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土特产做法 德宏特产有哪些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09 09:52:31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德宏柠檬

德宏柠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宏柠檬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学会

云南省的德宏州是世界上柠檬种植最适宜的地域之一,目前建成勐秀、户育两个柠檬主产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4万余亩,种植区涉及三县市、22个乡镇、4000多种植户,总产量已达1万余吨,工业总产值1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大柠檬生产基地。按计划到2018年将发展到30万亩,建成国内重要的柠檬生产基地。区内的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柠檬深加工综合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柠檬精加企业。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洗手液、柠檬果汁喷雾干燥粉、柠檬三七胶囊、柠檬含片、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圣酒、柠檬茶等系列柠檬深加工产品。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傣家撒苤

傣家撒苤

撒苤有两种:一种是苦撒,另一种是柠檬撒。最好吃的做法是将用棒子敲得一丝筋也不留的精瘦生牛肉捏拌上特殊的野香菜和韭菜,这捏拌,一定要将两者弄得几乎合为一体才算合格;而且这牛肉,必须敲击到口中也感觉不出肉粒来那种程度;这是整道菜的精髓所在,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如果是苦撒,就将牛肉生菜放到傣家秘制的苦水中搅拌均匀,用米线、肝片等蘸了吃。不过这菜有点怪,不是有特别接受能力的美食家,估计不能尝出它的好来。有点苦苦的,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因个人嗜好而定。柠檬撒的蘸水采用当地产的柠檬榨汁兑成,特别开胃。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德宏傣味

德宏傣味自成体系,很早以来就是“滇菜”中最惹人注目的一支。傣族菜肴的原料丰富,尤其以大量使用丰富的香料为特色,“香茅草鸡”、“咖喱土豆”、“撒撇”(一道清热解暑的凉菜)是其中代表。傣族菜肴的烹饪方法多用煮、烤和凉拌。菜肴的口味有酸、辣、甜、苦、生五大特点,酸菜首推“酸扒菜”、“酸笋鱼”。傣家人因炎热气候下需要增加食欲而善烹调酸菜,多食酸菜既开胃,又助消化;辣菜主要是加入亚热带的其辣无比的“涮涮辣”、“小米辣”及优质胡椒而制,一般煮菜的蘸水和烤制的菜都是辣的,如酸笋的蘸水、“烤鱼”、“火烧干巴”等,可开胃排毒;甜菜如“炸香蕉”、“菠萝饭”等,主要是用热带水果烹制的水果菜,营养均衡又丰富;苦菜主要是凉菜和煮菜,食苦味是为解燥祛热,也是亚热带的特色;生菜主要是凉菜,依仗着丰富而新鲜的菜肴原料,傣族的生菜味鲜、卫生而口感好。

吃傣味的经历,会是一次全身感觉器官都可以参与享受的美妙过程。傣家餐馆一般都座落于婆娑的竹林中,或郁郁的榕树下,一座纤巧的竹亭只置一张餐桌,竹亭与竹亭之间有着足够的空间,向傣族女孩点菜,你会发现他并不用笔记录菜名,而是手执一个碟子,你点一个菜,她就把这个菜的原料各取一点,放在碟子一边,你点完菜,这个碟子也就密密的有了一小撮一小撮的生菜,上菜和结帐不会弄错。各色菜上桌后,你可闻到菜肴香气卷裹在淡淡竹叶香里随微风徐徐飘来,连身体里的每一个毛孔和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够感觉到这清雅的音乐。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陇川稻田鱼

陇川稻田鱼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的。

稻田养鱼是一项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是利用稻、鱼互利共生原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高效、低耗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为进一步充分发挥稻田养鱼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和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的目标,结合我县实情,陇川县水产站实施了稻鱼工程示范样板1939亩,任务目标是平均每亩单产达到80公斤以上,田间工程建设为沟凼式或塘田式,鱼沟开挖成“十”字 型、“﹟”字型、“T”字型。

