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附近武汉特产 武汉江汉区特产去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3 16:42:32

一.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煎包

武汉汉口的江汉路上,有一家永远都要排队的煎包店——“江汉路煎包一绝”,他们家的包子,皮软而喧腾,肉馅鲜嫩多汁,焦脆的包子底,加上店里特制的香辣沾酱格外好吃,尽管旁边还有不少店家也卖同样的包子,但只有这家永远排着长长的队。

这家店曾经在花楼街临近江汉路的一条小巷子里经营,那时候店名还叫“国国煎包”,除了配包子吃的糊米酒和绿豆汤之外,这家店只卖一种食物,就是生煎小包,因为味道好,受到大家的喜爱,多次被武汉当地多家媒体报道,由此引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食客,不论刮风下雨,这家店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从此改掉原来的店名,改称“江汉路汤包一绝”。店里座位不多,永远都挤满了端着包子站着吃,或是站着等位的人。不论生意多么火爆,他家永远都只用三口小小的平底锅煎包子,为的是保证每一锅煎包的品质。

也有人说它家的特色不是包子最好,而是妙在那一锅辣中带甜,咸中带香,回味无穷的红油蘸酱,应该是豆瓣酱和多种材料混合特制的,有不少包子店模仿他家的酱料,但总不能有他们家那么独特的好味道。

自从花楼街改造以后,“江汉路煎包一绝”搬进了新开张的大连万达广场,店面扩大了,也增加了经营品种,除了原来的生煎包,还卖豆皮,酸辣粉以及炸酱面等,但煎包仍然作为主打产品每天引得众多食客们心甘情愿在他家门前排起长龙。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老万成酸梅汤

在武汉商业中心的六渡桥,老万成可谓久负盛名,家喻户晓。尤其是久居武汉的老人,对它情有独钟。老万成酸梅汤是许多武汉人度夏的美好回忆。

四个股东合股创办“老万成酒店”

1910年,由4个股东共同投资900多块大洋创办“老万成酒店”。

取名老万成寓意利润翻着跟头成倍增长,但开业后,老万成的生意并不如四个股东希望的那样。尤其到了热天,烟酒生意非常清淡,股东们都相当着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裴广孚的股东,记起自己夏天曾在北京喝过酸梅汤,味道可口,清凉祛暑,武汉市面上还没有商家卖过,便提议夏天时试制酸梅汤出售,作为副业,以作烟酒店主业的补充。

为了度过难关,四个股东决定试一试,决议由裴广孚领头,经过几番实验,终于试制成功了符合武汉人口味的酸梅汤。酸梅汤在半夜里熬好以后,放在雕花大瓷缸里,镇在冰桶内,为了保持冷冻的效果,还用棉被将桶箍住。到第二天上午出售时,酸梅汤依旧冰爽可口。

因为老万成门面所在地在老汉口六渡桥一带,商贾云集,往来人流量大,当时又能没有其他的消暑饮料,武汉人又从未喝过酸梅汤,所以一经推出,便大受市民欢迎。随着1919年民众乐园(当时叫“新市场”)开业,来此娱乐、游玩的人更多,正处在对面的老万成酸梅汤生意也随之越来越好,名声远播。虽然老万成酸梅汤只在夏季出售,但名气却远远超过了主业烟酒。酸梅汤给老万成酒店带来了经济实惠,股东们都乐开了花。然而裴广孚后来回到河北老家后,与老万成再没有了联系。

老万成酸梅汤为何市场走俏

1956年公私合营后到1970年,老万成酸梅汤生意每月营业额达5~10万元,在1980年,更是达到一个高峰。三角钱一杯的酸梅汤,老万成每月可以卖出20~50万元。此时老万成已更名为建新烟酒副食品商店,24小时便民服务,当时建新副食品商店并连同老万成酸梅汤红遍商界,其经商经验曾广为推介交流,建新副食品商店的生意利用其地理优势曾做得红红火火,响遍武汉三镇,名传湖北省内外。

