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土特产折耳根 折耳根是重庆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14 16:54:04

一. 重庆市 江北 麻圆

用糯米面包甜馅,外粘白芝麻炸至棕红色成熟。特色是外酥内软糯,形圆心空,味甜香

每到四川旅游都要品尝当地的小吃——重庆麻圆。个大、皮脆、色泽微黄,一层芝麻紧紧的镶在皮面上,口感香甜绵软,性黏而不粘口。经研究和实践,

其绝窍和作法是:皮面:元宵粉250克,团粉、白糖、芝麻各50克,食用油25克,炮打粉5克。馅心:澄沙馅、草莓馅、黑芝麻白糖馅均可。

作法:1、将皮面原料除芝麻外,均放在盆内(元宵粉中加入团粉、糖、油、炮打粉,其目的可使皮面香甜松软,黏性适度)加水合成稍硬一点的面团,醒15分钟,揪成30个左右剂子,包入馅心,封好口,团成元宵备用。

2、将芝麻去杂质,放入碗中,用沸水闷浸泡10分钟,控干水分,把元宵放入芝麻中,逐个用手团好(经开水浸泡的芝麻不掉粒)。

3、锅刷洗干净,先烧热,再放油,用小火温油炸制,油不能大开(如旺火圆宵就会被炸死)使其逐渐长个,飘起即可。老年朋友元宵佳节,不妨一试。

二. 重庆市 铜梁 安溪绿茶

铜梁县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铜梁绿茶与广汉赵坡茶、峨眉白芽齐名。铜梁绿茶主要分布在安溪镇谭洪村、龙峰村等地,生长地地处山区,海拔在350米—780米之间,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段,湿度大,土壤属酸性黄壤,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铜梁绿茶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值300余万元。所产明前茶上市时间比一般的要提前半个月以上。铜梁绿茶有香高味爽、汤色绿亮、赋有天然花香香气等特点,含有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具有抗衰老、防癌、瘦身减脂、降血脂、改善消化不良的功效。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安溪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方式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当地农业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 贵州省 贵阳 乌当区 折耳根炒腊肉

折耳根炒腊肉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折耳根和腊肉加作料烹制。折耳根绵中带脆,腊肉香醇,腊肉的美味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别有风味,是贵阳人情有独钟的一道美味佳肴。

四.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折耳根

那是家乡川北农村极普通的一种野菜。但那又是家乡川北农村极不普通的一道风景。城里人叫它“鱼腥草”,家乡人偏叫它“折耳根。多几分亲切,多几分贴切。

“吃得苦中苦,嚼得菜根香。”小时候,每逢春天来临,屋后的青山万物复苏,日出山坳,林间溪水潺潺,百鸟啁啾,繁花似锦,在三月清新酥软的泥土里,伴着布谷鸟清脆的鸣叫,聆听着牛儿哞哞的浅唱,那折儿根便似极通人性的山精水灵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钻出地面,撑开绛紫色的小伞,张开涟漪一般的笑脸,“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把这故乡的紫红的精灵们诗意地拥抱。

圆圆的紫红的叶片,细嫩而白胖的茎,匍匐着星星点点地长在杂草丛中,看上去状若满月小猪圆圆的猪鼻,正调皮地拱土而出,所以,故乡的农人更喜欢把“折耳根”亲昵地称作“猪鼻孔”。馋嘴的小孩哪儿经受得住一朵又一朵灵芝般鲜活水灵的折耳根的诱惑。扛上小锄,提上小篓,沿着沟渠一路赤脚寻去,照那绛紫的地方一锄头下去,一块新土翻到脚跟,便可以尽情收获泥土对根的情意。惟有辛勤的劳作和挥洒如雨的汗水的付出才会拥有收获,小时侯,出身贫寒家庭的我们,最早就是在泥土的摸爬滚打里懂得了这些哲学家后来写在书上的格言和警句。

当那每年青黄不接之时,那看似普通的野菜便成为了我们家中餐桌上最好的美味。采摘回家,舀上一盆清水,细细地洗净,掐去根须,放进碗中,浇上油盐,反复拌上几拌,吃在嘴里“卟哧卟哧”直响,有些淡淡的鱼腥味,一种清香的泥土气息深入我们的骨髓和血液。又麻又辣,又香又脆,确实是难得的美味。有时候,折耳根挑得多了,吃不完,我们便将其洗净了放进家里晾晒猪草的大篮盘里,晒上几个红花大太阳之后,藏进家中木柜,待到炎夏酷暑之时,取出当成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茶饮。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如今,吃野菜的年月虽已过去,但我对折耳根却依旧怀有刻骨铭心难忘的深情。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它们吸取着最贫血的营养,只在田边边地角角顽强地生长,它们也会开花,只是不在阳春三月,偏偏开在火热的盛夏。在烦躁的五月蝉声里,它们星星点点地绽放在绿油油的草丛中,默默装扮着山野的寂寞。永远的绛紫色,纤细又坚韧的干,花是洁白的小花,因为错过了花期,更显得朴素和淡雅。