水产站自开春以来积极组织全体科技人员对宜养田块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动员、科技培训。截止6月30日共举办现场技术培训会10期,受训人员564人次,共发放科技材料1000余份,播放稻田养鱼技术录像4场。全县完成稻鱼工程示范样板1856亩;稻田养殖本地挑手鱼83亩。主要分布在章凤、景罕、城子、陇把、清平等乡(镇),共投放本地挑手鱼4150尾。各种优质大规格鱼种27090公斤,325080尾。主要是西南鲤、单性罗非鱼、异育银鲫、荷花鲤鱼等。目前水稻和鱼类长势良好,秋后有望稻鱼双丰收。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煮螺蛳

螺蛳可炒可煮,炒的方法大同小异,可煮的口味却各有特色,盈江街上傣族卖的煮螺蛳做法就很特别,口味也独特,具体做法是:先将螺蛳清水浸泡二三日,使其吐尽泥水,同时备好帕哈、香菜、茴香、四季豆、花椒叶、生姜叶等配料。烹煮时,先将熟猪油(香油亦可)加热,再将螺蛳放入锅中,翻烘,而后加入酱、豆腐水、葱、蒜、辣子、精盐进行烘焖,最后把肉汤和配料一并放入锅中,煮一小时后便出锅食用。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燕子石

在梁河县西北部20多公里处的瘌痢山燕子场一带的大山深处,发现大量生态燕子石。

当地农民们都称之为梁河生态燕子石。据了解,燕子石属古生代变质板岩,是受侵入岩活动及激烈的造山运动的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的,是古生物三叶虫化石,极具“飞燕”形态,栩栩如生,因其尾近似燕尾故名,石质细腻,沉透如玉,叩有铜声,抚如凝脂,易于加工,颜色青黑色,也名黛石,民间又称墨石。层理发育,顺层断口贝壳状,质地坚硬细密,抗强度大,不易风化,不生青苔,利于加工取块、磨光和精雕细琢,因而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曾为燕子石题诗曰:“化石峥嵘亿年沉,纷纷燕子入残痕。轰然地裂无边火,铸就混沌万古魂。”其文化价值有所体现。近几年来,当地农民投入部分劳力开采,手工制成半成品,除就地销售外,少量开始销往台湾省和缅甸等地,前来参观考察者选此石为材,借飞燕巧施技艺,精雕细琢而成,备受各方旅游者的喜爱,但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尚未形成规模开采利用,亟待投资开发。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傣味蜂蛹

傣味蜂蛹

云南昆虫席里的一道名吃,把精心挑选的蜂蛹炸酥后加入木姜子、洋番茄汁、胡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酸辣爽口。提醒:要是你从来没有到过傣家做客,从来没吃过傣味,那么尽管放胆去吃,最好不要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反正只要好吃,口感好就行了,不要害怕,吃了不会坏肚子。平常都是吃我们已经习惯的食物,偶而吃点不大熟悉的东西,感受一下异地风情,这也是旅游者千辛万苦出来旅游所要寻找的。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傣族竹篾

傣族竹篾制品名目繁多,选料讲究,工艺精巧,规格多样,图案变化无穷,用途广泛,五彩“卜少”情思斑谰。那编有各种图案的篾桌、篾瓶,那精妙的篾盒、篾帽等,使人爱不释手。竹篾制品既是工艺收藏品,又是家居装饰品,还是中高档商品 的理想包装产品,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要买上几件,也有中外商家成批订购。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德宏小粒咖啡

德宏小粒咖啡原产非洲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主要栽种品种。1951年德宏州潞西棉作试验站首次引进咖啡种作生产性栽培,育苗定植6亩,生长良好。1956年德宏州委决定在全州大力发展咖啡,并在全州开办咖啡种植技术培训班,使小粒咖啡在全州普遍得到了发展。1958年德宏州在芒市建立了州咖啡生产基地,开展咖啡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并攻克了咖啡选种、丰产栽培、防治病虫等课题,使科学种植咖啡技术在各族群众中得了普及。1960年,全州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产量40多吨。德宏小粒咖啡到上海加工成咖啡粉,用铁皮罐头包装,出口伦敦。1963年在国际博览会上,德宏小粒咖啡被博览会评为“香气浓郁、微酸可口”的优质产品,获得可与兰山咖啡相媲美的声誉。1966年,全州咖啡豆产量已达100多吨,因受国际市场价格下滑影响,销路不畅,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科研和生产都受到严重挫折,德宏小粒咖啡生产走入低谷,原种植咖啡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已荒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外咖啡市场需求增加,盈江潞西等农场和群众又开始大力发展德宏小粒咖啡的种植,共产干咖啡豆邱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德宏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发挥热区优势,走发展特色经济道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德宏州各族群众把发展德宏小粒咖啡作为绿色产业开发的重要项目,目前已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种植基地。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树化玉

