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永光土特产 茶陵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9 06:45:17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湘东水煮鱼

湘东水煮鱼选鱼以网箱养的草鱼,鲤鱼,鲫鱼为主,最好是河水网箱最佳。湘东水鲜最大的特色是调料少,无非盐、姜、紫苏、鲜青椒,烹调用油已茶油为主。

做 法

将鱼宰杀,用盐腌好15分种,下锅前一定把鱼再用水冲一下;将鱼用茶油把皮煎一下,放盐、姜、紫苏、鲜青椒、加水煮鱼;煮个20分钟,加适量盐,出锅。

二. 陕西省 延安 黄陵县 黄陵搅团

搅团是西府地区的农家饭。搅团要好,72搅。做搅团不难,只是很费劲,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面杖,把面粉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同时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开水,用擀面杖划成一团一团的,待烧开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小颗粒。第二次注入开水加热,待熟后,最后一次搅匀,一锅搅团就做成了。醋水好,搅团香,吃搅团做醋水也挺讲究的,醋水要有香油、辣椒、蒜泥、姜沫、芝麻等。

搅团,在60-70年代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那时,农民的口粮标准低、粗粮多。农家几乎每顿饭不离搅团。原因是搅团含水量大,少量的面粉可以做出大体积的食物,用以充饥;搅团是用高梁面、玉米面做的,与醋水一块吃,掩盖了粗粮的缺陷,口感好,又增强食欲。

提起搅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这故事发生在1966年的春季。

1966年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盛年代,火药味极浓,动辙上纲上线,人人自危,稍有不慎,就挨批斗。年初,千阳这个山区小县,省市委从中央、省内各地抽调上百名干部进驻千阳县县级机关、公社、大队、生产队,开展了斗争异常激烈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县东的南寨、沙家坳、崔家头、黄里、千川等5个公社,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络联部长沙风(后任国家农业部长)带队,成员有总政司局级干部、总政文工团干部组成。军民关系十分好,工作妥稳。解放军与群众相处的日子,留下了吃搅团的故事。

60年代农民的日子过得很紧巴,饮食以粗粮为主,搅团是家常便饭。社教工作组人员吃的是派饭。从村子的东头,挨家挨户的吃到西头。又从西头吃到东头。那些从京城里来的人,从未吃过搅团。到群众家里,只见一碟子辣椒水,一大碗面糊糊,便愣住了,不知咋吃哩。主人看出客人有难言之处,便直桶桶地说:"蘸着吃"! "蘸" 和"站"同音,从京城来的人,理解为站立起来吃,就从木凳子上站立起来,端起醋水勉强地喝,咽下肚肠,酸辣难忍,又端起大碗,只觉得然呼呼的,难以下咽,硬是憋着气吃完了这顿饭。

饭后,那些京城里来的人走在一起交谈,相互询问,吃的什么饭,其中一个用京腔唱道:"吃的浆糊,喝的辣椒水!"另一个说:"吃的是三个一样,菜是高梁面搅团,喝的是高梁面糊汤,吃的是高梁面馍。"在场的人都笑了。

久而久之,京城里来的那些人,不仅会吃搅团,而且喜欢吃搅团。特别是女同志,到群众家里,点名要吃搅团,还跟着农村妇女学着做搅团。

社教结束后的第二年,沙家坳史家坪贫协张主席等几名乡亲、带着全村人的深情厚谊,上北京看望社教干部。吃饭时,席间交谈千阳的人和事,当谈到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时,京城的人深情地说"你们那里做的搅团,很好吃,我们就是不会做。"张老汉执意要给客人现场做,主人也满心欢喜。于是就在蜂窝煤炉子上的钢金锅里做开了。张老汉用力一搅,把钢金锅捅了个洞洞,未做好的搅团撒了一地,主人笑了,客人难为情了。不久,这件事在千阳传开了。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史家坪有个张老汉,上了北京打搅团,钢金锅戳了个黑眼眼,搅团撒了一地毯。"