草长为春。荷开为夏。寒露为秋。飞雪是冬。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使在看不见折耳根的最冷酷的寒冬里,我也依旧深深地把你想起。故乡的折耳根,那是深入我血液和骨髓的姐妹兄弟。养育在空调屋里花房里的花,哪儿有法和青绿山水间的灵秀的你相提并论坚韧和资历。没有清泉和肥料的滋养,没有农人的松土与浇灌。甚至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出身贫寒的你。但它们依旧不管,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和花房里享受着崇高待遇和上苍宠爱的花们一比高低。即使身处最艰苦的环境,即使身处最贫瘠最不公正的待遇,你也依旧不屈不挠顶严寒冒酷暑地自由地绽放生命的精彩。更绚烂,更辉煌,哪怕生命像绚烂的烟花一样,稍纵即逝,也只为知己者而憔悴,而追随。

每年春风和煦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携了妻儿一道去野外快乐地寻觅采撷折耳根,奔走在无垠的原野之中,这极普通平凡的川北乡村植物,这带着家乡浓浓泥土气息的川北凄美风景,人们常把他盛在华美的小碟子里,在吃罢山珍海味之后咀嚼入口,在芬芳馥郁的菜根香里,是它,滋养并强壮着我们那一代人健康而茁壮地成长,让我们历尽风雨沧桑而筋骨强健,教会了我们在困难面前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的品质,更教会了我们真正读懂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故乡如诗如画的神奇山水,在我心深处,永不老去……

五. 重庆市 大足 大足石雕

大足石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足石雕

重庆市大足区品牌战略促进会

大足石雕,主要流传于重庆大足区龙岗、棠香办事处,宝顶镇和中敖镇,万古镇等北部地区,是颇具巴渝特色的纯手工雕刻工艺美术品。其制作历史起源于大足建县之前的初唐,历史十分悠久。

大足石雕主要以本地出产的砂石、青石,以及贵州、四川等地出产的紫袍玉、汉白玉为材质,雕刻内容以佛像、文殊、普贤、各型观音、罗汉等为主,运用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阴刻等多种技艺,经采料、构思、制图、泥塑、制模、雕刻、精雕、细磨、抛光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大足石雕作品玲珑剔透,生动活泼,出神入化,被称为“现代文物”,多次获国家级和市级金奖,是独特的旅游纪念品、珍贵的工艺收藏品、高档的馈赠礼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台湾、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香港文汇报等近百家媒体曾予以报道。大足石雕大可作场馆、会所雕塑,展现地方风采,小可点缀室内陈设之美,增添东方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9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大足石雕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厚朴

厚朴(Manoliaofficinalis)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亚科木兰属落叶乔木。中国的重要药材及工艺用材树种。本亚科植物化石分布较广,最早见于亚洲东部、西欧、北美的上白垩统,在中国宜昌、松辽盆地以及江汉平原下白垩统上部都有梭形的木兰科花粉。木兰属植物约90种,分布于中美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30种。

厚朴树高可达20米,胸径35厘米。干通直。树皮灰棕色,粗糙,具纵裂纹,内皮紫褐色或暗褐色、平滑。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无毛。小枝粗壮,淡黄色,具环状托叶痕。叶集生枝端,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23~45厘米,下面有弯曲毛及白粉。花单生枝端,与叶同放。聚合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种子鲜红色,内皮黑色。分布于广西、湖南、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

变种凹叶厚朴(M.officinalisvar.biloba)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东部及广西、安徽等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喜凉爽、潮湿气候,宜生于雾气重、相对湿度大而又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6~20℃,1月平均温度3~9℃,年雨量800~1800毫米。喜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湿润、排水良好,弱酸至中性的土壤。一般以山地砂壤土和石灰岩形成的钙质土为宜。野生厚朴多混生在落叶阔叶林内,在溪谷、河岸、山麓等向阳地方生长良好。15年开始结实,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4~5月开花,9月下旬至10月果熟。采下的果实晒1~2天,果壳稍干即可沙藏。播种前取出种子,置冷水中浸泡3~5天,擦去红色假种皮,然后播种。种子千粒重约为310克,发芽率60~80%。早春采用条状点播。1年生苗高40~50厘米时可出□或移床,也可用压条、扦插、分蘖和嫁接等法繁殖。

