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有什么土特产卖 福安市的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13 01:15:40

一.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大卷

大卷

将乐客家传统宴席上的主菜。做法是:把豆腐捣碎,伴入切成丁状的萝卜、瘦肉、笋等原料,调入适量的地瓜粉,放笼内蒸熟后切块装盘,再淋上酱油、麻油,洒上少许葱花。其味鲜美。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泥钉冻

泥钉冻。每年秋收后,退潮时,福安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挎个小鱼篓,带上特制的短柄小木锄,到海边滩涂上去寻找一种长约5-7厘米的明状动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泥钉”。“泥钉”刚挖出土时,呈深灰色,与滩涂的泥巴色泽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干净后,则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滩涂的表层,群集而居。人们只要找到它的聚居点,就可以一口气拾到一大碗“泥钉”。拿回家后,人们把捕捉到的泥钉,端到井边,倒入土箕中,一边用井水不断冲洗,一边用手使劲压榨,直至把“泥钉”腹内的泥浆挤尽。把洗净的“泥钉”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泥钉”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由于“泥钉汤”含有较高的胶原特质,八至十二小时后,整碗的汤汁就冻结起来了,当地乡民把这种东西叫做“泥钉冻”。

三.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黑糯米饭

黑糯米饭

各地畲族皆过此节。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乌糯米饭祭祖,然后全家共餐,并以乌糯米饭馈赠亲友。三月三吃乌饭的来历,有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英雄雷万兴(一说蓝天凤)被官家抓去,乡人为了让他在牢中吃上饭,便把米饭染黑,狱卒见米饭很脏且又像山蚂蚁,不敢抢食,这才保住了雷万兴的性命。他出狱后,于农历三月三日副食大家下山复分,胜利后又煮乌米饭庆贺。

后来每逢三月三,人们都要吃乌米饭。民间又传,吃了乌米饭,上山不怕山蚂蚁咬;又认为三月三是谷子的生日,吃染黑的米饭可使谷魂不认识,才乐意生长。

乌米饭是将乌稔树叶捣碎,泡水后滤去渣子,然后用其水汗浸米,再把米蒸熟即成。

另一版本:乌饭节的由来,相传是唐代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族人民-官府的压迫,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粮草断绝,身处绝境。将士们靠吃一种叫乌稔的植物上结的野果充饥,度过难关。最后,畲军突围成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此后的一个农历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想吃这种野果,吩咐士兵上山采摘。但此时正值春季,乌稔树上只有刚长出的绿叶。士兵只好采了叶子回去和糯米一起蒸煮,没想到做好的饭香甜可口。雷万兴吃后很高兴,下令今后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蒸乌米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畲族人民每年的一个重要节日,来缅怀英雄、祭祀先祖。

四.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话李

原料配方:李果坯50千克白砂糖10千克甘草粉2.5千克香草油20克糖清100克安息香酸钠适量工艺流程:选料→制坯→漂洗→浸糖→晒制→喷油→包装→成品制作方法:1.先料:选用果大、肉厚、核小的品种(如三华李),宜在成熟时采收,也可用未熟坚硬的落果为原料。2.制坯:原料入清水洗净,放入滚动槽或陶缸中搅动擦皮,然后按100千克果子用盐10~15千克腌制15~20天。盐腌可在桶或池子中进行,先放一层果子(约6厘米厚),后撒一层盐(厚6毫米),依次一层果一层盐装满,最后在上面再撒上一层面盐,腌制5~7天以后,果子开始上浮时,可用木板(或竹罗盖)加盖,上加重物压沉。待15~20天后可取出曝晒,晒干后即为干坯。腌制时,为了增加制品脆度,100千克果实可加入明矾200克或生石灰300克。3.漂洗:将干坯放入流水缸(缸底装有进水管)或池中(每天换水2次)浸泡1~2天,待除去80~90%盐分后,取出晒至半天。4.浸糖:将白砂糖加入消水25千克入锅,加热至沸,再加入甘草粉搅拌均匀,然后将李坯倒入锅中,文火煮制约1小时,待李坯吸足糖液、果身发胀时,连同糖液一起离火,倒入木桶之中,再加入糖精及安息香酸钠,待搅拌均匀后,静置浸糖48小时左右。待果坯吸糖达到饱和程度时,即可捞出,沥去余糖液。5.晒制:将李坯摊放在竹筛上,置于阳光下曝晒。晒至八成干时,将香草油均匀喷洒在果坯上并拌和均匀。6.包装:话李经包装后即为成品。产品特点:甜酸适中,甜中带甘,食之爽口来涎,具有消凉感。风味别具一格。

五.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粉粿

粉粿

粉粿原料:地瓜粉300克,冷开水300毫升,热开水1200毫升,自制糖浆,蜂蜜。

粉粿制法:1、将地瓜粉与冷开水拌匀至地瓜粉无颗粒状,成为地瓜粉浆。

2、将刚烧开的热开水冲入调好的地瓜粉浆内,一边冲入一边搅拌至呈透明糊状。

3、趁热把透明糊状倒入抹油的长四方皿中,表面抹平,待冷却即为“粉粿”。

4、把冷却的粉粿置冰箱冷藏后,取出切小块盛碗,淋下自制糖浆即可食用。

六.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包粄

【包粄】亦可称为客家饺子,具体做法和饺子无异,只是外皮不同。这个我好像也没吃过,可能因为方言和书面语不同吧,我都不知道包粄对应的方言是什么。

七.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花柰

俗称林禽、来禽、为沙具。品种有花柰、铁色花柰、高桥柰、小柰等,而花柰为上品,其皮薄肉厚、质地细嫩,可食率达97%以上;皮、肉、汁呈红色,甘甜可口,酸度适中,具有健脾开胃之功效,为珍稀名果。鲜果销往省内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三明)

八.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刺参

福建刺参:主产于牛山渔场与闽东渔场等海涂区。

九.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穆阳线面

穆阳线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穆阳线面,已有680年历史,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年产量30多万担,产值1亿多元。日前,穆阳线面成功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穆阳线面是福安,其生产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与福州等地的线面相比,穆阳线面更具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拉开可长达数米,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的优点。

穆阳线面的包装更是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据介绍,其成品制出后,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6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福安当地百姓不仅过生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尤其寿诞)时,穆阳线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因此在福安,线面亦有“寿面”之称,大年初一早上,福安人的第一道菜肴(一般是素菜),必须是长寿面,寓意年年长寿。

十.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包糍

春社,邵武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社糍”,又名“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和“水曲”做成的。
具体做法:取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再参入大量野外摘来的一种叫做"水曲"的小草(学名:鼠麴草)墨浆。浆磨好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再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若干个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熟后便可以食用,故又称其为“米饺”。春社这天的包糍馅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薤(又名:荞头)等做馅,蒸出来的包糍,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汁会沿着嘴角流出来,两人食欲大开。
包糍不仅味美,色如碧玉,而且还是一道药膳。因为米浆里添加的“水曲”,甘平无毒,功能艰危和中,祛痰止咳,饼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包糍还有一种作用:春社吃了“包糍”,竹笋称为“春笋”,不可乱挖;再社日之前竹笋称为冬笋,大家可以挖,这无形中保护了毛竹的生长繁衍。
吃包糍这一风俗一直保留下来,至今只要再邵武就能天天吃到包糍。
福安十大特产排名福建福安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