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古寨潮汕特产 潮汕高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9 13:12:33

一.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生炒鱼面

生炒鱼面

用料:
    鱼肉400克,肉丝50克,湿冬菇25克,方鱼末5克,生葱5克,豆芽菜100克,味精5克,精盐5克,胡椒粉l克,料酒10克,麻油l克,湿淀粉30克,上汤50克,干薯粉50克(耗25克),生油1000克(耗100克)。

制法:
    (l)将鱼肉用刀刮下剁成鱼肉茸,去净筋,盛在盆内,加入味精、精盐、使力揉和,搓成团。薯粉用布包扎,然后将鱼肉压扁,扑上薯粉,放在按板上,用木棍碾成大薄片,放进开水锅里泡一下捞起,用清水漂净晾干水分后,用刀切成丝,拉开成面条样。
    (2)将冬菇、火腿、笋、芹菜均切成丝,豆芽菜洗干净,另用一只小碗,加入味精、精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和少许上汤,调成芡汁待用。
    (3)烧热炒鼎倒入生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肉丝炒散,随即将鱼面倒入热油中溜后,即倒入笊篱沥干油分,在原热鼎内放入少许油,投入冬菇、豆芽菜、笋、芹菜丝一起炒香,再将肉丝、鱼面投入、烹入料酒,倒入芡汁,颠翻几下,起鼎装盘,撒上方鱼末即成。

特点:
    味鲜香爽滑。

二.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粿仔脯

潮汕人历来好食“粿仔脯”,其由来已久。然此物为何人发明创造,这里则有一段传说。

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生天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县邑郭教谕之女,自小淑惠,喜爱诗书。许配潮阳周伯玉为妻,读书更为勤奋,精通经史,尤以数学、诗文为最。

时值元末明初,四方豪杰并起,战争连年不断。郭贞顺深具数学预算之才能,又识读经书,知道潮阳虽远离中原、地处海隅,但难保战争不会至此。若潮阳波及战争,农桑荒废,商贾枯竭,则后果不堪设想。遂计划发明一种粮食,既不影响当时粮食,又可久藏。但日复一日,郭贞顺绞尽脑汁,尚未能发明这种东西。

一天郭贞顺在喝稀饭,偶然间在饭碗里发现有几小块东西,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遂将碎块放在盘中细看,仍不知何物。后又到米缸里将米翻个彻底,也未见有异,这时她才记得起今天煮的米是几天前祭拜海神的米。但为何有此东西?她又细细思索……最后她终于发现:几天前在祭拜海神时,有几小块粿条掉落在米盘上,几天后用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饭时,掉落在上面被晒干了的粿条块和米一起被煮熟后,里面就有这此“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的东西来。

此后,郭贞顺便教人将神的粿品切成碎片,然后晒干储藏。

不久,战争果然殃及潮阳,潮阳地区一片饥荒,幸得郭顺贞发明“粿仔脯”,才使邑民有充饥之物,渡过难关。

三.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生炊龙虾

生炊龙虾

生炊龙虾风味特点

龙虾个大体粗,身长肉厚,甲坚硬多棘,肉味鲜美,是名贵的海鲜品。为高级筵席上的珍馐。

本品为潮汕传统名菜。炊,古代作蒸。宋仁宗时,讳其赵祯之名,凡蒸的都改作炊;元明以后,许多地方复改炊为蒸但潮汕方言却一直作炊不变。"生炊龙虾"用猛火蒸至恰熟,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蘸上桔油,开胃醒酒。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白龙湖银鱼

白龙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龙湖银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银鱼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白龙湖银鱼,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白龙湖库区。白龙湖地处龙门山与摩天岭两大山脉交会处的低山峡谷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支流,上游为九寨沟风景区,是著名的“西南第一湖”,也是中国四大银鱼盛产湖之一。青川县白龙湖水域面积达68000亩,境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水温15.2℃,流域范围无城市污染,水体年交换系数3.71,融氧量高,有机饵料丰富,水质常年保证为国家二类水质,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银鱼生长。

得益于白龙湖优良的水质环境,白龙湖银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鲜银鱼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达17.2g/100g,脂肪为2.5g/100g,钙含量达35mg/100g,是极富钙质的鱼类。

白龙湖自1997年开始投放尾短吻银鱼繁殖。2000年,人工增殖7000万粒银鱼卵。1999年开始,白龙湖银鱼就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到2010年,每年库区银鱼销售4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