厚朴、凹叶厚朴的树皮含有厚朴酚、木兰醇、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味辛性温,是重要的中药材,已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一般定植10年后即可剥皮,但以20~30年后剥的最佳。根、茎皮、芽、花蕾、果均可入药称厚朴或温朴,俗称“潜朴”,境内地道药材。种子含油率35%,可榨油,供制肥皂。材质轻,纹理细密,适于作图板、雕刻、漆器、乐器、铅笔杆、火柴梗等用。树态雅致,花大而芳香,可作庭园观赏树木。

厚朴在我县海拔1000米以下雾气重、相对湿度大、阳光充足、土壤肥沃而疏松的山坳杂木林中有零星分布。50年代县内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资源较多。

七. 重庆市 江北 重庆酸辣粉

酸辣粉很早以前流传于四川民间,它取材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大街小巷的一种特色小吃。正宗八哥重庆酸辣粉,是八哥在酸辣粉的原有基础上,经过精心改进秘制,主原料仍采用四川民间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在辅以辣椒、醋等二十多种上等调味料,在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的情况下,把酸辣粉的味道演绎的淋漓尽致,吃了叫人流连忘返。

八.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重庆辣子鸡

本菜是一道著名的江湖风味菜,因缘于歌乐山而故名。干辣椒不是主料胜似主料,充分体现了江湖厨师“下手重”的特点。成菜色泽棕红油亮,质地酥软,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是一款食者啖之难忘的美味佳肴。

大约12年前,重庆歌乐山三百梯一家路边小店,推出了以麻辣为主的辣子鸡。此菜用料特别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以保持鲜嫩肥美,辅料非川产上等辣椒、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不用,这样烹出的菜品,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麻辣酥香,鲜嫩化渣。别看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考验厨师的功力,尤其是对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鸡必须色泽鲜艳,与辣椒交相辉映、不能发黑,鸡块必须入口酥脆、带有干辣椒过油的清香,甜咸适口。火候非常难掌握,可以说是“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不熟”。

大盘盛菜,辣椒多于鸡肉,食客在满盘红亮的辣椒中轻挑慢选,寻找鸡丁是它的突出特征,回味悠长而使食客津津乐道。辣子鸡是重庆菜中的大哥大。辣子鸡问世,带出一大批菜肴、形成的辣子系列菜,如:辣子田螺、辣子肥肠、辣子蹄花、辣子鱼丁、辣子竹虾。

材料:鸡肉 250g ,油 300g ,四川泡椒 30g ,干辣椒(朝天椒最好) 150g ,花椒 50g ,料酒 20g ,酱油 20g ,味精 5g ,盐 15g ,四川麻辣酱 30g ,葱姜少许。

做法:

1 讲鸡肉切成 1.5 – 2 厘米见方的小块。姜切片,葱切细丝,干辣椒切开。

2 将鸡肉放置到碗中,加酱油,料酒,味精,盐,姜片少许,少许花椒。拌匀,腌制 25 – 30 分钟。

3 锅里倒入 300g 油。烧热后,下鸡块炸。炸至姜黄色以后,盛出放置一会儿后,再次下锅炸。然后出锅沥油,待用。

4 在锅中留少许油,大火烧热。下葱姜,四川泡椒及麻辣酱爆香,然后下炸好的鸡肉块翻炒,直至鸡块均匀地沾上酱。 2 -3 分钟后,将干辣椒和花椒下锅。 2 分钟后转中火不断翻炒。待锅中的油汁被吸收的差不多,辣椒花椒焦香时,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辣椒和花椒可以随自己的口味添加, 不过为了原汁原味的体现这道菜的特色, 做好的成品最好是辣椒能全部把鸡盖住, 而不是鸡块中零零星星出现几个辣椒和花椒。

2. 炸鸡前往鸡肉里撒盐, 一定要撒足, 如果炒鸡的时候再加盐, 盐味是进不了鸡肉的, 因为鸡肉的外壳已经被炸干, 质地比较紧密, 盐只能附着在鸡肉的表面, 影响味道。

3. 炸鸡用的油一定要烧得很热, 否则鸡肉下去很长时间外表都不会炸干的, 就算等了半天炸干了, 那就真的是干了, 一团死肉, 很难吃, 完全没口感可言. 所以火一定要大, 外面炸脆了, 里面还相对较嫩。

九.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折耳根是重庆的特产贵州的土特产折耳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