为什么老万成酸梅汤卖得如此之好,又那么有名气呢?为此专访了现在老万成的掌门人、也可以称之为老万成酸梅汤第三代传人、武汉老万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华说:“我们依旧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酸梅汤,饮料厂大批量生意不大可能用手工生产,只能用机械设备,因此味道就不一样”。刘汉华还说,虽然酸梅汤制作的工艺并不复杂,但也必须掌握好选料和火候。山楂必须选取山东、山西的品种,其山楂果实酸甜适度,口感绝佳;乌梅则要选广东的,那里的梅子核小、肉厚,而且生津止渴。与众不同的是,老万成生产的酸梅汤不添加任何食品色素,选用优质结晶白砂糖熬制而成。在熬制时,先将乌梅投入烹煮,在乌梅随水翻滚后,才能放入山楂,这样就可以避免肉质嫩的山楂老了,熬到喷出醇正的香味之后,再将乌梅、山楂过滤,然后将熬出的水投入白砂糖细细熬制,待蒸发出一半以上的水分之后,才能正式起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制作者不停地搅动,如果稍微一懈怠,要不是山楂乌梅糊了,要不就是白砂糖搭了锅,味道会有很大影响。因此火候掌握非常重要,尽管酸梅汤的手艺十天可以学到手,但没有十年功夫,火候的掌握绝对谈不上炉火纯青。

老万成商标注册腹背受敌

目前在超市里有许多“汉口老万成”酸梅汤膏,或者市场上标有所谓老万成的酸梅汤,其实并非正宗“老万成”的产品,原因是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商标被抢注,这是刘汉华最为头疼的事。因为老万成名声在外,产品不愁销路,多年来一直缺乏商标意识,直到1998年老万成推出瓶装“浓缩酸梅汁”,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老万成”商标,却被告知已被浙江一饮料企业抢注同名商标。2003年,老万成再次申请注册“建新老万成”商标,却被告知该名称也已在不久前被他人注册,最终老万成酸梅汤只得-以“鄂汉老万成”作为商标名而注册。

敢问路在何方

每年到了夏季,市场上酸梅膏汤销售良好,正宗老万成酸梅汤则更为走俏,人们在中山大道前进二路路口“百年老店”建新店面门口摆起长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有人上 书媒体和相关部门,期望更便捷地喝到正宗老万成酸梅汤,这代表广大市民的呼声和期盼。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老万成酸梅汤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失时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途径,除了店内经营,还应把打进商场和超市,以增强市场占有份额和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景泰杰则以“王老吉”为例,指出了传统产品发展之路。他说:“王老吉原来也只是广东等地摆在街边叫卖的祛火饮料,后通过营销策划,进行工业化生产,现在已成为和可乐齐名的国内知名饮料”。景泰杰认为:“老万成酸梅汤也可聘请专家出谋策划,将传统手工业加工变成产业化经营,至于传统配方,同样可以用于现代化加工之中”。

武汉老万成商贸有限公司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资金匮乏,生产场地局限,举步维艰,虽与相关单位进行多轮谈判尚未达成协议,良好的愿望尚未能实现。

随着武汉老字号五芳斋汤元、德华年糕、蔡林记方便面先后打入了超市,这些都给武汉老万成商贸有限公司带来了启示。如今武汉市人民政府及商务局出台了扶持老字号恢复和发展系列政策,武汉老万成商贸有限公司正在借助扶植老字号优惠政策的东风,争取扩大场地和资金援助,准备进军制造业,用工业化方式生产酸梅汤产品,力图做强做大,让市民们都能品尝到酸梅汤酸甜的滋味。

三.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袁森泰鲜汤馆

“家庭小作坊”。汤的味道“不错”,就是可能“加多了味精”,“喝完容易口干”。

地址:汉口铜人像附近

四.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双柳泡菜

新洲双柳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大面积标准化栽培示范区、湖北省最大的优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专业街。

自古双柳以盛产泡菜闻名,占领武汉市80%的市场,各种泡菜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主要品种有豇豆泡菜、箭杆白泡菜、泡青椒等;特色品种有白花菜、泡娥眉豆。