信息来源:黄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 河南省 许昌 鄢陵县 鄢陵腊梅

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之美——鄢陵蜡梅

“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赞美鄢陵蜡梅的诗句,明清之际诗人韩程愈也曾在《叙花》一文中写道:“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古时,鄢陵蜡梅因名贵而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贵族,成为“天下第一花”。今日,有着悠久蜡梅栽培历史的许昌市鄢陵县凭借“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美誉扬名大江南北。

“街街有蜡梅,家家飘花香”是“花都”鄢陵的真实写照。每当在白雪皑皑的冬季畅游千亩蜡梅园时,人们便会产生“冬寒料峭枝头笑,黄白相间一径天,香沁神醉不知处,鄢陵蜡梅天下传”的感觉,诗意盎然。

鄢陵蜡梅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而且造型各异、价值不菲。据说,名贵的蜡梅盆艺从嫁接到成活要历经5年时间,并且要精选型材,通过嫁接、控型、动刀等多个流程来加工造型。经过一代代花艺工匠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鄢陵蜡梅已经备受世人瞩目。

1990年,作为“中美友好的使者”,23株精选的鄢陵蜡梅在林肯纪念馆展出;1995年,中国花协批准鄢陵建立“中国蜡梅基因库”,为蜡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1998年,38株盆景蜡梅摆放在国务院紫光阁前,成为中外友谊的象征。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传统的栽培技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极大地促进了鄢陵蜡梅产业的发展。2014年8月,鄢陵蜡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更是拓宽了这一特色产业的前进之路。

目前,鄢陵蜡梅在鄢陵县的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达2000余万株(盆),年产值达1.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以蜡梅为代表的花木产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品牌产业。

又名香梅、黄梅。产于河南鄢陵。因其花瓣色黄如蜡,手触有蜡质感,香味浓郁芳香而得名,又因其花开腊月,先开花后长叶,故称腊梅或干枝梅。每年春季芽苞萌发之际,根据枝干的自然特征,将枝干曲捏成各种姿态:屏扇形,棱角分明,小巧玲珑,外观典雅;疙瘩形,质朴端庄,古香古色;悬枝形,横躯悬空,单枝独撑,其它有的象鸟、有的象兽,形态逼真,巧夺天工。鄢陵腊梅雅致、美观、大方,深为人们所喜受,是装饰的上品。

蜡梅 河南省鄢陵县安陵镇、柏梁镇、陈化店镇、大马乡、张桥乡、马坊乡、彭店乡、只乐乡、望田镇、马栏镇、陶城乡、南坞乡、金汇区13个乡镇区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鄢陵蜡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鄢政文〔2011〕29号 河南省鄢陵县地方标准:DB41/T068-2012《鄢陵蜡梅》

四. 河南省 商丘市 宁陵县 商丘玉米皮编织

以玉米棒皮之内层为原料,编织成工艺精巧、轻便耐用、款式新颖、质朴大方、雅俗共赏、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和装饰品。有玲珑小巧的茶杯垫、童篮,精致雅观的网兜、天花板片,别具匠心的垂吊连环结,花色各异的妇女挎包、手提篮等2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意大利、日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五.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绿豆糊涂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清热去火,甜香利口。

材料:绿豆2500克,糯米(或大米)500克,小米250克,食碱2克,菠菜叶、湿淀粉各适量。

绿豆糊涂的特色:清热去火,甜香利口。

绿豆糊涂的做法:1、将菠菜叶洗净捣烂,挤出绿汁。2、绿豆去净杂质,用湿布擦匀晾干,磨成碎粒,除去皮同小米一起用清水浸泡2小时,磨成粉浆,放入用少许刹沫油,刹去浆沫,用箩滤去渣子,使其沉淀约1小时。3、糯米淘净,放入开水锅内煮至开花时,放入湿淀粉勾芡,再加入绿豆小米浆、菠菜汁和少许食碱,呈黄绿色时即成。