秋高气爽日,银鱼出水时。每逢九、十月,前往国家AAAA级景区——白龙湖的游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便是白龙湖银鱼。银鱼入肴是席上珍馐,或煎炒熘炸,或蒸煮烩炖,看之,赏心悦目;闻之,口舌生津;食之,唇齿留香。

地理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白龙湖银鱼”创富一方

白龙湖银鱼是中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这种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银鱼的声名远播,自然离不开白龙湖库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白龙湖地处龙门山与摩天岭两大山脉交会处的低山峡谷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支流,上游为九寨沟风景区,是著名的“西南第一湖”,也是我国四大银鱼盛产湖之一。青川县白龙湖水域面积达68000亩,境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水温15.2℃,流域范围无城市污染,水体年交换系数3.71,融氧量高,有机饵料丰富,水质常年保证为国家二类水质,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银鱼生长。

上世纪90年代,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选择青川作为帮扶对象,开始在白龙湖库区开发、增殖银鱼。如今,青川县白龙湖银鱼基地规模已发展到5个乡镇、20个村、1500户农户,年产量达500余吨,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新增国家税收140余万元,渔民人均增收350元。白龙湖银鱼除内销外,还从1999年开始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国家,被外国朋友称为“鱼参”,年出口量达100余吨,出口额达500余万元。

营养丰富堪称群鱼之冠“白龙湖银鱼”颇受青睐

检测结果证明,白龙湖鲜银鱼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达17.2g/100g,脂肪为2.5g/100g,钙含量达35mg/100g,是极富钙质的鱼类,干银鱼含钙量更为群鱼之冠。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中医认为,银鱼味甘,性平,补虚,健胃、益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

五.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李厝蔬菜

李厝蔬菜

外砂镇李厝村素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该村芫荽、芹菜、葱等种植向专业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其中种植5亩以上40户、15亩以上20户。全村年销售芫荽、芹菜、葱2000多吨,年可创值300多万元。该村的芫荽、芹菜、葱还畅销省内诸多市场,产品五成以上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

六.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九龙湖鱼干

九龙湖鱼干,是才用九龙湖淡水鲜鱼,用科学配方以先进设备精制而成,高蛋白、低只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品质极佳、经水产加工专家论证、是全省唯一无腥味 的鱼干。

七.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五香溪家禽

五香溪家禽

外砂镇五香溪村素有“百禽之乡”美称。五香溪村位于外砂河下游,接近出海口,天然荒沟荒崛遍布田野,饲养家禽有得天独厚条件。村民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发展禽畜饲养业,镇村二级还积极为饲养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全村有年饲养家禽5000只以上的饲养大户50多户,年家禽饲养量40多万只,家禽饲养业年可创值约1400万元。

八.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上汤焗鲍

上汤焗鲍

主料:大连鲍、红炖翅汤、老鸡脚、芥兰心

配料:姜、葱、芜荽、蒜、老抽、蚝油、糖、麻油

做法:将大连鲍杀好加入配料,调料,腌15分钟后加入翅汤、老鸡脚、焗至连鲍软身上碟用蚝油,原汤,浓缩成汁淋在鲍鱼上,拌上芥兰心即成。

特点:色泽美观、味浓香、肉质爽口。

九.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潮汕蚝烙

潮汕蚝烙

用料:
    鲜蚝仔250克,鸭蛋3个,葱头20克,雪粉75克,熟猪油150克,味精1克,鱼露5克,辣椒酱5克。

制法:
    (1)先将鲜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净,用雪粉水调匀,并将葱头切成细粒放入,同时加入味精、鱼露搅匀待用。
    (2)用旺火烧热平鼎有足够热度后,加入少许猪油,将蚝仔、粉水混和成浆状,用匙再调和后下鼎,再把鸭蛋去壳打散淋在上面,加入猪油煎,并配入辣椒酱调味,用铁勺在鼎里把蚝烙切断成块,再用勺翻转,四周加入猪油,继续煎烙,煎至上下两面酥脆,并有金黄色,盛入盘即成,并拌上芫荽叶。

特点:
    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十.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橄榄

橄榄又名青果、忠果、谏果等,是一种硬质肉果。初尝橄榄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土耳其人将橄榄、石榴和无花果并称为“天堂之果”。

营养分析

1. 橄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鲜食有益人体健康,特别是含钙较多,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

2. 新鲜橄榄可解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和鱼蟹之毒,食之能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龙湖古寨特产广州清湖正宗潮汕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