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给舍友带特产 东营特产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2 01:58:43

一.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码头虎头鸡

虎头鸡又叫松鸡,是大码头镇名吃之一,据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其炖后色泽金黄,其形状类似虎头,故而得名。虎头鸡肉质酥烂,口感醇香,可谓是美味佳肴,因而几百年来人们将各种传说附会在虎头鸡这种食品上,逢年过节,虎头鸡是大码头家家户户庆祝的必备之选。

据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大将军远征到此,热情好客的码头人民便宰鸡待客,由于大将军不吃清炖鸡,而当地当时又无其他菜肴,有一村民便把鸡和面用油炸出放水炖出招待,将军试吃含口即化,内质松软,肉骨分离,非常美味可口,于是就问这是什么菜?因鸡块形状似虎头,村民灵机一动,说叫“虎头鸡”,于是将军将其带到济南府,随后在山东一带流行起来。

因其形状不规则,形似虎头,厨师随口称之为虎头鸡。将军将这一独特吃法带入济南府,从此这一吃法发扬光大,成为鲁菜菜谱之一。主要流传于东营市、潍坊市、济南市一带。

二.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大王秦椒

大王秦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王秦椒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秦椒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大王秦椒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相传在战国时已有种植。秦椒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分为青、干两种,尤以干椒最为有名,研面油泼后,为佐食佳品。制成辣子酱,香醇适口。秦椒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可以健胃,增加食欲。

广饶县众益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品种有西红柿、西葫芦、辣椒、彩椒、圆茄等。注册商标“凯银”,已有8个蔬菜品种获绿色认证,16个蔬菜品种获有机认证,34个蔬菜品种获无公害认证。产品销往济南、淄博、东营等城市的各大型超市,2011年,销售蔬菜近15000多吨,入社社员户均增收3000元。

2013年,广饶县众益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大王秦椒”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地处东经118°17′~118°57′、北纬36°56′~37°21′之间。北连东营区,南靠淄博市临淄区,东与潍坊市寿光市接壤,东南与青州市相接,西面和博兴县毗邻,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总面积1137.9平方公里,地形全部为平原,是著名的“孙子故里”、“吕剧之乡”、“齐笔发源地”。 广饶县辖2街道6镇1乡,人口58万。大王秦椒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广饶县众益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大王镇。地域保护范围总生产面积94.5公顷,年产量5500吨。

三. 江西省 吉安 安福县 安福带皮牛肉

由纯天然放养的健壮嫩黄牛加工而成,肉质鲜嫩,每有客来,尝过之后,都交口称赞,如今它已成为了安福地方的一道名菜,并由此开发出了一系列产品。

江西省安福县,山地资源丰富,当地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农户通常把牛散养在山上,早上放出去,晚上再找回来。怕牛走丢,他们就在牛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就可以顺着铃铛的声音把牛找回来,因此这种牛也被称作“铃铛牛”。“铃铛牛”常年在山中放养,品质很好。

黄牛皮韧度好,耐磨损,通常被用来做皮带、皮鞋等皮具。如果是要作为菜肴的话,口感会比较硬。要做出口感较好的带皮牛肉,就要选择生长期较短的小牛。

四.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民间手工老粗布

民间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五.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黄河口刀鱼

黄河刀鱼产于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的入海口,海中产卵,黄河里生长,属洄游鱼类。黄河刀鱼体形类似利刀,且银光闪烁,所以得名刀鱼。每年阳春三月,黄河口刀鱼即沿黄河口逆流而上,回游到东平湖去产卵,鱼卵孵化成鱼育肥后再沿黄河顺流而下入渤海生长和越冬,每年鱼汛要持续两个多月。黄河口刀鱼成鱼体长30~40厘米,脊背金黄,腹部银白,鳞含脂肪,刺多而柔软,肉细嫩,味鲜香。

黄河刀鱼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蛋白质含量是所有鱼中的第一名。而黄河刀鱼中的维生素A比牛肉多了16陪,对夜盲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它所含的维生素E还可以减缓人体衰老速度。此外它含有的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有明显的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老人经常食用黄河刀鱼对身体能达到很好的预防疾病和滋补作用。

黄河刀鱼实在是鱼中美味佳肴,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烹可炸可煎可炒可煮可氽丸子。油炸刀鱼、锅烙刀鱼酥香鲜嫩;小葱炒刀鱼色味俱佳;刀鱼氽丸子更是鲜脆清香可口至极。

六.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蛋黄明虾

将面包放平,把虾、蛋黄放在上面,再放上虾胶、猪油,做好粘鸡蛋、生粉,炸制而成,即可食用,外焦里嫩,有浓郁的蛋黄香味。东营是对虾的集中生产地,此菜在东营各大小饭馆都吃得到,时价30元左右一盘。