制作要领:1、泡绿豆碎粒和小米时,夏季用冷水,冬季用温水;2、糯米锅内勾芡时,要边加入边搅拌,浓度以糯米稍浮起为宜。

六.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广善酥

“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理论的基础,按照现代营养学要求研制的纯天然食品。



该产品通过省专家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并荣获国家经贸委,中国贸促会“94首届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成果展览会”部优“成果奖”。95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99东方食品国际会议精品奖。2000年-2005年二次被省工商局确认为“安徽省著名商标”。03第十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04-2007年二次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05被省烹饪协会确认为“安徽名点”。



“广善酥”具有风味独特,酥香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七.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笔山芽尖

笔山芽尖(又名片茶)产于本县桂山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创制于1984年,1985年被县评为一等奖,获芜湖市二等奖.笔架山林木茂密,春夏季雨后多云雾弥漫山间,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清末笔架山古庙僧人栽培茶树,采制尖茶(即笔山芽尖),供敬香者和游客解渴品尝.民国初期,高庙失修,和尚出走,庙倒茶荒,变为野茶,当地农妇上山采摘焙制.解放后,不断挖掘潜力,笔架山茶叶由零星栽培,发展成园栽培,至1977年,已有成片茶园70亩,年产干茶2000公斤.1989年,茶叶再次获县一等奖.

笔山芽尖色,香,味均居本县茶叶之冠,芽心为两叶所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汤色黄绿,叶底透明匀整,用沸水冲泡,枝芽叶上冲水面,根根直立,尔后又徐徐下沉,叶张芽露,水中浮动,忽上忽下,有味有趣,笔山芽尖谷雨前后采摘,芽叶为一芽二叶初展,身长不超过4厘米,紫色,瘦弱,对夹芽叶不采,不带老叶蒂梗,采摘使手指折断,不准用手捏摘,芽叶采回后,要经过两次筛选,摊放数小时,以增香味,茶叶制作过程精细,先杀青,后烘,去水份,贮存包装.

八.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南陵大米

南陵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陵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陵县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产粮区。南陵县民风朴实,农民勤劳,双季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70%以上。自1985年始,该县先后被确认为“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据考证,南陵大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9-8世纪的西周晚期,贾岛、梅尧臣等唐宋诗人均为其留下过名篇佳作。据2010年统计,南陵拥有20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稻谷35万吨。南陵大米已注册集体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拥有以“吴祥”大米为代表的“安徽省名牌产品”、“云谷贡”为代表的一批“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安徽省著名商标”。南陵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等特点闻名。南陵大米拥有粳稻、籼稻、糯稻等多个品种,其中优质稻马坝小粘更是畅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特色品种。南陵大米米粒透明有光泽,没有或很少有垩白。南陵大米吸水不多,膨胀度适中,胶稠度高于80mm、70mm、60mm,延伸性较强,米饭光泽度好,白而晶莹,黏弹性较强、软硬度适中,热饭喷香,口感好,冷饭仍然具有柔韧性、不回生、色泽如常。南陵大米营养丰富,含有适量的淀粉(直链淀粉16%左右)、脂肪、蛋白质(≥7%)、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糙率分别达83%、80%、78%以上,精米率分别达76%、74%、72%以上,整精米率分别达68%、66%、64%以上,均优于国标2个百分点,更优于周边地区,广受消费者喜爱。

南陵大米种植区域地理位置:东与芜湖县和宣城市宣州区交界,南与泾县接壤,西与青阳县、铜陵县毗邻,北与芜湖市、繁昌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00″~118°30′00″,北纬30°38′00″~31°10′00″。南北宽约54.3公里,东西长约56.3公里。总面积为1263.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籍山、弋江、许镇、家发、工山、何湾、烟墩、三里。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豆腐乳

