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特产连锁店 三江源零食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11:11:38

一.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竹笋

“三江竹笋”产在素有“广西竹乡”之称的三江县。境内山峦连绵,溪河密布,由于山青水秀,无污染,水土条件可谓特佳,所产的各类竹笋脆嫩、味美、多汁而享誉区内外。全县现有竹林面积7.8万亩,其中冬笋年产量1万吨,在每年的12月至开春2月上市,春笋年产量0.5万吨,在每年的3月—4月上市。

二. 吉林省 白山 江源区 松花石

松花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是海相泥质沉积岩。松花石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质等。

由于区域范围内地质因素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腐化后残留矿物中金属离子呈色色素的优劣,导致了小范围内石质呈现出不同的品色。
一般说来,黄色松花石中二价铁的含量较高,而红色松花石中三价铁的含量就很丰富;而紫色松花石中锰铁的含量就较突出;绿色松花石中铬、铜的元素就偏高。发灰的松花石是高领土和滑石含量比例大,而发黑的松花石则是硫铁矿物质的混杂。更由于海底有洋流现象,就带动了黏稠的海泥运动,成叠布形式覆盖到原来的海床上,形成松花石的多色带型,这类松花石以紫袍绿带表现的突出。
由于地壳的运动,太平洋板块插入亚洲板块之下,使的交汇边缘抬升,海底变成了陆地或山峦,松花石的矿床就在有些区域显露出来。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区,尤以通化、白山、延边地区的品色优良,蕴藏量大,可持续开采。辽宁的本溪地区,安徽有些地区也有海相沉积岩矿藏,但质地较粗糙。松花石的色泽主要有纯色色系、共生色系、伴生色系三种色系形式。
1,松花石的主要纯色色系是绿色色系、青色色系、黄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尚有黑色色系、红色色系、白色色系等稀有色泽。
2,共生色系主要有:黄绿色、紫绿色,紫黄绿等二色系、三色系及多色系。
3,伴生色系是由于泥浆沉积过程中夹杂着较大颗粒的重晶石物质、玉石物质、石英岩物质等而形成的特殊的石品,如:夹杂着重晶石形成的星月类,镶嵌有条纹水晶体的冰纹类。
在松花石的色泽中,以杨绿色为上品,栗黄色为精品,枫红色为孤品。其它亦以色纯正、鲜艳为正品。当然多色系列,伴色系列里只要和谐、鲜明亦是上好的材料。

松花石产地范围为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浑江区、临江市、靖宇县,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集安市,延边州敦化市、安图县12个市区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牛肉干

三江肉牛、牛肉干

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2002年正式把肉牛列为“四个一”工程之一,规划“十五”期间,全县肉牛发展到12万头。近年来,三江加大扶持力度,种植优质牧草,进行牛品种改良,建立牛圩和建设肉牛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牛存栏有9.28万头,牛品种改良1581头,种植优质牧草5170亩,在古宜镇的龙吉、林溪乡的水团建设2个肉牛养殖小区,重点扶持10户养牛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投资建设有独峒、同乐、富禄三个肉牛交易市场,引进外资兴建年加工25000头的桥牌牛肉有限公司。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鲜,远近闻名,畅销区内外。

四.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茶油

三江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属中亚热带气候。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茶油树生长的好地方,被列为全国油茶重点生产县之一,获得了“中国油茶之乡”称号。目前,三江有茶油林61.7万亩,覆盖全县15个乡(镇)的各个村屯。据清代嘉庆年间《廖志》记载“境多坡地,少平原之故,田谷不能自给……。”“县山地多,乡民有山地者,多不愿佃农,因土地肥沃,种茶、桐可获厚利”。可见三江茶油种植源远流长。

三江茶油树生长于山坡灌木丛中,整个生长过程不需使用化肥农药,因此茶油是纯天然的有机食油。经常食用茶油可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用油。茶油不仅是食用油中之珍品,而且是人们滋润皮肤、护理泽发的天然化妆品。三江茶油具有烟点高不起泡,清澈明亮,是烹饪、煎炸、凉拌等多种风味菜肴之首选用油脂。适应饮食业,宾馆,家庭使用,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三江茶油每年10月份开始采收加工上市,年产茶籽1.66万吨,产值达3.3亿元,全县种植茶油的农户仅此项户均收入达4800元以上。

三江茶油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乡风味酸肉酸鱼

选用侗乡的自养的土猪、土鸭、河边鱼,经过一系列的侗乡特用腌制方法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从而制成侗乡特有的风味的肉食品;几百年来,该类腌制品【酸肉、酸鸭、酸鱼】一直是侗乡人民用于招待贵宾的桌上佳肴!

