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赫章有哪些特产 贵州毕节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2 03:22:40

一.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白蒜

毕节白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星关区栽培大蒜的历史悠久,尤以“贵州白蒜”享誉省内外, 2003年“贵州白蒜”被评为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和贵州省名牌农产品,根据《中国大蒜志》记载“贵州白蒜”品牌的形成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早栽培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塘边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蒜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蒜已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大蒜作为具有优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区大蒜的栽培以大白蒜为主,其外皮嫩白,一般有8-12瓣,单个重量在30克-50克之间,具有瓣大均匀、味道纯正浓郁、辛辣醇香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撒拉、放珠、青场、朱昌、阴底、田坝等镇乡,截止2012年,全区种植面积达10万亩,套作单产水平200-300公斤,净作单产水平400-600公斤,产品主要在省内销售、在省处及香港、新加坡等地也具有一定的市场。

目前,全区涉及大蒜加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三家,主要产品为泡大蒜,专营大蒜有贵州省毕节市博冠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农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着力挖掘地方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成功开发了“王老五”香蒜、泡小蒜、泡藠头、泡蒜薹等产品,该系列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燕麦炒面

燕麦炒面是用燕麦和花椒做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是彝家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
做法:用清水将用来加工炒面的燕麦淘净滤干蒸熟或者煮熟,再用沙锅炒过,炒时要掌握火候,加上少许花椒,这样既有点麻味,又可防止拉肚子;最后用磨推、箩筛筛细即成炒面 ( 现在可用机子加工 ) 。
吃法:先用甜酒和蜂糖煮成甜酒开水,现在可以不用甜酒和蜂糖,直接用白糖或黄糖烧成糖开水。吃的时候,先将炒面舀入碗内,开水烧沸即舀入与之搅拌,开水越沸搅拌的炒面越细致,味道也越好。糖不宜放多,要使搅拌起来的炒面有甜味、麻味和燕麦味三者合起来的味道才适口,隔很远就香气扑鼻,闻之使人馋涎欲滴。因燕麦炒面喷香,故又有人把它叫作香麦面。
燕麦有青杆麦、小黄麦、尖嘴麦三种,属小季杂粮。古时彝家种燕麦,一是用来做咂酒营养价值高,味道比用其它粮食做的醇正;二是用来推炒面做礼物送人,算是对别人的一种特殊尊重。此外用炒面做干粮远行在路上方便,所谓“行者有稞粮”,彝家远行带的就是燕麦炒面。
彝家婚俗,到娘家去吃鸡卦 ( 打财礼 ) 的时候,燕麦炒面就是其中的主要礼物,用它和白酒配成双礼双信,古朴大方,民族气息浓郁。
1991 年。民革中央正式将纳雍定为扶贫重点联系县,首次在纳雍兴办希望小学。 1993 年 9 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一行从北京来纳雍姑开参加陶家寨、发都寨两所希望小学的年度开学典礼,为感谢他们对边远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的关怀,姑开苗族彝族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以燕麦炒面和甜荞面、红稗面做礼物送给李沛瑶委员长等北京远来的客人,这是一种古老的彝家礼节。

三.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白玉牛鞭

白玉牛鞭

白玉牛鞭:味咸鲜,造型美观。

配方:牛鞭500克,鸡蛋6个,卤料1克,牙签12棵,料酒20克,鸡油5克,红、绿车梨子各2棵,盐、鸡精、胡椒、白糖各适量,葱、姜各4克。

制作工艺:将牛鞭洗净,一剖为二,去掉骚味后,改刀成8刀一断,刀深入牛鞭2/3,用沸水加料酒汆透后,入高压锅中,加入水、料酒、香料、姜、葱,压20分钟取出待用;鸡蛋煮熟去壳一剖为二,用车梨子做金鱼眼,放入鸡蛋上做成金鱼身,牛鞭做成金鱼尾,用牙签连接起放入盘中,加盐、鸡精、胡椒、白糖、高汤上笼蒸5分钟取出,淋鸡油即可。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党参

