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特产酿豆腐 平远正宗酿豆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7 15:15:55

一.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豆豉酿辣椒

主原料:辣椒500克、韭菜250克、茄子250克。

调料:臭豆豉50克、小鱼干50克、蒜头25克、盐15克、生粉少许、老抽5克。

制作方法:

①将辣椒剖开,茄子切片,小鱼干剁碎待用,韭菜切碎,用盘子装加入蒜头。

②炒锅放入油,依次加入臭豆豉、小鱼干、盐、蒜爆香,倒入装盘的韭菜中,加生粉、蚝油,做成馅料。

③新鲜辣椒洗净,从中间拿刀刮开,把辣椒心挖除,酿入之前备好的馅料。

④炒锅放油,烧热,加入盐,将酿好的辣椒炒至八成熟再放入茄子、老抽,放水盖上盖子,焖熟勾芡起锅装盘即可。

味型:家常味。

特点:具有地方特色香味、下饭极佳,令人食欲大增。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客家酿茄子

客家酿茄子是由茄子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家常菜

制作方法

1、将猪肉冼净捣成酱、茄子切成0。3厘米厚的片,两面剞成横竖花刀,葱、姜、蒜均切成末,淀粉用水泡上。

2、将炒镬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茄片炸透、捞出控去油。炒镬放回旺火上,放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时,放入肉酱煸炒,加入葱末、姜末、豉油10克、料酒,勾芡做成馅(酿酱)。

3、炸好的茄片,每两片中间放入肉馅、码在碗内,上笼用旺火蒸分钟,扣在盘内。

4、将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少许油,加蒜末、豉油25克、味精、高汤,用水淀粉勾成流芡,放点明油、浇在茄子上即成。

三.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酿香菇

先用瘦猪肉剁碎成馅,将馅做成“肉丸”,每个“肉丸”贴上一片香菇皮上锅蒸熟。其味也十分鲜美。

材料:

新鲜香菇10个,五花腩150克(后来发现肉太多了,应该100克就够了),咸蛋一个。

过程:

1、五花腩切小块后放入搅拌机搅碎,然后放15克生粉、适量的盐和糖还有胡椒粉,拌匀后用力摔打了二三十下。

2、香菇洗净后掐干水分,碎肉酿在香菇上并加上咸蛋黄。放入锅中大火蒸了8分钟。

3、咸蛋白加入生粉水中勾成芡。

四. 湖北省 仙桃 仙桃农家豆腐

在我的家乡,旧时过年有这么几桩要做的事;腌鱼腌肉炒辣锅,油货熬糖打豆腐。不管是年成丰歉,这几桩事中除了腌鱼腌肉特殊因素有时年关不操办,这豆腐是绝对要打的。进入农历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厨房的烟囱里,一缕缕白色的烟雾随风摇曳,随之一阵阵豆腐的香味扑鼻而入。你随便走进一家厨房,家乡人热情地从滚沸的锅里舀起一碗豆浆捧到你的手上,让你和着白沙糖一碗碗品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中的瑰宝。俗话说:大鱼大肉伤肠胃,青菜豆腐保平安。仙桃著名的鱼米之乡,在农作物里黄豆的种植是比较广的,旱地、田埂上,棉田间作都种六月爆子。黄豆多了,豆腐就成了仙桃人的一道主菜。

有关豆腐的记载很多。豆腐的发明者如《本草纲目》曰:“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相传,豆腐是刘安以黄豆,盐卤等物发明的一种美食。仙桃人做豆腐的历史由来已久,独特的水质,独特的器具,独特的土质所收的黄豆,做出的豆腐独具特色,独具风味。仙桃的豆腐品种多样,以白豆腐为基础有千张,干子,熏豆腐、腌豆腐,臭豆腐、豆腐脑,豆腐丸子等。

仙桃农家做豆腐,工序大致有:把黄豆泡入冷水里,用木桶装,自来水不行,自来水泡的黄豆做出的豆腐不好吃,有股酸味。过一两天黄豆泡胀了,用磨子推浆,磨豆腐时,大人推磨,小孩子用勺子舀上带一定量水份的黄豆,看准磨眼,估计好大人推磨的圈数,往磨眼里添。大人推磨要均匀,小孩预磨要迅速准确,不然小孩的手会被磨担子撞伤的。预磨也是一件很讲究技巧的事,黄豆添多了磨眼要堵死,预少了要推空磨,因为转空磨会磨损磨子的磨齿。而且预磨的好歹,可直接关系到豆腐的产出率。接下来将豆浆舀入豆腐袋,把用热水边冲过的豆浆边搅拌边挤压,豆浆水一泓泓挤压到浆盆里,去除豆渣后的豆浆,再倒入铁锅内用温火慢慢地煮熟。火势不能太旺,旺了豆浆煮沸会溢出锅外。下石膏后等到豆浆上面起一层皱了,用水瓢舀起放进豆腐包袱里压干,掀开布就是白豆腐了。

做千张是把熟豆浆舀入铺有纱布的方格里,薄薄的一层一层,压榨后即成;豆浆成豆腐脑,一朵朵在铁锅里飘动,像棉絮在空中飘着的熟豆浆,直接舀到桶子,就是豆腐脑,豆腐脑是不需要压榨的;腌豆腐(霉豆腐)是仙桃的,腌豆腐用白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一块一块放在竹篾编成的筐里,经自然发酵,待豆腐长出了二寸左右的白色绒毛晒干后,撒些麻油,辣酱,装进养水坛子里,腌制数日后即可以吃了,皮脆辣,内部松软,咬一口一股淡淡的香味,余味无穷;还有一种叫熏干子,是将白豆腐放在灶口熏干,颜色黑不溜秋的熏干子交腊肉蒜苗去炒,吃起来香喷喷的,熏干子可保存很长时间,甚称一绝。