七.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渤海马

【种质原产地】 山东省广饶、寿光和垦利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山东省广饶、寿光和垦利。分布于山东省东北的惠民、昌潍、烟台和潍坊市沿渤海各县;西部的无棣、沾化、垦利、广饶、寿光、昌邑。

【形成历史】

产区西部各县有悠久的养马历史。据1952年局部调查,当地马因体格较小,挽力较差,不能很好适应农耕、运输的需要。遂于1952年开始引入外来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杂交改良。其形成历经三个改良育种阶段:

1.引入轻型的苏纯血和苏高血改良地方马。山东省农林厅于1952年从河北省察北牧场调入10匹苏纯血和苏高血公马,当年在广饶、寿光、无棣、潍县、庆云五县,各建一处马匹人工授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种,至1956年共生产各龄一代0马约2000匹。

2.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利用轻、重良种公马,以复杂杂交方式,进行轮交。1956-1958年,又引入苏高血母马6匹、公马4匹,拨给广北农场进行纯种繁殖;引进顿河母马10匹、公马8匹,先后由齐河畜牧场和支脉沟牧场繁殖。1959-1960年引入阿尔登母马17匹、公马2匹和苏维埃重挽母马13匹、公马3匹,分别拨给广北农场和昌邑种马场进行纯种繁育。

1963年,广北农场和山东农学院在该场已进行多年改良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渤海马的育种计划,并付诸实施。此后,渤海农垦局为所辖各农场制定了渤海轻挽马育种计划。从而形成了在产区以国营农场为基地,带动产区各县,全面开展群众性的马匹改良育种工作,每年改良马匹多达5000匹以上。

3.明确育种目标,开展横交固定。1974年,山东省组成马匹改良效果调查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二十二年改良效果的基础上,订出培育挽乘兼用的渤海马育种方案,次年建立山东马匹育种协作组,组织产区各县和农牧场协作联合育种。方案规定,凡经过轻重混血,达到育种指标的马匹及时转入横交,并选择一匹理想型0公马作为主力马,以扩大利用。历经八年的横交繁育,进一步巩固了改良效果。1983年11月,渤海马鉴定委员会通过品种鉴定,认为已达到预期的育种指标,正式命名为“渤海马”。`

八.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油泼扯面

陕西扯面,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

油泼面的做法:1、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在宽片中间用小擀杖横压一道纹,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再顺中间压纹处劈开,投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在碗里。

2、将米醋、酱油、食盐、花椒油混在一起作调料,和煮好的面调匀,再在面上放各种时鲜青菜,如韭菜花、香椿、豆芽、青菜、干辣椒面等,干辣椒面的多少可根据个人的嗜好放。

3、泼油:将烧开的火花油猛泼入碗里辣面上即成。

九.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三仙豆腐

三仙豆腐

主料:北豆腐;

辅料:香菇、培根、菠菜、胡萝卜、番茄、黄瓜

调料:盐、胡椒粉、白糖、水淀粉.

烹制方法:

1、将胡萝卜切成丝,和菠菜分别过水焯一下,菠菜切成末,培根与香菇切成末一起放入碗中,再放上一层菠菜和一层胡萝卜,将豆腐挤碎放在最上面压平,入蒸锅大火蒸5-8分钟,开锅取出扣入盘中;

2、坐锅点火倒少许油,加少许热水,放入番茄丁和黄瓜丁,加入糖、盐、胡椒粉,水淀粉勾芡淋在蒸好的豆腐周围即可。

特点:清淡醇香,老少咸宜。

十.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带把肘子

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长。 是陕西大荔传统名菜,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

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带脚爪的猪前肘刮洗干净,肘头朝外,肘把(肘爪)朝里,肘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骨将皮刨开,剔去脚骨两边的肉(三面离肉),底部骨与肉相连,使骨头露出,然后将两节腿骨由中间用刀背砸断,入汤锅煮至七成熟捞出,辗干,趁热用红酱油涂抹肉皮。取蒸盆,底放八角、桂皮等调料,再把骸骨用手掰断,不伤外皮,将肘皮朝下装入蒸盆,整成图形,撒入精盐,用消过毒的净纱布盖在肉上,再将甜面酱、葱、红豆腐乳、红着油、白酱油、姜、蒜等在纱布上抹开,上笼蒸熟蒸烂取出,揭去纱布,扣入盘中,拣去八角,上桌时另带葱段和甜面酱小碟。

其风味特点是:肘肉酥烂不腻,肘皮胶粘,香醇味美。是一道富含蛋白质、钙质的菜肴。

东营特产便于携带送礼山东特产适合带给舍友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