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土特产漫画版图片 手绘黑龙江地图及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09:13:30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全世界三块肥沃的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地处黄金积温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小米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誉。双城人靠它活血脉,壮筋骨。妇女生孩子或老年人病后身板弱,全靠它滋补强壮。在缺少白面、大米的年头,小米饭是乡下人的主要饭食,又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那时候,一家捞饭香四邻,四邻做饭香满屯。谁家主妇在屋里捞饭,院门外就能闻到打鼻子的香味儿。做出饭来香喷喷,肉头头,柔滑爽口,回味绵长。多少年来,小米饭养得双城姑娘、媳妇风姿绰约,魅力四射,远近闻名。养得双城男人健壮如牛,风流倜傥,一付宽肩膀,扛得住各种艰难险阻。在瓜菜半年粮的严重灾荒年月,民间曾流传着小伙子用小米换媳妇,贫寒学子靠吃小米饭咸菜条儿鱼跃龙门,考上名牌大学的佳话。

双城小米,不仅养育了我的家乡父老,也书写了自己的光荣历史。早在800多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达起兵反辽时,用小米饭、杀猪菜、花园酒犒赏前线征战得胜回来的将士。自那时起,双城小米就成为身价百倍的朝廷贡米。200年前,吉林将军富俊奉旨兴办京旗双城堡屯田,卓有成效后,进京面圣,特意给道光皇帝带去由京旗人家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道光帝吃着用小米磨成粉面做的京旗饽饽,龙颜大悦,遂将双城小米粉定为皇家贡品。

双城小米久负盛名。虽然没有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小米名气大,但也是一身荣耀,曾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32年1月,东北军662团团长赵毅率队打响双城堡阻击战,严重痛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双城民众在商会会长车玉堂等倡导下,主动出资参与烙大饼,熬小米粥送到火车站慰劳参战官兵。1946年至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辽沈战役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两年间,东野的将领们吃着双城的黄豆、小米,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及冬夏秋季攻势,制定了辽沈战役作战方案,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参军参战。尤其是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关键时刻,位于军事前沿的双城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运粮运草运弹药,抢救伤员的繁重任务。在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把壮劳力送到前线,把节省下来的最好小米送到部队,把好车好马用于战勤。三年解放战争中,双城共缴纳军粮3亿多斤,荣获“支前第一县”的光荣称号。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战员们吃着双城小米,冲锋陷阵,越战越勇,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关心,农业生产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成片的谷地离我们渐行渐远,真正的小米饭更是一顿难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的一位家族哥哥离开老屯几十年了,此次回来,就想吃一顿家乡的小米饭、农家菜,结果村支书寻遍全村几百户人家,没找到一粒小米。无奈,只好到双城城里的一家杀猪菜饭店补上这一课。如今,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关注科学养生,认为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其它矿物质、微量元素,成为人们青睐的新宠。可是,吃到嘴的小米饭,也不是原来的滋味儿,没有了记忆中的口感和味道。近些年来给多少满怀热望寻找旧时感觉的在外游子和过去尝到过双城小米饭味道的四野老兵及其亲属留下了遗憾,常能听到人们失望地说:啥时候还能吃上一顿当年的小米饭?

2015年春天,双城区委、区政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重新调整了种植结构,倡导农户施用农家肥,种出良心产品,卖上好价钱。实施“农娃”农副产品品牌战略,在万隆、单城、希勤、韩甸、幸福、兰棱、水泉、杏山11个乡(镇)的十个基地,生产绿色有机特色的农副产品。于是,金秋时节,这里生产的小米、大米、杂豆、花生、菇娘、两瓜、蔬菜、马铃薯、杂粮等成了市场上的-货。

来这里参观的同志们不由地说“多少年没见到这样的谷子地啦!”“如果吃上一顿新小米捞的饭,配以杀猪菜、平安夜白酒,那该多美呀!”

