,房县野人谷镇享有“中国绞股蓝第一乡”的美誉,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房县绞股蓝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的称号。房县绞股蓝具有色泽嫩绿、龙须密集、茎叶细嫩的特点,冲泡之后,汤色嫩绿,气味磬香,令人心旷神怡,微苦回甘。据检测,房县绞股蓝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是人参的四倍,具有极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具有降脂、降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深受消费者欢迎,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房县绞股蓝

房县中药材协会

13244882

绞股蓝(中草药)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八大碗

八大碗是竹溪红白喜事常用的席面。何为八大碗?八大碗有些什么菜品?关于八大碗又有哪些传说?请看对竹溪饮食文化颇有研究的人士为你一一解读。

竹溪八大碗来源于哪里?

八大碗一直流传于竹溪民间,常常有人问起八大碗指哪八碗菜?吃八大碗有哪些讲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其实,竹溪八大碗来源于陕西八大碗或本省黄州八大碗,现在西安市就有长安八大碗有限公司,黄州也有八大碗专卖店。有学者倾向于陕西传入说,因为竹溪建县时“陕西流民有五”。

再往前追溯,我国的八大碗起源于满族八大碗。满族八大碗是满族同胞的特有菜种。它由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八种菜组成。

八大碗做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清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

八大碗往往用于宴请宾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满族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吃过八大碗的人都知道,八大碗味美,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最有代表性。此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竹溪八大碗有哪些美丽传说?

关于八大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张果老、蓝采和、曹国舅、韩湘子、钟离汉“八仙”云游四海时,驾祥云一路从北向南,经过竹溪时,见竹溪河谷地绿意盎然,云烟氤氲,植物茂盛,一改西北之荒凉,便按下云头,遂化作百姓走进茅屋草舍。八仙见百姓生活清苦单调,饮食极为粗劣,于是分工在四周山上采来可食的椿芽、木耳、香菇等山珍,创造性地把各种荤素菜搭配在一起,煎、煮、烹、炸、炒,做出一桌桌丰盛的宴席来大宴四乡八邻百姓。

八仙之一吕洞宾高兴万分,拔剑在岩石上刻下七律一首:“古木丛林号白云,高岩更去谒观音。路逢青嶂上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法鼓震开天地眼,飞轮推出圣凡心。时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寻。”从此,有了竹溪八景之一的“云岩剑迹”。竹溪县现存的清同治版县志《艺文志》收录的《游白云岩》一诗,署名吕岩,而吕岩正是成仙之前的吕洞宾的真名。传说吕洞宾真有其人,没有成仙之前,名吕岩,故乡在今山西芮城。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自幼熟读经史,中过进士,当过唐末地方官。后因厌倦乱世,抛却人间富贵,和妻子一起到中条山上各居一洞修行。其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济世济民。

八仙走后,竹溪百姓学会了八仙的烹饪方法,并将菜的原料采集分类,制成佳肴,每逢重大节日、祭祀活动等都用这种宴席招待四方来宾,为纪念八仙授艺,取名八大碗,于是形成了今天流行于竹溪河流域的八大碗菜系。

八大碗内容有何变化?

竹溪是移民建县,据《竹溪县志》记载,明成化十二年建县时,竹溪人口构成“陕西之民五,江西之民四……今则四川江南山西广东湖南本省武昌黄州安陆荆襄之人亦多入籍。”目前现存的江西馆、湖南馆、黄州馆即是佐证。

特殊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文化相互渗透,使竹溪菜融合了川、陕、鄂等各地饮食习惯,兼收并蓄,形成了现在以四川的辣、山西的酸相融合的酸辣特色。八大碗落户竹溪以后,就约定俗成为四荤四素,荤菜常见的有红肉、大酥、小酥、卤水拼盘等;素菜有煎豆腐、煮粉条另加两个时令蔬菜。八大碗中蒸菜、卤菜、粉条、豆腐都可以头天准备,而竹溪的红白喜事多开“流水席”,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八大碗便于准备的优点自然被竹溪人所接受,成为红白喜事和年节的主打席面。

竹溪八大碗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富裕也在不断变化,八个菜内容因时而变,因口味而变。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汤,有的还把汤换成了蒸盆。(十堰晚报文、图/特约撰稿人陈耀林)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竹山郧阳大鸡

竹山郧阳大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山郧阳大鸡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郧阳大鸡形成历史悠久,属肉蛋兼用型品种,以竹山县、神农架林区的肉蛋品质最佳,为中心产区。

郧阳大鸡原名竹山大鸡,系我国秦岭以南,巴山地区的优良品种,属蛋肉兼用型。主产竹山县双台、楼台、城关、潘口、溢水、文峰、深河、田家、官渡等九个乡镇。现饲养量达30余万只。另在竹山县宝丰镇建有郧阳大鸡养殖场及规模养殖大户进行推广发展。该品种于1959年在竹山和神龙架林区首先发现,后经《中国禽志》和《湖北农业科学》等编辑组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调查分析,于1982年5月经全国畜禽品种志专家组再次深入十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命名为郧阳大鸡,并于1985年收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并于2004年再次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是湖北省优良的畜禽地方品种,为保护郧阳大鸡这一优良基因库,竹山县县乡两级政府采取办郧阳大鸡养殖示范场和规模养殖大户的办法对该项品种进行了纯繁扩群发展,其目的是使郧阳大鸡品种资源得到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产业。