还有豆腐的多种吃法;如豆腐丸子,豆腐汤,臭豆腐,霉豆渣等,都称得上是农家人的异品,说不完。

豆腐不仅平民百姓喜爱,贵为帝王的也爱之。清乾隆帝很爱吃豆腐,一年乾隆到杭州在餐馆用膳。老板娘端出一碗稀奇的菜来。乾隆回味之余不禁动问:这叫什么菜?老板娘答道:这叫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板。实际上这道菜是最普通不过的菠菜配豆腐。要照现代营养学来分析,菠菜是不能同白豆腐同时煮着吃的,因为菠菜中的一种物质会破坏豆腐中的有效营养。

中国的文字极其丰富,有关豆腐的俗语如;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人嘴硬心软;乜串豆腐,没有提手,贬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话说回来,要吃豆腐,不妨来品一品仙桃的老沔阳豆腐。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百花酿香芋

百花酿香芋

制作单位:

梅县华侨大厦

成品特点:

此菜品根据客家酿制菜进行改良创新,味道浓郁可口,肉香味、芋香味相互渗透、调和。

六.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酿苦瓜

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酿豆芽、酿冬菇等等,广泛分布于客家地区,是家常菜。有把酿苦瓜辣椒茄子为“酿三宝”的-。其中,酿苦瓜为经典中的经典,甘香可口,回味绵长。最好食的酿苦瓜系过餐的煲得B绵的那种哦。

七.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连滩酿豆腐

    豆腐,古称黎祁。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始于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词见于文字记载,则始于宋朝。十一世纪末,寇宗 《本草衍义》中有“生大豆……又可 为腐,食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亦有“煮豆为乳脂为 ”句,诗人陆游有 “拭盘推进食,洗釜煮黎祁。”翻开菜谱看,中国民间豆腐吃法竟有400种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过节或贵宾来临都习惯酿豆腐,连滩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驰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还带回去让亲朋品尝,沿袭至今。人们还认为“隔夜豆腐”别有一番风味,更脆、更滑、更 、更香,回味无穷,因而往往酿多些留待翌日再吃。 

   俗语话,豆腐好吃功夫多。早上9点钟,便要浸黄豆,半小时后磨,只见“一轮磨上流琼液”。磨完即倒下锅中煮沸,正是“百沸汤中滚雪花”。再舀上袋子榨出豆浆(其袋中留下的豆腐渣可炒食亦可喂猪,营养丰富),稍后下的石膏有讲究,要放是准确适量,石膏下多了,做出的豆腐“老”,不好食;石膏下少了,会出水,豆腐作不成。用两只桶轮番倒两三次,这叫“撞豆腐”。再过一小时,把豆腐(半成品)舀上用白粗布垫的底,包好,稍用物在上面压,冷却后放在盛有清水的盆里,约半小时后即可上筛待酿。

    俗话说“豆腐水做”。连滩豆腐之所以别具风味,很大因素与水质有关,尤以当地喜泉(今连滩中学)之井水为最好。

    酿水豆腐制法是:把水豆腐切成厚0.6厘米,宽4厘米,长5厘米的长方块,分放案板上,把适量制好备用的馅(馅肉最好用塘虱鱼其味道特别清甜),再盖上另一块豆腐,用慢火将豆腐两面煎黄,放适量盐水、豉油膏(云浮产最佳),然后大火煮20分钟,撒入寸长韭菜段,再用豉油豆粉勾芡即可上碟。吃前撒点胡椒粉更佳,其豆腐色黄红,味鲜美,软滑可口。四时皆宜制作,老少吃用平安。在生菜季节包着豆腐吃,则另有一番风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历代文人雅士视为上珍,中国豆腐烹调技术可谓无以复加,使中国的“豆腐文化”成为“世界一绝”。( 云浮)

八.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积石酿皮

积石酿皮:
    临夏酿皮子享誉三陇,已成名小吃。积石酿皮和临夏酿皮是一样的,它是各族人民非常喜欢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用凉水调成面团,在盆中揉搓水洗,分出淀粉和面筋。而后在淀粉中加入适量水、盐、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锅蒸熟,上面擦上一层熟油,逐次将面浆蒸完为止。再把面筋上笼蒸熟。吃时将酿皮切成条,面筋切成片装盘,再调上油泼辣子、芥末、蒜泥、芝麻酱、精盐、香醋等佐料即可。上好的酿皮子色泽鲜亮,质地柔韧,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清爽适口,别具风味,特别是盛夏酷暑,一碗酿皮子下肚,精柔爽口,全身清凉,暑气顿消。

九.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福建酿豆腐

菜系:闽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鲜嫩酥香

原料:

豆腐(北)1000克,猪肉(瘦)150克,虾米25克,香菇(鲜)50克,大葱10克,酱油5克,盐5克,料酒10克,白砂糖10克,淀粉(蚕豆)10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猪油(炼制)30克。

制作方法:

1. 豆腐切成4 厘米见方,2.5 厘米厚的块20 块。

2. 用直径2.5 厘米的圆套挖去豆腐块的中心部分(不透底)成凹形。

3. 精肉、虾米、香菇切米。葱白切珠。

4. 肉、虾米、香菇、葱白与精盐、料酒、味精、干淀粉匀成馅。将调匀的馅分别酿入豆腐中,抹平面。

5. 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热,把豆腐下锅煎(馅面向底)至金黄色。

6. 加入高汤150毫升、酱油、白糖、味精,改小火焖入昧,收汁时撒上胡椒粉、料酒即成。

龙川特产酿豆腐罗田特产血豆腐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