粮食

地域范围

双城小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双城市全市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24个乡镇,生产区域分布在246个村。地理坐标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地域保护面积224996.4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生产小米3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小米籽粒饱满,粒圆,籽径0.8毫米左右,色泽鲜亮金黄,均匀一致;蒸制后香味浓郁,口感绵软、风味独特、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双城小米蛋白质含量大于10%,脂肪含量小于3%,粗纤维含量大于1%,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6%。(3)安全要求:双城小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符合农办质〔2013〕17号茄果类蔬菜等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小杂粮类标准。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草柳编

草柳编

草柳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草编制品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礼记》载周代已有蒲草编制的莞席;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以后,草编在民间广泛使用,出现了草鞋、草席、草扇及-等。汉至盛唐草编更趋发达,制品种类更加多样。柳编在明代已有生产,民间手工艺人用柳条编织成笆斗、提篮、簸箕等多种劳动工具。

草柳编在绥棱具有浓郁的发展基础。绥棱县的草柳编在建国后,历经50多年(即柳编制品时期、草编制品时期和草柳编特艺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类不断增加,款式逐年变化,由过去的土筐、簸箕、鱼篓、草片、草辫子等单一产品发展到生产吊盘、提篮、花篮、鸟窝等装饰品和挂件10多个系列300多个特艺品种,从国内走向了国际市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荷兰、东欧、日本、法国等地。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建华 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8个城市以及滨洲、滨绥、滨北、牡佳等铁路沿线各市、县和国营农场。数量在500万只左右,是专业户、国营和集体养鸡场的主要饲养品种。

黑龙江白鸡起源于日伪时期遗留的来航鸡。建国后,由于常和政府对发展养鸡业非常重视,经黑龙江省畜牧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定名为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蛋率高,抗寒,耐粗饲,适应性强;体型小,羽毛洁白、紧密,外型轻秀,体躯长,腿较高,后躯发达。母鸡冠为单冠,有4—5个冠峰,倒于侧。鸡冠、肉垂、脸呈鲜红色,背平直,胸宽而深,腹大而软,两翅紧贴身体,尾羽十分发达。肤、喙、脚为黄色,耳为白色。公鸡鸡冠大而直立,胸宽深,颈羽、肩羽、鞍羽富有光泽,腿粗壮而高,体躯健壮。

黑龙江白鸡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在160枚左右。如果饲养条件好,年产蛋量可达200枚以上。蛋重54—60克。蛋皮为白色。性成熟为180—240天,生产性能好。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昂昂溪 黑龙江黄鸡

黑龙江黄鸡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郊区广大农村和嫩江地区国营农场。近几年又向外扩展到大兴安岭、北安等地。全省数量较少,母鸡仅万只左右。这种黄鸡是卵肉兼用型鸡。是黑龙江省畜研所于1965年着手培育的。

黑龙江黄鸡具有抗寒性、耐粗饲、觅食力强、产蛋性能好、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这种鸡体躯长,胸突出,后躯发达。单鸡冠,冠、肉垂,脸呈红色,耳为白色,喙、胫、趾为黄色,羽毛为淡黄色,公鸡色略深。部分鸡的颈、尾或全身有凤羽花纹,尾端为白色。

黑龙江黄鸡产蛋性能好。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黄鸡年平均产蛋量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量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量为90枚左右。蛋重平均为54克。蛋皮为白色,黄母鸡生后200—230日龄就可产蛋。

黄鸡肉质鲜嫩适口。生后六个月龄的小公鸡或一岁的小母鸡,比同龄的来航鸡的肉质细嫩。据屠宰测定,180日龄的公、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平均为78.59%,250日龄公、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平均分别为81.4%和83.86%。

五.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背靠林区,毗邻哈拉海湿地和扎龙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林茂草丰、土壤肥沃、水质洁净、空气新鲜,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龙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已辟建成绿色食品种植业基地15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绿色食品原料60万吨。龙江小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硒,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具有营养全,香味浓,口感佳,色泽好等特点,是老人,幼儿,孕妇首选的营养佳品。

地域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000公顷,实际生产面积为20000公顷,龙江小米年总产量45000吨。