竹山郧阳大鸡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深河乡、上庸镇、官渡镇、柳林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绣球素梅花虾球

绣球素梅花虾球

原料:魔芋素梅花1袋、中虾肉150克,青红椒适量、鱼茸200克、五彩丝适量。

调料:精盐、味精、白胡椒粉、上汤、生粉、精油。

制作:1将鱼茸调味上劲挤成圆形,滚上五彩丝、制成绣球上蒸笼蒸熟,放入盘边。2将素梅花氽水,与划好油的虾肉、青红椒放入调好味的锅内颠翻、出锅,倒入围好的绣球中即成。

特点:色彩鲜艳、爽滑可口、咸鲜适中。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阳天麻

郧阳天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郧阳天麻

郧阳区天麻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在沧浪山周围的高山地带就生长野生天麻,明《郧阳府志》和清康熙《郧县志》对天麻的生产都有记载。解放后,药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荣对野生天麻进行转家生的人工栽培试验,于1972年和1977年先后研究出天麻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种植技术,并在全区推广。1979年,全国有13个省、市2200余名天麻技术人员和种植天麻的爱好者到郧阳区学习天麻野生转家生技术,郧阳成为全国天麻种植的发源地。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天麻产业,将天麻作为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产业来抓,成立了郧阳区沧浪山天麻协会,为农民提供天麻种植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天麻产业。

药材

地域范围

郧阳天麻地理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所辖的鲍峡镇、五峰乡、叶大乡、红岩背林场、大柳乡、白桑关镇、南化塘镇等7个乡镇(场),计35个行政村、4150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7′09″~111°16′11″、北纬32°25′04″~33°16′17″之间。郧阳天麻的种植面积为265公顷,年产量548吨,年产值1.1亿元人民币。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郧阳天麻为兰科寄生草本植物。 整个植株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地上花茎和地下块茎。郧阳天麻株高1.5米左右,茎橙红色,花黄色而略带橙红色,花期4-5月。郧阳天麻干燥块茎外形扁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肚脐形痕,俗称“凹肚脐”,一般长6—14厘米,宽2.4—4厘米,厚0.6—2.2厘米,重30—65克,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略透明,有点状突起形成的横环纹及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有尿骚气,味略苦。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经四川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检测,郧阳天麻水分含量为13.6%(规范规定值:7%≤水分含量≤15.0%),浸出物为12.3%(规范规定值:10.0%≤浸出物≤30.0%),天麻素含量为0.42 %(规范规定值:0.20 %≤天麻素含量≤0.80%)。3、质量安全要求:郧阳天麻采用仿野生天麻环境种植,不使用任何肥料和药物,保持纯天然的优良品质,产地环境符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按照《郧阳天麻生产技术规程》(Q/YCL 01—2015)的标准执行。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房县 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房县虎杖

虎杖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定痛、通便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虎杖含有一种重要的物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人工种植虎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药材

地域范围

房县虎杖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房县境内的沙河乡、万峪河乡、青峰镇、军店镇、窑淮镇、门古寺镇、中坝乡、土城镇等19个乡镇,涉及100多个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生长于海拔400~1800米之间,种植面积0.2万公顷,总产量15万吨(鲜)折合<7.5万吨(干)>,总产值3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性特征:虎杖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切段或切片一般为3—7cm,直径约1—3.5cm,节部略突起,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纵皱纹、须根和点状须根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棕黄色。2、内在品质指标:按本规程生产的虎杖,干燥品水分≤12%;大黄素≥1.10%,虎杖苷含量≥2.50%。房县虎杖的大黄素和虎杖苷含量这两项指标均高出药典标准2倍和20多倍。3、产品质量安全:房县虎杖种植生产过程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标准。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酒

武当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当酒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景区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太极湖办事处共3个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关于界定“武当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武区函〔2014〕7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武当酒》草案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郧西 郧西核桃油

郧西核桃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郧西核桃油

郧西县古榨食用油研究会

郧西核桃个体大,平均单果重14.1克、仁重8.4克;果壳薄,壳厚仅0.9毫米;品质优,蛋白质含量15.2%,脂肪含量73.04%,同时含有钙、铁、磷、锌等微量元素;口感好,肉质肥厚细腻,香脆味美。

核桃在郧西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人们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植,核桃树遍布郧西的山山水水。

目前,该县核桃基地已达18万亩,兑现以奖代补资金600余万元,涌现出了一大批核桃种植大乡、大村、大户。同时,也开发出了核桃油等新产品。

湖北十堰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十堰正宗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