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傣族小吃特产 德宏傣族小吃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10 00:53:59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酸肉

傣族酸肉是指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中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傣族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西双版纳酸牛筋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将西双版纳傣族酸牛筋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西双版纳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西双版纳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西双版纳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滇青

滇青属于云南有悠久历史的茶叶,是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而成的优质晒青茶。它与历史上经过后熟阶段(即后发酵)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品质风格各不相同。历史上的滇青是按季节命名,有春尖、春中、春尾、二水和谷花等品质级别。

现代的滇青就是选用晒青毛茶未经过后熟阶段直接筛制而成,分为: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和春玉等花色等级,是云南绿茶中别具一格的优秀产品。滇青茶有经久耐泡的特点,除可作一般茶叶冲泡饮用外,还宜作烤茶冲泡饮用。云南民族地区,有好饮烤茶的习惯。烤茶,就是将茶叶放人特制的瓦罐里,然后把它放在火塘上焙烤,边摇动瓦罐边焙烤,使茶叶均匀受热而又不至烤焦,待茶叶烤到黄色后,将沸水冲入瓦罐,即可取茶汁饮用。烤茶又浓又香,颇有提神醒脑和消除疲劳等功效。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曼暖典傣族织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傣族织锦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主,动物类有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织锦精细美观,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曼暖典傣锦线条宽窄错落,形态夸张简练,图案规范,质朴粗犷,富有装饰特色,民族色彩浓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各村寨及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有部分销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织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给傣族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机遇,目前,曼暖典的傣锦年销售收入达14,900元,占该村副业收入的五分之一。曼暖典织锦多以家庭为单位编织和销售,村民常年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村里有一批织锦能手,其中玉儿甩曾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传授技艺,荣获版纳总佛寺、佛教协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被《云南画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

五.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傣族牛撒撇

牛撒撇是傣族传统药膳佳肴。撒撇,傣语,指牛苦肠内一种消化液之类的苦汁,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料。牛撒撇菜,以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苦肠汁为原料加佐料制作而成。些佳肴风味的药膳价值在于有助消食,略带苦涩,但清脆可口,是傣族、佤族男女老少最为喜欢的好菜,并常以之待客。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橡木

橡木产品是采用一种采鲜橡胶树材,经截割后,应用化学药物经过高温高热作脱胶脱糖处理而形成的优质高档家具及家居 装饰装璜木材。这种木材具有质地坚实细密,木纹及颜色光滑照人,不虫蛀,不变形,不断裂,不受腐蚀的特点。应用这种木材制作的家具,装饰装璜的居室,色泽淡雅,美观大方,不退色,经久耐用。 橡胶木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人工栽培落叶乔木,其胶汁是橡胶产品的主要原料。50年代,大批军队成建制转业到潞西及周边县市从事橡胶种植及生产加工,其后又有当地农民批量种植,现有橡木园林10万余亩,年批量更新采伐橡木成品15000立方米,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 潞西)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帮盖酒

帮盖村的农户有悠久的酿酒传统,但是,过去由于采用传统的方式酿酒,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出酒率低,浪费资源。同时,由于农户酿酒、售酒都是零敲碎打、单打独斗,米酒的生产、销售无法形成规模和品牌。

针对这些现状,曹春叶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了解外地的先进酿酒工艺,并自费到州内外学习酿制和检验米酒质量的技术,还结合生产实际和当地气候条件,不断试验并改进了酿制米酒的配料、温控等工艺,

从而使米酒的出酒率从原来的30—40%提高到70—80%,工作效率提高了两倍。为了打开产品销路,曹春叶又和酒厂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多方奔走,上下联络。2002年1月,她们付出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帮钙酒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3年7月,帮钙酒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证中心评为“全国酒类行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

而且,味道醇香甘冽、绵甜爽口,外形包装小巧玲珑、颇具民族特色的“紫糯米酒”、“小锅酒”、“好来了”等三种品牌的帮钙酒一投入市场就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不仅在州内各县市畅销,还销到了北京、昆明、保山、大理等地。目前,酒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达50万元,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款就有上万元。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羊奶果

【别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

【来源】胡颓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叶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归经】酸,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收敛止泻。主治哮喘,虚咳,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疼痛,黄疸。还可治吐血,咯血,咽喉肿痛,感冒,小儿惊风,疮癣等症。

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扑入人们的眼帘:椭圆形,色红如血,略大于鸽卵。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轻轻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喷涌而出,但酸味过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则味甚佳美。

羊奶果学名密花胡颓子,为胡颓子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灌木,产亚洲热带,越南、马来亚、印度及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均有分布,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果实营养丰富,可食率为73.3—91%,每100克鲜果含水90.6%,粗蛋白质2.45%,粗脂肪2.8%,总糖5.1%,总酸1.45%等。果实多汁无毒,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头、蜜饯等食品。由于其果实成熟较早,可作水果淡季市场和食品工业原料的新品种。其根、叶、果均可入药,用于治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咳血、腰部扭伤、痔疮、疝气等。

胡颓子通常生长于山地杂木林内或向阳沟谷旁,有时生长在三角枫或麻栎等树上,形成树上生树的奇特景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胡颓子也经常被作为观叶或观果盆景请入大雅之堂。

九.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红河风味小吃

红河风味小吃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豪甩

豪甩

傣族的风味小吃,用料为当地产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饵丝,先把碗豆粉调制成稀豆粉,把饵丝烫好后放入葱姜末、精盐等调味,再佐以草果、辣椒酱、八角油、白兰花油。

云南德宏特产糯米傣味粑粑云南德宏特产傣味组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