有林而化之碧色美玉为“琳”,琳石,民间俗称“树化玉”。“树化玉”是地质学所称硅化木中的极品,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远古瑰宝,她光彩夺目,神秘莫测,价值不菲。“树化玉”诞生于距今两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横断山脉地区森林繁茂,一次次剧烈造山运动将森林深埋地下,在岩土、压力、温湿度 等地质条件的变化下,经高浓度二氧化硅(sio2)溶液的地下水长期浸泡,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步为硅、钙、铁等元素所替代,经过时光荏苒的漫漫岁月,硅化为色彩斑斓,仪态万千的“树化玉”奇石。

“树化玉”因其特殊的成因,其硬度达到7以上,可以长久流传,其原石保持了树木大部分的外形、皮痕、树结、年轮及虫洞等生物特征。而经过初步洗磨后,则呈现出迥异的玉色质感,观之有琉璃光泽,抚之则温润腻手,给人创造了一个心悟神游的意味天地。

“树化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树化玉”之美,在于其形似木非木,似玉非玉;其色异彩斑斓,气象万千;其质琉璃溢彩,温润腻手;其性宽厚坚韧,质朴恬淡。

“树化玉”由于岩石环境中所含微量元素及硅化形式的不同,形成单色、复色和多彩,单色之纯中略显剔透,复色之中流光溢彩,让人目眩神迷,给人以视觉享受。

“树化玉”具有“天地归形之物”的异凛灵性。《礼记》云:“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树化玉”既“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而成,备受历代显贵及文人的青睐。显贵以其“聚天地气”的异凛灵性而尊其为“祥宝”,认为琳石是天地的归形之物,具有驱邪恶、镇妖怪的功效,一直被历代达官显贵视为镇官镇店之宝,有所谓“官无树玉不亨通,店有祥石乃兴旺”的说法。

树化石的形成需要极为苛刻的地质条件,古生物形成化石的仅为万分之一,形成“树化玉”的几率更小。同时,因其特殊的成因及万千变化,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使其具备了极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使这一史前瑰宝显得更加珍稀。

“珠宝玉石学”认为,那些天然形成、稀少的有一定硬度并有装饰作用的物质就是珠宝玉石。“树化玉”俨然已具备了珠宝“天然”、“稀少”、“坚硬”和“美丽”的四大要素。

“树化玉”因其特殊复杂的成因而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态,或可见琴台悠然,高山壁立,或可飞瀑流泉,虎啸龙吟- - - - -形象万千、造形奇特,天上人间、人物、动物、鱼虫花鸟的造型在“树化玉”中应有尽有,有的精品还可以形似、神似以至能达到逼真的程度。

“树化玉”的审美价值则通过对它“韵、质、形、纹、色”的品赏体现出来。“树化玉”因其复杂的成因及存量稀少,使其经济价值及收藏价值日见攀升。

“树化玉”的美在于她的神韵美、质感美、形态美、纹路美、色彩美。如果能给一块美丽的“树化玉”取上一个贴切的品题,则此块“树化玉”更是身价百倍。(清)阮元在《石画记序》中曾说过:“奇石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名石虽有造化之巧,如无品题, 犹未凿破混沌。”,由此可见品题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医药名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树化玉”同样也具备上述有益健康的保健作用。

缅甸----目前世界上树化石、“树化玉”出土最多的国家,在仰光附近及蒲甘地区,甚至在路边都可以捡到树化石。尽管树化石也是极其珍贵的生物化石,但由于缅甸大量“树化玉”的出土,而忽略了树化石的珍贵。“树化玉”的出土地,目前已知的有:曼德勒省、实皆省和马圭省,犹以曼德勒省的那吐机县和马蓝县出土的“树化玉”最多、品质最好。

云南德宏自制特产德宏吃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