豆腐乳制作过程精细严密也简单,几乎每户人家都能制作,是极为平民化的食物。豆腐乳的原材料主要为豆腐。家乡人有句俗话,“世上有三苦,打铁挖土磨豆腐”。由此可见,作豆腐绝不是轻巧活,程序繁琐,费时耗力,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制作豆腐,家乡人称为作豆腐。一个“作”字,用的妙趣横生,与作文的“作”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谋篇,布局,衔接,文字的打磨。而作豆腐呢,是要经历泡豆、磨豆、筛浆、熬浆、点浆、收浆、压榨等诸多程序,劳心费力,才有“作”好的豆腐。

有了好的原材料,还要选择时令,腌制豆腐乳的最佳时节,是每年的立冬后到第二年立春前。此时,气温寒冷,适宜豆腐长菌发霉。乡人准备一只大大的竹篮,竹篮里平铺一层稻草梗,稻草梗上平摊着一块一块豆腐,放在通风的房里。竹篮稻草梗都要注意干燥清洁,不然,就会积垢产酸,造成“逃浆”,影响豆腐乳的味道。天气温和的日子,只需五六天的时间,豆腐块表面就有了几抹黄霉,空气中弥漫着丝丝豆腐乳香。待到青霉一起,立即切成小方块,于白酒中翻个身杀杀菌,浇上炒好的盐和辣椒粉,收入坛中,淋上茶油,密封,豆腐乳就做成了。半个月后,揭开坛盖,清香扑鼻,挑入碗里,黄橙橙,嫩生生,令人馋涎欲滴。古人有诗为证:“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

入口一尝,果然细腻柔滑,一股爽甜鲜香旋即向舌床蔓延,再浸入五脏六腑,整个人仿佛都融进了那馨香甜润里了,让人有种幸福的眩晕感,难怪茶陵豆腐乳素有“最令人魔化美食”之称。当然,只是注重制作过程的精细严密,还不足以体现茶陵豆腐乳的美味。经过特定土壤的孕育,承接日月精华和露水的滋润,这些饱满的大豆,辣味十足的红椒,纯绿清香的山茶油,再加上清纯的云阳山泉水,腌制的豆腐乳当然色、香、味俱全了。

茶陵豆腐乳的美味,还在于口感的千滋百味。制作的时间、各人的手法与习惯不一样,豆腐乳也各有各味。有的色艳甜大于香,有的橙黄甜中带酸,有的色暗香大于甜,有的干硬香大于甜……相传早在宋代,年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比赛,大家集体品尝,从中选取每年的“豆腐西施”。

如今,茶陵豆腐乳的腌制和保存技术更高,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豆腐乳了。茶陵豆腐乳也已远销海内外,其腌制和技术也传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豆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减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还有助于消化,增强食欲的功能。在物质丰裕的今天,豆腐乳仍备受人们青睐,茶陵县城大大小小宾馆餐馆及粉馆的餐桌上,大都备有一小碟豆腐乳。人们在尝够众多美味佳肴时,总不忘沾点豆腐乳品味几下。

(来源:《张冬娇:茶陵豆腐乳》)

十. 陕西省 延安 黄陵县 黄陵大樱桃

黄陵大樱桃是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的。黄陵县大樱桃品种个大味美、果皮较薄,娇艳欲滴、晶莹剔透、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大樱桃以其娇艳欲滴、晶莹剔透、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珍品”、“水果之冠”、“北方早春第一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大樱桃品种多,品质优。按色泽分紫、红、黄三类。按成熟期先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品种共有70余种。

大樱桃成熟期早,一般在每年5月中下旬采摘上市,这时正值春末夏初,害虫尚未开始活动,不需打药防虫。黄陵县本地的小樱桃是一种水果, 所以有特别的味道和营养。近年来引进了一些国际上优质大樱桃新品种,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了樱桃的品质,使其营养更全、口感更佳,使大樱桃在黄陵县当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黄陵县大樱桃品种个大味美、果皮较薄, 单果平均重为10-18克,大粒超过20克。黄陵县人们常把大樱桃当成走亲访友、高档消费的名贵果品 。

茶陵土特产食品有哪些品牌茶陵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