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果特产凉山州 四川大凉山农特产精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9 03:18:46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西昌小香葱

西昌小香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为西昌小香葱的丰产、优质、早上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作为西昌市的传统产业,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昌市琅环乡、礼州镇一带,其中,尤以琅环乡最适于种植。同国内其他产区的小葱相比,西昌小香葱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物候其早、生长快;二是产量高,亩产达1.1万斤;三是种植期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四是绿色无污染,品质极佳,在川渝两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2008年8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获得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8年9月获得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9年10月及2010年12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在“2009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两次荣获“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

目前,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的种植面积达到0.45万亩,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0.44亿元。同时带动了运输、包装、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每年给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达560万元。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西昌市琅环乡、安宁镇、礼州镇、月华乡、兴胜乡、樟木箐乡、西乡乡、小庙乡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喜德县 喜德阉鸡

喜德阉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彝族人民养鸡的历史悠久,在《凉山州喜德县彝族民间文学作品选》中有一段关于养鸡的生动而古老的记述:“母鸡下蛋30个,孵蛋20个,孵鸡21天,孵出小鸡共10个,雌雄各5个。公鸡红彤彤,母鸡圆溜溜,婚事要用鸡,祭祀要用鸡。雄鸡为抗敌之用,母鸡为还魂之用,阉鸡为待客之用”。 据《喜德县畜牧志1949-1985》记载:喜德土鸡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个大体重较丰满,腿粗胫长眼有神,耐粗饲和寒冷。其羽色有红、黄、黑、白多种,尾羽和翅羽较发达,活泼好动,善于觅食,肉蛋兼用,偏于肉用,肉质鲜美。其中有一种乌骨鸡(彝语称四鸡瓦),紫冠,皮、骨、肉、眼、喙均为乌黑色,群众常作为药用,易销售。据《喜德县畜牧志1986-2006》记载:喜德阉鸡中心产区为喜德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分布于巴久、洛莫、贺波洛、博洛拉达、两河口、东河、西河等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 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民,各自依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用途,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因而存在母鸡、公鸡、阉鸡等活鸡产品。在消费市场上人们习惯性地将60-70日龄,体重在0.75-1.25公斤,已有踩踏母鸡行为的喜德本地公鸡,经外科手术摘除-去势后,经育肥供屠宰和食用的鸡称为喜德阉鸡。故将此产品定名为喜德阉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色”食品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喜德阉鸡产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旺盛的市场需求,努力打造喜德阉鸡精品——喜德乌骨阉鸡。 1997年以来在喜德县境内开展了喜德本地乌骨鸡区域布局的调查、划定保种区域、实施保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2004年以来,大力推广喜德阉鸡生产技术,培育养殖大户、实施“一村一品”和养殖小区建设;进行了喜德阉鸡(乌骨阉鸡)生长、产肉、繁殖性能及产品成分测定。并制定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和《喜德山地乌骨鸡(活鸡)》品种(类群)和产品标准;用彝汉双语注册的“山地牌”畜禽商标已经公示;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喜德土鸡良繁场和二级选育户;开展了大规模技术培训,加强了产业宣传力度。喜德县委、县政府提出“一薯一鸡一花椒”的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阉鸡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典型带动、项目启动、科技牵动,阉鸡产业发展到全县24个乡镇166个村559个组,覆盖面达9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养殖户,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

以米(市)西(昌)公路为依托的两河口、且拖、沙马拉达、博洛拉达、米市、依洛、洛哈、热柯依达、额尼、东河等乡(镇)作为喜德阉鸡重点养殖示范区,带动喜德阉鸡规模化生产。2012年新建2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每年新增标准化养殖户360户、改扩建鸡舍10800平方米,购置脱温阉鸡苗1.8万只,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45万只以上,产值达5400万元以上。到2015年,累计新建10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50万只以上,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喜德阉鸡

地域范围

喜德阉鸡产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其中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为中心产区,保护面积2206平方公里,总人口17.9万人,位于东径102°12′—102°43′,北纬27°53′—28°31′之间。保护区北与越西接壤,西与冕宁县接壤,西南与西昌市接壤,东与昭觉县接壤。喜德阉鸡主产区年存栏22万只,年出栏50余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喜德阉鸡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鲜红,喙、脚趾均为黑色;阉鸡的头部清秀、眼大而明、鸡冠、耳叶、肉垂细小,不鸣叫,性情温顺,胆怯。颈羽为红黄色,较细长,色泽光亮;腹部及两侧的羽色为红黑色,背羽以红褐色居多。主尾羽较长,并向后下方自然弯曲,羽色为紫蓝色。颈较粗长,腰背宽平,体格高大,胫骨粗长,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较明显。 2、肉质特点: 喜德阉鸡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感良好、营养价值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鸡肉胆固醇含量73.2mg/100g,较一般鸡肉低11%,脂肪含量4.12%,较一般鸡肉低52%,蛋白质总量22.2%,较一般肉鸡高15%,氨基酸总量16.6%,其中谷氨酸含量2.46%。 3、生产性能: 喜德阉鸡180-210日龄的活重不低于3.2-3.5公斤。成年阉鸡的屠宰率不低于77.8%。无繁殖性能。 4、产品质量标准:按四川省凉山州农业地方标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DB5134/T184—2009)执行(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11.6发布)。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在产地也被叫做砣砣鸡或笋鸡,雄鸟体长29—32厘米,体重350—470克。前额白色,头顶栗棕色。眉纹和两颊黑色,耳羽栗色。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喉白色,上喉具黑色纵纹。上胸和两胁灰色,杂以栗斑。胸部的栗斑连成一大块栗色的胸带。下胸和腹白色。尾羽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上喉淡黄色,具卵圆形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橙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锈栗色纹。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腿、脚赭褐色。