六. 黑龙江省 伊春 铁力市 铁力大米

铁力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铁力大米种植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的寒地黑土优势产业带,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有效积温2,418℃,年平均降水量638毫米,年光照时数2,348小时,无霜期110-12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渗透性好。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主要河流有呼兰河、西南岔河、巴兰河三大水系,统属松花江水系。铁力市位于三大水系源头,水稻产区80%采用自流灌溉,水质佳,无污染,加之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地,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了天然的保障。铁力大米粒型细长,米质半透明,色泽清白有光泽,蒸煮时即可闻到浓郁的饭香味,米饭口感软硬适中,有嚼劲,饭粒表面有油光,冷后仍能保持良好口感。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的寒地黑土优势产业带,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有效积温2,418℃,年平均降水量638毫米,年光照时数2,348小时,无霜期110-12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53.76克/公斤,ph值5.56,有效磷28.93ppm,速效钾134.8ppm,有效土层厚度25.61cm,土质肥沃,渗透性好。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泡沼203个,主要河流有呼兰河、西南岔河、巴兰河三大水系,统属松花江水系。铁力市位于三大水系源头,水稻产区80%采用自流灌溉,水质佳,无污染,加之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地,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铁力市水稻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据史料记载,1879年(清光绪五年)就已开始种植水稻。1938年,开始垦荒造田,兴修灌渠,改良土壤,实施了大规模农田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先后引进推广大垄宽幅直播、水育苗、水稻旱育稀植、超稀植、水稻“三超”栽培、钵体育苗抛秧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铁力市在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开始发展种植绿色优质的精品大米。为有效提高大米的品质,设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成立了米业协会,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基地,并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投入品供应到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实现全产业链透明操作。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掌握大米的质量关。目前,铁力市水稻种植面积55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监控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0万亩;农业部水稻万亩示范区11处;省级鸭稻共栖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1处。

几年来,铁力市先后获得了中国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诸多荣誉称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铁力市绿色水稻基地亲笔题字“绿色伊春、绿色水稻,寒地粳米、造福人类”。铁力大米多次参展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哈洽会,获得了“放心米”和绿博会金奖等荣誉称号。铁力大米主要品种有:龙粳21号、龙粳31号、龙粳39号、龙庆稻3号、稼禾1号、中龙香粳1号等。其品质特征为,色泽洁白如玉、米质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绵柔、营养独特丰富,蒸煮时即可闻到浓郁的饭香味,冷后仍能保持良好口感,是餐桌上必备佳品。

铁力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铁力市铁力镇、双丰镇、桃山镇、工农乡、年丰朝鲜民族乡、王杨乡现辖行政区域,铁力林业局东升农场、五花农场,桃山林业局石长林场和神树林场,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卫林经营所、铁力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七.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小米

明水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水小米

明水小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兴仁镇、永兴镇、崇德镇、通达镇、双兴镇、永久乡、树人乡、光荣乡、繁荣乡、通泉乡、育林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明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明水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明政呈〔2015〕43号

明水县地方标准DB23/T001-2015《明水小米》

八.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抚远 鲫鱼

鲫鱼

鲫鱼,三花之一,又称鲫花,不是一般的鲫鱼,是江鲫。一般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不起眼,鲫花却长的鳞色银白,美的耀眼。一般鲫鱼,半斤大的已经不错,再大,就不好吃了。鲫花大的能长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鲫花体大肉鲜,可清汤,可煨汤,可清炖,可清蒸,可煎焖,可红烧,怎么做怎么好吃。

九. 黑龙江省 大庆 龙凤区 猪手

猪手就是猪的前手,猪蹄是猪的后蹄子。



猪全靠四只脚行走蹲卧,还承载着笨重的身躯。按中医“以形治形”的食疗观点,食猪蹄能补人(特别是下肢功能衰退的老年人)的两脚,使人步履轻健、腿肌有力。祖国医学还认为,老人一生积劳,肾精虚损,常有腰酸、腿软、驼背、步态蹒跚等衰老现象;又因年迈胃液不足、肺气虚衰、皮肤常现干枯、皱纹、斑点及毛发花白;还因气血弱、活动少,导致肌肉萎缩、疮疡难愈。冬令进补,多吃猪蹄,衰老就可大大推迟。据《随息居饮食谱》载:“猪蹄能填肾精而健腰脚、滋胃液以滑皮肤,长肌肉可愈漏疡,助血脉能充乳汁,较肉大补”。据研究,猪蹄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C、E等,有利于防治脚气病、关节炎、贫血、老年性骨质疏松等疾病。



猪蹄煲得烂熟,皮肉分离,肉绵皮胶,骨髓漏出,入口易化。脱牙的高龄老人,也能饱享此口福。不过,猪蹄属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患有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者,就不宜多吃。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五常 黑龙江哈士蟆油

黑龙江哈士蟆油:以尚志、五常两市产量最大。近年已有人工饲养场。
黑龙江土特产地图手绘黑龙江地图及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