五.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卷饼

卷饼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风俗的名点。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有包制。  

卷饼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250克,猪肋条肉(五花肉)350克
调料:大葱80克,色拉油30克,白砂糖10克,盐3克,姜3克,酱油20克,料酒20克

卷饼的做法:

1. 五花肉洗净后放入冷水锅中大火烧开;
2. 烧沸后略煮一会儿(将血水浮沫去除干净)捞出,再用冷水洗净;
3. 把烫过且洗净的肉切成小块沥干;
4. 用大火将锅烧热入油,放入姜片爆香;
5. 放下肉块,煸炒肉块至出油;
6. 加入料酒翻炒;
7. 加酱油炒匀肉块;
8. 加水至肉块刚淹没;
9. 加锅盖,用大火将水煮沸;
10. 加糖,用勺炒匀;
11. 转小火锅盖焖烧;
12. 15分钟掀盖翻炒后,再焖烧;
13. 约15分钟左右肉已转色,再加糖炒匀后继续焖烧;
14. 约10分钟后肉汁呈粘稠状;
15. 转大火用勺不断翻炒至收汁至肉汁粘稠肉块红润即可;
16. 取面250克掺水和成面团;
17. 将面团裁成小圆团后擀成薄面皮待用;
18. 大葱洗净,净水浸泡后剖开切成丝备用;
19. 将面皮放入锅中蒸热取出,将红烧肉与葱段包入(也可放黄瓜段)即可。

神童过元宵:
据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岁能诗,13岁考取秀才。由于家贫,母亲为其做了一件既长又宽的蓝长衫,以供今后数年穿着。当他穿着这件新衣去拜谒考官谢恩时,考官看他衣不合身,便口出上联曰:“小童生蓝衣坠地”。段林雪仰望考官,见其头戴官帽,帽顶缀有红珠,即答曰:“大文宗红顶朝天”。考官点头称赞。段林雪童年时家贫交不起学费,只好由母亲胡氏亲授功课,他不出远门,也不知市面的繁荣景象。有一年元宵节,他上街看到油炸卷饼,香气扑鼻,回家问母亲那是什么菜。胡氏暗自伤心,便买了几张卷饼皮,以腌菜、葱蒜包卷,将就着给林雪解馋。林雪吃后又问:“这是什么菜?”胡氏随口回答:“手帕子包‘拉杂’。”后来,段林雪考中拔贡,家境已佳,想起往事,便赋诗道:“家家团聚过元宵,户户齐把春卷包,忆我龆龄穷苦日,笑问手帕何物包。”后来被人们用简介的话名概括为“卷饼”。

六.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黄牛

黄陂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陂黄牛为湖北省地方良种之一。早在1982年9月,全国畜禽品种志编委会就对大别山地区的黄陂黄牛进行了考察,并把分布在大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黄牛列为同一品种,定名为大别山西南麓大型黄陂黄牛。

黄陂黄牛是我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畜力,也是市场黄牛肉供应的重要来源。黄陂黄牛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为了保种,区畜牧部门,十分重视黄陂黄牛的保种选育工作,在选种上,要求公牛年龄为“四六牙、叫昂昂”,左右1大小一致;母牛则要求母性强,0大,奶头长,分布均匀。长期重视对黄陂黄牛的饲养管理和选种,是黄陂黄牛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黄陂黄牛中心产地为武汉市黄陂区西部、北部、东部的泡桐、石门、蔡店、长岭、姚集、木兰、长堰、蔡柘等低山丘陵地带。产区附近的大悟、红安、黄冈、新洲等地亦有分布。2011年,全区牛存栏10.52万头。出栏4.65万头,其中黄陂黄牛存栏4.8万头,出栏2.4万头。