四川山鹧鸪是我国的鸟类,没有亚种分化,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沐川、马边、峨边、屏山、甘洛和雷波等几个县境内。四川山鹧鸪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在地上奔跑迅速,受惊后常静伏不动或以奔跑逃避敌害,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飞不多远又落下,很快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逃跑。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主要食物有栎、胡颓子、悬钩子等。繁殖期为4—6月,营巢在海拔1300—1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大多在被砍伐后的枯树椿的基部,由枯枝、树叶、竹叶等构成,近似球形,从侧面开口,看上去很像一堆烂树叶,很难被发现。每窝产卵3—7枚,颜色为纯白色,大小为43—48×31—34毫米,卵重23—24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负责警戒。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活动。四川山鹧鸪是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在数量最多的马边县数量尚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

四.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凉山白瓜籽

白瓜籽,又名光边、双边白瓜子,主产于我州盐源县,分布于西昌、冕宁、德昌、会理、会东、喜德等县,年产量有20万公斤。白瓜籽是农民种植的一种叫砍皮瓜的种子。砍皮瓜可以套种在玉米地里,瓜肉可以鲜食或晒干作饲料,瓜籽可以榨油、做糖果、糕点和配料,可作罐头食品,亦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五香瓜籽。

白瓜籽的特点是:光面平滑、双边、色白、籽粒大、皮薄、饱满、肉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营养丰富,是凉山州的传统出口产品。

五.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茶泡饭

俗话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喝不过青稞酒”。酥油茶泡大米饭的香、奇、美的可口滋味,独特风味令人垂涎三尺。没有吃过酥油茶泡饭的人,是无法想象和理解它的美味的。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清蒸毛蟹

此菜选用邛海名贵毛蟹,采用清蒸的方法烹制成菜,上桌时配清淡典雅的毛姜醋,更突出了蟹的鲜香。此菜最大的特点是色泽鲜红,形态完整,鲜嫩无比,营养特别丰富。

出品:南亚渡假村

地址:西昌市新村四五医院旁邛海边

电话:0834-3952299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水果

临济镇位于邛崃市西南边陲,地处名山、蒲江、邛崃三市之交界处,下辖8个村,6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036人,种有各类优质水果100多万株,年生产优质柑桔1000万斤,各类优质水果400万斤,茶叶1000担。 主要水果品种有:脐橙、柑桔、特罗科血橙、乔柑、寿柑、布朗李系列品种、早熟梨、油桃、枇杷等二十多个优质水果品种是远近闻名的水果茶叶之乡。( 邛崃)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美姑山羊

美姑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美姑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美姑山羊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发现的一种高繁山羊类群。该品种是通过引进的两种山羊(一种称为九尔子羊,另一种称为马羊)与本地山羊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群众的自发选育而逐渐形成的。该山羊类群耐粗饲,生产性能明显高于本地山羊,特别是繁殖率高,在中国山羊品种中尚属罕见。

美姑山羊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美姑县的巴普、巴古、农作三个乡。

体型外貌

美姑山羊被毛以黑色和黑白花色为主,约占70%左右,少数为麻色、白色和杂色。毛色泽光亮,除胸腹部和腿部有少许长毛外,其余均为短毛,极少数羊被毛内层着生少量的绒毛。公、母羊均有角,角为偏角,向后方成外八字形,再向两侧扭转。公、母羊均有毛髯,长短不一。少数羊颈下有肉髯。头部中等大,两耳短侧立,额较宽,鼻梁平直,上嘴唇比下嘴唇略长,唇薄。颈部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后腰略凹。尻部斜长,四肢粗壮,蹄质结实,蹄冠黑色。公羊胸腹较平直,前胸欠发达。母羊面目清秀,乳房发育良好,后躯较发达。-

品种性能

美姑山羊属高繁殖力、肉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一年多胎、一胎多羔、被毛以黑色为主、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肉质细嫩、膻味轻、肉香味美等特点。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53公斤和41公斤。-

美姑山羊地理标志畜产品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所辖的36个乡镇291个村。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3′-103°29′,北纬28°02′-28°53′。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辣椒炒鳝片

材料:鳝鱼一条,稍微大一点,400克。鲜红辣椒约150克、姜丝约10克、蒜末10克、花椒5粒、料酒8克、胡椒少许

高汤10克、一般糖盐酱酒等调料随意。

做法:

鳝鱼先开膛,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如果按传统做法,鳝鱼去掉内脏即可,不必清洗。然后如图所示,用刀侧把鳝鱼拍平,再切成一公分一小段,用盐、料酒腌制约5分钟。

食用油起镬,先把鳝鱼用温油滑一次,捞出一旁再起镬,将姜丝、花椒、蒜末置入镬中,煸出香味后,投入鲜红辣椒并炒成五成熟,这时再加入刚才滑出的鳝鱼段,接着加入调料、高汤,痛痛快快爆炒两分钟,即可出镬上碟。

四川凉山特产有哪些东西和水果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