六.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三江牛

三江牛主要产于四川盆地西北边沿山区,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的三江、白石、水磨、漩口、白花和映秀等乡、镇,以里石河、溪河、二河三条溪江汇合处所产者较好,故名三江牛。现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理县、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 温江地区北部山区均有分布。

据《太平寰宇记》载,主要产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已开始养牛。现今的三江牛,是在当地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羌、藏、回、汉等民族长期选育而成。

三江牛主要产区位于岷山、邛崃山交错的峡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产区有广阔的放牧地,有占总面积5.6%的草地和占总面积34%的疏林、灌木地;另有占总面积1.9%的耕地,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大豆等作物。牛在配种、妊娠、哺乳期间,有精料补饲。此外,产区临近成都平原缺牛区,大邑、崇庆、灌县等地历来有向产区租牛使役的习惯,产区农民就以收取“牛租米”作为当地细粮的主要来源,更促进对役用体型特征和性能的选育。

七. 吉林省 白山 江源区 吉林熊掌

为黑熊、棕熊的脚掌。尤其左前掌最为肥腴,掌花明显,被列为上品。其性平、味甘,为名贵的大补食品。

八. 重庆市 合川 “三江牌”合川桃片

是合川名品,合川桃片厂生产。它用上等糯米、桃仁、麻油、猪板油、搅糖、蜜玫瑰等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有甜、盐两个品种。甜桃片色泽洁白,厚薄均匀,散如展卷,卷裹不断,点火即燃,细腻化渣,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香甜酥脆,有浓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盐香味和微有甜咸麻味。两种挑片均具有补脑、健脾、润肺、利尿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馈赠亲友之洼品。曾获国家、省、市优质产品奖、国家银质奖章。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试销美国旧金山等地。合川桃片,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产品为甜桃片。后内江人蒋盛文在苏家街开设“同德福”斋铺,改进桃片用料和工艺,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由此名声远扬。据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光绪卅年(1904年)间,成渝屡开赛会,州人以此(桃片)入会,获得奖励。民国 5年( 1916年),同德福在桃片中加入陕西椒面、食盐等,烘制成新品“椒盐桃片”,香甜酥脆,咸麻适度,饶有风味。到民国15年( 19 2 6年),“同德福”甜、盐桃片均先后获成都花展会优质奖章、四)I怕第五次劝业会特等奖章、“五县”展览会一等奖。民国 21年(1932年),石尊贤等人合伙开设“三民斋”,在桃片生产中采用麻油搅糖,将桃片由窄改宽,厚度均匀,使桃片独具一格。民国25年( 936年),三民斋桃片获四川省展览会乙等奖。解放后,1952年成立合川国营糖果厂(现名合川桃片厂),招集名师巧匠,恢复桃片生产。1959年,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将合川桃片组织远销港澳。1964年经中商部批准合川桃片注册为“三江牌”商标。为了提高挑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经过改进工艺,增加设备,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使“三江牌”合川桃片每年复查均获优质标准。1980年至1981年先后获省、部和国家优质产品奖,并获国家银质奖章。1982年又获四川省儿童用品委员会优胜奖。( 合川)

九.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茶叶

三江茶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730.2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2年正式把茶叶列为农民增收的“四个一”工程之一。同时,三江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和引导农民种茶。2001年至2006年底,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扶助,三江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思欧、高露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成为了三江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2万亩,与广西茶叶第一大县凌云县相比仅差3000亩。

为以质取胜,三江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保证茶叶“绿色”、优质。目前,全县共有茶加工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多家。全县无公害茶叶技术推广7.545万亩,有机茶技术推广2100亩,生态茶叶技术推广1万亩;此外还引进了乌牛早、福鼎大毫、龙井系列等名优新品种2万亩。

经过数载发展,以“布央仙人山茶”为代表的一批三江自主茶叶品牌,已走出广西,面向全国。2004年在广西第四届“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得特等奖;在2005年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三江碧舫绿茶”“三江天池绿剑”“剑兰”等三个产品又荣获特等奖;2007年4月,在广西茶叶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名优茶擂台赛中,三江的

“家福兰馨”脱颖而出,夺得“擂主”称号。

2006年,三江全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2288万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中,茶叶就给农民贡献了300多元。2007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茶叶面积1.3万亩,生产干茶1200吨,产值6000多万元。自2002年以来,全县就有7万以上的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茶叶已成为侗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三江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大糯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为中心覆盖榕江河片四个乡镇41个村屯,种植历史悠久。七十年代以“三江大糯”为原料酿制的“三江菊花糯米蜜酒”曾东渡日本参加国际比赛获金奖。“三江大糯”具有清香油亮、软、可口的独特风味,被誉为"谷中之王",有"一家蒸饭百家香"的美称,曾是历代进贡朝廷的贡米。据民国三十五年版《三江县志》的社会篇记:“侗人粮食,亦系糯米,晨以木甑炊饭一次,菜蔬鱼肉全系腌酸品,其他两餐无须举火,餐时亦不用碗筷,只须各净其手,捏糯饭成团而食。、、、、、、”,经济篇记:“谷类---糯米、粳米、、、、、、”。“杯民饔飧、以糯米为上,粳米次之,不食粘米故不种粘谷”。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大顺村“大顺香糯”为代表,种植历史悠久。“大顺香糯”是上乘的粮食,是酿制佳酒、制作精美糕点的优质原料和送礼佳品。“大顺香糯”米质洁白,蒸煮食用清香味浓、柔软,有“一户煮粥,全村飘香”之美誉,老幼病弱和产妇食用,可以滋身补体。近年来,柳州市和三江县农业部门一直把“三江大糯”作为优质稻谷来加以培育,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品种选育和矮化,已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优化后的品种开始推广种植。“三江大糯”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份收割,全县种植面积约18000亩,产量6500吨。建有“三江县禄富匡里得利粮油专业合作社”和“三江县富禄乡志刚大顺糯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三江大糯”走向了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

三江源特产店简介三江源特产值得买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