黄陂黄牛主产于湖北省黄陂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产区属大别山南麓,位于东经114°9′~114°37′,北纬30°40′~31°22′。黄陂黄牛的中心产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2~623.9米,少数山峰高达700~800米。境内山脉逶迤起伏,山高坡陡,溪谷交错,水田分布于冲垄,多系坡田和小块梯田。土壤为砂泥土,质地松,易板结。旱地面积更小,俗称“牛眼睛地”,为麻骨土和砂土,土层瘠薄。由于田块小,所以多饲养黄牛作耕牛,并逐渐形成为黄牛的集中产区和黄陂黄牛体型中等、行动敏捷、适于小块田和水、旱兼作的特性。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6~16.4℃之间,极端最低温度为-10.9℃,极端最高温度为39.6℃。全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雨量充沛,无霜期244~247天。耕地面积为全境面积的26.4%,农作物以稻、麦和油菜为主,其次为甘薯、花生、豆类等。境内千亩以上的草山草陂13处。牧草覆盖面积均在80%以上。由于气候条件好,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产量高,农副产品与牧草多种多样,为黄陂黄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饲养条件。

地理分布 黄陂黄牛分布于湖北省的黄陂、大悟、英山、罗田、红安、麻城等县。

品种特征 黄陂黄牛体格较矮小,骨骼粗壮,发育匀称,公牛头方额宽,颈粗而短,垂皮,肩峰发达,腰背平直,胸深广,肋骨拱起,腹部圆大,无垂腹、草腹。母牛头部狭长而清秀,颈较薄长,垂皮长,宽鬐甲较低而薄,肷部充实,后躯宽平,尾毛细长蓬松,乳房发育尚好,0较长粗,分布均匀。四肢强健,筋腱明显,蹄圆大而结实。毛色以棕黄、枣红居多,占80%左右。皮肤较薄,有弹性。

品种性能 黄陂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14.9厘米,成年母牛113.0厘米,体重分别为292.6公斤、271.0公斤。黄陂黄牛主要用于犁田、耙田、耖田、打场,集中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全年使役时间约100天左右。黄陂黄牛也有较强的挽力,最大挽力为296.4公斤,占体重的138.6%,母牛为220公斤,占体重的113.8%。黄陂黄牛是我国大别山黄牛中之大型,耐粗耐劳,适于水、旱田耕作。但由于劳役负担重,所以繁殖成活率不高,生少死多。

黄陂黄牛

武汉市黄陂区畜牧服务中心

10479864

黄牛

七.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武汉小吃

武汉小吃

八.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江夏乌鳢

乌鳢又名黑鱼、才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肉食性鱼类,骨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体稍侧扁、头尖扁平、头覆盖有不规则鳞片,口大,下颌向前突出,尾圆形,体乌黑,侧面有黑色条纹。喜栖于沼泽、湖泊水草繁茂、软泥底的浅水区域,适应性强。投放当年鱼苗大的可长到500克左右,二龄鱼一般在1000克左右,亩单产1000-2500千克。可人工饲养。江夏区共有95万亩水田养殖面积,水质清淅,无污染。

黑色鱼类的通称,包括蚝隆头鱼、弓鳍鱼、阿拉斯加黑鱼和黑海鲈。其他亦被称为黑鱼者有巨头鲸、加州鲤、黑尖鳍鲛及若干澳洲食用鱼。

九.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武汉鸭脖子

武汉鸭脖子

鸭脖子,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属于酱汁类食品(主要是酱板鸭,包括酱鸭翅、酱鸭脖、酱鸭拐、酱鸭掌、酱鸭舌、酱牛肉、酱板鱼、酱板干子、酱板藕等),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酱汁类食品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具有香、辣、甘、麻、咸、 酥、绵等特点,是一道佐酒佳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汤腊九在成都学习卤菜技术和中药材配方,回武汉后,开起了首家鸭脖子专卖店。

十.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瓦罐鸡汤

武汉小桃园的瓦罐鸡汤有着其独特的风味,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投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

鸡汤鸡肉软烂,汤浓味鲜,是老人、病者、产妇喜爱的滋补品,也是宴席上的佳菜肴。

武汉东湖附近特产哪里买武汉江汉区特产去哪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