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木梳粑

木梳粑是用苏麻、蜂糖、芝麻、核桃仁 ( 花生米 ) 做馅子与和好的糯米面做成的汤圆。古时彝家姑娘梳辫子加勒子戴头巾都喜用木梳,而这种汤圆包成半圆之后还要锁上花边,恰好与木梳相似,故称彝家木梳粑。至今在纳雍县城附近还有包木梳粑过大年的传统。
木梳粑与一般汤圆不同的是:一是包的时候不管做成哪种式样都得锁上花边,有时还要用剪刀修剪;二是用苏麻、蜂糖、芝麻等做馅子,既突出民族特色,味道又鲜香适口,经久不变,为多数人喜欢。如果用猪油或玫瑰做馅子包的汤圆,只不过是在木梳粑基础上的发挥,开初吃的时候虽说有一种别于其它的香味,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变质。
木梳粑是彝族人民主要的传统小吃,做工细致。一年一度的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包粑粑过年节,并用作午餐或夜宵。若有客人来拜年,姑娘们包粑粑的技巧就更加讲究,她们以木梳粑为主的包成石榴形、柿子形、螺蛳形等花色品种,在粑粑上剪出柿子叶和石榴瓣的形状以显示自己灵巧的手艺。
若是用荞面做的木梳粑,就更为古老。要包得大一点,不用水煮,蒸熟就行,点上红绿颜色,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浓厚,吃起来更别有风味。
1993 年 9 月,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用养面做木梳粑招待李沛瑶委员长等民革中央的客人,备受他 ( 她 ) 们赞赏。

六.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棒

1957年,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2011年9月,中国食品流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豆制品之乡”的荣誉称号。2013年,大方豆制品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豆皮紧裹成棒,风干后即可,吃的时候拿下一根,用水泡开,然后切成片,可以炒着吃,煮着吃。。。可是,这切豆棒可是个费力活。。

七.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核桃糖

是用玉米熬成的一种糖,加上核桃,俗称核桃糖,核桃,既解馋又有益。核桃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能让人更长时间地保持饱腹感。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8~10颗核桃,能快速减肥。因为核桃能降低胰岛素的浓度,能帮助控制脂肪在体内的储存量。吃蜜糖之所以能减肥,是因为它含的热量很低,只有同等分量白沙糖的75%。100g蜂蜜含294卡路里,即使一天吃足200g,所吸收的热量也不过600卡路里,相比平日摄取千二至千五卡路里的正常标准,距离很远,所以虽是“甜品”,但一样可达到减肥效果。此外,蜂蜜含有易于吸收的维他命和矿物质,能补充维他命B、C、钾、钙等,不会破坏身体营养均衡,是减肥的佳品。

八.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荞酥

威宁荞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精美的威宁荞酥威宁荞酥以苦荞粉面为主要原料,加白糖、红糖、猪油、菜油等多种配料制成,主要品种有白糖、洗沙、玫瑰、火肘、水晶、枣泥等,年产量约10万公斤左右,远销省内外,为全国独家。荞酥因色泽金黄又称“金酥”。传说水西彝族土司蔼翠的夫人奢香将乌撒(今威宁、赫章一带)的苦荞面加红糖、猪油、鸡蛋及香料制成“九龙捧寿”的酥饼进贡朱元璋,朱元璋品尝后赞叹不已,称荞酥为“南方贵物”。威宁荞酥味香,入口酥松易化,既可充饥,又有清凉解热的保健功能,凡是尝过威宁荞酥的人都为它酥香可口的味道赞不绝口。

威宁荞酥-制作方法

威宁荞酥

原料:

苦荞细粉1千克 红糖粉60克 白糖粉40克 熟菜籽油20克 猪油150克 鸡蛋3个 白矾6克 苏打8克 白碱5克 熟苦荞粉300克 火腿1000克 玫瑰糖50克 洗沙300克 桃仁50克 冰桔30克 苏麻50克 瓜条20克 椒盐25克

制作方法:

1.先将适量红糖加水煮沸,熬成红糖水,停火后,放入菜油(为面粉重量的20%左右),再依次加入碱、小苏打和白矾水,搅匀后加入荞面、鸡蛋,将面团和好后从锅内取出,晾8~12小时作为面粉。

2.将红小豆煮烂,洗成沙,加入红糖,煮至能成堆时,加入熟菜油出锅,即成馅料。

3.将面团分若干剂子,擀成皮,包入馅心,在印模内成型,入炉烘烤,至皮酥黄即成。

工艺:

先用细筛筛出最细的荞面,按一定的比例加红糖、鸡蛋菜油及少量白矾、苏打、白碱等拌匀。馅料主要是小豆,其次是芝麻、玫瑰糖、瓜条、红糖和熟菜油。制作时先将红糖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另外加入菜油,再一次煮沸,然后加入白碱、苏打、白矾混合均匀后,放入荞面、鸡蛋,拌好放在案上晾一天左右,直到面料完全凉透为止。准备馅料时,要把小豆先煮好,打成粉末,加入红糖再煮,待水将干时,加入菜油拌匀,最后包心、压模、烘烤而成。其形状有扁圆和扁方形两种,正面刻有清晰花纹,由于它颜色金黄,人们又称之为金酥。

威宁荞酥-历史传说

荞麦花威宁荞酥初产于明洪武年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做寿,奢香夫人特意吩咐厨师采用当地土产荞面拌糖做成一种既精美别致又有地方特色的糕点。可是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眼看寿期临近,奢香夫人心急如焚,到处颁布告示,如有人做成此种糕点愿出重金奖赏。有个叫丁成久的重庆人揭了告示。他反复琢磨,对照传统糕点,并各取所长,终于制成了一种非常精致的糕点取名“荞酥”。"荞酥"每块重8斤,上面刻有九条龙,九龙中间刻有一个“寿”字,象征九龙献寿。令奢香夫人非常满意。朱元璋品尝后大为赞赏,称为“南方贵物”。后来“荞酥”历代相传,现在已不是八斤一块,而是一斤八块了。制作方法也很特殊,先筛出最细的荞面,按比例加红糖、鸡蛋、菜油做主料。馅料主要由小豆和芝麻、瓜条搭配而成。造形呈扁圆和扁方,并刻有清晰花纹。由于"荞酥"颜色金黄,香甜爽口,又称为“金酥”。花色也增加到水晶、玫瑰、火腿等十多个品种了。

威宁荞酥-饮食文化

威宁荞酥包装

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黔点中的姣姣者。

自古以来,荞麦是彝家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惯于食用的主食,在彝族包含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时至今日,各类营养丰富的荞麦制品仍同彝族人民相伴。在彝家山寨,无论婚丧喜事,逢年过节,还是宗教活动,饮食祭祀都离不开荞麦食品。彝族人民熟制的荞麦食品有“千层荞饼”、“荞年糕”、“荞凉粉”、“虫荠饼”、“蛇荞饼”、“荞麦饭”等多种。而以清香甜酥著称的贵州威宁荞酥为最上乘。

威宁荞酥是贵州彝族的传统名嘱点心。约5千克一个,是用荞面、红糖、菜油、小豆、芝麻、玫瑰、瓜条等原料精制而成的带馅糕点。有扁圆和扁方形两种,正面刻有花纹,色泽金黄,具有清香甜脆,美味独具的特点。据说这种点心早在明朝初年就已负盛名,传说是由明代贵州彝族女士司奢香的厨师丁成久创制的。始为专供土司奢香夫人食用,上刻有九龙捧寿的图案,曾在朱元璋生日时进献,被列为贡品之一。后来才慢慢变为民间大众的食品。

威宁荞酥-营养价值

荞麦、荞粉的蛋白质高于大米和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苦荞碱性较重,有健胃、消火、降压的功能,常食对肺结核患者有辅治作用。

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芸香甙),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它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的功效。

九.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 1972 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竹荪外观上由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四部分组成,在其生长过程中,放眼望去好似一位头戴黄棕色菠萝帽,身披白纱巾,耸立于荷花绽开的托盘 ( 菌托 ) 之中,如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洁白无瑕。在一簇簇竹荪的脚下,还会见到一团团孕育竹花的大竹蛋。在纳雍县人们家中种的一盆盆竹荪如盆景一般,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十.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大曲

属浓香型白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上等小麦制曲,天然泉水酿制而成,酒质透明晶莹,窖香浓郁,醇甜爽净,回味悠长。1983年获“贵州名酒”称号,1991年获“中华百绝博览会”金奖,年产2000吨。( 毕节)
毕节赫章县十大特产毕节赫章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